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诗词歌曲,语言简洁明快,词意优美具有非常浓厚的艺术气息。本文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以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水平。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析
前言
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创作之初就是可以配乐吟唱的。古诗词的语言精炼简洁,语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文化气息。尤其是以古诗词的形式配与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艺术歌曲形式,是我国传统人民的智慧表现,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1.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概述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我国古代诗人所做的诗词配乐乐曲,所演唱出来的一种歌曲表现形式。根据我国现存的古诗词资料,可以看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种类有许多种,将这些艺术歌曲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种:古词古曲、古词今曲、仿古诗词曲。古词古曲主要就是指,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现存的具有完整诗词,以及完整的曲谱的歌曲。这类完整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我国只有少部分流传了下来。古词今曲是指,我国当代的作曲家,将古代的诗词重新谱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歌曲形式。在现代这种歌曲的作品有很多,比如众所周知的歌曲《人约黄昏后》,歌词为朱淑真《生查子·元夕》(也有说是欧阳修所作),邓丽君演唱。歌曲《但愿人长久》,歌词为苏轼的《水调歌头》,王菲演唱。歌曲《月满西楼》,歌词为李清照《一剪梅》,龚玥演唱。歌曲《枉凝眉》,歌词为曹雪芹《枉凝眉》,于文华演唱。仿古体诗词曲,就是指现代的作曲家仿照古人创作诗词的方式,而创作的歌曲,并进行谱曲,所演唱出来的艺术歌曲。
2.中國古诗词艺术歌曲所展现的音乐美
古代诗词艺术歌曲,以简练的文字,美的旋律,将古代人民的生活以及情感展现了出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感受。因此具有非常浓厚的音乐美感,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
2.1节奏美
古代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非常简洁明快,人们将具有规律,重复性的节奏,展现出来。如风吹过树叶抖动的声音、劳动人民喊号子的声音、水滴落的声音、鸟的叫声。这些既有规律又轻快的声音能够,从心灵上带给人们舒适和享受。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将这些节奏辅以强弱音,在演奏过程中注入感情,就形成节奏感明快的曲调。古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符合,一定的押韵格式。诗词在诵读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语音的强弱以及轻重的区别。因此具有非常强烈的节奏感。这种押韵感与歌曲的旋律融合一体,让古诗词具有,非常明快的节奏感以及韵律感。
2.2音调美
每个音阶都有不同的音调,每首艺术歌曲都是有不同的音调组合而构成的,所以也就构成了不同音调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歌曲。而古诗词是有许多单独的文字组合而成的,这些文字经过组合,也形成了不同的音调。诗词的旋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平仄律所展现出来的。它能够对诗词的声调进行区别,将平仄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也可以形成和谐、明快、清晰的音调。随着时代的更替,古代文人用他们的智慧,将诗词的韵律进行完善以及修饰,古诗词在音调和旋律的融合下,将诗词所具有的音调美更加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2.3声情美
节奏和音调,都是由诗词的文字的发音以及规律、轻快的声音融合而成的,但是,诗词的音乐美并不是依靠这些就可以体现的,更取决于,创作过程中情感的表达。将节奏、音调、情感融合为一体,才可以展现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美。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每一个诗作都是诗词人“情感”的重要体现,只有唱出诗人诗作中所表现出的“情”才是对歌曲最好的表现。道出“情”是发“声”的前提,只有表现出了情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
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延伸
现代大街上,广为传唱的都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具有浓厚的娱乐性以及大众性,而古代诗词也是由朝代更替,而流传下来的,它体现了我国艺术形式的变化与发展。随着近些年,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崇,许多词曲创作者,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优美的意境,唯美的曲调,经过现代艺术的再加工,能够让当代的年轻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力,让古代诗词得到传承和弘扬,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魅力。
结论
总体而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的词曲创作者,对中国古诗词进行了在加工,将流行音乐元素与古诗词融合一体,让年轻的一辈,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可以激发人们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进而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陶冶年轻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更加能够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音乐魅力。
参考文献:
[1] 韦歌. 中国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分析及韵味把握[D]. 河南大学.
[2] 罗曼丽. 声中有境 入韵传神——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美学剖析[J]. 中国文艺家, 2017, 000(012):P.66-66.
[3] 沈佳文.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润腔的处理[J]. 考试周刊, 2015, 000(013):31-32.
[4] 黄愕芳. 简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J]. 北方音乐, 2017, 037(001):200-200.
[5] 韩静. 声中有境 入韵传神——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美学剖析[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2):127-131.
