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苹果幼园间作物类型调查与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作物是果农为培肥地力,减小地表径流,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苹果幼园的前期产值,而在果树行间种植的其他作物。目前,庄浪县苹果幼园间作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各不相同,对果树的影响也千差万别。为了指导庄浪县苹果幼园搞好合理的间作套种模式,从2008年起,我们对庄浪县的14个果园乡镇的苹果幼园主要间作物类型、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适宜庄浪县苹果幼园的间作套种模式。
  一、果园间(作)套(种)对自然生态因素的优势利用
  1.合理经济利用土地
  新植幼龄果树由于枝少、冠矮,占地面积仅为全园面积的1/5~?1/3,1~4?年生的幼龄果树树冠投影面积仅为5.5%~30.5%。在幼龄果园中实施立体间(作)套(种),可使果园土地有效覆盖面积增加55%~75%,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果园光能利用率,增加果农收入。
  2.有效利用果园空间
  果树树冠距离地面高度一般在70~80 cm,而间作物所占垂直空间低于果树树冠高度。因此,在果园幼树地间(作)套(种)蔬菜、药材、黄豆、油菜及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或者种植白三叶草等绿肥作物,既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效果,又可充分有效利用果园空间。
  3.肥水合理分配利用
  由于果树属深根性植物,一般吸收20cm以下的深层养分,而间(作)套(种)作物大多根系浅,只分布在土壤耕作表层的25~30 cm处,一般主要吸收表层土壤中的养分、水分,果树与间(作)套(种)作物两者的根系在土层中的不同分布,分别合理有效利用了土壤中的养分、水分。
  4.改良果园土壤结构
  很多间(作)套(种)作物(如豆科的豆类、草类)的根系具有较强的固氮作用,间(作)套(种)豆科作物的果园可提高果园土壤含氮量。间(作)套(种)作物的耕作也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5.发挥综合生态效应
  果园立体间(作)套(种)后,由于果园覆盖面积增加,夏季温度变幅减少,不仅可防止果树幼龄期日灼发生,而且可以利用间(作)套(种)作物来饲养其他草食动物,增加畜产品和果园收入。同时,动物粪便又是很好的有机肥和沼气原料;可优化生态,改善果园的小气候。
  二、庄浪县苹果幼园主要间(作)套(种)作物类型
  1.绿肥牧草类
  主要有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等,一般为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90cm。这类间作物大多生长迅速,枝繁叶茂,根上着生较多根瘤,是很好的绿肥或牧草作物。除紫花苜蓿根系较深,蒸发量(蒸腾系数在700~900)较大外,其他绿肥根系较浅,蒸发量(蒸腾系数在500~700)较小。目前,一种是作为绿肥,在花期前刈割覆盖果树行间,腐烂分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另一种是作饲料喂养动物,粪便腐熟后还园,这样既可以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又为果农提供了一定的畜产品,一般亩收入1000~1200元。
  2.蔬菜类
  主要有辣椒、蕃茄、甘兰、萝卜、马铃薯等,一般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70cm,根系分布在10~30cm土层内,蒸腾系数在500~800。这类作物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需肥水较多的特点。
  3.中草药类
  主要有黄芪、党参、丹参、大黄、独活、冬花、板蓝根等,一般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30~100cm,根系一般分布在20~35cm的土层内,蒸腾系数一般在400~600。这类间作物大多生长较慢,需肥水较少,易管理,且经济价值较高,但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一般亩收入在1000~2000元。
  4.经济作物
  主要有西瓜、花生、黄豆、油菜等,一般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大多在30~50cm,根系分布在10~35cm的土层内,蒸腾系数在400~500。这类作物的亩收入一般在700~1500元左右。花生、黄豆、油菜一般生长期较短,生产技术简单,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果农所采用。而西瓜生产要求技术性高,投入的劳动力也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目前没有普遍采用。
  5.粮食作物
  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等,一般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株高一般为50~70cm,蒸腾系数450~600,玉米、高粱的株高都在150cm以上,蒸腾系数250~300。这类间作物一般亩收入300~500元左右。粮食作物一般根系分布较深,需肥量较大,对果树的影响亦大。小麦虽然植株较矮,管理粗放,用工量小,但蒸腾系数高,生产期消耗水分较多,加之一些食口性杂的害虫在小麦收获后为害苹果幼树,因此间作小麦、玉米、高粱认为是最不理想的。
  三、庄浪县苹果幼园比较适宜的间作模式
  1.“果 — 草”间作模式
  在果园中套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或者种植油菜、豆类等在生长前期作为绿肥翻压,可以与果树扩穴、深翻压绿肥结合,达到育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也可以利用这些牧草(如不够可充分利用庄前屋后空闲地种植紫花苜蓿)作为饲料,饲养羊、猪、兔、鸡等动物,动物粪便反还果园,作为优质有机肥利用,动物产品可增加果农收入。这样就可以延长产业链条,利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确实为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2.“果 — 药”间作模式
  在幼龄果园中间套作植株矮小、根系浅、肥水需用量小,对果树影响较小且经济效益显著的中草药类,如黄芪、党参、丹参、大黄、柴胡、人参、山药、板蓝根等,以达到作物倒茬和以药养园的作用。
  3.“果 — 菜”间作模式
  在幼龄果园中间作茄子、萝卜、甘蓝、辣椒、西红柿、叶菜类等耐阴或较耐阴类型蔬菜,利用果园初期间作种植蔬菜,实行精耕细作,不仅能当年盈利,及早收回果园投资,而且由于种植菜田有较高的肥水保证,有助幼龄果树增根扩冠。
  4.“果 — 经”间作模式
  在果園间作生育期较短、植株低矮的黄豆、红小豆、绿豆、黑豆、花生、油菜等,可利用豆科根瘤菌的固氮作物,提高土壤氮素含量,作物的秸杆覆盖果园后翻压,或粉碎做动物饲料利用,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亦十分可观。
  5.“果 — 瓜”间作模式
  在幼龄果园中间作瓜类,如种植西瓜、黄瓜、南瓜等这些瓜果类作物需用水量较少、与果树生长比较协调,经济效益较高,是果园间作中效益型的经济作物。
  6.“果 — 薯”间作模式
  在幼龄果园中间套种马铃薯等薯类作物,其枝叶茂盛、适应性强、根系较浅、与果树根系交叉较少,在果树阴蔽的条件下,对块茎形成无明显影响,但忌连作,必须采取轮作。
