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冬麦雪腐病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及生育状况等情况,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冬麦雪腐病;病症;防治措施
冬麦雪腐病分布于中国、加拿大、日本,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和黑龙江省。我县于1996年发现冬麦雪腐病,该病在我县平均发病率为10 %~30 %,严重年份可达50 %以上,严重地块可达100 %。
1 症状
该病在春季田间积雪融化后开始表现明显。叶像水煮似的。叶片变成浓绿色表面有白色的菌丝和褐色、黑色菌核,形状不规则、麦苗叶片及基部组织腐败,全株死亡,随后是苍白色附于地面。
2 病原
经赫柯氏法则检测为Typhulaincarnata.laschexfr菌核呈球形或扁球形,黄褐色、后变黑褐色大小(0.5 mm~3.0 mm)×(0.5 mm~2.5 mm)一个菌核通常产生1~4个子实体,棍棒状,无分隔,大小(3 mm~4.0 mm)×(0.25 mm~0.5 mm),顶端有4个梗,各着生1个担子孢子,孢子在显微镜下,淡橄榄色,椭圆形,大小(5 mm~4 mm)×(2 mm~6 mm)。
3 侵染循环
病菌于春季积雪融化后,在麦苗上产生菌丝层和菌核夏季以菌核状态在土中休眠,秋季寒冷时,菌核萌发直接产生菌丝或白色细微的菌丝束,侵入寄主的幼苗,菌核萌发也能产生子实体,子实体上产生担子孢子,萌发后再造成初次侵染,但一般很少,只到据国外研究,原因是在雪层覆盖下菌核不能受到紫外线的照射,不能产生子实体。
病菌侵入幼苗后蔓延为害,至地温及雪层下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时,进入越冬状态,次年融雪后,气温逐渐上升,病菌得到有利的条件,使麦苗产生的明显症状并形成菌核。
4 发病条件及生育状况
4.1温度 在积雪厚的年份及田块,次年融雪慢,田间长期积雪,地温不能很快升高。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据调查,该病可在0 ℃~15 ℃内发病,最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 ℃~5 ℃,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另据日本报道,播种到11月中旬气温比常年高,从9月25日到越冬前积温达500 ℃使麦苗旺长,有利于病发生。(见表1)
7
4.2降水、土壤温度、日照时间 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降水多,4月份土壤湿度大,10月和4月日照时数较少,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见表2、表3、表4)
表2 表3 表4
4.3播种期 播种期与发病率有明显的区别,有播种越晚发病越重的倾向。(见表5)
表5 1996年4月调查播种期与发病率的关系
地块 播种期 发病率%
1 9.12 26
2 9.16 31
3 9.21 31
4 9.26 59
5 防治方法
5.1实行轮作 在大豆田垄侧套播冬小麦,可有效的减少土壤中雪腐病的发生。
5.2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排除田间积水,积雪融化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施足基肥或种肥,积雪融化后实施追肥。
5.3种子处理 可用3 %的敌委丹种子处理剂,100 kg种子拌敌委丹150 mL;或25 %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 kg种子拌适乐时200 mL。
5.4药剂防治 在降雪前10天左右,喷40 %菌核净wp1 kg/亩或30 %的菌核利0.75 kg/亩。
关键词:冬麦雪腐病;病症;防治措施
冬麦雪腐病分布于中国、加拿大、日本,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和黑龙江省。我县于1996年发现冬麦雪腐病,该病在我县平均发病率为10 %~30 %,严重年份可达50 %以上,严重地块可达100 %。
1 症状
该病在春季田间积雪融化后开始表现明显。叶像水煮似的。叶片变成浓绿色表面有白色的菌丝和褐色、黑色菌核,形状不规则、麦苗叶片及基部组织腐败,全株死亡,随后是苍白色附于地面。
2 病原
经赫柯氏法则检测为Typhulaincarnata.laschexfr菌核呈球形或扁球形,黄褐色、后变黑褐色大小(0.5 mm~3.0 mm)×(0.5 mm~2.5 mm)一个菌核通常产生1~4个子实体,棍棒状,无分隔,大小(3 mm~4.0 mm)×(0.25 mm~0.5 mm),顶端有4个梗,各着生1个担子孢子,孢子在显微镜下,淡橄榄色,椭圆形,大小(5 mm~4 mm)×(2 mm~6 mm)。
3 侵染循环
病菌于春季积雪融化后,在麦苗上产生菌丝层和菌核夏季以菌核状态在土中休眠,秋季寒冷时,菌核萌发直接产生菌丝或白色细微的菌丝束,侵入寄主的幼苗,菌核萌发也能产生子实体,子实体上产生担子孢子,萌发后再造成初次侵染,但一般很少,只到据国外研究,原因是在雪层覆盖下菌核不能受到紫外线的照射,不能产生子实体。
病菌侵入幼苗后蔓延为害,至地温及雪层下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时,进入越冬状态,次年融雪后,气温逐渐上升,病菌得到有利的条件,使麦苗产生的明显症状并形成菌核。
4 发病条件及生育状况
4.1温度 在积雪厚的年份及田块,次年融雪慢,田间长期积雪,地温不能很快升高。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据调查,该病可在0 ℃~15 ℃内发病,最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 ℃~5 ℃,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另据日本报道,播种到11月中旬气温比常年高,从9月25日到越冬前积温达500 ℃使麦苗旺长,有利于病发生。(见表1)
7
4.2降水、土壤温度、日照时间 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降水多,4月份土壤湿度大,10月和4月日照时数较少,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见表2、表3、表4)
表2 表3 表4
4.3播种期 播种期与发病率有明显的区别,有播种越晚发病越重的倾向。(见表5)
表5 1996年4月调查播种期与发病率的关系
地块 播种期 发病率%
1 9.12 26
2 9.16 31
3 9.21 31
4 9.26 59
5 防治方法
5.1实行轮作 在大豆田垄侧套播冬小麦,可有效的减少土壤中雪腐病的发生。
5.2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排除田间积水,积雪融化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施足基肥或种肥,积雪融化后实施追肥。
5.3种子处理 可用3 %的敌委丹种子处理剂,100 kg种子拌敌委丹150 mL;或25 %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 kg种子拌适乐时200 mL。
5.4药剂防治 在降雪前10天左右,喷40 %菌核净wp1 kg/亩或30 %的菌核利0.75 kg/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