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重要的一点是,主权基金不仅仅影响到世界经济发展,对于世界的政治格局的构建也发挥着作用。
近十几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逐渐受到国际的关注。中国在2007年9月,首次成立了资产规模达20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IC,简称中投)。面世不久中投即因投资亏损而饱受抨击,包括投资美国私募基金黑石(Blackstone)的30亿美元、以及投资摩根士丹利的50亿美元,这两项投资曾对中投造成账面损失。
在欧洲,关于中国经济和发展的信息,我个人认为,都被严重夸张了,这种夸张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就是没有中立的评价。
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一位经济学家、对冲基金投资者宣称道,“现在在迪拜发生的一切,很快也会发生在中国。”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听到来自世界银行、IMF、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预言中国经济会迅速崩溃和泡沫破灭,宣称迪拜发生的一切也将在中国重演,甚至严重一千倍的观点也为数颇多。到现在为止,国外媒体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中国能拯救全世界的经济,另一派认为中国只是这场灾难中最后的一击,人民币汇率变动、房地产泡沫破灭将使全球陷入危机。
中国的答案
中国的回答是:2.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随时准备投入使用,这一储备规模在今年年末很有可能升至3万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已经十分陈旧,中国发展迅速,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却仍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所以,应该重新思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定义。
在过去的60年中,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在金融危机开始的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增长超过了8%,而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009年初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预测了8%的增长速度,这使全球主要金融机构,例如世界银行、IMF、亚洲发展银行、HSBC和野村证券等,都发出了惊呼:“怎么可能我们陷入了危机,而中国能有8%的增长速度?”他们预言,对中国最乐观的增长率是6%,甚至有可能中国也陷入危机,增长率远低于6%,但是仅仅在几个月后,中国给出了回应——2009年增长率为8.7%,甚至比预测的还要高0.7%。
在中国的良好增长形势下,国外金融机构不得不每月更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值,从6%上升到9%,甚至有人提出10%的预测。
主权基金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现在已经是时候将目光从中国的GDP数字移到中国的经济上了。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增速越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尤其不能忘记的是,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也一直在向国外投资,非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重要的一点是,主权基金不仅仅影响到世界经济发展,对于世界的政治格局的构建也发挥着作用。
什么是主权财富基金?来自世界银行、IMF的经济学家们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国家拥有的投资基金就像是对冲基金一样,只是基金所有者是国家,而非个人或机构。尽管国家拥有主权基金,但主权基金却不由国家银行管理,事实上,它的管理相对独立于其他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其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无透明度。
当我在2007年开始研究主权基金时,我对于主权基金已经拥有50年的历史而感到惊讶。最初的主权基金基本都由那些拥有石油储备的国家所拥有,所以直到现在,阿拉伯国家始终是重要的主权基金国家。到20年前,另一类型的主权基金才出现在亚洲,最开始是新加坡的淡马锡、GIC,接着韩国、俄罗斯也陆续出现主权基金。
中国的主权基金出现于2007年底。起初,这类在全球进行投资的主权基金的投资操作不向外界透露,从而也不为公众所熟悉,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為什么在2007年以后,我们突然意识到了主权基金的存在和巨大作用呢?
答案很简单,全球金融危机。危机发生后,西方各国需要钱,而主权基金正好拥有大量的资金。于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亚洲的主权基金可以挽救深陷其中的美林、花旗等金融巨头。因为只有主权基金,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数额巨大的资金用于救助。这样庞大的救助计划只有主权基金的支持才能不断持续到今天。
在金融风暴中“一贫如洗”的欧美国家禁不住质疑,为什么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的主权基金在危急中依然这么有钱?答案也很简单。这些亚洲国家陷入1997年金融危机正是因为过分依赖国外的热钱,当热钱撤退,自已没有足够的能力稳定局势,于是,痛定思痛,从那时开始,亚洲国家纷纷开始积累外汇储备,以免悲剧重演。但是,积累的太多,却成了负担。
中投如何在境外进行投资
中国到底有哪些主要的主权基金?在中国,官方的主权基金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的中投。
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不止有这一个主权基金。比如,十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巨大的SAFE(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管理。从2007开始,SAFE开始在海外进行各类投资。另一个不同于普通主权基金的是中国社保基金,最多可以动用20%的海外储备来进行投资。
中国为什么要不断对外投资?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未来十几年社会保障会越来越不堪重负。像SAFE和中投作为国家下属机构,都需要投资海外资产获取高额收益来应对未来的危机。
中投由前副财长建立于2007年底,通过运作外汇储备进行海外投资获得回报。为什么出现在2007年?每个人还都应该记得,在这个时间(2006年到2007年之间),中国股票市场以每周10%的速度增长,所以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么利用外汇储备来投资于美国的证券,而这些证券的回报率是4%到4.5%。与此同时,上海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已经达到了70%。所以中投成立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中国的钱投资于外国市场来获得高收益率。
但是中投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是有区别的,比如说科威特、新加坡等国家。通常主权财富基金只在国外投资,但是中投同时也在国内的银行系统进行投资。中国57%的银行都有着中投的投资,只有剩下43%的银行同中投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经常上新闻头条的是中投如何在境外进行投资。中投在美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了96亿美元。那么中投在美国和欧洲究竟购买了一些怎样的基金呢?我们可以发现中投最主要购买的并不是金融方面的基金,而是与能源和日用品相关的。像印度尼西亚和哈萨克斯坦,中投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玩家,这些资金同来自美国等国家的不同。仅是在矿产品和能源领域,中投就购买了36.9亿美元的基金。
