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
六年前,我是按部就班过日子的小职员,每天规划着自己做老板;六年后,我有了年入百万的公司,却规划着如何回到朝九晚五的生活。
吾生有涯,规划无涯。当我们尚未闹清规划的目的与标准是什么,生涯规划往往显得缥缈或无用。
所以,在开始正式的生涯规划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成功还是幸福,我要的是哪种人生——毕竟,这两者并非等义词。
成功与幸福的倒U关系
说到成功与幸福,碰巧有这么一件相关的事。
两个月前,我受邀到广东佛山去参加一个会议,其间走访了一些企业,并且跟当地居民进行了一些交流。每到一地,我除了看经济和物质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看人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这是社会观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在佛山感受最深的是当地人精神状态好,幸福感强,幸福指数比较高。相对的,我在北京却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不幸福”,说自己活得太累,生活压力太大。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相比北京,佛山不是大城市,也不是风景名城,但人们的幸福感为什么那么强呢?
其实,早就有人提出,中薪阶层的幸福指数最高,那些世人看来“最不成功”和“最成功”的人士幸福指数却相对偏低。最新的“全球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国民幸福感名列前茅的并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而是拉丁美洲、亚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非常高,而美国、英国这样的富裕国家却分别排在了第114位和第74位。
这些统计告诉我们,幸福感是相对的,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相关,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与你贫穷还是富有、是否成功出色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显然,这对于那些抱着“成功就会幸福”想法的许多当代年轻人来说,或许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是因为很多来找我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青年,张口就是成功,仿佛这是唯一目的。当然,我并不排斥将成功作为规划目的,我想要强调的只是:成功不等于幸福。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首先要弄清你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价值观,也就是说,你把什么看得最重。有人看重收入,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就会朝向高薪方向;有人看重地位,那么规划时就会优先考虑升迁;而有的人宁愿平凡安宁地生活,如此一来,职业生涯规划就会侧重稳定。一般来讲,职业价值观对确定职业规划具有本质意义。不过,从纵向来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会因时因境做出一定调整和改变。比如,一般在职业规划初级阶段会较多考虑一些经济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随着初级目标的实现,职业规划就会多一些考虑成就感的获得;再进一步,职业规划则会加大幸福感的权重。当然,任何一种职业价值取向都是因人而异的。
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特征,也可以说是宗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而每一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也都需要把握一条准则,那就是:你可以帮来访者分析情况,但永远不能代替他做出决定。
我帮很多人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咨询,其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2009年8月,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做咨询,想要确定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事实上,她的条件非常优秀,外形气质很好,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专业也是当下的热门。按照我的判断,她的整体素质非常适合到外企发展。
但是,她说了一段出乎我意料的话:“李老师,我并不想进外企,我希望自己能进国企。相对来说外企竞争太激烈,不稳定。我希望压力小点儿,稳定点儿,希望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显然,这个学生并不像当下很多年轻人那样把高薪和外企的名声看得那么重,相反的,她更看重生活的稳定性和家庭要素。
听了她的叙述,我理解了什么样的职业生涯才是她要的,也是能够带给她幸福快乐的。
在一个鼓吹成功学的年代里,人们提起生涯规划想到的就是“怎样做个成功人士”。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伟人和成精英,它只是按照人们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帮助他或她设计出适合的职业道路而已。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简单的模式可以套用到任何人身上,就像天底下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职业生涯规划。
所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之一就是:说出你的故事。
我真心期盼在我们这样一个人人都需要自我管理的时代,每个青年人都能大胆率真地说出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生涯规划就是理性的冒险
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则和目的,然后按照你的价值观,设定一条实现目标的路。如此即可吗?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还欠缺一点儿东西,那就是超越自我的冒险精神。
前面我们说过了,工作前期是满足生存需要,之后则会更多地侧重满足成就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又提出过“高峰体验论”。我想:一个人的高峰体验应该离不开奋斗的挑战与冒险过程。
举个例子:当你去爬泰山,经过了漫长艰难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山顶。此时,清晨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映入你的眼帘。这一刻,你一定会全身心地沉浸于高峰体验,你也就会暂时忘却了走的路,流的汗,吃的苦。再比如,一对情侣两情相悦,到了如胶似漆的状态。他们常常会沉浸在二人世界里,完全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这是否也会伴随一种高峰体验?
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同样也需要高峰体验。比如你是一名记者,肯定不会满足于简单的采访、写稿,你会争取进步,成为知名记者和媒体圈里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比如获得了新闻界的至高荣誉普利策大奖,你会去想能得多少奖金,够不够买栋房子?肯定不会,那一刻你的高峰体验是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
然而,一个人生涯高峰体验的获得需要巨大的付出,包括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失败。因而,国外有一种说法,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生涯冒险(career adventure)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如此。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一次冒险的历程,其中会有理想的召唤和奋斗的喜悦,这会给你带来精神的刺激。但同时,这种刺激也可能带你跌入深渊,甚至丧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生涯规划时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冒险精神,要多做一份承担痛苦和折磨的准备。
天底下任何一份职业,回归到本质上看,都避免不了一定的简单重复过程。因此,生涯发展并不像我们最初憧憬的那样完全充满着乐趣与新奇。当然,如果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素质能力进行与职业的有效匹配,那么,相应的痛苦就会呈现得少一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学会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分析自己的生涯和职场的关系,从而,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和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
我相信,带有冒险精神的理性思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青年人规避奔向理想道路上的潜在风险,让我们实现更多的高峰体验。
图/辛刚 编辑/张鸣[email protected]
李家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北京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副理事长
六年前,我是按部就班过日子的小职员,每天规划着自己做老板;六年后,我有了年入百万的公司,却规划着如何回到朝九晚五的生活。
吾生有涯,规划无涯。当我们尚未闹清规划的目的与标准是什么,生涯规划往往显得缥缈或无用。
所以,在开始正式的生涯规划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成功还是幸福,我要的是哪种人生——毕竟,这两者并非等义词。
成功与幸福的倒U关系
说到成功与幸福,碰巧有这么一件相关的事。
两个月前,我受邀到广东佛山去参加一个会议,其间走访了一些企业,并且跟当地居民进行了一些交流。每到一地,我除了看经济和物质方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看人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这是社会观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在佛山感受最深的是当地人精神状态好,幸福感强,幸福指数比较高。相对的,我在北京却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不幸福”,说自己活得太累,生活压力太大。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相比北京,佛山不是大城市,也不是风景名城,但人们的幸福感为什么那么强呢?
