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画家画黄河,用了太多的黄颜色,甚至没有调稀一些,就直接涂抹在画布上。我站在旁边指点道:应该多用一些绿颜色,给黄河两岸种上一片片生长的树木,和永远不会枯萎的青草,难道这不更好吗?于是,画家就这么做了。他的画作,在背叛现实,却更接近未来:终有一天,覆盖黄河两岸的绿色,不是画出来的……
——摘自洪烛《黄河》
2020年3月的上旬,春光初现。笔者来到海拔1650米的甘青交界的黄河岸边。刚刚下过一场春雪的黄河两岸薄雾冥冥,散落河岸的村庄炊烟袅袅,沉浸在一片宁静的田园氛围之中。
这里的黄河水面开阔,形成了水墨画一样的氤氲景色,两岸斑驳的山体紧紧地依偎着黄河延展,几只野鸭子划过水面,波纹荡漾之后,黄河鲤鱼跃然而起,激起美丽的涟漪……这是笔者刚刚看到的情景,这也是笔者十几年来经常看到的情景,黄河的任性、黄河的温顺、黄河的歌声在这里都能够看得见、听得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河”曾是黄河的专称。自夏至宋,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四五千年,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风从黄河来!站在黄河岸邊,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思绪,要面对黄河梳理;我们有最新最美的擘画,要在黄河的胸怀间展示……
走马黄河,缅怀大禹;面对黄河,我们汩汩流淌的思想,就会接受一次风吹浪打的洗礼,内心也会时时涌动起天地清明的情怀……
远古的风,就是从黄河源头吹过来的。
迎着强劲的西北风,笔者的双脚终于站在了禹王峡北岸,站在了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劳作和生活的遗迹之地。
从陡峭的山崖向峡谷望去,激浪拍打、岁月侵蚀的两岸崖壁上布满了斑驳、层叠的岩石纹路,就像是巨斧劈砍的痕迹。传说那是大禹当年率领民众为疏通河道举斧劈山的印记——“斧痕崖”。紧靠河岸,横卧着一块略呈方形的巨石,上面有一处勺子形状的凹坑,像是专供人们歇息的座椅——这就是有名的“禹王石”。《河州志》记载曰:“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常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
站在禹王峡,仰天追问的话题有很多很多,但又俯视穿峡而过的滔滔黄河,所有的问题都好像落在大河的漩涡里,又好像刻在书页似的层层岩壁上了。
“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其实,久远的疑问,从战国时屈原的《天问》就开始了!于是,黄河与洪水,远古文明与河流生态,这样的命题,时时萦绕在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的脑海里。
据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裸地露出水面,大禹就抢抓时机,带领人们修筑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大禹时期,先民们在同洪水的斗争中,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了史无前例的升华。他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界并不是想象中的充满敌意的邪恶之物,而更像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存在。顺天应人的思想,也逐渐演变成远古时期朴素的生态观。自此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对大自然进行合理的改造。
著名文化地理学家李零在《思想地图——中国地理的大视野》中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夏”就是“禹迹”,“禹迹”就是“夏”。只要是禹所走过的地方,都可以纳入这个概念。山西人,还有河南西部人,最自豪。因为,本来意义上的“夏人”,主要是住在这一块。黄河闹灾,也经常在这一块。好像专门等着禹爷出世。但“夏”一出名,大家都来起哄,就乱了套。东边,河南东部人、河北南部人和山东人,即古代的“商人”,东夷和淮夷,还有后来的宋人和齐人,他们也都说,他们是住在“禹迹”。西边,陕西人和甘青河湟一带的人,即古代的周人和秦人,也不甘落后,同样说,他们是住在“禹迹”。最后,就连南方人也来掺和。四川人说,禹生纽石。湖南人说,衡山上有禹爷留下的怪字——“岣嵝碑”。浙江人也说,禹爷葬在绍兴,现在还有“大禹陵”。这么多禹迹,搁一块儿,当然很大,简直和秦皇汉武游走过的地方差不多。好像六千多年前,我们真的已经有这么一大块地盘。大禹走过的地方,这是借助传说对外表达出的最早的“中国”概念。其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由此可见,面对洪荒和蒙昧,大禹“劳身焦思,据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所表现出来的果敢、智慧与壮怀,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的局限,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母体而泽被后世,启迪当下。
在不尽相同的史书记载中,大禹是传说中的神,是一个远古民族无限敬仰的精神象征;而站在禹王峡,极目远眺,看滔滔黄河逶迤东去,滋润着两岸的沃野良田,大禹的形象在我们的眼前变得真实起来,他是人,是一个造福于民的古代英雄!