  四、果园间作应注意的问题
  1.无论那种间作方式,必须在果树行上留出营养带,营养带的宽度以树冠大小而定,一般应大于树冠宽度0.3米。切忌为了种植间作物而影响果树的生长,防止喧宾夺主。
  2.种植间作物前应施足基肥,在间作物生长期应补施足够的肥料,避免间作物与果树争肥争水,影响果树的生长。
  3.在间作物的常规管理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果树的生长,如土壤耕翻、施肥、灌水、病虫防治等,在这些农事活动中不能损伤果树的枝叶。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望长江,占地1108km2,拥有82万亩耕地,93.6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58.8万人,先后建成全国优质稻米、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连续三年稻麦亩产超吨粮,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全年发种量、产
期刊
[摘 要] 农产品安全联系着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但最近几年农产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一定的隐患。本文充分论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和意义,找出了影响凤城市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安全;问题;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期刊
[摘 要] 根据辽西谷子种植面积大,单产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谷子生育期各阶段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与辽西地区自然气候降水规律特点,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探索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及技术措施。  [关键词] 谷子生产;存在问题;解决途径;技术措施  谷子是辽西朝阳半干旱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占全区粮谷作物的四分之一,但由于气候干旱,栽培水平不高,谷子单产徘徊在200kg
期刊
庄浪县万泉镇北川果园是一个典型的乔化密植园,总面积66.7hm2,该园建于2003年,主栽品种为礼泉短富和惠民短富,授粉品种为寿红和俄矮,栽植密度为2.3×3m。经过我县果业局的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的辛勤探索,总结出了一套乔化密植果园优质高效栽培的管理模式,效益很好。一般每亩的投入为8000园左右,2010年该示范区的总收入3100万元,平均667m2的收入为3.1万元,现将成功的经验总结如下:  
期刊
[摘 要] 正确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推进规模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现实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有效对策进行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扶持;社会保障机制;基層组织服务  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业专业
期刊
[摘 要] 作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产业形态,发展“农家乐”旅游既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剖析“农家乐”发展八大瓶颈,并提出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管理效能、创树特色品牌、拓展市场营销、抓好教育培训等六条破解对策。  [关键词] “农家乐”;八大瓶颈;对策路径  我国“农家乐”旅游最初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成都
期刊
[摘要] 富硒紫色菜花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质地细嫩,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为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县高寒二阴地区冷凉性气候特点的优势,富硒资源区域优势,全膜双垄三沟集雨旱作蔬菜栽培新技术的优势,根据紫色菜的特征特性,种植绿色富硒紫色菜花,优势相当明显,使高寒二阴地区群众掌握种植栽培技术,也是改善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一条新途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促进绿色富硒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前景空间
期刊
[摘 要]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手段,推行技术人员科技联户,与职能工作相結合、与实施各类项目相结合、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建立四位一体的农技推广网络相结合,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关键词] 科技联户;四个结合;服务  近几年来,平度市把科技联户活动做为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体现农业科技人员自身
期刊
[摘要] 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播技术在榆中县高海拔阴湿区种植试验取得成功,解决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山区农民不能种植蔬菜的问题,并就高寒阴湿区发展旱作蔬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利用全膜双垄三沟栽培新技术的发展优势,笔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加快旱作蔬菜;全膜双垄三沟技术;对二阴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半干旱始终是困扰我县南山二阴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期刊
灌南县是我国食用菌行业主产基地县之一,是食用菌工廠化生产集聚度全国第一的县份。2010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10万t,行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在集约化发展食用菌产业,消化了大量农作物秸秆、下脚料的同时,灌南县年产出食用菌菌渣(废菌包袋装)达4亿袋。如何有效地综合利用菌渣并解决其面源污染,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灌南县在食用菌菌渣再利用中成功实践并示范推广了几种途径。  一、作为家畜饲料  食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