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对学生实施美育。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力。具有以声传情激情;以情感人、育人的特点,使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达到人格的完美境界。个性,即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个性的核心内容是主体性与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也就是发展其创造能力。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就难以形成。个性的培养,进一步说,是创造性的培养。经验表明,一个人无论是缺乏独立性、自信性,还是缺乏自主性、创造性,都会被视为缺乏个性。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在唱一唱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声音,为其它教学环节奠定一个基础。在教学时,选择有创意的练习曲,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利用已学的知识,表现不同情绪与风格的新练习曲。
例如:简单短小的一条练声曲,学生通过识谱后很快学会了。如何使这条发声曲唱得连贯、圆滑呢?学生通过联想和试唱,有的说:“加上连音线”,老师随即让她上台添加连音线;并请她唱一唱。一条优美连贯的新练声曲就产生了。在个别同学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随即又有的说:“加上跳跃记号”,教师又请他到黑板添加跳跃记号,这样,一条欢快、跳跃的新练声曲又产生了……不同的创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力,与此同时学生又理解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巩固了相关的音乐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把其他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共同参与音乐创造。音乐教材中的许多练习曲,学生都尝试着改动,一改往日几条练声曲唱了整整一学期的局面,使每堂课的练习曲有所不同。在教学中,通过练习,挖掘出具有兴趣爱好、特长、天资的学生来,让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二、在节奏创作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节奏是许多相同或不同的时值的音符组成的,是组成旋律的要素之一。以往的教学事先让学生读会歌曲的节奏,然后学唱曲谱。但实际上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达到教会学生的目的。现在,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把歌曲中的重点节奏提出来,让学生读,提供动手动脑再创造的机会,巩固强化。例如:在学习前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时,出示不同类型的四小节节奏,其中包含了带有前后十六分音符的小节,学生很快就能学会节奏。随即进行再创造:颠倒次序、重新排列组合;再创造几种节奏,并请他们上台示范、表演。
三、在音乐作品欣赏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延迟评价,培养学生的特长。所谓延迟评价,它是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想出许多答案与设想,当他们的质量有所差异,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否则会打击其他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而是让学生尽可能的提出自己有个性的见解。在自由讨论中,他们的各种发现想法便会有效地碰撞。
例如欣赏人音教材第二册《跳圆舞曲的小猫》,让学生初听乐曲后,要求他们说一说乐曲的情绪怎样、表达怎样的思想?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小猫和小狗在一起跳舞;他们扭着屁股摇着尾巴……”有的学生把小狗的叫声说成是小猫的叫声,这时,教师对他的回答进行肯定,对不足的进行引导,让他再认真地倾听,找出答案。在欣赏教学中,教学中尊重他人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运用尊重他人的态度来评价学生,这样既可以教育学生用尊重别人的态度来评价同学,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四、在配器和表演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上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分类指导,培养学生的个性。在对共性的问题作集体或小组指导,对于个别性问题则注意抓两头,通过小组的互动、互补、互助;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各尽所长,各显所能。如综合性表演;器乐演奏,让有器乐特长的学生进行伴奏、领奏;将歌曲变成舞曲,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进行即兴舞蹈;发音不准的学生进行简单乐器伴奏或充当指挥、朗诵等,这样让特长学生和困难学生都能按各自的实际达到目标,获得高峰的体验。
五、强化课外教学,发展个性特长
从艺术实践角度而言,课外教学是音乐教学最好的形式,其艺术性、实践性强,更易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易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利用课外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首先,在教学目的上要注意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的,但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式延伸,而是有足够的空间给予学生发挥技艺特长,施展个人才华,同时也使参与者在群体的共同协作中获得对艺术作品的完美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其次,在组织上按照学生艺术才能和兴趣爱好组成小组,为他们制订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定时训练,促进发展。在组织上既突破年级框架,按相仿的能力进行组队,如:舞蹈班、合唱班、铜管乐队等,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技巧为主。第三,在辅导上实行个别辅导与集体艺术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先天禀赋和后天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选择一些艺术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作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艺术实践,并经常带他们参加各种场合的演唱、演奏和表演,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自我个性的体现。
