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但关于音乐,还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
世界和各种情感情绪,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乡村音乐还是古典音乐,现代摇滚乐还是民间说唱音乐,都代表了某种社会文化传统。音乐还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人们在倾听音乐时会觉得很快乐,与此同时,大脑中涉及激励机制部分的活动也变得异常活跃起来,而不谐调或刺耳的音乐则会激活大脑结构中与不愉快情绪状态有关的部分。
从许多方面来看,人类的音乐才能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学家尚未发现有哪个人类文明没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小孩子不需要经过任何正式的训练就会唱歌跳舞;在现代文明之前很久,音乐就已经存在;2008年,考古学家在德国发现了一只拥有35000历史的长笛……简言之,音乐是普遍存在的,易于学习的,并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音乐是一种本能,是由我们遥远的祖先进化得来的,音乐是透视人类情感、记忆和学习能力的窗口。
音乐与人类的关系如此密切,但关于音乐,还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
音乐是怎样起源的?
这是一个科学家们争论多年但至今未解的问题。查尔斯·达尔文当年在倾听音乐时曾暗自问道:音乐究竟是什么?哲学家们对音乐的数学之美思考了几千年,而达尔文考虑的则是音乐与生物学之间的联系。达尔文认为,人类创作音乐作品就像海狸筑坝和孔雀炫耀自己的尾巴羽毛一样,所以音乐一定是在进化着的。那么,驱动音乐进化的力量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令达尔文颇感困惑:“无论是音乐的欣赏能力,还是谱写音乐曲调的能力,都是与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东西直接联系最少的,所以音乐也许是人类被赋予的最为神秘的能力之一。”
今天的科学家们仍然在努力破解大脑如何体验音乐之谜。他们对音乐如何触发和影响大脑神经细胞活动,音乐如何改变我们大脑的生物化学结构等进行扫描和观察,但结果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我们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音乐,因为音乐能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后代。有人认为,音乐只不过是复杂大脑的一个幸运的意外。还有人认为,音乐与人类进化并无太大关系,音乐“仅仅是神经系统的一种附带特性”,而不是进化所必不可少的。199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在他最畅销的《大脑如何运作》一书中说:“就生物学上的因果而言,音乐是无用之物”,音乐是我们如何互相沟通的副产品,只是“供听觉享用的乳酪蛋糕而已”。
达尔文当年曾提出,音乐是从最原始的情歌发展而来的,在其他一些物种中,雄性以有节奏的咕噜声、尖叫声或啁啾呜叫声吸引配偶。他说:“人类远祖在求偶时,懂得利用音乐的音调和节奏,各种动物也都会用最强烈的激情来表达它们对音乐的热情。”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些科学家仍然沿用了这一解释。
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达尔文误解了音乐的主要功能。他们指出,音乐源自母亲与孩子之间爱的纽带。他们将母亲哄孩子时悠扬动听的声调称之为“母性语言”,并认为这是^、类所独有的一种行为。在所有的文化中,“母性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类似的,音调较高,速度慢于成人正常语速,“母性语言”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重要连结手段。音乐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它能够帮助形成这种连结。
音乐替代了动物的“理毛行为”?
