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间大爱莫过于救人于危难,深圳市一位普通的妈妈,在12年前,为让自幼患神经性耳聋的女儿告别无声世界,与正常人一样说话、交流,毅然辞去了工作,专注于女儿的康复,进而帮助众多听障儿童听到人间声音,展现自己的爱与梦想,她就是罗湖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的主任——伍雪玲。
伍雪玲是深圳一位听力障碍女孩儿的母亲,也是深圳市罗湖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的创始人。2001年,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晴晴早日开口说话,学历不高的伍雪玲在香港报名参加了聋儿康复训练课程,并从此走上了聋儿语训的特殊教育之路……
一声“妈妈”带来的成就
伍雪玲的女儿卢瑾晴1岁时,被确诊为耳聋。看着别人的孩子在呀呀学语,而小瑾晴张大嘴巴连“啊”的声音都发不出来,伍雪玲心如刀绞,流着泪说:“孩子,妈妈一定要让你说出话来,让你像正常孩子一样幸福快乐。”
伍雪玲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听障儿童的家长,她对听障儿童的痛苦与不幸、家长经历的彷徨与无助,有着切身的体会与感受。从听到医生诊断时的晴天霹雳,到面对现实时的茫然和彷徨,伍雪玲都曾一一感受。
深夜,当她轻轻拍着熟睡的孩子,想到小晴晴根本无法听到自己为她哼唱的摇篮曲时,心痛如刀绞;看着其他孩子快乐地叫着妈妈时,她又羡慕又嫉妒……这其中,伍雪玲经历了太多痛苦和无助。她与丈夫不断背着孩子走访名医、遍寻良方,可经历的是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她切身体会到,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孩子很难,作为他们的家长也不容易。
2001年底,伍雪玲听说香港港安医院儿童听觉基金会准备在深圳资助四名聋儿,植入电子耳蜗。在社区工作站、市残联和丈夫的工作单位盐田国际的帮助下,晴晴终于在香港港安医院成功地植入了耳蜗。手术十分成功。很快,晴晴对来自外界的声音有了反应,她能听见声音了,但仍不会开口说话。
“十聋九哑”,聋儿最难克服的障碍就是语言。为了让晴晴早日开口说话,学历不高的伍雪玲在香港报名参加了香港聋人福利促进会主办的约翰赛斯中心聋童家长函授课程,又参加了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的家长学校学习。在课堂上,她不敢轻易放掉一个知识点。脑子记不过来,就用笨办法。每次上课,伍雪玲都把笔记做得很全,生怕有遗漏,进而影响孩子的康复。
伍雪玲相信奇迹。每天一大早,她就抱着孩子去康复中心,下午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晚上在家里亲自教育。她每天还把帮女儿做康复训练的过程写在日记里,遇到问题时不断写信向北京的语言康复专家请教……
小瑾晴两岁做完手术后,学发“爸爸”读音时,总说成“妈妈”,于是伍雪玲捏着女儿的鼻子纠正发音,还找来很多发“b”音的字来示范,但女儿还是不会说。她看到图画书里有拔萝卜的故事,“卜”的声母是“b”,于是把那本图画书复印下来。喜欢图画的小瑾晴从幼儿园回家后,她就指着图片教女儿读拔萝卜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2004年伍雪玲报读了湖北教育学院举办的为期三年的学前教育专业脱产班学习,并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
伍雪玲也是个平凡的母亲。如果不是女儿晴晴的失聪,她的生活可能与很多母亲一样平淡安宁。可是,听力障碍的女儿改变了她,赋予了她人生新的使命。经历过拥有听力障碍家长的一切痛苦与忧伤后,在她和丈夫的不懈努力下,女儿终于说出了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爸爸、妈妈。”
在母女俩的共同努力下,晴晴在上大班的时候,已经康复得跟正常孩子没两样了。她喜欢跳舞,喜欢音乐,妈妈就带着她参加听障家庭家长的聚会、参加慈善基金会邀请的表演,还远赴北京参加少儿芭蕾舞比赛。在短时间内就能康复得像正常孩子一样的案例非常少,晴晴在珠三角的残障家庭里面一下子就成了明星,到处登台表演,伍雪玲也被家长们称为“奇迹妈妈”。
在成功帮助女儿开口说话后,伍雪玲延续母爱。她对慕名前来讨教的听障儿童家长,都非常热心地提供帮助,把自己的经验全盘托出。然而家长们没有经验,训练效果不是很明显。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中训练。她感觉,“孩子们住在一起,互相交流,进步特别快。”
