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目前,对益生菌最新、最权威的官方定义来自于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益生菌是当足量补充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虽然我国益生菌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2010年我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为222亿元,到2017年就已升至553亿元,年化增长率达17%。如该增长速度得以维持,预计2023年我国益生菌产品有望达到1420亿元的市场规模。
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益生菌市场原料端方面,美国杜邦和丹麦科汉森两家公司占据约85%的份额,国内仅有4家公司产值在千万以上。在应用端方面,约85.9%的益生菌应用进入一般食品领域,约8.6%进入保健品和药品领域,约5.6%的益生菌循环于食品工业生产流程中,约78.4%的益生菌进入发酵乳制品领域,以上诸多领域是我国益生菌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方面,我国市场受外资品牌主导,大量国外成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据2017年淘宝数据显示,澳洲品牌life-space占据整个跨境益生菌产品销量的47.36%。国内行业整体起步较晚,法规限制以及大众市场对益生菌制品的认识滞后等原因导致了国内益生菌成品端的发展落后于国外。
6月18日于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益生菌行业交流论坛(Probiotics China)中,国际益生菌协会(以下简称“IPA”)执行董事George Paraskevakos对行业情况进行了整体介绍,针对益生菌在国际和中国的不同发展状况及益生菌本身的市场现状发表了演讲,并与现场来宾分享了IPA协会近年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益生菌市场情况概述
近年来,益生菌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长率约为10%~15%,其中亚太地区的益生菌市场表现抢眼。近期,亚太区益生菌消费规模的全球占比进一步扩大,达到47%,远高于欧洲的22%、北美16.5%和中东6.5%。就2018年全球市场情况而言,益生菌的总零售值约为440亿美元,相较于5年前的380亿美元有了较大提升。从行业内部看,益生菌补充剂市场广阔,市场占比约为13%,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市场占有率增速加快。
George Paraskevakos介绍,IPA协会致力于同各国食品相关领域的监管者一同拓展益生菌项目,并在全球建立国际益生菌协会办公室,提出针对健康管理者与消费者的教育项目,出版发行众多与益生菌主题相关的文章。作为国际非政府、非盈利组织,IPA协会的研究内容包罗万象——一直致力于推动整个益生菌生态链上中下游行业的发展。目前,协会共有100多个成员公司,他们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遍布益生菌行业的各个领域;拥有1900多位科学家、研究人员、学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专注于益生菌科研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这也十分贴合IPA协会的愿景——为益生菌行业提供参考,促进全球益生菌安全有效食用,推动建立益生菌的行业标准,成为全球监管机构公认的益生菌权威机构,让终端用户也能了解更多益生菌的相关情况。
“中国益生菌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与潜力不容小觑,由已知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益生菌市场的销售量由2018年占亚太市场的47%上升到2019年的53%。中国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刚刚腾飞的状态,IPA希望可以积极融入中国市场,帮助中国企业共同处理益生菌行业面临的问题。”George Paraskevakos在谈到我国的益生菌行业的发展时满怀期待的说道。
益生菌是什么?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
“各國对益生菌的定义大多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这也导致各国在制定益生菌相关政策时,其具体的益生菌指南有所差异。”George Paraskevakos继续说道,“对定义理解不同使各国在益生菌安全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关于‘微生物是否有益’这一问题,对其的定义理解为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不一定是益生菌。”
在日常生活中,大众所熟知的传统产品如酸奶含片等,其产品标签可使购买者看出食品所含菌种,而如今很多非传统产品也都标明含有益生菌,但究竟该产品是否含有益生菌人们不得而知——很多产品其实并不含有益生菌,由于定义上存在模糊之处,很多商家借机标注“含有益生菌”等字样以吸引消费者。这种行为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对于政府监管也产生了许多不利因素,甚至对于整个食品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总之,益生菌行业的发展整体而言是积极向好的,但益生菌并不能包治百病,企业应当谨慎使用益生菌,政府部门也应当明确对于益生菌的诠释。要想让益生菌在不同国家推广,企业就应注意该国的政策与要求,确认产品是否具备在该国销售的条件。”George Paraskevakos总结道。