不管是我们歌咏黄河,还是缅怀大禹,黄河造就的禹王峡,就是一处绝佳的精神遗迹。每一次风尘仆仆的凭吊和抒怀,都会使我们逐渐怠倦的思想,接受一次风吹浪打的洗礼,内心也会时时涌动起天地清明的情怀……
《易经·贲卦·彖辞》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起点之一。黄河文明是文明古国共有的故事模式,但黄河不同的特征和个性,又使文明的故事和命运截然不同。中国疆土的三级台地所带来的伟大势能、强劲的西北季风和地球板块撞击所创造的黄土高原,加上从天而降、九曲十八弯、浩浩汤汤写出一个“几”字的黄河,这“风”与“水”的杰作、“天文”与“地理”协作,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壮大,提供了一个最为辽阔而又复杂的地域。
黄河的周期性泛滥、改道带来了社会治理需求,推动了早期国家发育升级和治理能力的向上集中。大禹治水、禹划九州,就是这样一个隐喻。
从远古的“疏川导滞”,到战国的“宽立堤防”,从汉代的“贾让三策”,到宋朝的“兴筑遥堤”,从明末的“束水攻沙”,到清初的“寓浚于筑”……历朝历代的治黄方略,充分闪耀着先民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也造福了沿岸百姓。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苗长虹等学者认为,黄河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先民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农耕生活要求天时、地利,顺应自然规律,黄河流域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这都体现黄河文化天地人和的思想,“应时、取宜、守则、和谐”是其主要内涵,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
在黄河流域,与大禹精神并存且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人文气象,就是“农历”。“农历”是与黄河并行的另一个时间的流域,包括元宵、清明、小满、端午、七巧、中元、中秋、重阳、寒食、冬至、腊八、大年等等,四季一轮回,为一组农历节日体系。在时间的休止符里,它们与黄河同吟同唱,守望着一茬又一茬的农事和稼穑。作家郭文斌说,在这个时间流域里,“农历”的品质是感恩,是敬畏,是养成,是化育。其中的十五个民俗节日,每个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它是黄河为我们子民们定制的岁月运行图,是古人精心设计的十五种“化育”课,古人早就知道,“化育”比“灌输”更有用,“养成”比“治疗”更关键。
“黄河安,天下平”,这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在黃河流域,在黄土高原的贫瘠山区,一代代黄河儿女传承大禹精神,谱写了一个个顺应自然造福于民的伟大实践。
黄河的源头活水,成就了黄河文化,也成就了河湟儿女居安思危、坚忍不拔的性格。笔者熟悉这里的一个个依山偎水的村落、一座座超拔清新的城市,随便走进这里的农田、果园、牧场,依然会真实地触摸到黄河的呼吸、黄河的脉搏……
小高陵,一个村庄的名字。与黄土高原成千上万个村庄一样,一代又一代村民肩扛手抬,胼手胝足,治理水土,向荒山宣战,向贫困宣战!小高陵人的行动告诉人们,首先要有敢于改变困境的勇气和梦想,然后用实干来拉近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小高陵人不甘落后,勇于追梦,顺天应势,苦干实干的劲头始终没有改变。“敢为人先,实干善成”是小高陵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是小高陵人用心血和汗水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走进黄河岸边的贵德县大史家村,左边是高效农业示范区,稼穑青青;右边是建材工业区,机声轰鸣。进入村口,一座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贵德县大史家村光荣历史展览馆”引人注目!青海农家大院式的建筑,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浓浓乡愁的地方。
耙耧依旧,水车俨然,一件件古老的农具,仿佛来到了远古农耕文明的现场;而再转眼一看,院子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现代化农机具一字儿排列着,充分体现了大史家人对现代农业的痴情。村里的带头人毕生忠抚摸着小广场上鲜艳的“魂”字说,我们创办村级博物馆,就是要还原黄河谷地农耕生活的生动场景,保留住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世世代代缅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黄河岸边,更会看见一个个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撒拉族村庄,质朴无华,宁静安详,历经风吹雨打,充满了岁月的沧桑。自从撒拉人来到黄河岸边的三兰巴海村,他们敢闯天下的气质,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如今,这已经成为三兰巴海村人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他们走南闯北,敏锐地捕捉时代的信息,选择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深知,从不会有一块油香没有来由地从天而降,它的甘美滋味,只有那些敢于拼搏,亲手打造自己未来的人,才配得上细细品尝……
改革开放以来,16万黄河儿女像大河的波涛一样,涌出高原,勇闯天下,在全国各地开起了两万多家牛肉拉面店,每年有百亿元的营业收入,“化隆牛肉拉面”“循化撒拉人家”已成为青海省六大劳务品牌之一,“化隆牛肉拉面”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循化撒拉民族餐获得“中国地方特色名宴”称号。
一个个古老的村庄具有了黄河的超拔气质,沿河民族的追求就有了穿越时空的精神内涵!黄河,黄土地,中华儿女——这就是黄河日夜讲述的华夏史诗和中国故事……
引大入秦、引大济湟、引黄济宁……一项项重大的水利工程应运而生!保护好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推动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滔滔黄河,日夜东流。俯瞰上游宽阔河床里自由放纵的辫状水系,我们就会觉得,源自高寒草甸的汩汩泉水汇集而来的水流永无止境,那是一幅多么酣畅的河山万里图!
而现世与想象,会有不少的差距。其实,面对黄河,上游两岸人民常常是“望水兴叹”。一个“水”字,概括了民众数千年来对于这片土地的所期所盼。
《宋史·河渠志》载:
以黄河随时涨落,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自立春之后,东风解冻,河边人候水,初至凡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颇为信验,故谓之“信水”。二月三月桃花始开,水泮雨积,川流渨集,波澜盛长,谓之“桃花水”。四月末垄麦结秀,擢芒变色,谓之“麦黄水”。五月瓜实延曼,谓之“瓜曼水”。朔野之地,深山穷谷,固阴冱寒,冰坚晚泮,待乎盛夏,消释方尺,而妖荡山石,水常矾腥,并流于河,古六月中旬后,谓之“矾山水”。七月菽豆方秀,谓之“豆华水”。八月谓之“荻苗水”。九月以重阳纪节,谓之“登高水”。十月水落安流,盛其故道,谓之“复槽水”。十一月十二日断冰杂流,乘寒复结,谓之“戚凌水”。水信有常,率以为准;非时暴涨,谓之“客水”。
一千多年前,宋人读黄河,每一个季节都是那样的亲切、生动,极富田园风情。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围绕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词,仍然是“水”!