(责任编校:合欢)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在唱一唱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声音,为其它教学环节奠定一个基础。在教学时,选择有创意的练习曲,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利用已学的知识,表现不同情绪与风格的新练习曲。
例如:简单短小的一条练声曲,学生通过识谱后很快学会了。如何使这条发声曲唱得连贯、圆滑呢?学生通过联想和试唱,有的说:“加上连音线”,老师随即让她上台添加连音线;并请她唱一唱。一条优美连贯的新练声曲就产生了。在个别同学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随即又有的说:“加上跳跃记号”,教师又请他到黑板添加跳跃记号,这样,一条欢快、跳跃的新练声曲又产生了……不同的创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力,与此同时学生又理解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和唱法,巩固了相关的音乐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把其他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带动起来,共同参与音乐创造。音乐教材中的许多练习曲,学生都尝试着改动,一改往日几条练声曲唱了整整一学期的局面,使每堂课的练习曲有所不同。在教学中,通过练习,挖掘出具有兴趣爱好、特长、天资的学生来,让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二、在节奏创作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节奏是许多相同或不同的时值的音符组成的,是组成旋律的要素之一。以往的教学事先让学生读会歌曲的节奏,然后学唱曲谱。但实际上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没有达到教会学生的目的。现在,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把歌曲中的重点节奏提出来,让学生读,提供动手动脑再创造的机会,巩固强化。例如:在学习前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时,出示不同类型的四小节节奏,其中包含了带有前后十六分音符的小节,学生很快就能学会节奏。随即进行再创造:颠倒次序、重新排列组合;再创造几种节奏,并请他们上台示范、表演。
三、在音乐作品欣赏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延迟评价,培养学生的特长。所谓延迟评价,它是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想出许多答案与设想,当他们的质量有所差异,此时教师应认真倾听,不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否则会打击其他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而是让学生尽可能的提出自己有个性的见解。在自由讨论中,他们的各种发现想法便会有效地碰撞。
例如欣赏人音教材第二册《跳圆舞曲的小猫》,让学生初听乐曲后,要求他们说一说乐曲的情绪怎样、表达怎样的思想?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小猫和小狗在一起跳舞;他们扭着屁股摇着尾巴……”有的学生把小狗的叫声说成是小猫的叫声,这时,教师对他的回答进行肯定,对不足的进行引导,让他再认真地倾听,找出答案。在欣赏教学中,教学中尊重他人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运用尊重他人的态度来评价学生,这样既可以教育学生用尊重别人的态度来评价同学,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四、在配器和表演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上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分类指导,培养学生的个性。在对共性的问题作集体或小组指导,对于个别性问题则注意抓两头,通过小组的互动、互补、互助;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各尽所长,各显所能。如综合性表演;器乐演奏,让有器乐特长的学生进行伴奏、领奏;将歌曲变成舞曲,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进行即兴舞蹈;发音不准的学生进行简单乐器伴奏或充当指挥、朗诵等,这样让特长学生和困难学生都能按各自的实际达到目标,获得高峰的体验。
五、强化课外教学,发展个性特长
从艺术实践角度而言,课外教学是音乐教学最好的形式,其艺术性、实践性强,更易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易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利用课外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首先,在教学目的上要注意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的,但不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式延伸,而是有足够的空间给予学生发挥技艺特长,施展个人才华,同时也使参与者在群体的共同协作中获得对艺术作品的完美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其次,在组织上按照学生艺术才能和兴趣爱好组成小组,为他们制订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定时训练,促进发展。在组织上既突破年级框架,按相仿的能力进行组队,如:舞蹈班、合唱班、铜管乐队等,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技巧为主。第三,在辅导上实行个别辅导与集体艺术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先天禀赋和后天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选择一些艺术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的作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艺术实践,并经常带他们参加各种场合的演唱、演奏和表演,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自我个性的体现。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