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局部的失范、失效及其顽强的疏远性一直是现代德育的顽疾,也是困扰学校德育的一个难题,尽管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低下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原因,有论者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但从根本上分析,并没有涉及到本质性的问题。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自律的过程,德育的实效性不能简单地要求立竿见影,也不应该把学生在严加管束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简单地理解为德育实效。笔者在长期的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现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德育工作与心理教育相脱节,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是解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理论上看,德育与心理教育有着各自独特有内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阶级或社会的要求,通过知识的传授、观念的养成、性格的培养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立场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组成。而心理教育则是指有目的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从内涵上看,心理教育是德育中不可分割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中一直忽视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把心理问题德育化或把德育问题心理化,没有充分地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不说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缺憾。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要塑造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必须注意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同时要进行抗诱惑及道德意志的培养,德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德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使德育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方向,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德育工作是否有现代意识的标志之一。因此,在几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心理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
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加强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
学校的德育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要想通过这一过程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要尊重和认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内部的有关矛盾,因为外部的德育因素只有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挥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根据德育目标的总体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德育不同的侧重点,体现出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和分阶段性。
二、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努力改善师生交往的质量,减少德育的阻力
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是权威和尊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关系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要把社会道德规范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和已形成的态度定势。所谓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如好感或厌恶、赞同或反对、趋向或回避等心理准备状态。德育工作能否有效关键是学生要有积极的态度定势。学生入学后一般都有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而缺乏接受品德教育的心理准备,对德育工作存在消极的态度定势;但大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这是有利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努力创设安全平等的氛围,使学生感到自己被关心、爱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同时,由于现在的学生独立性较强,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解和尊重出发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感受,从学生的处境观察其思想和行为动向;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首先去批评,教育他怎样去做,而是探求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分析,与学生寻求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自己主动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德育教育,学生容易接受,德育目的就更容易达到,因为学生真正“亲其师”了,自然而然也就“信其道”了。
三、在德育工作中采取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德育工作既要面向群体,也要注重解决个体问题。现行的德育教育一般多以学生集体为对象,如集体授课、听报告会、宣传等方式。加上普遍存在的大班教育,教师对于学生个体的思想状况、思想转变情况等缺少关心和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生思想日益活跃并呈现多元化态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接受着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学校德育教育必须改变忽视个体的状况。实际上,重视个体教育是了解学生心理、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前提。而每个学生个体思想的转变意味着集体教育的成功,并反过来促进集体思想观念的形成。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努力实现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的结合。在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当然,长期的德育实践告诉我们:德育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曲直的判断过程,而是一项非常艰难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是对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于各位专家的批评。不管怎样,我们相信,德育工作只有面对现实,不断地、及时地调整思路,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完善德育工作,使德育真正成为塑造人的事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双沟中学)
从理论上看,德育与心理教育有着各自独特有内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阶级或社会的要求,通过知识的传授、观念的养成、性格的培养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立场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组成。而心理教育则是指有目的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从内涵上看,心理教育是德育中不可分割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中一直忽视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把心理问题德育化或把德育问题心理化,没有充分地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不说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缺憾。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要塑造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必须注意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同时要进行抗诱惑及道德意志的培养,德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德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使德育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方向,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德育工作是否有现代意识的标志之一。因此,在几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心理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
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加强德育和心理教育工作
学校的德育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要想通过这一过程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要尊重和认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内部的有关矛盾,因为外部的德育因素只有通过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挥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根据德育目标的总体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德育不同的侧重点,体现出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和分阶段性。
二、建立积极的态度定势,努力改善师生交往的质量,减少德育的阻力
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是权威和尊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关系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要把社会道德规范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和已形成的态度定势。所谓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如好感或厌恶、赞同或反对、趋向或回避等心理准备状态。德育工作能否有效关键是学生要有积极的态度定势。学生入学后一般都有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而缺乏接受品德教育的心理准备,对德育工作存在消极的态度定势;但大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这是有利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努力创设安全平等的氛围,使学生感到自己被关心、爱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同时,由于现在的学生独立性较强,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解和尊重出发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感受,从学生的处境观察其思想和行为动向;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首先去批评,教育他怎样去做,而是探求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分析,与学生寻求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自己主动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德育教育,学生容易接受,德育目的就更容易达到,因为学生真正“亲其师”了,自然而然也就“信其道”了。
三、在德育工作中采取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德育工作既要面向群体,也要注重解决个体问题。现行的德育教育一般多以学生集体为对象,如集体授课、听报告会、宣传等方式。加上普遍存在的大班教育,教师对于学生个体的思想状况、思想转变情况等缺少关心和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生思想日益活跃并呈现多元化态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接受着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学校德育教育必须改变忽视个体的状况。实际上,重视个体教育是了解学生心理、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前提。而每个学生个体思想的转变意味着集体教育的成功,并反过来促进集体思想观念的形成。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努力实现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的结合。在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
当然,长期的德育实践告诉我们:德育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曲直的判断过程,而是一项非常艰难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是对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于各位专家的批评。不管怎样,我们相信,德育工作只有面对现实,不断地、及时地调整思路,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完善德育工作,使德育真正成为塑造人的事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双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