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的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探讨了高职课程系统化设置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系统化设置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就业导向;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60-02
  
  一、高职课程系统化设置的必要性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院校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系统化是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的必要举措。
  二、高职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衔接不紧密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普遍模式简单,结构不合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很多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了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导致学生既不能很全面地理解本专业的内涵,又不能快速胜任本专业的岗位工作。
  (二)课程体系设置定位有偏差
  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始终保持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却忽略了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与技能性,没有体现出课程体系的“就业导向”特征;另一种课程设置倾向是片面强调够用为度,忽略了基本理论课程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与实践出现偏离和脱节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由于使用教材陈旧等诸多因素,导致教师教学的内容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教师没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学了许多理论和方法,却缺乏实训的机会,造成对学习过的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碰到实际问题,往往不会解决。
  (四)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淡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比重较大,而实践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训环节很少,导致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
  (五) 缺少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校企合作效果不理想
  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和具体可行的校企合作措施,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并未行通,造成学生从事专业实习的基地较少。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校外实践活动,导致实践效果不够理想。
  (六)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手段较落后
  目前随着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各个专业的实践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专业教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非常突出,相关的各类教材存在形式变化、实质不变等现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能有效的与教学内容匹配等问题。
  (七)专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高职各专业课程间各章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复出现、反复出现的现象,这就要求高职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岗位为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高效整合。
  (八)专业教师之间教学交流程度偏低
  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的教研功能,以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加强各专业教师之间的教研与教学交流,以某一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学。
  当前教学现状存在的普遍问题,要求高职院校要重新审视课程体系设置,各专业应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立课程标准,以岗位职责和任务群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建立目标职业的岗位职业能力体系,根据岗位职责、任务群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
  三、高职课程系统化设置的对策
  (一)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立课程标准
  高职专业课程标准要涵盖企业岗位职业资格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能够获得学历证书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以岗位职责和任务群为主线建设课程体系
  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从岗位职责的需求出发,以岗位任务群为主线,充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满足本行业岗位职责的多方面要求,即满足不同岗位职责与相应的岗位任务群的要求。
  
  (三)建设目标职业的岗位职业能力体系
  借鉴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A和S。在教学中对K,A,S三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是熟练掌握。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由职业技能决定;但从长期发展看,一般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需要长短兼顾,正确处理K,A,S三者的关系。高职教育的教学结果评价应该指向能力测评。高职教育质量高低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学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了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相关素质。因此,高职课程的教学设置与考核也要做相应的改革。
  
  (四)根据岗位职责、任务群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本专业课程
  根据岗位职责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本专业的相关课程,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的教学原则。这项工作应该由相关的资深专业教师负责,并有本行业专家参与。
   作者单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荀海鹏(1981- ),男,山西晋中人,工商管理讲师、经济师,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旺生.关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6,2.
  [2]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
  [3]高世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科教研究,2007,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阶段,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将从教育学教育管理视角出发,旨在通过教育学相关理论对和谐校园的管理和建设荐言荐策,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管理;和谐校园;学生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校园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校园发展的现象,就此高校建
摘 要: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关系我国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能否正常履行管理职能、提供服务职能,维持社会良好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逐渐改制为公司化,走向市场经济轨道,寻求更好地发展,但也伴随着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问题。本文将以我所在的单位浙江省上虞市上浦闸管理局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为例,来探讨防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水利;国有资产;防止流失  中图分类号:F273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使得人们在收入和支出方面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也成为了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预防性储蓄理论,结合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分析了预防性储蓄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寻求制定合理的政策,增加居民消费。  关键词:预防性储蓄理论;消费;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
有人说,在深圳每10个人里就有2.5个是潮汕人。在东门步行街听说有接近6成的商铺是潮汕人开的。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潮汕人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如鱼得水”般较早来到这个改革开放的土地大显身手。可以说,深圳的发展与潮汕人是分不开的。  潮汕人的创业对深圳的经济发展功不可没。首先是潮人华侨的投资。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就属于李嘉诚先生名下的和黄地产,已走在深圳物流业前面。我们熟悉的“屈臣氏”蒸馏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