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改变中国?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博是当下最火的舆论平台,许多既成研究更多着眼于它的积极影响及其微博媒介本身。很少有文章研究微博"围观"行为本身,本文从小处着手,以勒庞《乌合之众》和爱德华.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为理论基础,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之下微博围观的特点,结合新闻事件个案研究,重点分析微博"围观"行为的负面效应,并得出了一些减轻负效应的浅薄策略。
  关键词:微博 围观 社会转型 负效应
  引言
  "围观改变中国!"这是2010年微博元年打出的最振奋人心的一个标语。 我们不可否认微博围观,无论是在公益事业,还是舆论监督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是,是否微博"围观"无可挑剔?值得商榷。在社会面临着巨大转型的今天,网络暴力,谣言集散等愈来愈"发挥"出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研究微博"围观"行为的负面效应变得愈发重要。
  一、当今微博围观现象综述
  (一)定义微博围观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①"围观这一词汇是网络新兴用语,起初多见于论坛,是一种类似网络集合行为的新群体性行为。
  那什么是微博围观呢?微博围观是网民利用网络技术在微博平台上对公布在微博上的社会事件进行集中评议的行为活动②。微博围观与其他网络围观相比具有其十分独特的地方。微博围观是围观力量的一次大转移,围观的定义更加宽泛,可以理解为"被广泛关注",围观对象十分广泛,不再仅限于社会事件,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一张恶搞图片也容易被围观。网民不必局限于在社区论坛"楼主"的"楼下"跟帖参与,更可以通过 "发布"、"转发"、"评论"微博积极互动来共同设置话题的,使得经由最广泛讨论的议题会以"热点话题"的面貌出现在微博广场和所有用户首页,使其扩大化。
  (二)当今微博围观发展现状。
  据CNNIC第30次调查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网民使用率50.9%③。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微博用户构成情况如下:性别构成方面,女性使用微博比例高于男性;年龄阶层方面,年龄分布较大,其中绝大部分是18-25歲的年轻人;教育水平方面,微博用户的教育水平绝大部分是本科及以上历;职业地位方面,学生和公司职员是微博的主要受众群体。
  微博围观的参与者则是微博用户中的组成者,微博受众的庞大数量势必造成微博围观人数众多,围观规模较大。从微博受众年龄分布上可以看出微博围观者多集中在"80、90后"的年龄段,心智较为不成熟。从微博受众的性别分析上,女性围观者比重大,易受感性因素影响。同时微博受众的职业分布上看,微博围观者群体文化水平较高,属于社会发展的主力人群,因而围观负效应产生后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这是需要十分值得警惕的。
  (三)社会转型时期微博围观的特点。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进入了最为复杂的攻坚阶段。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④包括:1、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充满了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2、个体价值多元化特征明显。3、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超常态分化。社会财富分配在多个层面失衡,社会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
  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社会形态变迁,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变化在网络交往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微博这种"平视而开放"的新闻视角上,网民看到社会转型的艰难,体验社会分化的尖锐,讨论社会利益的分歧。网民可以赞扬,可以批评、可以质疑,同时也在社会反思。
  社会转型时期微博围观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虚拟性,围观者没有切身的直接参与,而是以延伸的视觉和情感参与围观。2、自发性,中国传统文化给围观者提供了心理营养和惯性,使得围观"看热闹"成了中国的一种社会常态。3、情绪性,社会阶级分化,变革矛盾凸显,围观者带着主观情绪在聚集围观,4、短暂性,网民位于不同节点的个体闲暇时会在流动的网络中游走挖掘,自发寻找那些足以引发兴趣的围观客体,一旦发现便不假思索地参与其中,发现下一个目标又赶紧撤离。
  二、社会转型时期微博围观的负效应
  (一)情绪性的发泄,群体极化现象。
  勒庞在"乌合之众"当中指出"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⑤。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公权力过大。网民把对现实积压的怒火,对官权利的仇恨,在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中,不能自制,随意地进行情绪性的发泄,攻击他人、发动大规模的诋毁活动。网友带着对现实的愤怒围观某个社会事件, 很容易形成集群效应,群体极端化,构成网络暴力,造成难以控制的社会危害。在微博这样一个平台内,大众极易沦为冲动易变、缺乏理性的"刽子手",对个体造成身心上的创伤。
  2011年五一假期,武汉一位13岁的"五道杠"少年突然在网络间"走红"。在新浪微博上,对他比较全面的转发是这样的:"黄艺博,肩挂五条杠臂章的武汉市少先总队副总队长,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如今12岁的黄艺博已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并附上了他颇具"官腔"的照片。一时间"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终于出现了,转世啊穿越啊什么的都是浮云""中国少先队武汉市总队长黄艺博同志!五条杠的你伤不起啊!三个人的表情,站位,动作真是官场的真实写照啊"等一系列的激烈反讽转发遍布了各大微博平台,仅新浪微博截止到5月4日就有162986条关于他的评论和转发,位居新浪热门话题排行榜第四。
