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中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宗旨。学校体育课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体育课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们学生的意志品质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在校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体育课中经常发现学生怕苦、怕累的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他们在上体育课时根本感受不到体育课带来的乐趣。学生体质一年不如一年。根据这些情况,我在体育课中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体方面上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首要地位,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科学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教育的新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遵照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出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生锻炼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思想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体育中的道德意志教育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品质。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里学习更容易表现出来,老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行为,分别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教师应树立好良好的形象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三)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了,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的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情感。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激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用勉励的语气可以让人接受你的任务,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教师对学生下任务时,最好用勉励的语气,一开始就命令,会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学生的活动热情。
  如教师在学生跳高说:“你们必须要给我跳过去,跳不过的就要受到处罚”。学生听了心理不舒服,带着顾虑去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老师换成勉励的口气:“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没关系,要敢于跳,让我们看一看谁最先跳过去。”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并且没有心理负担。如果老师带头给跳过的同学鼓掌,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堂实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课堂就会出现另一番生动活泼的局面。另外可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的教学手段。
  如在快速跑练习中如果每节课都采取直线跑,纠正动作等几种常见的办法,学生就会没有兴趣。如果组织他们进行分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在中长跑教学中,采用变换对形跑,如5分钟蛇形跑、5分钟“8”字形跑、越野跑等多种形式,就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你争我赶地继续坚持跑完全程,不断克服极点,学生就会体会到“第二呼吸”的到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入体育活动、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首先学校要根据体育场地、器件、设备,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兴趣。三是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纪、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有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的体育传统。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对学生实施美育。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力。具有以声传情激情;以情感人、育人的特点,使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达到人格的完美境界。个性,即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个性的核心内容是主体性与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也就是发展其创造能力。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就难以
期刊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一切活动。实践不但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来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勇于创造、勇于实践的新型人才。 Practice refers t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