自古以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威胁着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要修复和筑牢生态环境屏障,将自然资源转换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保障,实现全流域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都离不开黄河之水的重要支撑。
春秋战国,黄河下游便普遍修筑堤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河防工程也达到相当规模;北宋年间,对黄河河情、水情有了更深认识,治河技术不断创新;明代以后,治河机构渐趋完备,下游河务纳入统一管理;明末清初,治河水平更有长足进步,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治河名臣,取得了卓越的治绩。 长期以来,黄河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承担着12%人口、15%耕地以及几十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黄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自1946年人民治黄开始,不仅通过工程措施兴利除害,将千年“害河”变“利河”,还通过全流域水生态、水環境的“大保护”和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度,实现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兼顾,人类生产生活用水与河流自身生态用水优化配置,有力地提升了黄河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黄河上游湟水-大通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就开始规划、建设引大入秦、引大济湟等重大水利工程。
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托勒南山和大通山之间的大通河,蜿蜒曲折,水量充沛,是祁连山冰川雪峰孕育而出的汩汩乳汁。向东流经青海门源盆地及甘肃的连城、窑街盆地,于享堂峡汇入湟水,总长554公里。
“引大入秦”工程是把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公里,引到兰州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是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可谓今古之奇观,被称为“中国的地下运河”。在工程建设中,水利工作者创造了很多国内、乃至世界之最。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历时39年锲而不舍,于2015年春天全面竣工通水。这意味着甘肃兰州、白银、景泰、皋兰、永登、天祝和兰州新区200多万民众和近50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得以解决,并为该区域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走进景色秀美的大通河谷,只见引水桥隧、渠坝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行,一渠清水浩浩奔涌,滋润着祁连山以东广袤的土地,也滋润着灌区人民一度干涸的心田……
而在大通河的发源地青海东北部地区,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实施了另一项造福湟水谷地三百多万人民的重大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该工程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体系的建设,将大通河水引入干旱缺水的湟水谷地,缓解湟水两岸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湟水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如今,“引大济湟”配套工程黑泉水库、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建成运行,标志着引大通河水接济湟水谷地的世纪梦想变成了现实。目前,与之配套的引大济湟西干渠、湟水北干渠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实施。
对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的三百多万人民来说,自西向东不断蜿蜒而行的“引大济湟”工程就是这片土地的“金水脉”。该工程全面建成后,7.5亿立方米的年调水量,可惠及全省60%的人口,可扩大农田灌溉面积78960公顷,新增生态林草灌溉面积59587公顷,向干流各工业园区、东部百里长廊特色现代农牧业以及生态建设增加供水量2.78亿立方米,河道生态用水增加1.85亿立方米。
青海的省情水情是天上少水、地下多水,给下游贡献了活水、自己却用不上清水。而今,青海省又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呼之欲出,那就是“引黄济宁”工程!
“引黄济宁”工程是支持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受益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标志工程。该工程规划从黄河干流上游龙羊峡引水,经隧洞穿越拉脊山自流输入到湟水南岸,向湟水干流城市乡村、工业园区、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供充足的用水。
审时度势,立意高远。“引黄济宁”工程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和百年大计,集政治意义、生态意义、民生意义、可持续发展意义、民族团结进步意义于一身。水利部和青海省的决策者认为,要坚持新时代治水思路,立足当前紧迫问题,着眼长远发展需要,深化认识,抓住机遇,明晰定位,破解难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以赴,知难而上,举全省之力完成这项黄河上游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引水工程!
工程要沿着黄河北岸高高的台地蜿蜒,要穿越海拔3800多米的拉脊山脉,要在湟水谷地的城市村落逶迤穿行,要在古老文明日渐泛黄的记忆里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而今,黄河在青海贵德境内已经展现出别样的景致: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的配套工程——拉西瓦南干渠和马仕格羊引水工程的建设,将浇灌百万亩良田,惠及十几万人民。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凸显生机。拉西瓦南干渠的通水将实现生态补水,并以水为媒,串点成线,东西河道的综合治理将使“泥不出沟、清水入城”的贵德自然生态更加美丽,彰显出当地天蓝、山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风从黄河来。它在轻轻吹拂我们额头的同时,也在时时给黄土地上的子民们传递启示、擘画蓝图!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明天奔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开启大江大河“大治时代”,黄河儿女,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直关注中国水生态的诗人徐刚曾经这样追问:对于黄河,对于这一条曾经孕育并延续了几万年华夏文明的大河,我们有过多少悉心的爱护及体贴?我们几时把它当作大地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之相望相闻相处得怎样?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想到,一切都会疲倦,流水也有不再浪漫之时?而这样一条大河的负重、兴衰,跟我们的家园乃至整个民族,又是怎样休戚相关的呢?
大型报告文学《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的作者陈启文先生曾经对笔者说,黄河是一条有个性、有命运感的大河,更是一条既错综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岁月长河,也是一条让我们难以描述的大河。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河流存在的问题及症结,在黄河身上都能找到。无论是从中华文化源流的主流意义看,还是从中国江河治理的现实出发,黄河,几乎是别无选择地摆在了第一位。
奔波于大河上下,陈启文说,回顾近几年来,一次又一次地穿行于一条长河贯穿的峡谷、高原与平原之间,虽是雪泥鸿爪,亦可立此存照,这也是对自我遗忘的一种抵抗。在静穆的天地间,她看上去是如此安详,但每次在与她对视的刹那,我依然充满了一种突如其来的震骇,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我对黄河的感觉,那就是,敬畏!
