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的疗效与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开展本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就治疗疗效及预后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JOA、QLQ-C30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效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疗效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0-08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较为高发的一类脊柱慢性病变,与人们生活工作中行为模式的改变直接相关,本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因局部疼痛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阻感,继而影响正常腰椎功能,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1]。我院近年来对部分患者开展了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42例,年龄38~67(45.27±3.51)岁,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者;于我院接受系统化治疗者;临床诊疗资料完整者;对诊疗配合度高者;免疫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者;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异常者;无法配合随访工作者;合并严重器质性、消耗性或恶性疾病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本病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关检查工作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开展牵引治疗与运动训练,牵引治疗中依据患者体质量调整牵引力,一般为25~60%体质量,牵引力循序渐进提高,每周开展3~5次牵引治疗。运动训练主要有桥式运动、悬吊运动、膝手位平衡训练等,结合患者病变情况、耐受能力等拟定适宜运动方案,每次运动时间在30~40min左右,每周3~5次。
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镇痛复合液为2ml的0.5%利多卡因与12ml冠心宁注射液的混合液,患者保持侧卧位,暴露待穿刺部位皮肤,定位后予以常规消毒处理,在高频线阵探头超声引导下进行竖脊肌、横突等的定位,偏向尾端进针,回抽未见血液后予以6ml镇痛复合液注射,注射过程中须进行横突、竖脊肌位置变化情况的观察。注射完毕后嘱患者固定体位休息半小时左右。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估: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70°;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直腿抬高试验在50~7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3.2、预后效果评估:治疗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进行预后效果评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JOA、QLQ-C30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特点,诊疗中首选保守干预,病情严重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常用[3]。本病患者腰腿痛症状的产生除却受机械压迫的影响外,还与髓核组织诱发的局部炎性反应相关,也是导致神经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了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显示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VAS、JOA、QLQ-C30评分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及预后效果更为突出,这可能与椎旁竖脊肌阻滞干预有助于提高疼痛缓解率相关。镇痛复合液为冠心宁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其中冠心宁为中药注射剂,以川穹、丹参提取物为主要组分,在诊疗中应用广泛,其中丹参可抗凝血,川穹可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冠心宁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中医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痹症”等范畴,主要病机为脾肾亏虚,筋脉痹阻,以活血化瘀、止痛通络为主要治则,而采用冠心宁与利多卡因混合液作为镇痛复合液,既能够发挥较好的局部镇痛的效果,也能够发挥较好的活血化瘀功效,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在疗效及预后方面的效果均较为突出,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顾敦星,孙翾,陈常玉,等.热敏灸联合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MRI影像特征及血清P物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10):27-31.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36.
[3]陈志超,翁陽华,张洪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4):133-134.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疗效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0-08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较为高发的一类脊柱慢性病变,与人们生活工作中行为模式的改变直接相关,本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因局部疼痛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阻感,继而影响正常腰椎功能,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1]。我院近年来对部分患者开展了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42例,年龄38~67(45.27±3.51)岁,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者;于我院接受系统化治疗者;临床诊疗资料完整者;对诊疗配合度高者;免疫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者;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异常者;无法配合随访工作者;合并严重器质性、消耗性或恶性疾病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本病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关检查工作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开展牵引治疗与运动训练,牵引治疗中依据患者体质量调整牵引力,一般为25~60%体质量,牵引力循序渐进提高,每周开展3~5次牵引治疗。运动训练主要有桥式运动、悬吊运动、膝手位平衡训练等,结合患者病变情况、耐受能力等拟定适宜运动方案,每次运动时间在30~40min左右,每周3~5次。
研究组患者联合给予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镇痛复合液为2ml的0.5%利多卡因与12ml冠心宁注射液的混合液,患者保持侧卧位,暴露待穿刺部位皮肤,定位后予以常规消毒处理,在高频线阵探头超声引导下进行竖脊肌、横突等的定位,偏向尾端进针,回抽未见血液后予以6ml镇痛复合液注射,注射过程中须进行横突、竖脊肌位置变化情况的观察。注射完毕后嘱患者固定体位休息半小时左右。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估: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70°;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直腿抬高试验在50~7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3.2、预后效果评估:治疗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进行预后效果评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JOA、QLQ-C30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特点,诊疗中首选保守干预,病情严重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常用[3]。本病患者腰腿痛症状的产生除却受机械压迫的影响外,还与髓核组织诱发的局部炎性反应相关,也是导致神经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了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显示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VAS、JOA、QLQ-C30评分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及预后效果更为突出,这可能与椎旁竖脊肌阻滞干预有助于提高疼痛缓解率相关。镇痛复合液为冠心宁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其中冠心宁为中药注射剂,以川穹、丹参提取物为主要组分,在诊疗中应用广泛,其中丹参可抗凝血,川穹可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冠心宁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中医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痹症”等范畴,主要病机为脾肾亏虚,筋脉痹阻,以活血化瘀、止痛通络为主要治则,而采用冠心宁与利多卡因混合液作为镇痛复合液,既能够发挥较好的局部镇痛的效果,也能够发挥较好的活血化瘀功效,促进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镇痛复合液椎旁竖脊肌阻滞治疗在疗效及预后方面的效果均较为突出,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顾敦星,孙翾,陈常玉,等.热敏灸联合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MRI影像特征及血清P物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10):27-31.
[2]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36.
[3]陈志超,翁陽华,张洪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