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家长们都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伍雪玲,有时一个月才来看一次。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伍雪玲将自己的书房布置成温馨的教室,自己则搬到阳台上办公。家里人也十分支持,伍雪玲的妈妈负责孩子的饮食,师范毕业的堂妹则充当助教,晴晴也热心地教弟弟妹妹们学发音。十几年来,伍雪玲通过刻苦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从一个学习者转变为老师,也从一个聋儿的妈妈转变成了引导聋儿这一特殊群体使用语言的“天使”。
让更多人享受孩子说话喜悦
女儿开口叫出了“妈妈”,伍雪玲体会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喜悦,但女儿开口说话前走过的悲伤和艰辛之路,也让她更加体察到聋儿家庭的疾苦,为让更多聋儿接受教育、开口说话,伍雪玲决定创办一所听障儿童康复中心,投入毕生精力让更多的孩子告别无声世界。
于是,在丈夫和女儿的支持下,一家以女儿晴晴名字命名的言语康复服务中心诞生了。
实际开办时,伍雪玲才感觉到,所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多许多。申请一家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严格的审批手续和各项规定,让伍雪玲心力交瘁。
首先是寻找合适的师资。经多方联系,伍雪玲终于找到几名取得教师资格,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老师。并且老师们也深为伍雪玲的事迹感动,主动接受了每月不足千元薪水的条件。而在此之前,由于筹备康复中心资金严重不足,伍雪玲几个月都未领取分文工资。
再就是东拼西凑70余万元,买下了100多平方米房子,解决开办场所问题。在申请卫生许可证时,又把伍雪玲难住了。卫生部门对厨房的场地、人员、设备均有明确要求,而小小的康复中心根本无法做到。幸运的是,伍雪玲遇到的困难很快被罗湖区残疾人联合会获悉,便主动帮着伍雪玲与相关部门沟通,为康复中心争取尽可能多的政策支持,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审批到位了,在进行康复中心的装修和购买设备时,积蓄所剩无几的伍雪玲夫妇又得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帮助。原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总经理、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谢锦添先生专程给她们送来了3万元港币;女儿晴晴也将政府发给她的助残补助1万元交到了妈妈手中;洋洋的爸爸郑潮武先生、爱心人士梁子濂先生分别捐赠价值数万元的装修物资;丈夫卢春的同事们也主动送来了部分装修款;耿华威先生请做装修的弟弟,带着装修工人在康复中心免费装修了两个月……
购买设备同样遭遇经济难题时,晴晴主动将家中仅有的一台电脑捐了出来伍雪玲夫妇的朋友们主动送来了复印机和传真机……很快,一颗颗爱心就拼凑出了一个无声孩童的圣殿。
伍雪玲说,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她感受到社会各界奉献的爱心。“这让我更坚定有义务、有责任用自己积累的康复知识与经验去帮助更多的人,让听障儿童脱离无声的痛苦,重返有声世界。”
聋儿康复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也是十分考验毅力和恒心的工作。伍雪玲告诉记者,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呼吸训练是一个难题。孩子对枯燥的呼吸训练也极其厌烦,根本无法坚持下来。为了增强他们的兴趣,伍雪玲就点上一排蜡烛,让孩子们吹蜡烛,伍雪玲则鼓着腮帮子一遍一遍地教。
在孩子学习发音时,从一个字“啊”,到两个字的“妈妈”,再到四五个字的短句。这个过程就需要一年时间重复练习。但对听障儿童来说,这个速度已经是奇迹了。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伍雪玲总结出“自然情景式一对一”等训练法,并成功带领数十名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重返主流社会。
入学聋儿年龄大小不等,先天不足造成他们防备心强、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又固执。伍雪玲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细心发现每个聋儿的天赋和爱好,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使一些有手工、绘画、舞蹈等特长的孩子在专业上也得到发展。