事实非常明了,中国在国外现在需要的是能源和矿产品,中投是中国购买这两种产品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模式的启示与未来
让大家迷惑不解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为什么中国还急于从国外购买煤矿。因为中国有一项重要的策略性方针,中国已经把目光投到了五年以后,也就是中国存在的“五年计划”。或许五年之后,中国的煤矿就不够用了,那时煤炭的价格也会非常之高。在欧洲,能源的价格每过几个星期都会增长。因此,中投的最主要目标就是那些国有的控制能源和矿产品的企业,以及像一些大的保险公司。
过去的几年中,意大利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难道中国要把我们也买下来吗?现在中投对意大利的购买是非常容易研究的,因为它是零。但已经出现了一种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恐慌。这种恐慌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06和2007年。其实当时总的基金规模连现在年储备基金的一半都不到。当第一次中国从美国购买百事通基金时,美国人发现中国将会购买更多的基金和财产。直到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主权基金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经不止是金融领域。它不仅会在金融中发挥作用,甚至同国际政治联系起来,所以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反应,那就是恐慌。不透明性也加剧了这种恐慌,所以需要一种很透明的机制以及合作的态度。
在此类事情中,不但要看中国的决策,也要看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决策。一种特别的趋势就是新加坡的国家基金将要买泰国移动业务方面的基金,同时也想买很多电信这方面的基金,但是泰国为了国家安全考虑不让其购买。在这个市场上,不仅是经济和金融因素,而且还混杂着许多其他影响因素。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道路,几年前很多经济学家还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怎么会统一在一起呢。但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让大家认为也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推行。对一些像柬埔寨、缅甸、越南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许中国的这种市场经济之路就是他们未来应该采取的模式。当然,对于中国来说,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要做到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还有中国公民的医疗保险、卫生改革。所以,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面临的问题是,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亚当斯密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为作者在“读品”沙龙的演讲,刊发经由作者授权)
近十几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逐渐受到国际的关注。中国在2007年9月,首次成立了资产规模达20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IC,简称中投)。面世不久中投即因投资亏损而饱受抨击,包括投资美国私募基金黑石(Blackstone)的30亿美元、以及投资摩根士丹利的50亿美元,这两项投资曾对中投造成账面损失。
在欧洲,关于中国经济和发展的信息,我个人认为,都被严重夸张了,这种夸张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就是没有中立的评价。
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一位经济学家、对冲基金投资者宣称道,“现在在迪拜发生的一切,很快也会发生在中国。”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听到来自世界银行、IMF、亚洲发展银行的经济学家预言中国经济会迅速崩溃和泡沫破灭,宣称迪拜发生的一切也将在中国重演,甚至严重一千倍的观点也为数颇多。到现在为止,国外媒体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中国能拯救全世界的经济,另一派认为中国只是这场灾难中最后的一击,人民币汇率变动、房地产泡沫破灭将使全球陷入危机。
中国的答案
中国的回答是:2.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随时准备投入使用,这一储备规模在今年年末很有可能升至3万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已经十分陈旧,中国发展迅速,到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却仍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所以,应该重新思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定义。
在过去的60年中,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在金融危机开始的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增长超过了8%,而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009年初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预测了8%的增长速度,这使全球主要金融机构,例如世界银行、IMF、亚洲发展银行、HSBC和野村证券等,都发出了惊呼:“怎么可能我们陷入了危机,而中国能有8%的增长速度?”他们预言,对中国最乐观的增长率是6%,甚至有可能中国也陷入危机,增长率远低于6%,但是仅仅在几个月后,中国给出了回应——2009年增长率为8.7%,甚至比预测的还要高0.7%。
在中国的良好增长形势下,国外金融机构不得不每月更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值,从6%上升到9%,甚至有人提出10%的预测。
主权基金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现在已经是时候将目光从中国的GDP数字移到中国的经济上了。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增速越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尤其不能忘记的是,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也一直在向国外投资,非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重要的一点是,主权基金不仅仅影响到世界经济发展,对于世界的政治格局的构建也发挥着作用。
什么是主权财富基金?来自世界银行、IMF的经济学家们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国家拥有的投资基金就像是对冲基金一样,只是基金所有者是国家,而非个人或机构。尽管国家拥有主权基金,但主权基金却不由国家银行管理,事实上,它的管理相对独立于其他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其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无透明度。
当我在2007年开始研究主权基金时,我对于主权基金已经拥有50年的历史而感到惊讶。最初的主权基金基本都由那些拥有石油储备的国家所拥有,所以直到现在,阿拉伯国家始终是重要的主权基金国家。到20年前,另一类型的主权基金才出现在亚洲,最开始是新加坡的淡马锡、GIC,接着韩国、俄罗斯也陆续出现主权基金。
中国的主权基金出现于2007年底。起初,这类在全球进行投资的主权基金的投资操作不向外界透露,从而也不为公众所熟悉,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為什么在2007年以后,我们突然意识到了主权基金的存在和巨大作用呢?