科学层面的益生菌
当前,全球共有21000余篇关于益生菌的文章、文献及评论,其研究主要涉及益生菌对肠胃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当前备受关注的益生菌在药品中的应用方面。可见,对益生菌的研究在科学层面的认知与理解几乎一致。自人们发现益生菌以来,其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益生菌的部分功能得到了科学证实,市场上各类益生菌产品随之层出不穷,作为代表性产品的益生菌乳制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养生的“新宠”。但从专业角度来看,益生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始终值得考量与研究,其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机制仍是学界重要的热门研究课题。
基于各项研究,企业需要思考的是科学研究应怎样运用、转化以为商业化服务。目前,益生菌市场监管环境复杂混乱,各国在WHO(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定义的基础上制定了多种法规、指南及框架,其对益生菌的用法各不相同,认定也有所不同,这会影响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理解。“IPA希望能够改善这一混乱的局面,充分了解实际应用的结果,加强与政府沟通,了解其对行业及理论商业化的看法。”George Paraskevakos诚恳的说道,“以加拿大为例,其为IPA在2009~2010年沟通的第一个政府部门,且获得良好反馈——加拿大政府建立了益生菌安全标准,并对企业进行评估,要求企业出具安全声明以证明自身产品的可靠性。”以加拿大为成功范例,美国、巴西、欧洲部分国家均与IPA协会建立了沟通合作,推动益生菌的标签推广、益生菌教育在用户中的普及,从而帮助各国建立益生菌清单。
又如阿根廷,其设立了专项专家委员会并明确益生菌相关定义,针对益生菌商业化发展建立了专业协议及框架。此外,阿根廷政府主动采取措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接触并颁布了一系列非强制性、非主导性的原则与框架,推动各国监管措施走向一致。但这项工作颇具难度,其涉及多国法规,因此想要使各国法律具有一致性需要经过漫长的协商与探讨。当然,这样的统一对于益生菌行业将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有利于减少政策法规对制造商的监管盲点及定义混淆情况,必将成为行业典范。
与此同时,IPA协会成员与我国政府及企业进行积极沟通,探讨了关于食品添加剂及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介绍了加拿大政府较为成功的行业模式。未来,IPA将推动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加拿大政府的合作,建立协调一致的规定。George Paraskevakos说:“IPA希望能够完成一系列白皮书,普及益生菌教育,最终达到降低医疗保健成本,提升公民健康福祉的目标,推动中国益生菌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的益生菌市场原料端方面,美国杜邦和丹麦科汉森两家公司占据约85%的份额,国内仅有4家公司产值在千万以上。在应用端方面,约85.9%的益生菌应用进入一般食品领域,约8.6%进入保健品和药品领域,约5.6%的益生菌循环于食品工业生产流程中,约78.4%的益生菌进入发酵乳制品领域,以上诸多领域是我国益生菌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方面,我国市场受外资品牌主导,大量国外成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据2017年淘宝数据显示,澳洲品牌life-space占据整个跨境益生菌产品销量的47.36%。国内行业整体起步较晚,法规限制以及大众市场对益生菌制品的认识滞后等原因导致了国内益生菌成品端的发展落后于国外。
6月18日于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益生菌行业交流论坛(Probiotics China)中,国际益生菌协会(以下简称“IPA”)执行董事George Paraskevakos对行业情况进行了整体介绍,针对益生菌在国际和中国的不同发展状况及益生菌本身的市场现状发表了演讲,并与现场来宾分享了IPA协会近年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益生菌市场情况概述
近年来,益生菌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长率约为10%~15%,其中亚太地区的益生菌市场表现抢眼。近期,亚太区益生菌消费规模的全球占比进一步扩大,达到47%,远高于欧洲的22%、北美16.5%和中东6.5%。就2018年全球市场情况而言,益生菌的总零售值约为440亿美元,相较于5年前的380亿美元有了较大提升。从行业内部看,益生菌补充剂市场广阔,市场占比约为13%,发展呈上升趋势且市场占有率增速加快。
George Paraskevakos介绍,IPA协会致力于同各国食品相关领域的监管者一同拓展益生菌项目,并在全球建立国际益生菌协会办公室,提出针对健康管理者与消费者的教育项目,出版发行众多与益生菌主题相关的文章。作为国际非政府、非盈利组织,IPA协会的研究内容包罗万象——一直致力于推动整个益生菌生态链上中下游行业的发展。目前,协会共有100多个成员公司,他们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遍布益生菌行业的各个领域;拥有1900多位科学家、研究人员、学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专注于益生菌科研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这也十分贴合IPA协会的愿景——为益生菌行业提供参考,促进全球益生菌安全有效食用,推动建立益生菌的行业标准,成为全球监管机构公认的益生菌权威机构,让终端用户也能了解更多益生菌的相关情况。
