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1月,“电召诗人”这个词语在佛山本土横空而出,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宣布成立“电召诗人联盟”,市民可通过电话邀请诗人上门写诗、读诗、谈诗。
诗人也可以电召?是的,而且还是免费的。这是一场开全国先河并振奋人心的心灵公益行动!
在珠三角最集中的制造业基地、GDP排名全国前列的商业名城佛山,“电召诗人”这样的举动显得有些“另类”,经传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不少人质疑背后是无聊炒作和商业驱动。那么,电召诗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它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在城市文化发展方面,又起着怎样的作用?
此前,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曾提出,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后,将再推出“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就是要继续巩固城市升级的质量,让城市升级向城市升值迈进。刘悦伦坦言,“升级”着重讲城市的外观变化,但是“升值”凸显城市的内涵变化,能够从更大程度去满足市民、企业家的生活、创业需求,就是城市价值的提升。
城市价值的全面提升,如何在深度、广度和高度这三个维度上展现,如何融入创新的公益服务项目?“电召诗人”这个群体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和技巧嵌入,从而为城市升值作贡献?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市作家协会、本土文化工作者以及市民,共同为“电召诗人”这项艺术惠民活动如何在未来走得更长远出谋划策。
艺术先行 助推佛山“诗歌之城”建设
电召诗人是佛山市艺术创作院推出一档全新的艺术惠民服务,其初衷是什么?在发展文化或者艺术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让艺术接地气有温度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表示,让艺术接地气有温度。佛山“电召诗人联盟”,是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和市作家协会主动创新公益服务,实践群众路线,让艺术家深入群众,更接地气的一种方式。只要市民有需要,就可以通电话、QQ“召”一位诗人,免费提供服务,包括现场写诗、读诗等。通过包含切磋、交流、辅导、讲学、授艺等方式,让艺术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佛山是“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4年亚马逊中国首度发布“中国浪漫城市排行榜”,其中,佛山成为中国最具浪漫气质的城市冠军。而幸福和浪漫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诗意,无论是佛山新城美景,还是顺德改革大潮,无论是高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还是南海“文翰樵山?渔耕粤韵”岭南文化高地的建设……可以说佛山无处不诗意,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电召诗人”公益服务,正是在此种大环境下,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先行,主动融入佛山“城市升值”战略的实际行动。
激活群众的精神需求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廖雪林对“电召诗人”这种创新的公益服务也表示了充分肯定,激活了群众的精神需求。诗歌在中国有非常长的历史,我们基本上从小开始就接触诗歌,比如唐诗。所以,在每一个人的意识中都有一种诗的情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就是说,对诗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它激活。在高度发达的工业时代、机器时代,作为现代人,我们的时间、精力都被大大的压缩,精神需求也一样被压抑到心里最深的地方,但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文化需求。
廖雪林认为“电召诗人”服务很有前景。首先,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其次,市民群众对诗歌、对艺术是有潜在需求的,需要激发。有人说这个活动是炒作,一次两次也许是炒作,但长期坚持就是一种使命。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诗歌接地气,怎么服务好群众,让美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在群众中产生力量,得到推广。
每个人都享有诗意的权利
