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瑟瑟半江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近年的语文高考中,一种半命题作文出现在一些省市的语文试卷中,它以新颖独特的命题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这种作文命题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考策略。
  【关键词】高考语文半命题作文 题型分析 应考策略
  
  2009年高考,作为命题作文的变体,半命题作文备受湖北、福建卷命题者青睐,以其咄咄逼人的气势成功“试水”,与新材料作文等一争芳艳。半命题作文既简洁平实,又暗含“玄机”;既避免考生宿构,又便于个性张扬。因此,有人形象地评价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一、题型把脉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命题者在题目中留有某个或某两个空白,需考生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据题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本质上讲,半命题作文只是限制了写作范围,而扩大了选材、立意等的自由度,有利考生正常发挥,较灵活自由写作。搜狐网曾对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进行调查,超过一半的考生觉得作文好写,其中39.23%的考生觉得作文比较简单,13.37%的考生觉得非常简单,只有15.95%的考生觉得作文非常难。从湖北卷抽样统计来看,分省命题六年来,湖北省考生的均分第一次突破44分(44.3),50分以上人数有较大幅度提高。从题型而言,既有传统的纯半命题式,《站在的门口》(2009年高考湖北卷)、《这也是一种》(2009年高考福建卷)堪为佐证;也有新型的“提示语+半命题”式,《今天的名字叫》(北京市海滨区2010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如水的》(江苏省徐州市2010年高三一模),可作代表。从形式来看,半命题作文的形式主要有三种:(1)留前半题:如《空白》(江苏省金陵中学2010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留后半题:《从此,我不再》(湖北省鄂州市2010届高三摸底考试)。(3)留中间部分:如《我,我快乐》(北京市朝阳区2010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与同行》(湖北省孝感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试题)。另外还有补首尾部分或补副标题的。
  综上所述,无论哪种题型,还是何种形式,既是半命题,写作第一要义就是补全题目,明确意旨所在,定位时空与场景。而如何填写就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二、真题指津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纵览2009年湖北及福建高考作文,不少同学在作文补题时出现偏差,留下了永远的“痛”。出现偏差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
  首先是补题雷同,千“空”一“词”。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去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站在门口》,相当多的考生从“实”的角度定位空间,“门口”就是现实中的门,拟题为《站在考场的门口》、《站在母校的门口》等比例较大,造成千人一题。岂不知“门口”还可从“虚”的方面设定场景:“门口”是人生的一道门槛、一个转折点、一道关口、一个拐点、一道分水岭、一个新起点、一个认识角度……可拟为《站在十八岁的门口》、《站在文明的门口》、《站在理想的门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是补题宽泛,难以下笔。仍以《站在门口》为例,如有的同学拟题为《站在人生的门口》、《站在历史的门口》,题目精彩,但写好实属不易。人生大舞台,历史万花筒,缺乏丰富的阅历,没有丰厚的积淀,岂能写深写透。还有同学如此拟题:《站在未来的门口》、《站在世界的门口》。有限的作文时间叙说无限的未来,规定的文字容量演绎丰富的世界,岂不是难上加难!
  再次是补题随意,缺乏个性。半命题作文表面看似充分自由,其实有不少的限制。以《这也是一种》为例,文题在表达方面有很大的开放度,考生几乎可以在横线上填上任一词或者短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均宜,褒义、贬义、中性皆可;然后与原有一半构成完整的作文题。但简洁明了的题面中暗含“玄机”,“玄机”就在“也”这个关键性的字眼上。“也”是副词,但它又经常活跃在复合句中,连接和关联两个简单的分句;“也”字句往往存在着或显或隐的“参照”,双方可以是表并列或递进关系,也可以是表转折、假设关系。考生只有跨越“也”字陷阱,就可避免将文题偷换成《这是一种……》了。另外文题中“一种”和“这”两个限制词,决定了作文试题的肯定性取向应该是单一的,而非多元的,就可与文题《这些都是一种……》加以区分。如能透过字面,洞照隐性,就可拟这样一些佳题:《这也是一种力量》、《这也是一种芬芳》、《这也是一种永恒》。平实中见绚烂。
  最后是补题求彩,故弄玄虚。郑板桥有言:“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为此,有些考生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使自己的文题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如明眸一盼,韵味不尽。如《站在思念掺着内疚的门口》《站在拥有洒脱的门口》《站在花儿绽放的门口》……文题新是新了,但表意晦涩,阅读窒碍,让阅卷老师大跌眼镜。
  三、例题“攻玉”
  题目,乃文章智慧的眼睛。在半命题作文中,如何打造一双诗意盎然的明眸,以期“先声夺人”只要留意众多流光溢彩的高考模拟作文题,借助“他山之石”,就可以“攻玉”。
  首先审清题旨,捕捉拟题的触发点。半命题作文的拟题既有限制,又有开放,如同“戴着镣铐跳舞”。审题,关键就是要明晰题目有哪些限制,能透过表象,准确审读出题目深藏的信息,即命题意图、体裁指向、填题要求等,受此触发,把握关键,有的放矢,拟出靓题。例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广东省潮州市2010年高三模拟测试)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细心地听取。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界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同学和朋友真挚温暖的话语,倾听老师或长辈的教诲和批评,乃至倾听亲人的唠叨,都令人其乐融融,都会让人获益匪浅。
  凡谦虚好学的人、善待他人的人、严于律己的人、自强不息的人,往往都是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的人。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标题中横线上的内容自己填写。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提示语+半命题”作文。提示语有一定的点醒与启发作用,不仅解释了“倾听”的内蕴,而且拓展了立意思路。借助提示语,明确题目概念的内涵。“倾听”是“集中精力,细心地听取”,强调的是听取的过程,以及听到某种“声音”之后的心理感受。因此,写作时要重过程,重细节,重感受。通过语法分析,挖掘题目隐含关系。“倾听”是动词,关涉到施动者和受动者,应是“我”听别人“说”。题目是由动宾短语构成,横线处所填的内容应是“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综括提示语及文题,找准表达重心,拓宽立意思路。“倾听”是一个行为过程,“听”是引子,“听”后所引起的感受才是写作的“重心”。据此,立意明确,思路显豁。可以从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抒情散文,如《倾听春天的莺歌燕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意境的优美;《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可以感受到激越的乐章和境界的壮美;可以通过记叙有关倾听的具体故事来写一篇记叙文,如《倾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倾听亲密朋友的真情诉说》、《倾听自己的心灵之声》等等。
  其次匠心独运,采撷拟题的闪光点。半命题作文,游走在限制与开放之间。给定部分意在限制,待补内容重在开放,考生须完美展示才情,以求“一见钟情”。仍以《倾听》为例示范引领:
  可虚实相生。如《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倾听成长拔节的声音》。“生命”、“成长”本是虚化的,却因“声音”变得形象可感。拟题若能变虚为实,题目一定诗意盎然。