是的,心存敬畏,就是黄河儿女面对母亲河的全部情感!
黄河在上游造就的河湟谷地,是母亲河留给一方子民的富庶之地,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山川相间,地貌奇特,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从兰州西上,经西宁直至湟水源头的金银滩草原,在长达350多公里的风景长廊之内,山水风光旖旎,城市文明发达,文物古迹众多,宗教胜地林立,人文气象灿烂。自然景观显示出的古老、纯朴、别具一格,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一条令人神往的西部风景线。而兰州—西宁城市群核心地带的地域范围大致与河湟谷地的区域范围相吻合。总面积9.7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93万人。 兰州,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古老城市,依山傍水、得天独厚,黄河文化滋养着380多万金城各族儿女。为做足做好黄河文章,兰州成立了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开发整合黄河两岸各类旅游资源,努力把兰州建设成独具魅力的西部“黄河之都”。
2019年以來,兰州围绕“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目标愿景,以“一河、两岸、立面、两山、两线、两端”为重点,大力实施黄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和亮化景观升级工程,坚定不移走高质量治水兴水之路,构建滨河绿道和生态水道,百里黄河风情线已经悄然成型。
西宁把生态理念引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推进“公园城市+自然保护地”建设新模式,推动城市建设与实施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紧密结合,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为生态基底,以大尺度生态廊道分割城市组群,以高标准绿道串联城市社区,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持续加强生态修复,不断供应优良生态产品,推动公共空间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形成生态空间布局合理、保护发展协调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原特色公园城市典范。
西宁充分发挥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势,建立国内外“友好保护地”关系服务站点,在基础服务保障、学术交流合作、环境宣传教育、野生动植物救护、生态监测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生态建设成就展示区、环境教育示范区、三江源特色文化传承区、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科普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2019年10月24日,兰州大学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将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源涵养与国家公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水沙调控、水资源承载力、跨流域水资源分配、流域系统水循环、全流域污染治理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包括空间规划与治理、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城镇化与城市群、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减贫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包括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文化底蕴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
该研究院还将以水资源和生态保护为主线,主要开展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将着眼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决策需求以及高端人才培养,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开展相关人才、干部、技术培训;并推动国际合作,搭建国际交流窗口和平台,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综合治理、流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有效模式。
2020年3月,青海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要实事求是看待青海在黄河流域的地位和作用,既立足青海看黄河,也跳出青海看黄河,在把握源头与流域、国家战略与源头责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找准定位、体现价值。要清醒认识黄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刚性约束,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做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文章。要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规划、协同推动”的重大原则,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突出黄河保护,强化黄河治理,确保黄河安澜。
青海省长刘宁在接受《人民日报》“2019行走黄河”大型融媒体报道组采访时表示,青海黄河流域面积达15.23万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占黄河总流量的近一半,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我们必须找对方向、找准定位、找到作为,切实承担“源头责任”、拿出“干流担当”,举全省之力维护好母亲河健康,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刘宁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是青海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未来黄河流域将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视野,增强机遇意识,找准国家战略与青海发展的结合点,切实增强舍我其谁的自信自觉,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加快自身发展。
做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我们必须要着眼全局、形成合力,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作为河湟谷地主体的青海海东,从不断延续黄河文化千年神韵的视角促发展,努力实现源头黄河文化与下游黄河文化的协同、自然生态承载力和文化发展生产力的协同,正在为打造魅力黄河、生态黄河、文化黄河品牌作着积极的努力!
海东市常务副市长李青川说,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过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创新,成就了“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土乡”等河湟文化品牌。
——本着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本真性、完整性的要求,海东全面开展河湟文化遗产遗址的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推进喇家史前灾难、柳湾彩陶之乡等遗址的挖掘、保护和开发,着力打造柳湾彩陶遗址公园、喇家遗址公园、青海拉面大厦、明清历史文化商业街等以黄河文化、河湟文化体验和古镇古街主题游览地,不断提高文化遗产遗址保护能力、展示水平和传承活力。
——谋划建立黄河文化全方位、体系化、个性化的综合展示体系,海东规划建设河湟文化博物馆、青海拉面博物馆、互助土族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河湟文化研究院和与河湟历史有关的名人堂,提供高质量的黄河生态文化产品;围绕讲好黄河故事,推出一批河流文化书籍,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建立一所河湟文化学堂、举办河湟文化论坛,打造黄河文化研学区。
——深入挖掘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海东持续推进“黄河文化+”联动发展,着重打造丝路花儿艺术节、海东沿黄河全程马拉松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文体品牌赛事,提炼发展“青绣”艺术、纳顿艺术、“花儿”艺术、平弦越弦等民间艺术;加快文旅融合,积极响应“沿黄九省(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联盟”的总规划,将河湟地区喇家遗址、柳湾彩陶遗址、瞿昙寺景区、平安驿·袁家村景区、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与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古丝绸之路(河南段)、洛阳白马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轨串联起来,合作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区,加快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类别融合、跨区域整合,打造统一的“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风从黄河来!
黄河,从20世纪90年代的疲态尽显、难堪重负,到现在河畅其流、水复其动,逐渐恢复了健康活泼的生命活力,为流域内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我们相信,滔滔黄河和她的一条条重要支流一道,必将成为一条永远造福各族人民的源头活水、幸福之河!