“中国益生菌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与潜力不容小觑,由已知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益生菌市场的销售量由2018年占亚太市场的47%上升到2019年的53%。中国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刚刚腾飞的状态,IPA希望可以积极融入中国市场,帮助中国企业共同处理益生菌行业面临的问题。”George Paraskevakos在谈到我国的益生菌行业的发展时满怀期待的说道。
益生菌是什么?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其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
“各國对益生菌的定义大多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这也导致各国在制定益生菌相关政策时,其具体的益生菌指南有所差异。”George Paraskevakos继续说道,“对定义理解不同使各国在益生菌安全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关于‘微生物是否有益’这一问题,对其的定义理解为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不一定是益生菌。”
在日常生活中,大众所熟知的传统产品如酸奶含片等,其产品标签可使购买者看出食品所含菌种,而如今很多非传统产品也都标明含有益生菌,但究竟该产品是否含有益生菌人们不得而知——很多产品其实并不含有益生菌,由于定义上存在模糊之处,很多商家借机标注“含有益生菌”等字样以吸引消费者。这种行为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对于政府监管也产生了许多不利因素,甚至对于整个食品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总之,益生菌行业的发展整体而言是积极向好的,但益生菌并不能包治百病,企业应当谨慎使用益生菌,政府部门也应当明确对于益生菌的诠释。要想让益生菌在不同国家推广,企业就应注意该国的政策与要求,确认产品是否具备在该国销售的条件。”George Paraskevakos总结道。
科学层面的益生菌
当前,全球共有21000余篇关于益生菌的文章、文献及评论,其研究主要涉及益生菌对肠胃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当前备受关注的益生菌在药品中的应用方面。可见,对益生菌的研究在科学层面的认知与理解几乎一致。自人们发现益生菌以来,其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益生菌的部分功能得到了科学证实,市场上各类益生菌产品随之层出不穷,作为代表性产品的益生菌乳制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养生的“新宠”。但从专业角度来看,益生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始终值得考量与研究,其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机制仍是学界重要的热门研究课题。
基于各项研究,企业需要思考的是科学研究应怎样运用、转化以为商业化服务。目前,益生菌市场监管环境复杂混乱,各国在WHO(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定义的基础上制定了多种法规、指南及框架,其对益生菌的用法各不相同,认定也有所不同,这会影响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理解。“IPA希望能够改善这一混乱的局面,充分了解实际应用的结果,加强与政府沟通,了解其对行业及理论商业化的看法。”George Paraskevakos诚恳的说道,“以加拿大为例,其为IPA在2009~2010年沟通的第一个政府部门,且获得良好反馈——加拿大政府建立了益生菌安全标准,并对企业进行评估,要求企业出具安全声明以证明自身产品的可靠性。”以加拿大为成功范例,美国、巴西、欧洲部分国家均与IPA协会建立了沟通合作,推动益生菌的标签推广、益生菌教育在用户中的普及,从而帮助各国建立益生菌清单。
又如阿根廷,其设立了专项专家委员会并明确益生菌相关定义,针对益生菌商业化发展建立了专业协议及框架。此外,阿根廷政府主动采取措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接触并颁布了一系列非强制性、非主导性的原则与框架,推动各国监管措施走向一致。但这项工作颇具难度,其涉及多国法规,因此想要使各国法律具有一致性需要经过漫长的协商与探讨。当然,这样的统一对于益生菌行业将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有利于减少政策法规对制造商的监管盲点及定义混淆情况,必将成为行业典范。
与此同时,IPA协会成员与我国政府及企业进行积极沟通,探讨了关于食品添加剂及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介绍了加拿大政府较为成功的行业模式。未来,IPA将推动我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加拿大政府的合作,建立协调一致的规定。George Paraskevakos说:“IPA希望能够完成一系列白皮书,普及益生菌教育,最终达到降低医疗保健成本,提升公民健康福祉的目标,推动中国益生菌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