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船舶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同时其工作负载也较高,这使得船舶的维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船舶的维修管理策略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分析了船舶维修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概念,并对船舶修理管理水平提高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船舶修理;管理水平;维修策略
引言:
船舶的工作环境一般都较为潮湿,而船舶多为钢制品,这种工作环境会加大船舶本身以及设备的腐蚀,降低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同时船舶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工作载荷也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故障的发生概率。对船舶进行定期的维修能有效的降低机械故障的发生率,因此,船舶管理人员需要分析船舶维修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综合制定有效的维修管理措施。
一、船舶的预维修
针对船舶本身以及其设备开展的防止和缓解性能劣化或故障,通过提前对船舶的状态进行检测及跟踪的方式以保持船舶寿命延长的维修活动,成为船舶的预维修,简称预维。
(一)船舶的维修策略应当根据船舶设备的重要性来分级制定,例如设备类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维修实施反馈及内外部经验等。对整体船舶工作机组的工作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设备,必须提高预维修的积极性来降低设备的老化现象,避免非预期故障。
(二)船舶的预防性维修分为周期性维修以及状态维修。周期性维修较为保守,发生过度维修的可能性较高,但同时这种维修方法方便预维修计划控制,设备失修风险较低。状态维修相较于周期性维修更为合理,但这种维修方法容易使得船舶设备失修,状态维修需要对设备进行仔细的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确认有足够多的故障分析手段来排除各种故障,必须严格执行船舶设备性能检测工作。
(三)根据船舶维修管理人员对于船舶设备的熟悉程度,船舶设备的预维修应当在早期以周期性维修为主,可以在维修人员对船舶设备状态把握不足的情况下仍旧可以维持船舶设备的维护状态。随着维修人员对船舶设备的熟悉以及基础性数据的积累,对于船舶备的预维修方式应当逐渐从周期性维修过渡到状态维修。
二、船舶的点检工作
(一)TPM日常点检
TPM日常点检也叫自主保全,是由船舶维修管理人员进行的对于船舶设备区域内设备的定期巡查,主要巡查内容为船舶设备是否有异常包括外观、温度以及噪音等较为容易完成的巡查内容。目前的TPM日常点检工作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制度,拥有每次点检工作完成之后出具的点检记录,并且较为大型的船舶维修管理部门有TPM点检工作指导书。
(二)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指在船舶维修管理部门的协助下,由船舶设备的操作员工对船舶设备的可拆卸或易拆卸部位进行检查、清洗以及备件的更换等,主要目的为疏通船舶设备的油路、管道以及润滑系统的更新等。其还包括船舶设备配合间隙以及螺丝紧固等较为容易完成的内容。一级保养的频率通常要低于TPM日常点检,这是因为其受船舶操作员工的工龄以及实际生产过程影響,在执行中很容易受到阻力。
(三)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又称为专业点检,主要由船舶维修管理部门来完成。二级保养包含在船舶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中,主要内容包括船舶设备的分解、检查以及修理,并对磨损零件进行修理或更换等,对于船舶设备中较为复杂的精密零件以及电气系统,则需要根据一定的修理规范或者指标进行全面故障排查,使得船舶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级保养主要参照设备的定期维修计划来进行,在目前的船舶维修管理中通常会被定期执行。
三、船舶修理管理中的计划管理
(一)修理计划安排
在船舶设备的修理工作管理系统中建立维修数据库,针对同一船舶维修内容的不同工作阶段,统一安排,避免重复。在船舶维修计划中,需要提前考虑在线维修对于船舶设备和机组产生的风险,在技术可行与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应当优先考虑安排船舶的在线维修。船舶维修计划应当遵守维修大纲要求,对于工作机组内的重要设备,其维修执行时间应当尽量在宽限期的中点之前。
(二)维修推迟
船舶维修的维修时间超过预期时,必须事先对其进行审批,通过设备工程师对维修工作引入的船舶工作机组工作安全性进行评估,严禁不经批准的维修推迟,计划部门应当对船舶维修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必须出具正式的书面记录,此书面记录可用作船舶维修推迟工作的支持材料。在维修推迟风险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的历史维修记录、设备当前缺陷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等。
(三)维修任务等效化
船舶维修任务等效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船舶维修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维修周期内,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已经进行过的维修工作内容可以覆盖当前维修工作内容,可视为该时间段内已经按照船舶维修大纲执行,即船舶维修任务可看作完成。计划部门应当监督和管理船舶维修等效过程并出具书面材料。
四、船舶修理实施管理
(一)实施前的准备
船舶维修在实施前,船舶修理管理部门应当开展以下工作来规范维修任务的执行:(1)开发标准工作流程、维修实验规程、维修规程;(2)准备维修器具;(3)维修人员的能力培训等。
(二)实施中的控制
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的维修在实施中应当根据船舶修理管理部门制定的维修工作组织管理来控制和评估维修过程。船舶的维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应按照船舶修理管理部门制定的维修现场质量控制与监督程序来执行。为了验证维修质量,需要开展船舶维修后实验。