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崇贤是“电召诗人”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他说:“电召诗人”活动从去年11月推出后,旋即引爆媒体:中国文化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凤凰网、光明网、新浪网、网易等各门户网站等数十家媒体纷纷报道,高度支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争议,其中不乏充满火药味的批评、反对之声。对此,佛山市作协主席张况特别表态力挺,他说,每个人都享有诗意的权利,“电召诗人”立志为市民写诗不是错,所以一定要排除杂音,在争议中努力前行,真正让活动接地气,把事情做扎实,推动佛山“诗歌之城”的建设。
事实上,自从这个充满激情和创意的文化公益活动推出后,“电召诗人”们就忙碌起来,目前全年计划场次已经订满。为满足市民需求,主办方积极整合资源,尽可能地增加场次。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一天,就有三个活动:上午在桂城举办了“佛山‘电召诗人’诗歌鉴赏会”,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开展“首届广佛地铁诗会”,紧接着,佛山“电召诗人联盟”成员张喜洋、郭杰广等,又驱车前往南海丹灶,赶赴市民胡先生的“诗歌之约”。正如佛山市作协张况主席勉励的那样,把事情做得很扎实。
完善:融合需求和公益理念
艺术是平等的,诗歌是平等的,不管是谁——公务员、农民工、家庭主妇、菜场小贩,也不管是什么地方——车间、工地、田间地头,只要市民需要,“电召诗人”都会应邀上门,让诗歌唱响佛山,让艺术的足迹遍布佛山大地。这是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的责任,也是这个城市应有的品质。
电召诗人的目的是让诗人的诗作,与传播受众对象直接面对面交流。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公益。
利用新媒体推广诗歌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诗人也可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普及和推广诗歌。“电召诗人联盟”可以开通一个公众号,不定期推电召诗人的诗作,让市民知道他们最近有什么新诗作。
佛山“电召诗人联盟”成员商来成表示,每一个诗人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写作题材范围,比如说郭杰广,他被奉为“五金诗人”,很熟悉五金生意,跟他除了聊诗还可以聊生意,所以市艺术创作院应该有针对性地把诗人擅长的领域进行分类介绍,公布诗人的创作经历和人生经历,让群众找到最合适的那个诗人与他们畅谈。比如说有人失恋了,他需要一个擅长爱情诗、对婚恋有独到见解的诗人,假如电召了郭杰广,相对来说就不是最合适的。 让诗人与市民互动起来
佛山知名义工潘启辉表示,延伸出来,就是诗人的诗作可以在这些平台发布,另外也可以考虑一下,把市民写的诗收集起来。还有,把活动中一些很有意义的场景、镜头记录下来,在这个平台展示,或者编辑成书,形成一系列的成果,在以后的活动中,赠送给市民,这样一来,不仅是二次传播,更有示范带动作用,大大增强了诗人与市民之间的互动性。
合理对接各种资源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表示,现在很多事情都不是单一的,我们的艺术活动,不仅仅是只谈诗,还可以扩散思维做得综合一点,以诗做平台,嫁接更多的艺术,找到支点之后无限拓展。但是,怎么样把各种资源对接起来,让市民需求跟公益服务有效融合,就不仅是做一件事,而是上升到一个体系的层面,所以这要求我们的工作要跟基层衔接,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把服务对接送到哪里去,这样做才会有针对性。
促进广佛两地“文化同城”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佛山“电召诗人联盟”搞了一个“广佛地铁诗会”,这是一场颇具前卫气质的诗歌朗诵会。地铁连通广佛,不应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更应该是佛山在精神气度上、在文化追求上向国际大都市靠拢的一个象征。而“电召诗人”和他们的诗歌出现在地铁上,可以理解为广佛两地“文化同城”的一个表现。无论是“广佛地铁诗会”活动,还是佛山“电召诗人联盟”的成立,从文化层面讲,其先锋性、实验性,都说明佛山已经具备了与广州一样的大气和包容。
把“佛山无处不诗意”变成现实
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崇贤程参与了首届“广佛地铁诗会”,他描述:那天,诗人们从桂城站上车,向魁奇路方向进发,在车厢内为市民读诗。两位负责春运安保的佛山警察,在诗歌美妙的享受中,主动承担起维持秩序的重任,一直把诗人们护送至魁奇路终点站,才与大家挥手道别。
有位诗人还专门为两位主动帮忙的警察写了一首诗:《地铁城管——致广佛地铁春运警察》。今后“电召诗人”活动还将与地铁公司、公交公司等各方资源对接,争取支持,到那时,“佛山无处不诗意”就成了现实。
文字的力量是无限的,捧着一首诗歌取暖,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电召诗人”活动就起这个作用——佛山永远有一盏灯光为人们亮着,它是全年的,365天的。不管你是千里奔赴的异乡人,还是风雪夜归的游子,只要朝着佛山的方向,就能看这一朵微弱但温暖的灯光。
以文化人,“电召诗人”的作用就是温暖心灵,让这个工业城市,有着人一样的体温。
诗人也可以电召?是的,而且还是免费的。这是一场开全国先河并振奋人心的心灵公益行动!