扶贫济困彰显慈母之心
“一袭卷发,眉宇清秀,带着甜甜的微笑……”只能是伍雪玲給人的一般印象,而她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将小爱汇成大爱,把康复中心所有聋儿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儿童走进有声世界,拥有幸福人生。
一个叫恒宇的女孩子,长到1岁半还不会说话,对打雷、大声叫喊等都没有任何反应。2008年9月,父母带她到深圳儿童医院检查时,确认她患有重度神经性耳聋。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一家人疚心不已。也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顿时陷入经济与与情绪的双重危机之中。为让小恒宇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她的父母只好抵押了老家的房子,在公司同事等人的共同资助下,为小恒宇植入电子耳蜗,让她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
为让小恒宇的语言交流能力恢复正常,2010年,其父母把她送到晴晴康复中心进行训练。经过2年的努力,小恒宇成功康复,且能听会说还会跳舞,转到深圳市布吉街道一家幼儿园,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因其家庭困难,康复期间,晴晴康复中心几乎每个月都会从好心人捐给学校的爱心基金中拿出钱来支持其学习,最多时一个月为她减免了1400元学费,只让他们承担一半的费用。
打开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的“学费减免记录表”,几乎每个月都有小朋友不同程度地减免学费。伍雪玲说,看到一些孩子还没有条件进行言语康复,她就觉得心痛。她希望社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可以帮助这些孩子与家庭。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摆脱无声世界的寂寞,伍雪玲希望能够扩大教学场所,以便让更多的听障孩子接受康复训练。尽管目前伍雪玲落实自己的计划还困难重重,但她的行为无疑让许多有“无声孩子”的家庭看到了希望之光。
伍雪玲是深圳一位听力障碍女孩儿的母亲,也是深圳市罗湖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的创始人。2001年,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晴晴早日开口说话,学历不高的伍雪玲在香港报名参加了聋儿康复训练课程,并从此走上了聋儿语训的特殊教育之路……
一声“妈妈”带来的成就
伍雪玲的女儿卢瑾晴1岁时,被确诊为耳聋。看着别人的孩子在呀呀学语,而小瑾晴张大嘴巴连“啊”的声音都发不出来,伍雪玲心如刀绞,流着泪说:“孩子,妈妈一定要让你说出话来,让你像正常孩子一样幸福快乐。”
伍雪玲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听障儿童的家长,她对听障儿童的痛苦与不幸、家长经历的彷徨与无助,有着切身的体会与感受。从听到医生诊断时的晴天霹雳,到面对现实时的茫然和彷徨,伍雪玲都曾一一感受。
深夜,当她轻轻拍着熟睡的孩子,想到小晴晴根本无法听到自己为她哼唱的摇篮曲时,心痛如刀绞;看着其他孩子快乐地叫着妈妈时,她又羡慕又嫉妒……这其中,伍雪玲经历了太多痛苦和无助。她与丈夫不断背着孩子走访名医、遍寻良方,可经历的是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她切身体会到,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孩子很难,作为他们的家长也不容易。
2001年底,伍雪玲听说香港港安医院儿童听觉基金会准备在深圳资助四名聋儿,植入电子耳蜗。在社区工作站、市残联和丈夫的工作单位盐田国际的帮助下,晴晴终于在香港港安医院成功地植入了耳蜗。手术十分成功。很快,晴晴对来自外界的声音有了反应,她能听见声音了,但仍不会开口说话。
“十聋九哑”,聋儿最难克服的障碍就是语言。为了让晴晴早日开口说话,学历不高的伍雪玲在香港报名参加了香港聋人福利促进会主办的约翰赛斯中心聋童家长函授课程,又参加了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的家长学校学习。在课堂上,她不敢轻易放掉一个知识点。脑子记不过来,就用笨办法。每次上课,伍雪玲都把笔记做得很全,生怕有遗漏,进而影响孩子的康复。
