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层住宅房屋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到住宅美观,也影响到住宅的使用功能,甚至危及住宅房屋的安全。分析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成因和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 住宅墙体 裂缝 防治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99-01
一、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的危害及影响
在民用住宅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在多层住宅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由于结构设计考虑欠周或施工方法不当,会导致住宅墙体产生裂缝。裂缝一旦产生,就意味着该房屋某部位产生的应力超过的所能承担的抗拉、抗剪极限强度,房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必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减弱和破坏。轻者会影响到住宅美观与使用,重者会造成房屋的倾覆或倒塌等质量事故。
随着住宅建筑逐渐走入市场化,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住宅不仅满足于过去结构安全的基本性能,在适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进而延伸到视觉安全性能的要求。住宅墙体裂缝、外墙渗漏等原因造成的纠纷和官司也逐渐增多,墙体裂缝成为住户评析住宅安全性能的一个最直观的质量标准。因此,正确分析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成因和规律,有效加以防治既有必要性,又有迫切性。
二、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成因分析
造成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的原因众多,但通过大量的多层住宅工程实例分析,可以归纳为地基基础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温度变化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施工或材料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另外,住户在装修过程中对承重构件随意破坏往往也是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软土地基或者土质分布不均匀地基上建造房屋以及上部结构荷载差异较大时,地基基础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其表现形式大多是底层墙体开裂,甚至有向上的贯通裂缝。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地基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然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处陡坡边缘的建筑,由于地面高差较大,边坡不够稳定,再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边坡失稳、滑移、沉降不均,墙体产生裂缝。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水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导致不均匀沉降也会引起墙体开裂。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当温差变化过大时,房屋对温差产生的内应力缺乏有效抗抵抗,住宅房屋的顶层常发生斜向、水平裂缝。房屋在夏季太阳光线直射下,屋面吸收大量的热量,产生热胀现象,由于砖砌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仅为混凝土的一半,同时屋面板或圈梁的伸长受到砖砌墙体的约束,在屋面板或圈梁与墙体的接触面上产生剪切应力,使墙体处于受剪、受拉状态。砖砌体抗拉及抗剪强度都比较低,当砌体内产生的主拉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八”字缝或水平裂缝。季节寒暑更替时,气温骤降,砖砌墙体产生干缩,由于收缩不一致,墙体中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在砌体中部薄弱部分会产生从上到下贯通的垂直裂缝。
施工或材料质量低劣时,墙体裂缝呈不规则状,分布不均。当施工工序不合理时,会产生较为集中的明显裂缝。如果施工时砌体砂浆铺砌不均匀,砖块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不仅受压,而且局部处于受弯、受剪的联合作用,又由于存在竖向灰缝,砌体在该处有一个很大的应力集中区,砌体所受的应力十分复杂。砌体和砌筑砂浆的抗弯、抗拉强度很低,当荷载增加时,砌体抗弯、抗拉能力及局部承压能力不足以抵抗外部荷载作用,引起砖墙砌体开裂,就会产生竖向裂缝。
三、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防治措施
住宅墙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安全[1]。预防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主要从设计和施工方面采取措施。在进行住宅房屋基础设计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查明地基土质情况,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对周边环境进行考察,然后进行全面分析,设计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并正确选用基础形式,以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设计时还应增强房屋整体的刚度,控制长高比,设置沉降缝,在基础和楼盖下的墙顶上设置平面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一般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严格按规范施工,砖砌体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2]。严禁以铺浆代替灌缝,转角和交换处应同时砌筑,半砖使用率不应超过5%。
还应防止因使用不当引起的墙体裂缝,住户房屋装修时对承重构件不得随意破坏,装修楼地面时荷载不应超过设计值;不得改变住宅房屋用途,使荷载过于集中;房屋超过结构合理使用年限时,及时委托相关单位进行鉴定。
治理则应根据裂缝的性质采取措施,对于变形裂缝,一般不必采取加固措施,只需局部锚固或剔缝并灌缝处理即可。对于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结构性裂缝,必须引起重视,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补缝、剔缝、重砌、局部加固、整体加固等有效手段。
四、结论
控制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造成墙体裂缝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引起的结果,治理时应综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判断出裂缝的性质。还应分析其危害性,仔细观察裂缝是否发展,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一弘等,房屋建筑学[J].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2]郭正兴等,建筑施工[J].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砖混结构 住宅墙体 裂缝 防治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99-01