在珠三角最集中的制造业基地、GDP排名全国前列的商业名城佛山,“电召诗人”这样的举动显得有些“另类”,经传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不少人质疑背后是无聊炒作和商业驱动。那么,电召诗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它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在城市文化发展方面,又起着怎样的作用?
此前,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曾提出,在“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后,将再推出“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就是要继续巩固城市升级的质量,让城市升级向城市升值迈进。刘悦伦坦言,“升级”着重讲城市的外观变化,但是“升值”凸显城市的内涵变化,能够从更大程度去满足市民、企业家的生活、创业需求,就是城市价值的提升。
城市价值的全面提升,如何在深度、广度和高度这三个维度上展现,如何融入创新的公益服务项目?“电召诗人”这个群体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和技巧嵌入,从而为城市升值作贡献?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市作家协会、本土文化工作者以及市民,共同为“电召诗人”这项艺术惠民活动如何在未来走得更长远出谋划策。
艺术先行 助推佛山“诗歌之城”建设
电召诗人是佛山市艺术创作院推出一档全新的艺术惠民服务,其初衷是什么?在发展文化或者艺术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让艺术接地气有温度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表示,让艺术接地气有温度。佛山“电召诗人联盟”,是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和市作家协会主动创新公益服务,实践群众路线,让艺术家深入群众,更接地气的一种方式。只要市民有需要,就可以通电话、QQ“召”一位诗人,免费提供服务,包括现场写诗、读诗等。通过包含切磋、交流、辅导、讲学、授艺等方式,让艺术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佛山是“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4年亚马逊中国首度发布“中国浪漫城市排行榜”,其中,佛山成为中国最具浪漫气质的城市冠军。而幸福和浪漫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诗意,无论是佛山新城美景,还是顺德改革大潮,无论是高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还是南海“文翰樵山?渔耕粤韵”岭南文化高地的建设……可以说佛山无处不诗意,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电召诗人”公益服务,正是在此种大环境下,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先行,主动融入佛山“城市升值”战略的实际行动。
激活群众的精神需求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廖雪林对“电召诗人”这种创新的公益服务也表示了充分肯定,激活了群众的精神需求。诗歌在中国有非常长的历史,我们基本上从小开始就接触诗歌,比如唐诗。所以,在每一个人的意识中都有一种诗的情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就是说,对诗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它激活。在高度发达的工业时代、机器时代,作为现代人,我们的时间、精力都被大大的压缩,精神需求也一样被压抑到心里最深的地方,但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文化需求。
廖雪林认为“电召诗人”服务很有前景。首先,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其次,市民群众对诗歌、对艺术是有潜在需求的,需要激发。有人说这个活动是炒作,一次两次也许是炒作,但长期坚持就是一种使命。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诗歌接地气,怎么服务好群众,让美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在群众中产生力量,得到推广。
每个人都享有诗意的权利
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崇贤是“电召诗人”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他说:“电召诗人”活动从去年11月推出后,旋即引爆媒体:中国文化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凤凰网、光明网、新浪网、网易等各门户网站等数十家媒体纷纷报道,高度支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争议,其中不乏充满火药味的批评、反对之声。对此,佛山市作协主席张况特别表态力挺,他说,每个人都享有诗意的权利,“电召诗人”立志为市民写诗不是错,所以一定要排除杂音,在争议中努力前行,真正让活动接地气,把事情做扎实,推动佛山“诗歌之城”的建设。