有理论认为,音乐的起源不是单对单的体验,而是在人类群体为巩固个体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进化发展起来的。
牛津大学心理学家罗宾·邓巴一直在研究灵长类动物。他认为,为巩固群体稳定,维持群体和平,灵长类动物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互相为对方理毛。互相理毛的动作触发了灵长类动物大脑视丘下部释放出内啡肽——种能够缓解疼痛并促进幸福感的神经递质。人类早期祖先可能有过类似的行为。但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渐渐开始以较大的群体聚集在一起,群体规模可达150人左右,以互相理毛来维系群体稳固的做法已不再实用。
登巴认为,此时音乐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做到理毛行为不再能做到的事情,群体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能大大强化互相之间的联系。邓巴和他的同事目前正在对音乐抚慰情绪、舒缓心情的效果进行实验。他们对跳舞和击鼓的人群进行研究,如桑巴舞、击鼓圈等。在表演结束后,他们对表演者身体内的内啡肽水平进行测量,同时也测量了一些只是被动倾听音乐,而没有表演音乐的人。结果发现,舞者和鼓手的痛阈值升高,表明他们身体内的内啡肽水平上升,而那些只是倾听音乐的人则没有显示出这样的效果。
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邓巴的研究缺乏说服力。他们指出,如果音乐是代替理毛行为发展而来的,那么有社交障碍的人将与音乐无缘,而事实上,自闭症者对音乐的感知并没有什么问题。
音乐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
科学家们对音乐触发的大脑活动进行扫描,并观察音乐是如何改变了我们大脑中的生物化学活动的。研究发现,长期从事音乐生涯的音乐家的大脑会有所改变,就像篮球运动员或杂耍表演者的大脑会有所改变一样。在过去几年中,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倾听音乐可以令大脑发生一些改变。多伦多约克大学西尔维恩·莫雷诺和他的同事发现,进行了九个月音乐训练的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中,芬兰心理学家让中风患者听了两个月的音乐,半年后,与没有进行音乐治疗的中风患者相比,这些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椭了较大的改善。
对于一些因中风而丧失说话能力的患者来说,音乐对于他们大有裨益。在医生为病人安排的音乐疗法中,让中风病人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吟唱一些短句,并逐步增加歌词的长度,直到他们能够开口说话为止。研究发现,音乐疗法使大脑中的一种对于语言使用起到重要作用的弓状神经纤维束变得更粗。
神经科学家奥利弗·萨克斯在他的新书《音乐恐惧症》中讲述了音乐如何帮助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的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并列举了许多音乐被证明能够帮助患者解除痛苦的例子,如帮助中风失语患者重新开口讲话,帮助帕金森氏症患者减轻痛苦,鼓励不爱活动的人多活动,帮助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的病人改善情绪、提高行为和认知功能等。即使对于晚期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让他们倾听一些熟悉的老歌也有助于于他们恢复一些看似失去的记忆。
音乐为何让我们着迷?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倾听喜爱的音乐作品时,大脑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音乐对大脑产生影响释放能产生快感的大脑物质多巴胺,这与食品、精神药物和金钱等的作用是一样的。多巴胺是一种古老的化学物质,被科学家认为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217名19至24岁的志愿者,要求他们体验倾听音乐时的快乐感觉。在实验中,志愿者被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对大脑进行扫描,并与测量心跳、呼吸、体温和皮肤电导率的传感器连结在一起,研究人员对他们在倾听音乐时大脑细胞中多巴胺的释放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当被测
世界和各种情感情绪,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乡村音乐还是古典音乐,现代摇滚乐还是民间说唱音乐,都代表了某种社会文化传统。音乐还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人们在倾听音乐时会觉得很快乐,与此同时,大脑中涉及激励机制部分的活动也变得异常活跃起来,而不谐调或刺耳的音乐则会激活大脑结构中与不愉快情绪状态有关的部分。
从许多方面来看,人类的音乐才能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学家尚未发现有哪个人类文明没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小孩子不需要经过任何正式的训练就会唱歌跳舞;在现代文明之前很久,音乐就已经存在;2008年,考古学家在德国发现了一只拥有35000历史的长笛……简言之,音乐是普遍存在的,易于学习的,并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音乐是一种本能,是由我们遥远的祖先进化得来的,音乐是透视人类情感、记忆和学习能力的窗口。
音乐与人类的关系如此密切,但关于音乐,还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
音乐是怎样起源的?
这是一个科学家们争论多年但至今未解的问题。查尔斯·达尔文当年在倾听音乐时曾暗自问道:音乐究竟是什么?哲学家们对音乐的数学之美思考了几千年,而达尔文考虑的则是音乐与生物学之间的联系。达尔文认为,人类创作音乐作品就像海狸筑坝和孔雀炫耀自己的尾巴羽毛一样,所以音乐一定是在进化着的。那么,驱动音乐进化的力量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令达尔文颇感困惑:“无论是音乐的欣赏能力,还是谱写音乐曲调的能力,都是与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东西直接联系最少的,所以音乐也许是人类被赋予的最为神秘的能力之一。”
今天的科学家们仍然在努力破解大脑如何体验音乐之谜。他们对音乐如何触发和影响大脑神经细胞活动,音乐如何改变我们大脑的生物化学结构等进行扫描和观察,但结果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我们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音乐,因为音乐能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后代。有人认为,音乐只不过是复杂大脑的一个幸运的意外。还有人认为,音乐与人类进化并无太大关系,音乐“仅仅是神经系统的一种附带特性”,而不是进化所必不可少的。199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在他最畅销的《大脑如何运作》一书中说:“就生物学上的因果而言,音乐是无用之物”,音乐是我们如何互相沟通的副产品,只是“供听觉享用的乳酪蛋糕而已”。
达尔文当年曾提出,音乐是从最原始的情歌发展而来的,在其他一些物种中,雄性以有节奏的咕噜声、尖叫声或啁啾呜叫声吸引配偶。他说:“人类远祖在求偶时,懂得利用音乐的音调和节奏,各种动物也都会用最强烈的激情来表达它们对音乐的热情。”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些科学家仍然沿用了这一解释。
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达尔文误解了音乐的主要功能。他们指出,音乐源自母亲与孩子之间爱的纽带。他们将母亲哄孩子时悠扬动听的声调称之为“母性语言”,并认为这是^、类所独有的一种行为。在所有的文化中,“母性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类似的,音调较高,速度慢于成人正常语速,“母性语言”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重要连结手段。音乐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它能够帮助形成这种连结。
音乐替代了动物的“理毛行为”?