(三)实施后的总结
根据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维修的现场执行情况,对现有维修状况与实际大纲要求的维修状况进行对比,如有较大差别则应当反馈在维修报告中,有必要时应当发起船舶维修优化流程。
五、加强船舶修理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完善船舶修理管理制度
完善船舶修理管理制度,明确船舶修理工作中检修操作的行为准则,对船舶修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完善船舶修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为船舶修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培养船舶修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并根据设备本身条件进行船舶修理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确保船舶修理管理人员的配置符合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保全的需求。
(二)完善船舶修理记录工作
通过船舶设备工程师对船舶修理工作引入的工作机组工作安全性进行评估,严禁不经批准的船舶修理工作,计划部门应当对船舶修理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必须出具正式的书面记录,此书面记录可用作船舶修理工作的支持材料。在船舶修理工作风险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船舶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船舶设备当前缺陷以及船舶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等。
(三)提高船舶修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船舶修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船舶修理工作过程的完善度以及船舶修理的质量。首先要提高船舶操作人员以及修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理论强度,提高安全操作和修理的意识。其次要对船舶操作人员以及修理人员进行船舶修理工作操作的规章制度教育,使得船舶修理操作规范化和安全化并确保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的质量。
结语
船舶的修理管理是保证船舶良好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船舶引起工作环境一般为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区域,因此,在做好船舶防腐蚀设计以外,还应当定期进行船舶的维修,这意味着,做好船舶的修理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在船舶的修理管理过程中,要完善修理的计划和实施,并建立良好的修理管控机制,从而提高船舶修理管理的质量,为船舶的稳定安全运行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武索.船舶修理技术工艺应用与改进分析[J].人民交通,2019(02)
[2]刘自秤.船东在船舶修理安全管理的效用分析[J].中国修船,2018(06)
[3]姚永娜.浅析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7(17)
关键词:船舶修理;管理水平;维修策略
引言:
船舶的工作环境一般都较为潮湿,而船舶多为钢制品,这种工作环境会加大船舶本身以及设备的腐蚀,降低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同时船舶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工作载荷也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故障的发生概率。对船舶进行定期的维修能有效的降低机械故障的发生率,因此,船舶管理人员需要分析船舶维修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综合制定有效的维修管理措施。
一、船舶的预维修
针对船舶本身以及其设备开展的防止和缓解性能劣化或故障,通过提前对船舶的状态进行检测及跟踪的方式以保持船舶寿命延长的维修活动,成为船舶的预维修,简称预维。
(一)船舶的维修策略应当根据船舶设备的重要性来分级制定,例如设备类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维修实施反馈及内外部经验等。对整体船舶工作机组的工作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设备,必须提高预维修的积极性来降低设备的老化现象,避免非预期故障。
(二)船舶的预防性维修分为周期性维修以及状态维修。周期性维修较为保守,发生过度维修的可能性较高,但同时这种维修方法方便预维修计划控制,设备失修风险较低。状态维修相较于周期性维修更为合理,但这种维修方法容易使得船舶设备失修,状态维修需要对设备进行仔细的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确认有足够多的故障分析手段来排除各种故障,必须严格执行船舶设备性能检测工作。
(三)根据船舶维修管理人员对于船舶设备的熟悉程度,船舶设备的预维修应当在早期以周期性维修为主,可以在维修人员对船舶设备状态把握不足的情况下仍旧可以维持船舶设备的维护状态。随着维修人员对船舶设备的熟悉以及基础性数据的积累,对于船舶备的预维修方式应当逐渐从周期性维修过渡到状态维修。
二、船舶的点检工作
(一)TPM日常点检
TPM日常点检也叫自主保全,是由船舶维修管理人员进行的对于船舶设备区域内设备的定期巡查,主要巡查内容为船舶设备是否有异常包括外观、温度以及噪音等较为容易完成的巡查内容。目前的TPM日常点检工作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制度,拥有每次点检工作完成之后出具的点检记录,并且较为大型的船舶维修管理部门有TPM点检工作指导书。
(二)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指在船舶维修管理部门的协助下,由船舶设备的操作员工对船舶设备的可拆卸或易拆卸部位进行检查、清洗以及备件的更换等,主要目的为疏通船舶设备的油路、管道以及润滑系统的更新等。其还包括船舶设备配合间隙以及螺丝紧固等较为容易完成的内容。一级保养的频率通常要低于TPM日常点检,这是因为其受船舶操作员工的工龄以及实际生产过程影響,在执行中很容易受到阻力。