答案很简单,全球金融危机。危机发生后,西方各国需要钱,而主权基金正好拥有大量的资金。于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亚洲的主权基金可以挽救深陷其中的美林、花旗等金融巨头。因为只有主权基金,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数额巨大的资金用于救助。这样庞大的救助计划只有主权基金的支持才能不断持续到今天。
在金融风暴中“一贫如洗”的欧美国家禁不住质疑,为什么亚洲四小龙等经济体的主权基金在危急中依然这么有钱?答案也很简单。这些亚洲国家陷入1997年金融危机正是因为过分依赖国外的热钱,当热钱撤退,自已没有足够的能力稳定局势,于是,痛定思痛,从那时开始,亚洲国家纷纷开始积累外汇储备,以免悲剧重演。但是,积累的太多,却成了负担。
中投如何在境外进行投资
中国到底有哪些主要的主权基金?在中国,官方的主权基金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的中投。
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不止有这一个主权基金。比如,十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巨大的SAFE(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管理。从2007开始,SAFE开始在海外进行各类投资。另一个不同于普通主权基金的是中国社保基金,最多可以动用20%的海外储备来进行投资。
中国为什么要不断对外投资?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未来十几年社会保障会越来越不堪重负。像SAFE和中投作为国家下属机构,都需要投资海外资产获取高额收益来应对未来的危机。
中投由前副财长建立于2007年底,通过运作外汇储备进行海外投资获得回报。为什么出现在2007年?每个人还都应该记得,在这个时间(2006年到2007年之间),中国股票市场以每周10%的速度增长,所以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么利用外汇储备来投资于美国的证券,而这些证券的回报率是4%到4.5%。与此同时,上海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已经达到了70%。所以中投成立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中国的钱投资于外国市场来获得高收益率。
但是中投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是有区别的,比如说科威特、新加坡等国家。通常主权财富基金只在国外投资,但是中投同时也在国内的银行系统进行投资。中国57%的银行都有着中投的投资,只有剩下43%的银行同中投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经常上新闻头条的是中投如何在境外进行投资。中投在美国的投资已经达到了96亿美元。那么中投在美国和欧洲究竟购买了一些怎样的基金呢?我们可以发现中投最主要购买的并不是金融方面的基金,而是与能源和日用品相关的。像印度尼西亚和哈萨克斯坦,中投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玩家,这些资金同来自美国等国家的不同。仅是在矿产品和能源领域,中投就购买了36.9亿美元的基金。
事实非常明了,中国在国外现在需要的是能源和矿产品,中投是中国购买这两种产品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模式的启示与未来
让大家迷惑不解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为什么中国还急于从国外购买煤矿。因为中国有一项重要的策略性方针,中国已经把目光投到了五年以后,也就是中国存在的“五年计划”。或许五年之后,中国的煤矿就不够用了,那时煤炭的价格也会非常之高。在欧洲,能源的价格每过几个星期都会增长。因此,中投的最主要目标就是那些国有的控制能源和矿产品的企业,以及像一些大的保险公司。
过去的几年中,意大利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难道中国要把我们也买下来吗?现在中投对意大利的购买是非常容易研究的,因为它是零。但已经出现了一种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恐慌。这种恐慌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06和2007年。其实当时总的基金规模连现在年储备基金的一半都不到。当第一次中国从美国购买百事通基金时,美国人发现中国将会购买更多的基金和财产。直到现在,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主权基金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经不止是金融领域。它不仅会在金融中发挥作用,甚至同国际政治联系起来,所以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共同的反应,那就是恐慌。不透明性也加剧了这种恐慌,所以需要一种很透明的机制以及合作的态度。
在此类事情中,不但要看中国的决策,也要看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决策。一种特别的趋势就是新加坡的国家基金将要买泰国移动业务方面的基金,同时也想买很多电信这方面的基金,但是泰国为了国家安全考虑不让其购买。在这个市场上,不仅是经济和金融因素,而且还混杂着许多其他影响因素。
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道路,几年前很多经济学家还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怎么会统一在一起呢。但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让大家认为也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推行。对一些像柬埔寨、缅甸、越南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许中国的这种市场经济之路就是他们未来应该采取的模式。当然,对于中国来说,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要做到保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还有中国公民的医疗保险、卫生改革。所以,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面临的问题是,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亚当斯密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为作者在“读品”沙龙的演讲,刊发经由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