有理论认为,音乐的起源不是单对单的体验,而是在人类群体为巩固个体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进化发展起来的。
牛津大学心理学家罗宾·邓巴一直在研究灵长类动物。他认为,为巩固群体稳定,维持群体和平,灵长类动物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互相为对方理毛。互相理毛的动作触发了灵长类动物大脑视丘下部释放出内啡肽——种能够缓解疼痛并促进幸福感的神经递质。人类早期祖先可能有过类似的行为。但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渐渐开始以较大的群体聚集在一起,群体规模可达150人左右,以互相理毛来维系群体稳固的做法已不再实用。
登巴认为,此时音乐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做到理毛行为不再能做到的事情,群体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能大大强化互相之间的联系。邓巴和他的同事目前正在对音乐抚慰情绪、舒缓心情的效果进行实验。他们对跳舞和击鼓的人群进行研究,如桑巴舞、击鼓圈等。在表演结束后,他们对表演者身体内的内啡肽水平进行测量,同时也测量了一些只是被动倾听音乐,而没有表演音乐的人。结果发现,舞者和鼓手的痛阈值升高,表明他们身体内的内啡肽水平上升,而那些只是倾听音乐的人则没有显示出这样的效果。
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邓巴的研究缺乏说服力。他们指出,如果音乐是代替理毛行为发展而来的,那么有社交障碍的人将与音乐无缘,而事实上,自闭症者对音乐的感知并没有什么问题。
音乐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
科学家们对音乐触发的大脑活动进行扫描,并观察音乐是如何改变了我们大脑中的生物化学活动的。研究发现,长期从事音乐生涯的音乐家的大脑会有所改变,就像篮球运动员或杂耍表演者的大脑会有所改变一样。在过去几年中,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倾听音乐可以令大脑发生一些改变。多伦多约克大学西尔维恩·莫雷诺和他的同事发现,进行了九个月音乐训练的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中,芬兰心理学家让中风患者听了两个月的音乐,半年后,与没有进行音乐治疗的中风患者相比,这些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记忆能力椭了较大的改善。
对于一些因中风而丧失说话能力的患者来说,音乐对于他们大有裨益。在医生为病人安排的音乐疗法中,让中风病人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吟唱一些短句,并逐步增加歌词的长度,直到他们能够开口说话为止。研究发现,音乐疗法使大脑中的一种对于语言使用起到重要作用的弓状神经纤维束变得更粗。
神经科学家奥利弗·萨克斯在他的新书《音乐恐惧症》中讲述了音乐如何帮助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的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并列举了许多音乐被证明能够帮助患者解除痛苦的例子,如帮助中风失语患者重新开口讲话,帮助帕金森氏症患者减轻痛苦,鼓励不爱活动的人多活动,帮助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的病人改善情绪、提高行为和认知功能等。即使对于晚期老年痴呆症患者来说,让他们倾听一些熟悉的老歌也有助于于他们恢复一些看似失去的记忆。
音乐为何让我们着迷?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倾听喜爱的音乐作品时,大脑中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音乐对大脑产生影响释放能产生快感的大脑物质多巴胺,这与食品、精神药物和金钱等的作用是一样的。多巴胺是一种古老的化学物质,被科学家认为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217名19至24岁的志愿者,要求他们体验倾听音乐时的快乐感觉。在实验中,志愿者被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对大脑进行扫描,并与测量心跳、呼吸、体温和皮肤电导率的传感器连结在一起,研究人员对他们在倾听音乐时大脑细胞中多巴胺的释放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当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