(三)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又称为专业点检,主要由船舶维修管理部门来完成。二级保养包含在船舶设备的定期检修计划中,主要内容包括船舶设备的分解、检查以及修理,并对磨损零件进行修理或更换等,对于船舶设备中较为复杂的精密零件以及电气系统,则需要根据一定的修理规范或者指标进行全面故障排查,使得船舶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级保养主要参照设备的定期维修计划来进行,在目前的船舶维修管理中通常会被定期执行。
三、船舶修理管理中的计划管理
(一)修理计划安排
在船舶设备的修理工作管理系统中建立维修数据库,针对同一船舶维修内容的不同工作阶段,统一安排,避免重复。在船舶维修计划中,需要提前考虑在线维修对于船舶设备和机组产生的风险,在技术可行与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应当优先考虑安排船舶的在线维修。船舶维修计划应当遵守维修大纲要求,对于工作机组内的重要设备,其维修执行时间应当尽量在宽限期的中点之前。
(二)维修推迟
船舶维修的维修时间超过预期时,必须事先对其进行审批,通过设备工程师对维修工作引入的船舶工作机组工作安全性进行评估,严禁不经批准的维修推迟,计划部门应当对船舶维修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必须出具正式的书面记录,此书面记录可用作船舶维修推迟工作的支持材料。在维修推迟风险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的历史维修记录、设备当前缺陷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等。
(三)维修任务等效化
船舶维修任务等效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船舶维修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维修周期内,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已经进行过的维修工作内容可以覆盖当前维修工作内容,可视为该时间段内已经按照船舶维修大纲执行,即船舶维修任务可看作完成。计划部门应当监督和管理船舶维修等效过程并出具书面材料。
四、船舶修理实施管理
(一)实施前的准备
船舶维修在实施前,船舶修理管理部门应当开展以下工作来规范维修任务的执行:(1)开发标准工作流程、维修实验规程、维修规程;(2)准备维修器具;(3)维修人员的能力培训等。
(二)实施中的控制
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的维修在实施中应当根据船舶修理管理部门制定的维修工作组织管理来控制和评估维修过程。船舶的维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应按照船舶修理管理部门制定的维修现场质量控制与监督程序来执行。为了验证维修质量,需要开展船舶维修后实验。
(三)实施后的总结
根据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维修的现场执行情况,对现有维修状况与实际大纲要求的维修状况进行对比,如有较大差别则应当反馈在维修报告中,有必要时应当发起船舶维修优化流程。
五、加强船舶修理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完善船舶修理管理制度
完善船舶修理管理制度,明确船舶修理工作中检修操作的行为准则,对船舶修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完善船舶修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为船舶修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培养船舶修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并根据设备本身条件进行船舶修理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确保船舶修理管理人员的配置符合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保全的需求。
(二)完善船舶修理记录工作
通过船舶设备工程师对船舶修理工作引入的工作机组工作安全性进行评估,严禁不经批准的船舶修理工作,计划部门应当对船舶修理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必须出具正式的书面记录,此书面记录可用作船舶修理工作的支持材料。在船舶修理工作风险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船舶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船舶设备当前缺陷以及船舶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等。
(三)提高船舶修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船舶修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船舶修理工作过程的完善度以及船舶修理的质量。首先要提高船舶操作人员以及修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理论强度,提高安全操作和修理的意识。其次要对船舶操作人员以及修理人员进行船舶修理工作操作的规章制度教育,使得船舶修理操作规范化和安全化并确保船舶设备和工作机组的质量。
结语
船舶的修理管理是保证船舶良好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船舶引起工作环境一般为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区域,因此,在做好船舶防腐蚀设计以外,还应当定期进行船舶的维修,这意味着,做好船舶的修理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在船舶的修理管理过程中,要完善修理的计划和实施,并建立良好的修理管控机制,从而提高船舶修理管理的质量,为船舶的稳定安全运行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武索.船舶修理技术工艺应用与改进分析[J].人民交通,2019(02)
[2]刘自秤.船东在船舶修理安全管理的效用分析[J].中国修船,2018(06)
[3]姚永娜.浅析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