一、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的危害及影响
在民用住宅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在多层住宅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由于结构设计考虑欠周或施工方法不当,会导致住宅墙体产生裂缝。裂缝一旦产生,就意味着该房屋某部位产生的应力超过的所能承担的抗拉、抗剪极限强度,房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必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减弱和破坏。轻者会影响到住宅美观与使用,重者会造成房屋的倾覆或倒塌等质量事故。
随着住宅建筑逐渐走入市场化,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住宅不仅满足于过去结构安全的基本性能,在适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进而延伸到视觉安全性能的要求。住宅墙体裂缝、外墙渗漏等原因造成的纠纷和官司也逐渐增多,墙体裂缝成为住户评析住宅安全性能的一个最直观的质量标准。因此,正确分析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成因和规律,有效加以防治既有必要性,又有迫切性。
二、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成因分析
造成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的原因众多,但通过大量的多层住宅工程实例分析,可以归纳为地基基础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温度变化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施工或材料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另外,住户在装修过程中对承重构件随意破坏往往也是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软土地基或者土质分布不均匀地基上建造房屋以及上部结构荷载差异较大时,地基基础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其表现形式大多是底层墙体开裂,甚至有向上的贯通裂缝。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地基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然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处陡坡边缘的建筑,由于地面高差较大,边坡不够稳定,再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边坡失稳、滑移、沉降不均,墙体产生裂缝。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水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导致不均匀沉降也会引起墙体开裂。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当温差变化过大时,房屋对温差产生的内应力缺乏有效抗抵抗,住宅房屋的顶层常发生斜向、水平裂缝。房屋在夏季太阳光线直射下,屋面吸收大量的热量,产生热胀现象,由于砖砌墙体的线膨胀系数仅为混凝土的一半,同时屋面板或圈梁的伸长受到砖砌墙体的约束,在屋面板或圈梁与墙体的接触面上产生剪切应力,使墙体处于受剪、受拉状态。砖砌体抗拉及抗剪强度都比较低,当砌体内产生的主拉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八”字缝或水平裂缝。季节寒暑更替时,气温骤降,砖砌墙体产生干缩,由于收缩不一致,墙体中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在砌体中部薄弱部分会产生从上到下贯通的垂直裂缝。
施工或材料质量低劣时,墙体裂缝呈不规则状,分布不均。当施工工序不合理时,会产生较为集中的明显裂缝。如果施工时砌体砂浆铺砌不均匀,砖块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不仅受压,而且局部处于受弯、受剪的联合作用,又由于存在竖向灰缝,砌体在该处有一个很大的应力集中区,砌体所受的应力十分复杂。砌体和砌筑砂浆的抗弯、抗拉强度很低,当荷载增加时,砌体抗弯、抗拉能力及局部承压能力不足以抵抗外部荷载作用,引起砖墙砌体开裂,就会产生竖向裂缝。
三、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防治措施
住宅墙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安全[1]。预防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主要从设计和施工方面采取措施。在进行住宅房屋基础设计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查明地基土质情况,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对周边环境进行考察,然后进行全面分析,设计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并正确选用基础形式,以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设计时还应增强房屋整体的刚度,控制长高比,设置沉降缝,在基础和楼盖下的墙顶上设置平面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一般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严格按规范施工,砖砌体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2]。严禁以铺浆代替灌缝,转角和交换处应同时砌筑,半砖使用率不应超过5%。
还应防止因使用不当引起的墙体裂缝,住户房屋装修时对承重构件不得随意破坏,装修楼地面时荷载不应超过设计值;不得改变住宅房屋用途,使荷载过于集中;房屋超过结构合理使用年限时,及时委托相关单位进行鉴定。
治理则应根据裂缝的性质采取措施,对于变形裂缝,一般不必采取加固措施,只需局部锚固或剔缝并灌缝处理即可。对于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结构性裂缝,必须引起重视,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补缝、剔缝、重砌、局部加固、整体加固等有效手段。
四、结论
控制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造成墙体裂缝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引起的结果,治理时应综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判断出裂缝的性质。还应分析其危害性,仔细观察裂缝是否发展,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一弘等,房屋建筑学[J].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2]郭正兴等,建筑施工[J].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