事实上,自从这个充满激情和创意的文化公益活动推出后,“电召诗人”们就忙碌起来,目前全年计划场次已经订满。为满足市民需求,主办方积极整合资源,尽可能地增加场次。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一天,就有三个活动:上午在桂城举办了“佛山‘电召诗人’诗歌鉴赏会”,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开展“首届广佛地铁诗会”,紧接着,佛山“电召诗人联盟”成员张喜洋、郭杰广等,又驱车前往南海丹灶,赶赴市民胡先生的“诗歌之约”。正如佛山市作协张况主席勉励的那样,把事情做得很扎实。
完善:融合需求和公益理念
艺术是平等的,诗歌是平等的,不管是谁——公务员、农民工、家庭主妇、菜场小贩,也不管是什么地方——车间、工地、田间地头,只要市民需要,“电召诗人”都会应邀上门,让诗歌唱响佛山,让艺术的足迹遍布佛山大地。这是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的责任,也是这个城市应有的品质。
电召诗人的目的是让诗人的诗作,与传播受众对象直接面对面交流。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公益。
利用新媒体推广诗歌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诗人也可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普及和推广诗歌。“电召诗人联盟”可以开通一个公众号,不定期推电召诗人的诗作,让市民知道他们最近有什么新诗作。
佛山“电召诗人联盟”成员商来成表示,每一个诗人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写作题材范围,比如说郭杰广,他被奉为“五金诗人”,很熟悉五金生意,跟他除了聊诗还可以聊生意,所以市艺术创作院应该有针对性地把诗人擅长的领域进行分类介绍,公布诗人的创作经历和人生经历,让群众找到最合适的那个诗人与他们畅谈。比如说有人失恋了,他需要一个擅长爱情诗、对婚恋有独到见解的诗人,假如电召了郭杰广,相对来说就不是最合适的。 让诗人与市民互动起来
佛山知名义工潘启辉表示,延伸出来,就是诗人的诗作可以在这些平台发布,另外也可以考虑一下,把市民写的诗收集起来。还有,把活动中一些很有意义的场景、镜头记录下来,在这个平台展示,或者编辑成书,形成一系列的成果,在以后的活动中,赠送给市民,这样一来,不仅是二次传播,更有示范带动作用,大大增强了诗人与市民之间的互动性。
合理对接各种资源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表示,现在很多事情都不是单一的,我们的艺术活动,不仅仅是只谈诗,还可以扩散思维做得综合一点,以诗做平台,嫁接更多的艺术,找到支点之后无限拓展。但是,怎么样把各种资源对接起来,让市民需求跟公益服务有效融合,就不仅是做一件事,而是上升到一个体系的层面,所以这要求我们的工作要跟基层衔接,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把服务对接送到哪里去,这样做才会有针对性。
促进广佛两地“文化同城”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佛山“电召诗人联盟”搞了一个“广佛地铁诗会”,这是一场颇具前卫气质的诗歌朗诵会。地铁连通广佛,不应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更应该是佛山在精神气度上、在文化追求上向国际大都市靠拢的一个象征。而“电召诗人”和他们的诗歌出现在地铁上,可以理解为广佛两地“文化同城”的一个表现。无论是“广佛地铁诗会”活动,还是佛山“电召诗人联盟”的成立,从文化层面讲,其先锋性、实验性,都说明佛山已经具备了与广州一样的大气和包容。
把“佛山无处不诗意”变成现实
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崇贤程参与了首届“广佛地铁诗会”,他描述:那天,诗人们从桂城站上车,向魁奇路方向进发,在车厢内为市民读诗。两位负责春运安保的佛山警察,在诗歌美妙的享受中,主动承担起维持秩序的重任,一直把诗人们护送至魁奇路终点站,才与大家挥手道别。
有位诗人还专门为两位主动帮忙的警察写了一首诗:《地铁城管——致广佛地铁春运警察》。今后“电召诗人”活动还将与地铁公司、公交公司等各方资源对接,争取支持,到那时,“佛山无处不诗意”就成了现实。
文字的力量是无限的,捧着一首诗歌取暖,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电召诗人”活动就起这个作用——佛山永远有一盏灯光为人们亮着,它是全年的,365天的。不管你是千里奔赴的异乡人,还是风雪夜归的游子,只要朝着佛山的方向,就能看这一朵微弱但温暖的灯光。
以文化人,“电召诗人”的作用就是温暖心灵,让这个工业城市,有着人一样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