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大学生学生记者团存在政治素养不高、专业能力不足、工作责任感不强等问题。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记者团的培养,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培养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全面培训,坚持以老带新,完善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大学生记者的综合素养,保持大学生记者团队伍稳定,凝聚团队力量,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记者团;培养;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1;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032-02
新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高校宣传工作中的年轻力量,大学生记者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记者团存在着政治素养不高、专业能力不足、工作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因此,高校要重視大学生记者团的培养,使大学生记者团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力军、先锋队。
一、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加强高校大学生记者团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校大学生记者工作队伍,有助于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1.大学生记者团是助力高校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力军
大学生记者团作为高校宣传队伍中的生力军,活跃在校园新闻第一线,是高校特色文化产出和传播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网络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蓬勃发展,高校校园媒体建设除了新闻网、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公告栏等平台,还包括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等新兴媒体平台。而高校宣传部门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专职人员往往较少,在兼顾如此多的媒体平台时,很难应付自如,对大学生记者的培养愈发显得重要且急迫。大学生记者团来源于庞大的学生群体,有着数量优势,充分利用好学生记者有助于缓解高校宣传工作中的人员紧张问题。
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更新内容类型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还有音频、视频等,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熟练的新闻采编、摄影摄像技术,还要具备娴熟的编辑排版、视频剪辑、图像处理等技术。大学生思维活跃、热情积极,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胜任各类新媒体平台操作和视频图像的剪辑处理,因此高校可以借助大学生记者的力量,充实本校的新闻宣传新媒体技术团队。
2.大学生记者团是助力发掘高校校园新闻亮点的先锋队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秀典型,走到师生的身边,倾听师生的声音,做让师生满意的宣传,讲让师生满意的故事。但是,部分高校宣传部门工作内容庞杂,人手有限,工作人员精力有限,在深入一线方面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来自全校范围的高校大学生记者团成员恰好可以填补未能关注到的地方。他们来自学生群体,与教师和周围同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广泛的交流机会,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具备基本的新闻线索收集和新闻采编的能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师生的想法,更加及时地传递师生的需求,挖掘新闻亮点,写出有温度、有质量的宣传作品。
二、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培养的方法路径
1.加强全面培训,提升综合素养
高校大学生记者团作为一支业务型团队,业务能力是核心。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记者团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全面加强大学生记者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修养提升。加强大学生记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记者端正新闻宣传工作态度,增强新闻宣传工作政治素养,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政治能力,有利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优秀大学生记者队伍,充分发挥思想引导和文化育人的作用。
大学生记者都是通过精心选拔,好中选优产生的,但除了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外,其他学生基本不具备新闻传媒相关知识背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新闻宣传工作业务技能基础不扎实。高校宣传部门专职人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专职人员的师资资源,系统地对大学生记者团成员开展新闻采编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技巧指导,切实提高大学生记者新闻宣传工作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同时,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大学生记者团培养方面,高校应结合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形势和特点,整合校内师资资源,拓展校外专家学者、新闻从业者等资源,开展全媒体新闻采编培训讲座、面对面交流座谈会等,帮助大学生记者开阔视野、了解行业。
2.坚持以老带新,保持队伍稳定
大学生记者团从全校范围选拔,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人员结构复杂。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不断加重,学生能投入社团活动的时间减少,一些高年级较为成熟的大学生记者很难兼顾学业和校园实践,选择换届退出。而低年级学生经验不足、技能掌握不娴熟,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队伍难以稳定。而“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新老队伍更替的无缝衔接,因此坚持“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对保持高校大学生记者团队伍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让经验丰富的记者团老成员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带领新成员,并在新闻知识学习和新闻实践过程中给予新成员指导与帮助,辅助新成员完成上面交办的新闻宣传工作和团队任务,使新成员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高校可开展优秀学生记者分享交流会,激发其他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热情和干劲。同时,针对新成员的个性和特长,高校要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充分强化每一位学生记者的自身优势,使其既具备适应新闻宣传工作需要的基本素养,又具备自己的突出专长。
3.完善制度机制,凝聚团队力量
任何一个团体的建设都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规定作为保障,才能保证这个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制度纪律则是第一抓手。高校要建设好大学生记者团,就要制定完善的组织章程,明确大学生记者团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内部关系、职责范围、权利义务、活动规则、纪律措施等。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制定完备的业务工作章程,对大学生记者团的业务性质、运作方式、基本要求、行为规范等进行明确规定。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约束大学生记者团中不同部门的学生记者,强化其责任意识。
大学生记者大多是因为对新闻工作感兴趣而自发加入,新闻宣传工作者大多在幕后,难以获得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因此,高校要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增强大学生记者的获得感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可以从记者团工作参与率、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新闻实践进行考核,对积极参与、成绩突出的个体或部门给予奖励,并开展“十佳新闻记者”“十佳新闻作品”评选等,激发大学生记者参与新闻实践的热情,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三、结语
总之,作为高校宣传工作中的年轻力量,大学生记者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要自主培养一支精明强干、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大学生记者队伍,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宣传品牌,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作用,这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推动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庞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西大学,2019.