  可妙用修辞。如《倾听春天的脚步》、《倾听太阳花的歌唱》、《倾听自然的叹息》,“春天的脚步”、“太阳花的歌唱”、“自然的叹息”,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题目拟得意趣动人。
  可诗意表达。“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补题也应像蚕吐丝那样,要善于思考,或选取丰厚的意象,或变换词语的搭配,或小口径切入,寻求诗意的表达,规避俗套。如《倾听幸福》、《?倾听江南》、《倾听心灵的钟声》、《倾听自己的心跳》、《倾听未来的召唤》、《倾听舞者的心声》、《倾听春天的声音》、《倾听花开的声音》。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补题务必要因势利导,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深刻领悟“另一半”导引的内涵,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出击,以求“半江瑟瑟半江红”之功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审美角度看,无论本身的音韵节奏声情,还是在情感抒发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起伏顿挫,古典诗文都具有一种音乐美的特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再为学生“分析出”情感,“板书出”语言技巧,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去“倾听”语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将语文的古诗文学习融于自己的审美体验中去,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真正领悟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主旨。  【关键词】古典诗文 语言 情感 音乐性 审美体验    如
【摘 要】“知人论世”是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常用的教学步骤,但其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本文以《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将“知人论世”放在文本解读之前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字】知人论世 教学模式 《故都的秋》    “知人论世”即研究一个人并了解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认为只有先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摘 要】文言文中运用的虚词其作用主要是用来标识语法关系与句子语气的。正是由于其用法多样,复杂多变,频繁使用,以及与现代汉语用法迥乎不同,因此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惑性与低效性。探究文言语气虚词的辨析与用法,成为提升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门径与钥匙。  【关键词】语气虚词 学习症结 方法探究    一、高中生文言虚词学习的两大症结  (一)困惑性  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发现很令学生头疼的是文
【摘 要】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和课程标准,可将朗读教学要求层级化,具体分为准、顺、情、味四个层级。这四个层级由低到高,不同的朗读层级对应不同的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这样朗读教学既可以落到实处,又能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朗读方式 教学设计 层级 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往往是一种摆设,有时仅仅作为一个环节匆匆而过,没有具体的指导、没有具体的要求,朗读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许多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事。为了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真正提升作文能力,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写作,激励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情感,拓宽写作天地,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  【关键词】作文能力 写作兴趣 提升策略    谈及作文,业内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天下”,可见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分量。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如何提高学生的写
【摘 要】王维是盛唐时期的代表人物,其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从这一特点出发,对王维的诗歌作品作了初步的解读和鉴赏。  【关键词】王维 诗歌 特点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一般说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主要诉诸人们的听觉;而绘画则属造型艺术,主要靠人们的视觉来感知。但两者之间又有其共同性和想通性,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就曾说过:“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罗马诗人贺拉斯也宣称“诗
据俄罗斯教科部网站2017年11月23日报道,经俄罗斯总统授权教科部正式启动《俄罗斯电子化中小学(2016-2018)》信息平台的测试工作,包括国家和地方《2017俄罗斯年度教师》获得者在内的国家优秀教师、地方教育发展研究机构、国家重点中小学校、2016和2017年校内新建的图书文献机构、残障儿童远程教育机构等将参与网络平台的试运营工作。  《俄罗斯电子化中小学(2016-2018)》项目由俄罗斯
【摘 要】陶渊明的“归”与“不归”,体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在艰难环境中“出世”与“入世”、“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两难抉择,这种矛盾反映在《归去来兮辞》中,就表现为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外在的“道”与内在的“儒”的纠缠。陶渊明的归隐与其说是脱离红尘、不问世事,不如说是无奈自守、守拙藏志。可见,《归去来兮辞》不仅是一篇作者弃世自逐的宣言,也是他抒发内心无奈与愤懑的自白书。  【关键词】陶渊明 归 不归
【摘 要】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定的人生经历、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李白与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诗人在诗风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具体的文本,对二者不同的风格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古典诗词 李白 杜甫 风格     大家知道,在中国文学诗歌史的双子星座中,李白以飘逸见长,杜甫因沉郁著名,我们仅从苏教版初高中课文所选用的李白和杜甫的两首诗中就可以了解他们诗歌创作的
摘 要:由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不同,高校学期制度的差别较大。文章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探究参与暑期小学期项目对个体在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通过分析,为我国高校小学期制度的实施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美国;高校;暑期小学期  一、起源及发展背景  长久以来,高校的学期设置处在不断创新之中,历史上第一个设立暑期小学期的高校是美国的威廉玛丽学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