其实,早就有人提出,中薪阶层的幸福指数最高,那些世人看来“最不成功”和“最成功”的人士幸福指数却相对偏低。最新的“全球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国民幸福感名列前茅的并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而是拉丁美洲、亚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非常高,而美国、英国这样的富裕国家却分别排在了第114位和第74位。
这些统计告诉我们,幸福感是相对的,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相关,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与你贫穷还是富有、是否成功出色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显然,这对于那些抱着“成功就会幸福”想法的许多当代年轻人来说,或许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是因为很多来找我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青年,张口就是成功,仿佛这是唯一目的。当然,我并不排斥将成功作为规划目的,我想要强调的只是:成功不等于幸福。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首先要弄清你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价值观,也就是说,你把什么看得最重。有人看重收入,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就会朝向高薪方向;有人看重地位,那么规划时就会优先考虑升迁;而有的人宁愿平凡安宁地生活,如此一来,职业生涯规划就会侧重稳定。一般来讲,职业价值观对确定职业规划具有本质意义。不过,从纵向来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会因时因境做出一定调整和改变。比如,一般在职业规划初级阶段会较多考虑一些经济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随着初级目标的实现,职业规划就会多一些考虑成就感的获得;再进一步,职业规划则会加大幸福感的权重。当然,任何一种职业价值取向都是因人而异的。
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特征,也可以说是宗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而每一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也都需要把握一条准则,那就是:你可以帮来访者分析情况,但永远不能代替他做出决定。
我帮很多人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咨询,其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2009年8月,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做咨询,想要确定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事实上,她的条件非常优秀,外形气质很好,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专业也是当下的热门。按照我的判断,她的整体素质非常适合到外企发展。
但是,她说了一段出乎我意料的话:“李老师,我并不想进外企,我希望自己能进国企。相对来说外企竞争太激烈,不稳定。我希望压力小点儿,稳定点儿,希望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显然,这个学生并不像当下很多年轻人那样把高薪和外企的名声看得那么重,相反的,她更看重生活的稳定性和家庭要素。
听了她的叙述,我理解了什么样的职业生涯才是她要的,也是能够带给她幸福快乐的。
在一个鼓吹成功学的年代里,人们提起生涯规划想到的就是“怎样做个成功人士”。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伟人和成精英,它只是按照人们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条件,帮助他或她设计出适合的职业道路而已。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简单的模式可以套用到任何人身上,就像天底下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职业生涯规划。
所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之一就是:说出你的故事。
我真心期盼在我们这样一个人人都需要自我管理的时代,每个青年人都能大胆率真地说出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生涯规划就是理性的冒险
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则和目的,然后按照你的价值观,设定一条实现目标的路。如此即可吗?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还欠缺一点儿东西,那就是超越自我的冒险精神。
前面我们说过了,工作前期是满足生存需要,之后则会更多地侧重满足成就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又提出过“高峰体验论”。我想:一个人的高峰体验应该离不开奋斗的挑战与冒险过程。
举个例子:当你去爬泰山,经过了漫长艰难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山顶。此时,清晨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映入你的眼帘。这一刻,你一定会全身心地沉浸于高峰体验,你也就会暂时忘却了走的路,流的汗,吃的苦。再比如,一对情侣两情相悦,到了如胶似漆的状态。他们常常会沉浸在二人世界里,完全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这是否也会伴随一种高峰体验?
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同样也需要高峰体验。比如你是一名记者,肯定不会满足于简单的采访、写稿,你会争取进步,成为知名记者和媒体圈里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比如获得了新闻界的至高荣誉普利策大奖,你会去想能得多少奖金,够不够买栋房子?肯定不会,那一刻你的高峰体验是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
然而,一个人生涯高峰体验的获得需要巨大的付出,包括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失败。因而,国外有一种说法,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生涯冒险(career adventure)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如此。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一次冒险的历程,其中会有理想的召唤和奋斗的喜悦,这会给你带来精神的刺激。但同时,这种刺激也可能带你跌入深渊,甚至丧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生涯规划时必须具有想象力和冒险精神,要多做一份承担痛苦和折磨的准备。
天底下任何一份职业,回归到本质上看,都避免不了一定的简单重复过程。因此,生涯发展并不像我们最初憧憬的那样完全充满着乐趣与新奇。当然,如果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素质能力进行与职业的有效匹配,那么,相应的痛苦就会呈现得少一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学会用一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分析自己的生涯和职场的关系,从而,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和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
我相信,带有冒险精神的理性思考,能更好地帮助我们青年人规避奔向理想道路上的潜在风险,让我们实现更多的高峰体验。
图/辛刚 编辑/张鸣[email protected]
李家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北京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