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语文的内核和生命。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教师要找准课文和学生的情感点,运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势态,调动学生情感,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
一、读出情
读是内化文本语言的唯一途径。图解走不进语文,它看似形象,将我们对语文的敏感扼杀掉;分析走不进语文,它看似深刻,将绝色语文肢解得让人不忍目睹。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大片制作般的多媒体展示、华而不实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些都无法真正走进语文!如何走进语文?唯有读!当你读得犹如亲历其境了,你便走进了语文;当你读得如亲见其人了,你便走进了语文;当你读得如亲触其物了,你便走进了语文;当你读得如亲闻其声了,你便走进了语文。这便是刘勰所言的“披文以入情”。
试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个教学片断,正是老师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回环复沓、一咏三叹的“读”,把学生带进了文本,营造了感人至深的课堂氛围,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还对他们盼啊,盼啊!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了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10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醉生梦死、沉迷在花天酒地的统治者抛弃了。”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仅14个字,但这14个字却包含着沦陷区人民的血泪煎熬与殷殷苦盼,是几十年沧桑历史的高度浓缩。如何解读?这不能靠讲解,也不能靠分析,只能靠读,在读中想象、体悟。学生通过入境入情地跟读,65年中原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这样的诵读,声声血,字字泪。学生一次次的诵读,必将带来的是理解的加深,情感的升华。
二、悟出情
人文情感的教育需要悟。潮涨潮落,惊涛拍岸的情感冲击,固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语文课堂蕴含的情感更需要细心沉浸,潜心涵咏,这是在心灵纤敏之处的一丝感动,这是在心灵晦冥之处的一线天光。大多情况下,情感教育不宜快餐化,不以追求“疾雨地皮湿”的效果,而应是文火煲汤的浸透和春风化雨的滋润。这样的情感教育才是语文教学的常态和本真。
在《搭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关键词语,找准情感支点,从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谁还找到了课文中的美?
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我认为这是一种美。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谁找到了?
生:理所当然。
师:理所当然?说一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
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在一个村庄,如果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那你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哪些事会是理所当然的呢?
生: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背刚上学的小孩过搭石,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大家一起帮助她,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即使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也绝不会大声吵架,我想这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谁家的老人跌倒了,大家送他(她)去医院,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村里的人都拾金不昧,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
“理所当然”是文章的关键语句,这个词语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美的点睛之笔。语文教学要做到认知和体验融为一体。教师抓住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品味,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得到了对人性真善美的体验和升华。
三、说(写)出情
读为吸收,说(写)为表达。没有充分的吸收,就没有尽情的表达。如果说“披文”要“入情”,那么“情动”才能“辞发”。不论文本还是生活,写作的素材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去发现。要唤醒学生沉睡的耳朵,使之能听;唤醒学生蒙蔽的眼睛,使之能看;唤醒学生闭合的唇舌,使之能说。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孩子们沉睡的心灵,用心去触摸生命的感动。
《山雀》这篇课文,第一次用小鸟的视角来观察和来讲述。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那种儿童爱小动物的天性被激发出来。学完此文,学生意犹未尽,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结果孩子们说得非常精彩:
我家养了两只小狗,欢欢是棕色的,贝贝是黑色的。两只小眼睛,滴溜溜乱转。刚满月的时候,胖嘟嘟的,浑身毛绒绒的。它们慢慢长大了,变得贪吃起来,看到大人们在用餐,就用舌头舔自己的脸,好像在说:“给我点吃的,我好饿啊。”它们吃饭的时候很好笑,两只爪子按着骨头,生怕被别人抓去似的,头歪着,眼睛直盯着我,好像在说:“这是我们狗狗最爱吃的骨头,你们吃肉,我啃骨头,你可不要抢我的啊,要不,我咬你!”
正因为孩子们心中有情,所以才说得声情并茂。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
一、读出情
读是内化文本语言的唯一途径。图解走不进语文,它看似形象,将我们对语文的敏感扼杀掉;分析走不进语文,它看似深刻,将绝色语文肢解得让人不忍目睹。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大片制作般的多媒体展示、华而不实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些都无法真正走进语文!如何走进语文?唯有读!当你读得犹如亲历其境了,你便走进了语文;当你读得如亲见其人了,你便走进了语文;当你读得如亲触其物了,你便走进了语文;当你读得如亲闻其声了,你便走进了语文。这便是刘勰所言的“披文以入情”。
试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个教学片断,正是老师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回环复沓、一咏三叹的“读”,把学生带进了文本,营造了感人至深的课堂氛围,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还对他们盼啊,盼啊!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了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呀!”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10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65年过去了……”
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可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醉生梦死、沉迷在花天酒地的统治者抛弃了。”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仅14个字,但这14个字却包含着沦陷区人民的血泪煎熬与殷殷苦盼,是几十年沧桑历史的高度浓缩。如何解读?这不能靠讲解,也不能靠分析,只能靠读,在读中想象、体悟。学生通过入境入情地跟读,65年中原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徐徐展开。这样的诵读,声声血,字字泪。学生一次次的诵读,必将带来的是理解的加深,情感的升华。
二、悟出情
人文情感的教育需要悟。潮涨潮落,惊涛拍岸的情感冲击,固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语文课堂蕴含的情感更需要细心沉浸,潜心涵咏,这是在心灵纤敏之处的一丝感动,这是在心灵晦冥之处的一线天光。大多情况下,情感教育不宜快餐化,不以追求“疾雨地皮湿”的效果,而应是文火煲汤的浸透和春风化雨的滋润。这样的情感教育才是语文教学的常态和本真。
在《搭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关键词语,找准情感支点,从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谁还找到了课文中的美?
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我认为这是一种美。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谁找到了?
生:理所当然。
师:理所当然?说一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
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在一个村庄,如果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那你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哪些事会是理所当然的呢?
生: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背刚上学的小孩过搭石,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大家一起帮助她,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即使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也绝不会大声吵架,我想这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谁家的老人跌倒了,大家送他(她)去医院,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村里的人都拾金不昧,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
“理所当然”是文章的关键语句,这个词语也是最能体现人性美的点睛之笔。语文教学要做到认知和体验融为一体。教师抓住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品味,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得到了对人性真善美的体验和升华。
三、说(写)出情
读为吸收,说(写)为表达。没有充分的吸收,就没有尽情的表达。如果说“披文”要“入情”,那么“情动”才能“辞发”。不论文本还是生活,写作的素材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去发现。要唤醒学生沉睡的耳朵,使之能听;唤醒学生蒙蔽的眼睛,使之能看;唤醒学生闭合的唇舌,使之能说。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孩子们沉睡的心灵,用心去触摸生命的感动。
《山雀》这篇课文,第一次用小鸟的视角来观察和来讲述。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那种儿童爱小动物的天性被激发出来。学完此文,学生意犹未尽,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结果孩子们说得非常精彩:
我家养了两只小狗,欢欢是棕色的,贝贝是黑色的。两只小眼睛,滴溜溜乱转。刚满月的时候,胖嘟嘟的,浑身毛绒绒的。它们慢慢长大了,变得贪吃起来,看到大人们在用餐,就用舌头舔自己的脸,好像在说:“给我点吃的,我好饿啊。”它们吃饭的时候很好笑,两只爪子按着骨头,生怕被别人抓去似的,头歪着,眼睛直盯着我,好像在说:“这是我们狗狗最爱吃的骨头,你们吃肉,我啃骨头,你可不要抢我的啊,要不,我咬你!”
正因为孩子们心中有情,所以才说得声情并茂。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