  网民围观转发基于长久以来对公权力的纠结心态,将对官员贪腐的愤恨集中火力释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如此高频的转发和高度的围观已经严重伤害到这个年仅13岁的孩子。网民随意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这"官样小大人"的悲慨,对一个并不具备独立见识孩子的戏谑怒骂,在虚拟的微博平台中将其视作靶子肆意地进行语言的狂欢,归结到底都是一种伪正义。   (二)仇富心理的滋生蔓延。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加之经济制度的不完善,贫富差距逐渐加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警戒线。对于财富流量的不平衡以及获取财富手段的紊乱,中国人的仇富心理日益膨胀,蔓延。近年来,只要网络上一旦出现绑架杀害富人的事件,总有人拍手陈快。一旦有人在微博中炫富炒作,立即会招来口水战。人们对与"富"有关的事件,达到了一种盲目仇恨的状态。
  2012年11月26日晚,杭州下沙杭电教学区东门发生了一起惨烈的车祸,一辆保时捷跑车将杭电通信学院一名研究生撞飞。经检测,驾驶人林某某体内的酒精浓度为零。由于事发学校门口,肇事的又是一辆保时捷豪车,瞬时,网络围观汹涌而来。统计得出,此条新闻于28日凌晨在网络上发布,至28日上午,已有转发683条,评论122条,瞬间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尽管此交通事故的责任报告还没有发布,但是网民的意见却呈现出了"一边倒"的趋势,同时网友的观点充满了极大的"仇富情绪"。肇事者"保时捷车主"的身份,引起了网友对"富二代"的激烈讨论。不少网友认为在此事的处理中,肇事者利用金钱干扰了责任判定。有些网友还发表了自己的"判决建议"。于此同时,在"一边倒"的讨论中,也有少数网友理性呼吁大家客观看待此事,不要因为肇事者的家庭背景而心存偏见。但是这种观点很快招致了其他网友的"围攻", 理性观点受到排挤和压制。这样一个普通的交通事故,受仇富心理的驱动,许多围观受众不明真相,随意发动自我舆论的长矛,中伤他人,干涉司法公正。假使仇富心理的滋生蔓延得不到控制,那么社会生活秩序的潜在威胁将随时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三)谣言集散地,导致自媒体的信任危机。
  社会转型阶段,个体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一些网民出于自身目的,随意造谣,炒作事件。谣言本身具有新鲜刺激性,引发"看热闹"的看客草率转发,进而实现谣言集散,对社会,他人造成极大影响。爱德华·洛伦兹的"蝴蝶效应"理论认为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即风暴⑥。 该理论理论对谣言裂变有一定的论证意义,其中"蝴蝶效应"引发的社会风暴、危害值得警惕。在微博围观中,网民盲目转发谣言,一些舆论领袖的转发对于谣言的扩大推波助澜。即便是有关微博平台及时给与辟谣,但是无法阻止,谣言层出不穷的发生。
  2011年12月6日晚,"金庸去世"的谣言震动了新浪微博,甚至认证名人及认证媒体微博账号等微博意见领袖也参与到哀悼之中,《中国新闻周刊》的草率转发以及在人人网上同步更新使大量初期持怀疑态度的网民加入围观和转发的行列。直到8点40分闾丘露薇微博辟谣,谣言才逐渐平息。但是辟谣微博的转发量远小于谣言的转发量,许多网友仍惯性认为金庸已去世。"金庸被去世"使网民不但以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微博上"V名人"及"V媒体",同时也开始将焦点转到不实信息的载体,即作为自媒体的微博的信任危机上。
  (四)冷漠"看客"心理带来信息麻醉。
  新浪微博注册用户中有一部分名人、政要选择了实名制认证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绝大多数用户均是网络匿名。这种匿名无形中暗合了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强调"无名氏"的群体,他们漫无目的地,无动于衷地在网络中游走,寻找兴趣点。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在论述媒介功能时提出:现代媒介带来的信息爆炸会使公众渐渐产生冷漠情绪,从而导致对任何事情都处于一种麻木状态。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是复杂性,长久性和艰巨性,呈现在新闻上面就是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因此,网民对于许多事件新闻产生了免疫,见惯不怪。许多网民在一些社会事件的微博评论中,留言"飘过""路过",这种"看热闹"的看客现象有时占到微博评论的一半左右。
  三、怎样减轻微博围观的负效应
  (一)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微博围观的主体是网络用户,鉴于当下网络法规的不完善,因而公众媒体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社会,学校需要加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责任义务的教育。人在社会中应该要受到各种制约,绝对自由的个体是不存在的,也不应该存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人们对"网络文明公约"的认知和学习,这样才能创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增强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
  微博议程设置,有力的途径就是将微博的空间细化,更细致、更明确的子系统将有利于对微薄的管理和控制。如果把微博的功能细化,比如设定专业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门外汉"做主的局面,使得微博能够实现更完善的管理和控制。
  (三)增强把关人环节
  在微博中,把关人无疑就是新浪,腾讯等的运营商。在已有曝光专区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整的"更正与答辩"⑦平台,于微博醒目位置显示。一面张贴已核实的、确定的虚假原帖与删帖启事;另一方面,可将平台向用户开放,允许虚假信息提及的相关人或委托人持相关证据及核实材料进行答辩。
  注释:
  ①"围脖"背后的"围观"--以新浪微博为例,王晶晶,【业务交流】
  ②彭昊.论网络围观的伦理意蕴[J].网络财富,2009.