[6] 沈佳文.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民族风格体现[D]. 上海音乐学院, 2010.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析
前言
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创作之初就是可以配乐吟唱的。古诗词的语言精炼简洁,语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文化气息。尤其是以古诗词的形式配与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艺术歌曲形式,是我国传统人民的智慧表现,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1.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概述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我国古代诗人所做的诗词配乐乐曲,所演唱出来的一种歌曲表现形式。根据我国现存的古诗词资料,可以看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种类有许多种,将这些艺术歌曲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种:古词古曲、古词今曲、仿古诗词曲。古词古曲主要就是指,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现存的具有完整诗词,以及完整的曲谱的歌曲。这类完整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我国只有少部分流传了下来。古词今曲是指,我国当代的作曲家,将古代的诗词重新谱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歌曲形式。在现代这种歌曲的作品有很多,比如众所周知的歌曲《人约黄昏后》,歌词为朱淑真《生查子·元夕》(也有说是欧阳修所作),邓丽君演唱。歌曲《但愿人长久》,歌词为苏轼的《水调歌头》,王菲演唱。歌曲《月满西楼》,歌词为李清照《一剪梅》,龚玥演唱。歌曲《枉凝眉》,歌词为曹雪芹《枉凝眉》,于文华演唱。仿古体诗词曲,就是指现代的作曲家仿照古人创作诗词的方式,而创作的歌曲,并进行谱曲,所演唱出来的艺术歌曲。
2.中國古诗词艺术歌曲所展现的音乐美
古代诗词艺术歌曲,以简练的文字,美的旋律,将古代人民的生活以及情感展现了出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感受。因此具有非常浓厚的音乐美感,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
2.1节奏美
古代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非常简洁明快,人们将具有规律,重复性的节奏,展现出来。如风吹过树叶抖动的声音、劳动人民喊号子的声音、水滴落的声音、鸟的叫声。这些既有规律又轻快的声音能够,从心灵上带给人们舒适和享受。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将这些节奏辅以强弱音,在演奏过程中注入感情,就形成节奏感明快的曲调。古诗词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符合,一定的押韵格式。诗词在诵读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语音的强弱以及轻重的区别。因此具有非常强烈的节奏感。这种押韵感与歌曲的旋律融合一体,让古诗词具有,非常明快的节奏感以及韵律感。
2.2音调美
每个音阶都有不同的音调,每首艺术歌曲都是有不同的音调组合而构成的,所以也就构成了不同音调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歌曲。而古诗词是有许多单独的文字组合而成的,这些文字经过组合,也形成了不同的音调。诗词的旋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平仄律所展现出来的。它能够对诗词的声调进行区别,将平仄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也可以形成和谐、明快、清晰的音调。随着时代的更替,古代文人用他们的智慧,将诗词的韵律进行完善以及修饰,古诗词在音调和旋律的融合下,将诗词所具有的音调美更加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2.3声情美
节奏和音调,都是由诗词的文字的发音以及规律、轻快的声音融合而成的,但是,诗词的音乐美并不是依靠这些就可以体现的,更取决于,创作过程中情感的表达。将节奏、音调、情感融合为一体,才可以展现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美。对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每一个诗作都是诗词人“情感”的重要体现,只有唱出诗人诗作中所表现出的“情”才是对歌曲最好的表现。道出“情”是发“声”的前提,只有表现出了情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
3.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延伸
现代大街上,广为传唱的都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具有浓厚的娱乐性以及大众性,而古代诗词也是由朝代更替,而流传下来的,它体现了我国艺术形式的变化与发展。随着近些年,我国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崇,许多词曲创作者,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优美的意境,唯美的曲调,经过现代艺术的再加工,能够让当代的年轻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力,让古代诗词得到传承和弘扬,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魅力。
结论
总体而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的词曲创作者,对中国古诗词进行了在加工,将流行音乐元素与古诗词融合一体,让年轻的一辈,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可以激发人们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进而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陶冶年轻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更加能够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音乐魅力。
参考文献:
[1] 韦歌. 中国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分析及韵味把握[D]. 河南大学.
[2] 罗曼丽. 声中有境 入韵传神——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美学剖析[J]. 中国文艺家, 2017, 000(012):P.66-66.
[3] 沈佳文.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润腔的处理[J]. 考试周刊, 2015, 000(013):31-32.
[4] 黄愕芳. 简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点[J]. 北方音乐, 2017, 037(001):200-200.
[5] 韩静. 声中有境 入韵传神——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美学剖析[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2):127-131.
[6] 沈佳文.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民族风格体现[D]. 上海音乐学院,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