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辅助图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1641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做几何题时,适当作辅助线,这是我们常见的方法.其实,在做几何题时,除了作辅助线之外,还有作辅助点,辅助图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做辅助图法,问题;思路;方法
  一、作辅助图法的基本方法
  作辅助图的基本方法是:先互换题目中的一个条件和结论,并证明出来.然后再构建一个与原图形全等的图形,建立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由此及彼,从而达到论证的目的.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分析 直接证明此题,对很多学生来讲,实际上很有难度.但如果将结论AC=AB和条件∠BAD=30°的位置互换一下,大多数学生就会做了.如果掌握了作辅助图法,很多学生这个题就会做了.具体证明如下:
  证明 如图2所示,作一个辅助图形,使其满足∠B1=40°,A1C1=A1B1=AB,在B1C1上有一点D1,使其满足A1B1=C1D1,
  分析 这是一道很难的几何题,直接证明无从下手,但如果将结论BA=BC和条件∠ABP=20°的位置互换一下,很多学生就会做了.下面用作辅助图的方法进行证明.
  二、利用作辅助图法进行求证练习
  可利用作辅助图法进行求证的题目还有很多.下面笔者提供几道题目供大家练习.
  作辅助图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辦法,因为我们经常看见有一些新题,这些新题都是由旧题将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产生的.作辅助图法其实质就是建立旧题和新题联系的一种做法.
  同学们遇到问题,在按正常思维途径进行思考时,往往会出现受阻的情况,作辅助图法是一种新的思考途径,有时可以解决问题.
  作辅助图法这种建立两个图形之间联系的思路,实际上平时习题中有所涉及,比如,求证命题:全等三角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作辅助图法在教材中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曾经用过.从这种角度来考虑,这种解法就不能说是一种新的方法.但如果从我们解题的常规思路看,笔者提供的这种条件和结论互换进行思考的思路,就是一种新的思考途径.
  作辅助图法,从本质上讲,是“同一法”的一种变式,很多利用“同一法”进行证明的题目可以通过作辅助图法解决.
其他文献
【摘要】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微课又称微课程,是“互联网 ”时代的新生教学.它能有效调动学生已有活动经验,让学生顺利迁移经验,并利用经验进行自主探究、思考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微课的合理利用,能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微课;数学活动;自主个性  2011年新版课标“四基”强调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2011年新版教材的编写也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推进了高中教育理念的革新发展,从教材编制、教学内容、知识跨度与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调整改善,脱离传统“应试教育”的硬性束缚,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在这种形势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都应顺应新课程改革进行革旧创新,使得学生能在正确课程目标的引导下形成终身学习观念.在新的高中数学教
【摘要】学生的思维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能.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是当前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高阶思维具有深刻性、严谨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特点.本文结合课例“因数和倍数”,通过把握高阶思维的特点,从促进深度体验、推动深度认知、引领深度探索、发展深度交流、拓延深度实践入手,在深度学习中实现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转变.  【关键词】高阶思维;深度学习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数学核心素养框架逐步明确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降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师一直探究的问题,近年来,内蒙古的各个学校创建了“情境探究——建构图式”教学法效果非常不错.本文对“情境探究——建构图式”教学法的教学环节、意义、注意事项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情境探究——建构图式”教学法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
【摘要】对于对称性的理解,简单情况如奇、偶函数的对称性,一元函数积分的对称性等对于初学者问题不大,但是到了曲线积分,尤其是曲面积分中,因为对称涉及积分区域的对称以及被积函数的对称,两方面都要考虑,情况较为复杂,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将连续函数离散化的方法,从离散的角度来理解对称性.  【关键词】对称性;离散化;积分;奇偶性  对称是一种美,而且这种美在数学中无处不在,贯穿数学中的各个分支.很多图形是对
【摘要】一份好的试卷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具有明确的指引作用.数学这一抽象的学科,学生的学习难免会出现差异.因此,命题更应该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并回归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不再畏惧和无从下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命题;趋势;尝试;命题思考  说起考试,大部分人的眼前一定闪现出这样一个情境:静悄悄的教室里空气好像凝固了,学生们眉头紧锁,奋笔疾书,满脸的严肃与紧张.其实,考试也是学生学习
一、课前思考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整体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角,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角和其他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此前有不少教师是这样来设计这节课的: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
【摘要】数学学科不仅仅是一门纯运算、纯理论的学科,其中也包含着人类发展史,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而这些元素往往就是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中的一片彩虹,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善于利用.本文主要论述了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串背景、说名人等方法来揭示数学本质、渗透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以及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史;渗透策略  【基金项
【摘要】小学五年级(下)安排了方程的学习,该单元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先后设置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认识方程”“解方程”“问题解决”五个内容.方程的学习如学习生活,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还要高手指路,高手指路还得自己行动.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高手,当学生学习迷茫时,应及时给他们指路,即正确的点拨——点在要害,拨在关键.  【关键词】数学教学;列方程;点拨;行动  一、读万卷书还需行万
【摘要】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一线三等角的模型,然而知道模型和构造模型,从知识体系和能处理的问题上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想要解决更加复杂的几何或代数问题,构造一线三等角是初中阶段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从三方面阐述,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关键词】直角;认识和构造一线三等角;一线三等角的运用  一、引入:借助直角构造一线三等角  1.如图1,△ABC为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