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的异域展示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30日,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亨利摩尔展厅举办的“水墨中国”——中国画名家精品英国展正式开幕。此次展览是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主办,北京玉橄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文尚丹青(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中国书画》作为唯一受邀的媒体全程进行了采访。
  据此次画展策展人杨润东介绍,展览通过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及中国国家画院邀请了共45位中国水墨艺术家,精选了105件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水墨艺术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发展的现状,是近年来少有的面向海外的艺术成就集中展示。


  开幕当天,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先生会见了国内参展艺术家。他认为,中英文化交流始终是中英关系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书画艺术走出来,通过双方交流能使外国的公众更加了解今天的中国。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项晓炜也谈了自己的感受: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中国画界与世界的交往也源远流长,进入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绘画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层次也越来越丰富,走出国门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使当地的观众能够很好地了解中国。但要让英国观众熟知中国绘画,我们依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对本次展览也很重视,在门前打出介绍展览主题和内容的巨幅广告牌。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院长NarenBarfield说,在展览开幕式开始之前,他已经在这个展馆参观了多次,对整个画展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他对这次展览的规模、展出的艺术作品的质量都非常赞赏。他表示,在英国看到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中国水墨艺术作品展览是很不容易的。同时,作为院长,他很重视中英文化交流,学院的学生来自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展览也为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对于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负责人司美茵女士谈了她的看法。她说,中国的艺术机构应该与英国加强交流,以一个开放的形式和开放的心态对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艺术家吸收国际理论家的意见、建议,同样,中国的艺术家也可以对国际的艺术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促进国际艺术健康地、全面地成长。中西方艺术家有着共同的艺术诉求,他们表达的东西都应是相通的,所以要包容不同的艺术形式才更有利于艺术的发展。
  在英国已经生活了20年的张弘星是维多利亚和阿伯特博物馆高级研究员。他说,在英国举办中国当代水墨画展览特别有意义,而且这也可能是第一次在英国的皇家艺术学院展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的成就。英国的旅游者或者专业人士去中国,基本也是在艺术院校或艺术市场购买艺术品,他们对中国的艺术缺乏全面的了解,这样的展览给英国广大的观众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成就。


  张弘星认为,对中国的艺术要用全球的观点来观察。不管你是在研究、推广,还是介绍中国艺术,以及和艺术家一起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具有全球眼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世界已经不是几百年前东西方隔绝的状态了。在双方互动交流、彼此了解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令人惊讶的地方。
  本次“水墨中国”展,如同是在西方美术馆里讲述中国当代绘画的“故事”,让西方观众看到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状态。画家们也是以这样的心态和愿望来表达自己艺术情感的。参展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平说:“中国画需要走出来,需要交流,需要让全世界的人们看到它、了解它,因为中国画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的水墨艺术反映了中国人的文化生存状态以及文化的观点、态度等。绘画让人们看到中国文化的存在。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两者是并存共生的。”冰雪山水画家于志学也谈到自己的感受:“我深深感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需要进一步加深,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的地位。”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王俊山总结说,世界上各种文化只有让人们去认识、理解才能够共享,中国的美术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应当让世界来了解和认识。









其他文献
张世刚,1958年生于辽宁海城。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有《张世刚书画作品》《中国代表书法家·张世刚卷》《张世刚书法作品集》等。曾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德艺双馨”书法家,辽宁省书法家协会评为“优秀书法家”,辽宁省文联评为“辽宁文艺之星”。  世刚自幼便对写字产生浓厚兴趣,这一点很重要。成年以后涉足于书道,
期刊
清末至民国初年,在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变革中,当时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国家博物馆”清宫收藏的历代书画珍玩,在隆隆的枪炮声中纷纷散佚宫外,流向民间,其数量与质量都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此时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身份的古董收藏者与古董掮客,不论东洋人还是西洋人,都觊觎着清宫旧藏之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纷纷扰扰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几十年间,战火中的民国收藏风气日盛,官僚、贵族、士绅、名流、军阀、文
期刊
读者为什么翻开这部书?读者想看到什么?读者会看到什么?  每位作者精心完成一部著述,出版之际,总会这么提问。那么《傅抱石绘画研究(1949—1965)》一书该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  大约十年前,万新华开始了对傅抱石的全面考察。2004年为纪念傅氏百年诞辰而完成《傅抱石的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率先开启傅氏的专门研究。五年后,于2009年完成《傅抱石艺术研究》,该书的基本框架:著述篇及绘画篇,分由美术史
期刊
了解中国画,你必须知道好的标准,而不只是满足于分辨不同的笔法和皴法。笔画就像句子,组成一个形式。我们现在说的是内在的特质,就是你必须熟悉每一个艺术家的个人笔墨、他们特别的用笔,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笔法。你要多看画,眼晴的训练是靠着视觉经验的深度,你必须特别注意笔墨。最后,我相信你要真正抓住笔墨的真意的话,你就需要自己实验用笔。为什么我只看倪瓒所画的一角就可以认出他的作品呢?因为我已经沉迷于他的画中
期刊
中国古典美学在评价艺术作品时,会将它们分成不同的“品”。因此,中国古典艺术批评通常也被称为“品评”。所谓品评就是给艺术家和艺术品分出高低优劣。比如,常见的有“逸、神、炊能”四品。这四品中逸品最高,能品最低。不过,还有一种品评,不做高低优劣的裁判。比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我们并不能说首品“雄浑”比末品“流动”要高。在黄钺《二十四画品》、杨景曾《二十四书品》和徐上瀛《溪山琴况》中,我们可以看到同
期刊
1986年3月23日和25日的《人民日报》对题为“当代中国绘画所面临的挑战”的学术研讨会做了报道。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两个最主要的艺术机构: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人民日报》的文章指出中国绘画面临着三个“挑战”,或曰“当前的危机”,即中国艺术传统的丧失、来自西方的影响,以及当今艺术领域的商业化和投机主义。研讨会还探讨了老一辈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家间的冲突,传承中国艺术传统所面临的困境,
期刊
生命起源于水,我们的先民大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许都有大河情结,但每个人的体验和记忆又都有其特殊的一面。我出生于陕西临潼,靠近渭河,又在灞河边长大,对于河,我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和眷恋。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天从灞河的石桥上走过,要走很长时间,站在河堤上极目远眺,感到视野开阔—灞上的千年往事,李白诗里那夹杂着豪迈与忧伤的尘封岁月如云
期刊
王西京,1946年生,陕西西安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美术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等职。国家一级美术师。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多次在全国各地及海外举办个人展览,并获得国际奖项及称号多种。曾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五千余幅,出版作品
期刊
王西洲是我在中国国家画院工作室的学员之一。来我工作室学习之前,王西洲就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中青年人物画家了,并任西安中国画院艺术室的主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职画家。在当地,甚或是全国,王西洲都有较好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在工作室的系统学习,王西洲无论是从观念、理论还是艺术创作实践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方面得益于其勤思善悟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踏实专注的为艺做人的态度。我想,这两点也是王
期刊
说到书法,也许,我们先聊聊盛唐气象为更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而去,张旭三杯草圣传,怀素“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酒和人的狂欢,诗与书法的媲美,这怎能不令所有人的目光和喝彩都聚焦到盛唐这样一个性张扬、内心世界充满张力的特殊岁月!  盛唐似乎成了一个地标和精神的高度。那儿有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那儿有无视礼教、借着酒神舞蹈的神行,那儿有“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的绝艺,那儿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