伍雪玲相信奇迹。每天一大早,她就抱着孩子去康复中心,下午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晚上在家里亲自教育。她每天还把帮女儿做康复训练的过程写在日记里,遇到问题时不断写信向北京的语言康复专家请教……
小瑾晴两岁做完手术后,学发“爸爸”读音时,总说成“妈妈”,于是伍雪玲捏着女儿的鼻子纠正发音,还找来很多发“b”音的字来示范,但女儿还是不会说。她看到图画书里有拔萝卜的故事,“卜”的声母是“b”,于是把那本图画书复印下来。喜欢图画的小瑾晴从幼儿园回家后,她就指着图片教女儿读拔萝卜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2004年伍雪玲报读了湖北教育学院举办的为期三年的学前教育专业脱产班学习,并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
伍雪玲也是个平凡的母亲。如果不是女儿晴晴的失聪,她的生活可能与很多母亲一样平淡安宁。可是,听力障碍的女儿改变了她,赋予了她人生新的使命。经历过拥有听力障碍家长的一切痛苦与忧伤后,在她和丈夫的不懈努力下,女儿终于说出了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爸爸、妈妈。”
在母女俩的共同努力下,晴晴在上大班的时候,已经康复得跟正常孩子没两样了。她喜欢跳舞,喜欢音乐,妈妈就带着她参加听障家庭家长的聚会、参加慈善基金会邀请的表演,还远赴北京参加少儿芭蕾舞比赛。在短时间内就能康复得像正常孩子一样的案例非常少,晴晴在珠三角的残障家庭里面一下子就成了明星,到处登台表演,伍雪玲也被家长们称为“奇迹妈妈”。
在成功帮助女儿开口说话后,伍雪玲延续母爱。她对慕名前来讨教的听障儿童家长,都非常热心地提供帮助,把自己的经验全盘托出。然而家长们没有经验,训练效果不是很明显。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中训练。她感觉,“孩子们住在一起,互相交流,进步特别快。”
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家长们都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伍雪玲,有时一个月才来看一次。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伍雪玲将自己的书房布置成温馨的教室,自己则搬到阳台上办公。家里人也十分支持,伍雪玲的妈妈负责孩子的饮食,师范毕业的堂妹则充当助教,晴晴也热心地教弟弟妹妹们学发音。十几年来,伍雪玲通过刻苦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从一个学习者转变为老师,也从一个聋儿的妈妈转变成了引导聋儿这一特殊群体使用语言的“天使”。
让更多人享受孩子说话喜悦
女儿开口叫出了“妈妈”,伍雪玲体会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喜悦,但女儿开口说话前走过的悲伤和艰辛之路,也让她更加体察到聋儿家庭的疾苦,为让更多聋儿接受教育、开口说话,伍雪玲决定创办一所听障儿童康复中心,投入毕生精力让更多的孩子告别无声世界。
于是,在丈夫和女儿的支持下,一家以女儿晴晴名字命名的言语康复服务中心诞生了。
实际开办时,伍雪玲才感觉到,所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中的多许多。申请一家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严格的审批手续和各项规定,让伍雪玲心力交瘁。
首先是寻找合适的师资。经多方联系,伍雪玲终于找到几名取得教师资格,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老师。并且老师们也深为伍雪玲的事迹感动,主动接受了每月不足千元薪水的条件。而在此之前,由于筹备康复中心资金严重不足,伍雪玲几个月都未领取分文工资。
再就是东拼西凑70余万元,买下了100多平方米房子,解决开办场所问题。在申请卫生许可证时,又把伍雪玲难住了。卫生部门对厨房的场地、人员、设备均有明确要求,而小小的康复中心根本无法做到。幸运的是,伍雪玲遇到的困难很快被罗湖区残疾人联合会获悉,便主动帮着伍雪玲与相关部门沟通,为康复中心争取尽可能多的政策支持,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审批到位了,在进行康复中心的装修和购买设备时,积蓄所剩无几的伍雪玲夫妇又得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帮助。原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总经理、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谢锦添先生专程给她们送来了3万元港币;女儿晴晴也将政府发给她的助残补助1万元交到了妈妈手中;洋洋的爸爸郑潮武先生、爱心人士梁子濂先生分别捐赠价值数万元的装修物资;丈夫卢春的同事们也主动送来了部分装修款;耿华威先生请做装修的弟弟,带着装修工人在康复中心免费装修了两个月……
