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品德学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也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已成为品德教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笔者结合实践探索,从找资源、“借”资源、用资源等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品德学科课程资源“贫瘠”的现状,从而促进农村小学品德学科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一、以“小”见“大”找资源
品德课程是以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的。要使农村的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生活领域的变化与发展,确实有难度。于是我们就采用以小见大的策略,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入手,找身边丰富的农事、农活、农景资源为教学所用,从“小农村”中见“大社会”,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秋天这一季节所带来的喜悦和劳动的艰辛,强化珍惜劳动成果意思。老师不但设计了“我来诵”诗歌朗诵比赛(诵读关于种子的俗语以及感恩的诗歌),而且还开展了一项“我来种”实践活动。在课前两周,向一位家长借了一小块农地,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一粒种子,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种植,并要求常常去观察,试写发现日记,向家人了解当地常见种子的生长过程及生长条件……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但发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等常识,还体会到了农作物的来之不易,以及劳动人民的可爱之处。同时在活动中,学生更体会到了一种责任,学会对人、对事要负责等等其他的思想品质。
二、巧用人本“借”资源
1.向学生“借”资源:
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他们与自然的亲近,与家庭成员几代人的亲近也同样能成为品德课堂中的亮点。如果我们能正视这些差异资源,并巧妙地“借用”这些资源,那么农村的品德课堂或许就能像田野里的空气那样清新自然。例如在教学《民俗民风大观园时》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先向长辈了解本地的生活习俗,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作介绍或演绎。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有的包粽子,有的做汤团,还有的分香包等等,学生在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也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同时也培养了探求学习的兴趣。
2.向家长“借”资源:
农村的家长作为一种广泛而独特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通过让家长现身说法、参与学生品德评价、带领学生参观调查、跟踪采访等形式充分利用于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使之教育影响更多的孩子。
3.向 “友人” “借”资源:
农村品德课程资源要通过网络、实地教研等途径与城镇学校、兄弟学校的教师进行积极的研讨交流,在“走亲访友”过程中使得品德课程资源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共享,以解决一部分学校因客观条件造成的资源匮乏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寻找课程资源的难度,又可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度。
三、一“石”二“鸟”用资源
一块石头你可以用它铺路,也可以用它垫凳脚,还可以用它打水漂,课程资源亦是如此。我们如能对学生已经模糊了情景的再回忆、再认识、再体验,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往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处事的思辨能力,也必将会获得新的体验和收益。例如,针对农村学校门口常见的一个画面:年迈的爷爷奶奶骑着三轮车将孙子孙女送到校门口,顾不得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早已帮孩子把书包从车上拿下来背上肩,忙不迭地还要帮助孩子戴好红领巾,整一下衣领……当老师把这个孩子们习以为常的画面拿到《家人关爱我成长》课中时,或许以前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但现在通过老师的引导,从第三者的角度进行观察时,这种“无言的关爱”使学生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而当老师把这个画面运用到《我长大了》这课中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评论则又发生了变化。有许多孩子甚至对画面中孩子提出了批评,并发表了自己的“成长感言”。
四、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应注意事项:
1.紧扣目标找资源
课程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因此在收集资源之前教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锁定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在选取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以提升教学理念,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2.不弃不离用教材资源
教科书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我们首先要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当地儿童的生活实际灵活地使用,对教科书进行适当地拓展,创新设计主题活动。其次,我们也不能为开发当地资源而舍弃教材。教材从根本上讲它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经过多方专家论证的一个结果,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向标,也是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教师自己有创意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特色的教学活动形成的。
3.张弛有度取舍资源
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教师要慧眼识金,善于取舍。如果看到与课程有关的资源就不加选择地拿到课堂上,或者为“开发资源”而开发资源,那只会造成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堆砌,对于课堂效率而言到时只能是事倍功半。教师要甑别、取舍课程资源,注意广度、深度、适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以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度。(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丁洪刚
一、以“小”见“大”找资源
品德课程是以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的。要使农村的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生活领域的变化与发展,确实有难度。于是我们就采用以小见大的策略,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入手,找身边丰富的农事、农活、农景资源为教学所用,从“小农村”中见“大社会”,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秋天这一季节所带来的喜悦和劳动的艰辛,强化珍惜劳动成果意思。老师不但设计了“我来诵”诗歌朗诵比赛(诵读关于种子的俗语以及感恩的诗歌),而且还开展了一项“我来种”实践活动。在课前两周,向一位家长借了一小块农地,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一粒种子,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种植,并要求常常去观察,试写发现日记,向家人了解当地常见种子的生长过程及生长条件……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但发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等常识,还体会到了农作物的来之不易,以及劳动人民的可爱之处。同时在活动中,学生更体会到了一种责任,学会对人、对事要负责等等其他的思想品质。
二、巧用人本“借”资源
1.向学生“借”资源:
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他们与自然的亲近,与家庭成员几代人的亲近也同样能成为品德课堂中的亮点。如果我们能正视这些差异资源,并巧妙地“借用”这些资源,那么农村的品德课堂或许就能像田野里的空气那样清新自然。例如在教学《民俗民风大观园时》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先向长辈了解本地的生活习俗,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作介绍或演绎。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有的包粽子,有的做汤团,还有的分香包等等,学生在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也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同时也培养了探求学习的兴趣。
2.向家长“借”资源:
农村的家长作为一种广泛而独特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通过让家长现身说法、参与学生品德评价、带领学生参观调查、跟踪采访等形式充分利用于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使之教育影响更多的孩子。
3.向 “友人” “借”资源:
农村品德课程资源要通过网络、实地教研等途径与城镇学校、兄弟学校的教师进行积极的研讨交流,在“走亲访友”过程中使得品德课程资源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共享,以解决一部分学校因客观条件造成的资源匮乏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寻找课程资源的难度,又可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度。
三、一“石”二“鸟”用资源
一块石头你可以用它铺路,也可以用它垫凳脚,还可以用它打水漂,课程资源亦是如此。我们如能对学生已经模糊了情景的再回忆、再认识、再体验,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往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处事的思辨能力,也必将会获得新的体验和收益。例如,针对农村学校门口常见的一个画面:年迈的爷爷奶奶骑着三轮车将孙子孙女送到校门口,顾不得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早已帮孩子把书包从车上拿下来背上肩,忙不迭地还要帮助孩子戴好红领巾,整一下衣领……当老师把这个孩子们习以为常的画面拿到《家人关爱我成长》课中时,或许以前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但现在通过老师的引导,从第三者的角度进行观察时,这种“无言的关爱”使学生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而当老师把这个画面运用到《我长大了》这课中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评论则又发生了变化。有许多孩子甚至对画面中孩子提出了批评,并发表了自己的“成长感言”。
四、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应注意事项:
1.紧扣目标找资源
课程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因此在收集资源之前教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锁定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在选取过程中不断与教学目标对接,以提升教学理念,丰富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
2.不弃不离用教材资源
教科书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我们首先要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当地儿童的生活实际灵活地使用,对教科书进行适当地拓展,创新设计主题活动。其次,我们也不能为开发当地资源而舍弃教材。教材从根本上讲它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经过多方专家论证的一个结果,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向标,也是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教师自己有创意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特色的教学活动形成的。
3.张弛有度取舍资源
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教师要慧眼识金,善于取舍。如果看到与课程有关的资源就不加选择地拿到课堂上,或者为“开发资源”而开发资源,那只会造成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堆砌,对于课堂效率而言到时只能是事倍功半。教师要甑别、取舍课程资源,注意广度、深度、适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以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度。(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丁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