作者简介:张翔,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出版散文集《西望大泽》,现供职于青海日报社。
本栏目责任编辑 范红梅
——摘自洪烛《黄河》
2020年3月的上旬,春光初现。笔者来到海拔1650米的甘青交界的黄河岸边。刚刚下过一场春雪的黄河两岸薄雾冥冥,散落河岸的村庄炊烟袅袅,沉浸在一片宁静的田园氛围之中。
这里的黄河水面开阔,形成了水墨画一样的氤氲景色,两岸斑驳的山体紧紧地依偎着黄河延展,几只野鸭子划过水面,波纹荡漾之后,黄河鲤鱼跃然而起,激起美丽的涟漪……这是笔者刚刚看到的情景,这也是笔者十几年来经常看到的情景,黄河的任性、黄河的温顺、黄河的歌声在这里都能够看得见、听得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河”曾是黄河的专称。自夏至宋,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四五千年,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风从黄河来!站在黄河岸邊,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思绪,要面对黄河梳理;我们有最新最美的擘画,要在黄河的胸怀间展示……
走马黄河,缅怀大禹;面对黄河,我们汩汩流淌的思想,就会接受一次风吹浪打的洗礼,内心也会时时涌动起天地清明的情怀……
远古的风,就是从黄河源头吹过来的。
迎着强劲的西北风,笔者的双脚终于站在了禹王峡北岸,站在了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劳作和生活的遗迹之地。
从陡峭的山崖向峡谷望去,激浪拍打、岁月侵蚀的两岸崖壁上布满了斑驳、层叠的岩石纹路,就像是巨斧劈砍的痕迹。传说那是大禹当年率领民众为疏通河道举斧劈山的印记——“斧痕崖”。紧靠河岸,横卧着一块略呈方形的巨石,上面有一处勺子形状的凹坑,像是专供人们歇息的座椅——这就是有名的“禹王石”。《河州志》记载曰:“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常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
站在禹王峡,仰天追问的话题有很多很多,但又俯视穿峡而过的滔滔黄河,所有的问题都好像落在大河的漩涡里,又好像刻在书页似的层层岩壁上了。
“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其实,久远的疑问,从战国时屈原的《天问》就开始了!于是,黄河与洪水,远古文明与河流生态,这样的命题,时时萦绕在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的脑海里。
据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裸地露出水面,大禹就抢抓时机,带领人们修筑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大禹时期,先民们在同洪水的斗争中,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了史无前例的升华。他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界并不是想象中的充满敌意的邪恶之物,而更像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存在。顺天应人的思想,也逐渐演变成远古时期朴素的生态观。自此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对大自然进行合理的改造。
著名文化地理学家李零在《思想地图——中国地理的大视野》中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夏”就是“禹迹”,“禹迹”就是“夏”。只要是禹所走过的地方,都可以纳入这个概念。山西人,还有河南西部人,最自豪。因为,本来意义上的“夏人”,主要是住在这一块。黄河闹灾,也经常在这一块。好像专门等着禹爷出世。但“夏”一出名,大家都来起哄,就乱了套。东边,河南东部人、河北南部人和山东人,即古代的“商人”,东夷和淮夷,还有后来的宋人和齐人,他们也都说,他们是住在“禹迹”。西边,陕西人和甘青河湟一带的人,即古代的周人和秦人,也不甘落后,同样说,他们是住在“禹迹”。最后,就连南方人也来掺和。四川人说,禹生纽石。湖南人说,衡山上有禹爷留下的怪字——“岣嵝碑”。浙江人也说,禹爷葬在绍兴,现在还有“大禹陵”。这么多禹迹,搁一块儿,当然很大,简直和秦皇汉武游走过的地方差不多。好像六千多年前,我们真的已经有这么一大块地盘。大禹走过的地方,这是借助传说对外表达出的最早的“中国”概念。其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由此可见,面对洪荒和蒙昧,大禹“劳身焦思,据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所表现出来的果敢、智慧与壮怀,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的局限,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母体而泽被后世,启迪当下。
在不尽相同的史书记载中,大禹是传说中的神,是一个远古民族无限敬仰的精神象征;而站在禹王峡,极目远眺,看滔滔黄河逶迤东去,滋润着两岸的沃野良田,大禹的形象在我们的眼前变得真实起来,他是人,是一个造福于民的古代英雄!