购买设备同样遭遇经济难题时,晴晴主动将家中仅有的一台电脑捐了出来伍雪玲夫妇的朋友们主动送来了复印机和传真机……很快,一颗颗爱心就拼凑出了一个无声孩童的圣殿。
伍雪玲说,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她感受到社会各界奉献的爱心。“这让我更坚定有义务、有责任用自己积累的康复知识与经验去帮助更多的人,让听障儿童脱离无声的痛苦,重返有声世界。”
聋儿康复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也是十分考验毅力和恒心的工作。伍雪玲告诉记者,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呼吸训练是一个难题。孩子对枯燥的呼吸训练也极其厌烦,根本无法坚持下来。为了增强他们的兴趣,伍雪玲就点上一排蜡烛,让孩子们吹蜡烛,伍雪玲则鼓着腮帮子一遍一遍地教。
在孩子学习发音时,从一个字“啊”,到两个字的“妈妈”,再到四五个字的短句。这个过程就需要一年时间重复练习。但对听障儿童来说,这个速度已经是奇迹了。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伍雪玲总结出“自然情景式一对一”等训练法,并成功带领数十名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重返主流社会。
入学聋儿年龄大小不等,先天不足造成他们防备心强、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又固执。伍雪玲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细心发现每个聋儿的天赋和爱好,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使一些有手工、绘画、舞蹈等特长的孩子在专业上也得到发展。
扶贫济困彰显慈母之心
“一袭卷发,眉宇清秀,带着甜甜的微笑……”只能是伍雪玲給人的一般印象,而她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将小爱汇成大爱,把康复中心所有聋儿都视为自己的孩子,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儿童走进有声世界,拥有幸福人生。
一个叫恒宇的女孩子,长到1岁半还不会说话,对打雷、大声叫喊等都没有任何反应。2008年9月,父母带她到深圳儿童医院检查时,确认她患有重度神经性耳聋。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一家人疚心不已。也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顿时陷入经济与与情绪的双重危机之中。为让小恒宇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她的父母只好抵押了老家的房子,在公司同事等人的共同资助下,为小恒宇植入电子耳蜗,让她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
为让小恒宇的语言交流能力恢复正常,2010年,其父母把她送到晴晴康复中心进行训练。经过2年的努力,小恒宇成功康复,且能听会说还会跳舞,转到深圳市布吉街道一家幼儿园,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因其家庭困难,康复期间,晴晴康复中心几乎每个月都会从好心人捐给学校的爱心基金中拿出钱来支持其学习,最多时一个月为她减免了1400元学费,只让他们承担一半的费用。
打开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的“学费减免记录表”,几乎每个月都有小朋友不同程度地减免学费。伍雪玲说,看到一些孩子还没有条件进行言语康复,她就觉得心痛。她希望社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可以帮助这些孩子与家庭。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摆脱无声世界的寂寞,伍雪玲希望能够扩大教学场所,以便让更多的听障孩子接受康复训练。尽管目前伍雪玲落实自己的计划还困难重重,但她的行为无疑让许多有“无声孩子”的家庭看到了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