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裂缝是很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心情,还会让人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甚至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房屋建筑产生裂缝的原因复杂多样、影响因素也颇多、控制难度较大,只要采取全过程控制的方法,从设计到选材和施工都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就能大大减少墙体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施工裂缝;原因;措施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仅只是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1、裂缝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建筑物的裂缝是人们最关注的。建筑物产生断裂会影响人们的心情,让人们产生危机意识,会有不安全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有些裂缝降低了建筑物的质量,更会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对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严格要求,特别是对建筑物裂缝的控制。
1.1温度原因产生的裂缝
在一些建筑物中,顶层的屋面板与墙体断裂多数都是温度的作用。温度作用导致的断裂大都出现在建筑物的两端。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过大,不同的建筑材料在温度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断裂,断裂比较强的裂缝有时候会贯穿两个楼层,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
一般的施工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建筑物的温度变化会引起变形。所以,在混合材料中,当温度变化时,混凝土与砖墙的伸缩不一致而产生温度应力,破坏房屋结构。
1.2沉降原因产生的断裂
由于地基的不均匀,会使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的沉降,造成压力过大的部分出现沉降裂缝。在地质比较好和较均匀的情况下,建筑物地基不均匀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当建筑物修建在土质较软的地方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建筑物地基不均匀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建筑物设计的长度和高度比较大,而地基有没有加固措施不稳定,那么,就会出现严重的裂缝。
1.3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
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由于施工方法不当等容易导致出现裂缝,其原因是管道设施不当、楼板不够厚、混凝土土质差、钢筋不达标、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管理、施工的方法不对、材料质量差等。
在施工中,樓板的厚度达不到之前所设计的,造成楼板的刚度减弱产生大的变形产生裂缝。保护层过厚,会导致楼板的有效高度减小,钢筋的应力得不到发挥,使得楼板顶产生裂缝。施工单位为了赶上进度,加快了模版的周转,过早的在板上堆放过重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承受不了其重量,继而断裂。这些情况一旦出现都会危及到人们的安全,因此,要进行加固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1.4收缩作用产生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由于受到收缩作用,里面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出去,导致表面出现不均匀的裂痕并在两层混凝土交接的地方出现不均匀的变形,进而导致交接面产生裂缝。
1.5设计原因
在设计时没有注意到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对裂缝的检验,在楼板跨越比较大的楼层中,没有考虑到刚度因素。在建筑物纵长度超出范围而不设伸缩缝,导致薄弱环节出现长裂。
1.6材料的选用及其混凝土的养护
在选择材料时,由于施工人员对施工材料的不了解,并且材料选择及其配置不合理,造成了墙体出现裂缝。
在混凝土成型之后,由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的水分急速的散失,引起混凝土的表面开裂,产生体积收缩,出现干裂现象。混凝土的构件长期曝露在太阳下,表面的湿度发生变化,并逐渐呈拉张趋势,造成了混凝土裂缝现象。
2、预防措施
2.1材料选用
2.1.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全性不合格水泥。
2.1.2粗骨料:宜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级配良好,孔隙率小,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规定。
2.1.3细骨料:宜用颗粒较粗、孔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
2.1.4外掺料:宜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收缩。
2.2混凝土的制备
2.2.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坍落度等)的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2.2混凝土搅拌。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地确定搅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不宜超载过多,以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施工配料就是根据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确定现场搅拌时原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搅拌混凝土时,根据出的各组成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按重量投料。投料顺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及搅拌机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按照原材料加入搅拌筒内的投料顺序的不同,常用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两次加水法。
2.3混凝土浇筑
2.3.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2.3.2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2.3.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3.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时间。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常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热养护、养护,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
2.3.5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结束语
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等各类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允许有一定的裂缝存在。在施工时,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裂缝,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并要积极开展各种检测和审计活动,分析调查结果并对产生的问题合理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施工裂缝;原因;措施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仅只是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1、裂缝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建筑物的裂缝是人们最关注的。建筑物产生断裂会影响人们的心情,让人们产生危机意识,会有不安全感,甚至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有些裂缝降低了建筑物的质量,更会给人们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对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严格要求,特别是对建筑物裂缝的控制。
1.1温度原因产生的裂缝
在一些建筑物中,顶层的屋面板与墙体断裂多数都是温度的作用。温度作用导致的断裂大都出现在建筑物的两端。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过大,不同的建筑材料在温度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断裂,断裂比较强的裂缝有时候会贯穿两个楼层,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
一般的施工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建筑物的温度变化会引起变形。所以,在混合材料中,当温度变化时,混凝土与砖墙的伸缩不一致而产生温度应力,破坏房屋结构。
1.2沉降原因产生的断裂
由于地基的不均匀,会使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的沉降,造成压力过大的部分出现沉降裂缝。在地质比较好和较均匀的情况下,建筑物地基不均匀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当建筑物修建在土质较软的地方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建筑物地基不均匀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建筑物设计的长度和高度比较大,而地基有没有加固措施不稳定,那么,就会出现严重的裂缝。
1.3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
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由于施工方法不当等容易导致出现裂缝,其原因是管道设施不当、楼板不够厚、混凝土土质差、钢筋不达标、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管理、施工的方法不对、材料质量差等。
在施工中,樓板的厚度达不到之前所设计的,造成楼板的刚度减弱产生大的变形产生裂缝。保护层过厚,会导致楼板的有效高度减小,钢筋的应力得不到发挥,使得楼板顶产生裂缝。施工单位为了赶上进度,加快了模版的周转,过早的在板上堆放过重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承受不了其重量,继而断裂。这些情况一旦出现都会危及到人们的安全,因此,要进行加固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1.4收缩作用产生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由于受到收缩作用,里面的水分会逐渐蒸发出去,导致表面出现不均匀的裂痕并在两层混凝土交接的地方出现不均匀的变形,进而导致交接面产生裂缝。
1.5设计原因
在设计时没有注意到结构的合理性及其对裂缝的检验,在楼板跨越比较大的楼层中,没有考虑到刚度因素。在建筑物纵长度超出范围而不设伸缩缝,导致薄弱环节出现长裂。
1.6材料的选用及其混凝土的养护
在选择材料时,由于施工人员对施工材料的不了解,并且材料选择及其配置不合理,造成了墙体出现裂缝。
在混凝土成型之后,由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的水分急速的散失,引起混凝土的表面开裂,产生体积收缩,出现干裂现象。混凝土的构件长期曝露在太阳下,表面的湿度发生变化,并逐渐呈拉张趋势,造成了混凝土裂缝现象。
2、预防措施
2.1材料选用
2.1.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全性不合格水泥。
2.1.2粗骨料:宜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级配良好,孔隙率小,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规定。
2.1.3细骨料:宜用颗粒较粗、孔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
2.1.4外掺料:宜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收缩。
2.2混凝土的制备
2.2.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坍落度等)的要求,不得采用经验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2.2混凝土搅拌。为了拌制出均匀优质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选择搅拌机外,还必须正确地确定搅拌制度,即一次投料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等。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不宜超载过多,以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施工配料就是根据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现场搅拌机的型号,确定现场搅拌时原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搅拌混凝土时,根据出的各组成材料的一次投料量,按重量投料。投料顺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及搅拌机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按照原材料加入搅拌筒内的投料顺序的不同,常用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二次投料法,两次加水法。
2.3混凝土浇筑
2.3.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2.3.2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2.3.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3.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时间。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常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热养护、养护,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
2.3.5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结束语
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等各类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允许有一定的裂缝存在。在施工时,应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裂缝,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并要积极开展各种检测和审计活动,分析调查结果并对产生的问题合理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