  ③CNNIC第30次調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t20120723_32497.htm
  ④蔡楚泓.运用《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学解读微博的信息传播.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⑤百度百科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0.htm
  ⑥百度百科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90615.htm
  ⑦陈力丹.更正与答辩--一个被忽视的国际公认的新闻职业规范[J].国际新闻界,2003(5).
  参考文献:
  [1]陈莉". 自媒体"狂欢时代需自省---微博客生存状况之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11).
  [2]陈建.社会化媒体舆论表达的民粹主义隐优微博客的舆论表达为例[J].东南传播,2010,(11).
  [3]李光焱.谣言横飞或成"公共厕所"微博还能搏动多久?[N].广州日报,2011-03-23.
  [4](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今的网络内容鱼目混珠,消极的思想给西藏生带来巨大的危害。面对这种局面,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应对网络给西藏生带来的考验,采取有效的策略,让他们在网络的德育教育下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内地西藏生 网络文化 德育教育  2010年西藏教育厅将首届西藏内地中职班的70多名学生派到我校进行学习,直至2013年我校已有250余名西藏学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学校在教学上、生活上给学生提供
期刊
摘 要:瞿秋白是向中国最早介绍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人,也是系统地介绍共产国际极其理论战略的第一人,曾担任过中共早期的最高领导人。他一生短暂,仅有36年光阴。这其中,却是有15年是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然而瞿秋白的革命生涯却是顺逆交错的。作为一位书生政治家,瞿秋白恪尽自己的革命本分,并表现出自己对革命特有的大爱与大智精神,这在他的狱中遗作《多余的话》里有充分的显示。  关键词:瞿秋白;共产国际;中共
期刊
摘 要:本文作者通过阅读西班牙著名学者曼纽尔.卡斯特的著作《网络社会的崛起》,感悟一个正在悄然浮现的新的社会结构--网络社会,在这个社会形态中,一切固有的经验、规律、方式等等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学问题都因不再为我们所熟知而变得耐人寻味。如何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顺应环境、适应社会,进而能动地改造社会,成为当代社会的每个年轻人都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感悟;网络社会;冲击力  选
期刊
摘 要:伴随网络发展产生的SNS服务快速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行业。最著名的有facebook、twitter等。因此,在SNS已经建立起的诚信平台上,其商务价值逐渐展现出来。提出了利用Flex网络编程技术进行在线随机视频为主题的社交网络系统设计。  关键词:Flex;随机视频;社交网络;RealTalk  纵观国内的互联网现况,会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婚恋网站不断的成立还有许许多多的交友
期刊
理想和信念是促进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也事关人的终身追求。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作为我国宝贵的人才、肩负实现中国梦的广大研究生,坚定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想和信念,不仅关系他们自身是否能够全面发展,而且对我国的前途和命运至关重要。科学把握当前研究生群体中面临的信仰危机,探索解决之道,使他们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马克思主
期刊
摘 要:在三网融合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伴随着IPTV、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的蓬勃发展,人们基于电视的互动和社交需求已逐渐被激发出来,社交电视在逐渐从概念变成现实。作为移动社交电视APP,湖南卫视开发的"呼啦"作为其的领军人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主要对"呼啦"进行个案分析,将其置身于三网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中,探索其发展利弊,力求为未来的"社交电视"发展提供新兴视角。  关键词:三网融合、社交电视、"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地区27个省会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作为调查对象, 主要从检索功能设置和检索结果两个方面分析地市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检索功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信息检索功能的建议。  关键字: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检索 信息检索  随着网络时代的悄然来临,政府网站建设已成为引领电子政务体系变革的创新工程。在我国,政府网站建设体系与电子政务一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行政级别来看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安全文化理论,深入探讨了煤矿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以期对煤矿企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煤矿安全生产、高效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文化;三三整理;四项技术  管好人的行为首先要管好人的心,管好企业同样如此,对于煤矿这一高危行业来说,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那么,企业的"心"就是灵魂,就是安全文化。什么是安全文化,怎样
期刊
摘 要: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融儒释道多家精神为一家的独特文人,该论文剖析了儒释道精神在苏轼身上的表现,并将其纳入宋朝儒释道融合的大背景下考察,认为儒释道在苏轼身上的融合其实正是宋朝时期儒释道三家融合潮流具体到个人身上的表现  关键词: 苏轼 儒释道 融合  梁实秋说过:"一个道地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品。"①我认为儒释道的融合在苏轼身上体现可谓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概很难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各种相亲交友类节目异常火爆,电视相亲突破了传统的相亲方式,拓展了交友的范围,是现代手段与传统相亲的结合,与此同时,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问题也开始被关注,究竟媒介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和引导社会价值观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就这问题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视相亲 媒介 质性研究 传播学  自湖南卫视推出了婚恋交友节目《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