不管是我们歌咏黄河,还是缅怀大禹,黄河造就的禹王峡,就是一处绝佳的精神遗迹。每一次风尘仆仆的凭吊和抒怀,都会使我们逐渐怠倦的思想,接受一次风吹浪打的洗礼,内心也会时时涌动起天地清明的情怀……
《易经·贲卦·彖辞》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起点之一。黄河文明是文明古国共有的故事模式,但黄河不同的特征和个性,又使文明的故事和命运截然不同。中国疆土的三级台地所带来的伟大势能、强劲的西北季风和地球板块撞击所创造的黄土高原,加上从天而降、九曲十八弯、浩浩汤汤写出一个“几”字的黄河,这“风”与“水”的杰作、“天文”与“地理”协作,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壮大,提供了一个最为辽阔而又复杂的地域。
黄河的周期性泛滥、改道带来了社会治理需求,推动了早期国家发育升级和治理能力的向上集中。大禹治水、禹划九州,就是这样一个隐喻。
从远古的“疏川导滞”,到战国的“宽立堤防”,从汉代的“贾让三策”,到宋朝的“兴筑遥堤”,从明末的“束水攻沙”,到清初的“寓浚于筑”……历朝历代的治黄方略,充分闪耀着先民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也造福了沿岸百姓。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苗长虹等学者认为,黄河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先民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农耕生活要求天时、地利,顺应自然规律,黄河流域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了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这都体现黄河文化天地人和的思想,“应时、取宜、守则、和谐”是其主要内涵,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
在黄河流域,与大禹精神并存且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人文气象,就是“农历”。“农历”是与黄河并行的另一个时间的流域,包括元宵、清明、小满、端午、七巧、中元、中秋、重阳、寒食、冬至、腊八、大年等等,四季一轮回,为一组农历节日体系。在时间的休止符里,它们与黄河同吟同唱,守望着一茬又一茬的农事和稼穑。作家郭文斌说,在这个时间流域里,“农历”的品质是感恩,是敬畏,是养成,是化育。其中的十五个民俗节日,每个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它是黄河为我们子民们定制的岁月运行图,是古人精心设计的十五种“化育”课,古人早就知道,“化育”比“灌输”更有用,“养成”比“治疗”更关键。
“黄河安,天下平”,这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在黃河流域,在黄土高原的贫瘠山区,一代代黄河儿女传承大禹精神,谱写了一个个顺应自然造福于民的伟大实践。
黄河的源头活水,成就了黄河文化,也成就了河湟儿女居安思危、坚忍不拔的性格。笔者熟悉这里的一个个依山偎水的村落、一座座超拔清新的城市,随便走进这里的农田、果园、牧场,依然会真实地触摸到黄河的呼吸、黄河的脉搏……
小高陵,一个村庄的名字。与黄土高原成千上万个村庄一样,一代又一代村民肩扛手抬,胼手胝足,治理水土,向荒山宣战,向贫困宣战!小高陵人的行动告诉人们,首先要有敢于改变困境的勇气和梦想,然后用实干来拉近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小高陵人不甘落后,勇于追梦,顺天应势,苦干实干的劲头始终没有改变。“敢为人先,实干善成”是小高陵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是小高陵人用心血和汗水积累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走进黄河岸边的贵德县大史家村,左边是高效农业示范区,稼穑青青;右边是建材工业区,机声轰鸣。进入村口,一座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的“贵德县大史家村光荣历史展览馆”引人注目!青海农家大院式的建筑,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浓浓乡愁的地方。
耙耧依旧,水车俨然,一件件古老的农具,仿佛来到了远古农耕文明的现场;而再转眼一看,院子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现代化农机具一字儿排列着,充分体现了大史家人对现代农业的痴情。村里的带头人毕生忠抚摸着小广场上鲜艳的“魂”字说,我们创办村级博物馆,就是要还原黄河谷地农耕生活的生动场景,保留住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世世代代缅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黄河岸边,更会看见一个个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撒拉族村庄,质朴无华,宁静安详,历经风吹雨打,充满了岁月的沧桑。自从撒拉人来到黄河岸边的三兰巴海村,他们敢闯天下的气质,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如今,这已经成为三兰巴海村人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他们走南闯北,敏锐地捕捉时代的信息,选择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深知,从不会有一块油香没有来由地从天而降,它的甘美滋味,只有那些敢于拼搏,亲手打造自己未来的人,才配得上细细品尝……
改革开放以来,16万黄河儿女像大河的波涛一样,涌出高原,勇闯天下,在全国各地开起了两万多家牛肉拉面店,每年有百亿元的营业收入,“化隆牛肉拉面”“循化撒拉人家”已成为青海省六大劳务品牌之一,“化隆牛肉拉面”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循化撒拉民族餐获得“中国地方特色名宴”称号。
一个个古老的村庄具有了黄河的超拔气质,沿河民族的追求就有了穿越时空的精神内涵!黄河,黄土地,中华儿女——这就是黄河日夜讲述的华夏史诗和中国故事……
引大入秦、引大济湟、引黄济宁……一项项重大的水利工程应运而生!保护好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推动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滔滔黄河,日夜东流。俯瞰上游宽阔河床里自由放纵的辫状水系,我们就会觉得,源自高寒草甸的汩汩泉水汇集而来的水流永无止境,那是一幅多么酣畅的河山万里图!
而现世与想象,会有不少的差距。其实,面对黄河,上游两岸人民常常是“望水兴叹”。一个“水”字,概括了民众数千年来对于这片土地的所期所盼。
《宋史·河渠志》载:
以黄河随时涨落,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自立春之后,东风解冻,河边人候水,初至凡一寸,则夏秋当至一尺,颇为信验,故谓之“信水”。二月三月桃花始开,水泮雨积,川流渨集,波澜盛长,谓之“桃花水”。四月末垄麦结秀,擢芒变色,谓之“麦黄水”。五月瓜实延曼,谓之“瓜曼水”。朔野之地,深山穷谷,固阴冱寒,冰坚晚泮,待乎盛夏,消释方尺,而妖荡山石,水常矾腥,并流于河,古六月中旬后,谓之“矾山水”。七月菽豆方秀,谓之“豆华水”。八月谓之“荻苗水”。九月以重阳纪节,谓之“登高水”。十月水落安流,盛其故道,谓之“复槽水”。十一月十二日断冰杂流,乘寒复结,谓之“戚凌水”。水信有常,率以为准;非时暴涨,谓之“客水”。
一千多年前,宋人读黄河,每一个季节都是那样的亲切、生动,极富田园风情。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围绕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词,仍然是“水”!