[2]王一彪.不断增强“四力”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记者团;培养;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1;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0-0032-02
新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高校宣传工作中的年轻力量,大学生记者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记者团存在着政治素养不高、专业能力不足、工作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因此,高校要重視大学生记者团的培养,使大学生记者团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力军、先锋队。
一、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加强高校大学生记者团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校大学生记者工作队伍,有助于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1.大学生记者团是助力高校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力军
大学生记者团作为高校宣传队伍中的生力军,活跃在校园新闻第一线,是高校特色文化产出和传播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网络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蓬勃发展,高校校园媒体建设除了新闻网、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公告栏等平台,还包括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抖音等新兴媒体平台。而高校宣传部门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专职人员往往较少,在兼顾如此多的媒体平台时,很难应付自如,对大学生记者的培养愈发显得重要且急迫。大学生记者团来源于庞大的学生群体,有着数量优势,充分利用好学生记者有助于缓解高校宣传工作中的人员紧张问题。
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更新内容类型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文字和图片,还有音频、视频等,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熟练的新闻采编、摄影摄像技术,还要具备娴熟的编辑排版、视频剪辑、图像处理等技术。大学生思维活跃、热情积极,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胜任各类新媒体平台操作和视频图像的剪辑处理,因此高校可以借助大学生记者的力量,充实本校的新闻宣传新媒体技术团队。
2.大学生记者团是助力发掘高校校园新闻亮点的先锋队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秀典型,走到师生的身边,倾听师生的声音,做让师生满意的宣传,讲让师生满意的故事。但是,部分高校宣传部门工作内容庞杂,人手有限,工作人员精力有限,在深入一线方面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来自全校范围的高校大学生记者团成员恰好可以填补未能关注到的地方。他们来自学生群体,与教师和周围同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广泛的交流机会,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具备基本的新闻线索收集和新闻采编的能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师生的想法,更加及时地传递师生的需求,挖掘新闻亮点,写出有温度、有质量的宣传作品。
二、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培养的方法路径
1.加强全面培训,提升综合素养
高校大学生记者团作为一支业务型团队,业务能力是核心。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记者团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全面加强大学生记者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修养提升。加强大学生记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记者端正新闻宣传工作态度,增强新闻宣传工作政治素养,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政治能力,有利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优秀大学生记者队伍,充分发挥思想引导和文化育人的作用。
大学生记者都是通过精心选拔,好中选优产生的,但除了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外,其他学生基本不具备新闻传媒相关知识背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新闻宣传工作业务技能基础不扎实。高校宣传部门专职人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专职人员的师资资源,系统地对大学生记者团成员开展新闻采编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技巧指导,切实提高大学生记者新闻宣传工作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同时,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大学生记者团培养方面,高校应结合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形势和特点,整合校内师资资源,拓展校外专家学者、新闻从业者等资源,开展全媒体新闻采编培训讲座、面对面交流座谈会等,帮助大学生记者开阔视野、了解行业。
2.坚持以老带新,保持队伍稳定
大学生记者团从全校范围选拔,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人员结构复杂。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不断加重,学生能投入社团活动的时间减少,一些高年级较为成熟的大学生记者很难兼顾学业和校园实践,选择换届退出。而低年级学生经验不足、技能掌握不娴熟,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队伍难以稳定。而“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新老队伍更替的无缝衔接,因此坚持“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对保持高校大学生记者团队伍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让经验丰富的记者团老成员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带领新成员,并在新闻知识学习和新闻实践过程中给予新成员指导与帮助,辅助新成员完成上面交办的新闻宣传工作和团队任务,使新成员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高校可开展优秀学生记者分享交流会,激发其他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热情和干劲。同时,针对新成员的个性和特长,高校要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充分强化每一位学生记者的自身优势,使其既具备适应新闻宣传工作需要的基本素养,又具备自己的突出专长。
3.完善制度机制,凝聚团队力量
任何一个团体的建设都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规定作为保障,才能保证这个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制度纪律则是第一抓手。高校要建设好大学生记者团,就要制定完善的组织章程,明确大学生记者团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内部关系、职责范围、权利义务、活动规则、纪律措施等。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制定完备的业务工作章程,对大学生记者团的业务性质、运作方式、基本要求、行为规范等进行明确规定。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约束大学生记者团中不同部门的学生记者,强化其责任意识。
大学生记者大多是因为对新闻工作感兴趣而自发加入,新闻宣传工作者大多在幕后,难以获得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因此,高校要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增强大学生记者的获得感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可以从记者团工作参与率、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新闻实践进行考核,对积极参与、成绩突出的个体或部门给予奖励,并开展“十佳新闻记者”“十佳新闻作品”评选等,激发大学生记者参与新闻实践的热情,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三、结语
总之,作为高校宣传工作中的年轻力量,大学生记者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要自主培养一支精明强干、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大学生记者队伍,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宣传品牌,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作用,这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推动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庞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西大学,2019.
[2]王一彪.不断增强“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