自古以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威胁着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要修复和筑牢生态环境屏障,将自然资源转换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保障,实现全流域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都离不开黄河之水的重要支撑。
春秋战国,黄河下游便普遍修筑堤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河防工程也达到相当规模;北宋年间,对黄河河情、水情有了更深认识,治河技术不断创新;明代以后,治河机构渐趋完备,下游河务纳入统一管理;明末清初,治河水平更有长足进步,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治河名臣,取得了卓越的治绩。 长期以来,黄河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承担着12%人口、15%耕地以及几十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黄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自1946年人民治黄开始,不仅通过工程措施兴利除害,将千年“害河”变“利河”,还通过全流域水生态、水環境的“大保护”和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度,实现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兼顾,人类生产生活用水与河流自身生态用水优化配置,有力地提升了黄河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黄河上游湟水-大通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就开始规划、建设引大入秦、引大济湟等重大水利工程。
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托勒南山和大通山之间的大通河,蜿蜒曲折,水量充沛,是祁连山冰川雪峰孕育而出的汩汩乳汁。向东流经青海门源盆地及甘肃的连城、窑街盆地,于享堂峡汇入湟水,总长554公里。
“引大入秦”工程是把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公里,引到兰州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是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可谓今古之奇观,被称为“中国的地下运河”。在工程建设中,水利工作者创造了很多国内、乃至世界之最。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历时39年锲而不舍,于2015年春天全面竣工通水。这意味着甘肃兰州、白银、景泰、皋兰、永登、天祝和兰州新区200多万民众和近50万头牲畜的用水问题得以解决,并为该区域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走进景色秀美的大通河谷,只见引水桥隧、渠坝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行,一渠清水浩浩奔涌,滋润着祁连山以东广袤的土地,也滋润着灌区人民一度干涸的心田……
而在大通河的发源地青海东北部地区,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实施了另一项造福湟水谷地三百多万人民的重大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该工程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体系的建设,将大通河水引入干旱缺水的湟水谷地,缓解湟水两岸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湟水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如今,“引大济湟”配套工程黑泉水库、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建成运行,标志着引大通河水接济湟水谷地的世纪梦想变成了现实。目前,与之配套的引大济湟西干渠、湟水北干渠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实施。
对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的三百多万人民来说,自西向东不断蜿蜒而行的“引大济湟”工程就是这片土地的“金水脉”。该工程全面建成后,7.5亿立方米的年调水量,可惠及全省60%的人口,可扩大农田灌溉面积78960公顷,新增生态林草灌溉面积59587公顷,向干流各工业园区、东部百里长廊特色现代农牧业以及生态建设增加供水量2.78亿立方米,河道生态用水增加1.85亿立方米。
青海的省情水情是天上少水、地下多水,给下游贡献了活水、自己却用不上清水。而今,青海省又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呼之欲出,那就是“引黄济宁”工程!
“引黄济宁”工程是支持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受益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标志工程。该工程规划从黄河干流上游龙羊峡引水,经隧洞穿越拉脊山自流输入到湟水南岸,向湟水干流城市乡村、工业园区、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供充足的用水。
审时度势,立意高远。“引黄济宁”工程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和百年大计,集政治意义、生态意义、民生意义、可持续发展意义、民族团结进步意义于一身。水利部和青海省的决策者认为,要坚持新时代治水思路,立足当前紧迫问题,着眼长远发展需要,深化认识,抓住机遇,明晰定位,破解难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以赴,知难而上,举全省之力完成这项黄河上游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引水工程!
工程要沿着黄河北岸高高的台地蜿蜒,要穿越海拔3800多米的拉脊山脉,要在湟水谷地的城市村落逶迤穿行,要在古老文明日渐泛黄的记忆里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而今,黄河在青海贵德境内已经展现出别样的景致: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的配套工程——拉西瓦南干渠和马仕格羊引水工程的建设,将浇灌百万亩良田,惠及十几万人民。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凸显生机。拉西瓦南干渠的通水将实现生态补水,并以水为媒,串点成线,东西河道的综合治理将使“泥不出沟、清水入城”的贵德自然生态更加美丽,彰显出当地天蓝、山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风从黄河来。它在轻轻吹拂我们额头的同时,也在时时给黄土地上的子民们传递启示、擘画蓝图!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明天奔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开启大江大河“大治时代”,黄河儿女,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直关注中国水生态的诗人徐刚曾经这样追问:对于黄河,对于这一条曾经孕育并延续了几万年华夏文明的大河,我们有过多少悉心的爱护及体贴?我们几时把它当作大地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之相望相闻相处得怎样?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想到,一切都会疲倦,流水也有不再浪漫之时?而这样一条大河的负重、兴衰,跟我们的家园乃至整个民族,又是怎样休戚相关的呢?
大型报告文学《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的作者陈启文先生曾经对笔者说,黄河是一条有个性、有命运感的大河,更是一条既错综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岁月长河,也是一条让我们难以描述的大河。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河流存在的问题及症结,在黄河身上都能找到。无论是从中华文化源流的主流意义看,还是从中国江河治理的现实出发,黄河,几乎是别无选择地摆在了第一位。
奔波于大河上下,陈启文说,回顾近几年来,一次又一次地穿行于一条长河贯穿的峡谷、高原与平原之间,虽是雪泥鸿爪,亦可立此存照,这也是对自我遗忘的一种抵抗。在静穆的天地间,她看上去是如此安详,但每次在与她对视的刹那,我依然充满了一种突如其来的震骇,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我对黄河的感觉,那就是,敬畏!
是的,心存敬畏,就是黄河儿女面对母亲河的全部情感!
黄河在上游造就的河湟谷地,是母亲河留给一方子民的富庶之地,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山川相间,地貌奇特,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从兰州西上,经西宁直至湟水源头的金银滩草原,在长达350多公里的风景长廊之内,山水风光旖旎,城市文明发达,文物古迹众多,宗教胜地林立,人文气象灿烂。自然景观显示出的古老、纯朴、别具一格,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一条令人神往的西部风景线。而兰州—西宁城市群核心地带的地域范围大致与河湟谷地的区域范围相吻合。总面积9.7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93万人。 兰州,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古老城市,依山傍水、得天独厚,黄河文化滋养着380多万金城各族儿女。为做足做好黄河文章,兰州成立了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开发整合黄河两岸各类旅游资源,努力把兰州建设成独具魅力的西部“黄河之都”。
2019年以來,兰州围绕“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目标愿景,以“一河、两岸、立面、两山、两线、两端”为重点,大力实施黄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和亮化景观升级工程,坚定不移走高质量治水兴水之路,构建滨河绿道和生态水道,百里黄河风情线已经悄然成型。
西宁把生态理念引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推进“公园城市+自然保护地”建设新模式,推动城市建设与实施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紧密结合,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为生态基底,以大尺度生态廊道分割城市组群,以高标准绿道串联城市社区,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持续加强生态修复,不断供应优良生态产品,推动公共空间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形成生态空间布局合理、保护发展协调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原特色公园城市典范。
西宁充分发挥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势,建立国内外“友好保护地”关系服务站点,在基础服务保障、学术交流合作、环境宣传教育、野生动植物救护、生态监测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生态建设成就展示区、环境教育示范区、三江源特色文化传承区、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科普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2019年10月24日,兰州大学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将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源涵养与国家公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水沙调控、水资源承载力、跨流域水资源分配、流域系统水循环、全流域污染治理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包括空间规划与治理、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城镇化与城市群、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减贫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包括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文化底蕴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
该研究院还将以水资源和生态保护为主线,主要开展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将着眼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决策需求以及高端人才培养,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开展相关人才、干部、技术培训;并推动国际合作,搭建国际交流窗口和平台,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综合治理、流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有效模式。
2020年3月,青海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要实事求是看待青海在黄河流域的地位和作用,既立足青海看黄河,也跳出青海看黄河,在把握源头与流域、国家战略与源头责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找准定位、体现价值。要清醒认识黄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刚性约束,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做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文章。要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规划、协同推动”的重大原则,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突出黄河保护,强化黄河治理,确保黄河安澜。
青海省长刘宁在接受《人民日报》“2019行走黄河”大型融媒体报道组采访时表示,青海黄河流域面积达15.23万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占黄河总流量的近一半,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我们必须找对方向、找准定位、找到作为,切实承担“源头责任”、拿出“干流担当”,举全省之力维护好母亲河健康,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刘宁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是青海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未来黄河流域将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视野,增强机遇意识,找准国家战略与青海发展的结合点,切实增强舍我其谁的自信自觉,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加快自身发展。
做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我们必须要着眼全局、形成合力,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作为河湟谷地主体的青海海东,从不断延续黄河文化千年神韵的视角促发展,努力实现源头黄河文化与下游黄河文化的协同、自然生态承载力和文化发展生产力的协同,正在为打造魅力黄河、生态黄河、文化黄河品牌作着积极的努力!
海东市常务副市长李青川说,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过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创新,成就了“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土乡”等河湟文化品牌。
——本着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本真性、完整性的要求,海东全面开展河湟文化遗产遗址的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推进喇家史前灾难、柳湾彩陶之乡等遗址的挖掘、保护和开发,着力打造柳湾彩陶遗址公园、喇家遗址公园、青海拉面大厦、明清历史文化商业街等以黄河文化、河湟文化体验和古镇古街主题游览地,不断提高文化遗产遗址保护能力、展示水平和传承活力。
——谋划建立黄河文化全方位、体系化、个性化的综合展示体系,海东规划建设河湟文化博物馆、青海拉面博物馆、互助土族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河湟文化研究院和与河湟历史有关的名人堂,提供高质量的黄河生态文化产品;围绕讲好黄河故事,推出一批河流文化书籍,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建立一所河湟文化学堂、举办河湟文化论坛,打造黄河文化研学区。
——深入挖掘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海东持续推进“黄河文化+”联动发展,着重打造丝路花儿艺术节、海东沿黄河全程马拉松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文体品牌赛事,提炼发展“青绣”艺术、纳顿艺术、“花儿”艺术、平弦越弦等民间艺术;加快文旅融合,积极响应“沿黄九省(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联盟”的总规划,将河湟地区喇家遗址、柳湾彩陶遗址、瞿昙寺景区、平安驿·袁家村景区、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与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古丝绸之路(河南段)、洛阳白马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轨串联起来,合作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区,加快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类别融合、跨区域整合,打造统一的“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风从黄河来!
黄河,从20世纪90年代的疲态尽显、难堪重负,到现在河畅其流、水复其动,逐渐恢复了健康活泼的生命活力,为流域内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我们相信,滔滔黄河和她的一条条重要支流一道,必将成为一条永远造福各族人民的源头活水、幸福之河!
作者简介:张翔,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出版散文集《西望大泽》,现供职于青海日报社。
本栏目责任编辑 范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