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而行,精彩无限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备课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备课观,要对学生、教本、教学过程有一个全新的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备课 重要性
  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备而行,精彩才会无限。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备课呢?
  一、端正备课态度,讲究备课实效
  (一)树立新的备课观
  在语文新课改的推动下,“大语文”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教师应该树立新的备课观,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生需求,对一些全新而陌生的课程,教师需要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学习和探索。只有当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注意到各种课程的不同要求和特征,自觉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边学习、边备课,方能备出各种课型的特色来,并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备课的形式要实际
  新课程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要以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各种类型的课不必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备课教案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本加以备注。将一些有价值的习题进行打印练习,或是将课件进行贮存,利用多种备课方式达到对课本的驾驭,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有些教师为完成备课的检查,直接抄教案,教案课堂两张壳,没有实效,反而浪费时间。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就更需要我们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明确备课环节,做到有的放矢
  (一)备教材——掌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与时俱进,居高临下地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探索创新、指导教学。语文课本是教师备课的依据,是教学的根本与载体。教师应认真通读各年级语文基础课程教材,熟悉教材的编排体系,尤其要反复熟读自己任教年级的教科书,每个知识要点、每个句子乃至每个字的读音都应了然于胸。并且要善于发现、研究、分析课本中主流的、本质的、重要的东西,准确把握文本的重点,预设教学的环节。这样才能真正把教材钻深钻透,进而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教材。
  (二)备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注重科学发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七八九年级的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还有以往的学习方法、听课习惯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就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作为老师你要了解学生属于哪个层次,处于学习的什么阶段;你要把握学生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你要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出他有什么企求;你要知道学生有什么学习兴趣,或对什么感兴趣;你要预设课堂上学生学习会出现什么问题;你要明白学生已经具有哪些学习习惯;你要关照学生的学习情绪,特别是要了解某些学生的特点,如热爱文学的、语文水平比较高的、不喜欢写作的等。这样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只有真正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重点放在大多数学生身上,又充分重视“两端” 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备学生”。
  (三)备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备教学过程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备教法,通读教材,熟悉教材体系,注重教材之间的衔接,确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程度选择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法”。二是备学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是一对矛盾,“教”要通过“学”才能起作用,在学习中发展,在创新中学习。
  (四)备教具 ──灵活选用设备,优化教学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具的恰当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的需要,正确、恰当地使用教具。可以采用自制挂图、海报、实物,或者是课件等。尤其是课件,但绝不能照搬照抄,就算是集体备课时中心发言人制作出来的课件,教师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特点爱好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才能更好地发挥课件的作用,更能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最优的教学效率。
  三、加强教学反思,写好教学研修
  反思教学被认为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自身专业素质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每一级学生的情况都会有一些不同,要是我们还是拿过去编写的教案去使用的话,教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每一堂课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实际问题,有些事在备课中注意到了,有些具有突发性,教师通过课堂的实践,解决了此类问题,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检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从而形成实践理论。因此在课后,我通常都会回顾这堂课的效果,教学方法是否还需改进,习题的处理是否得当,学生的掌握效果是否满意等。通常我都会在这堂备课的后面标注上需要注意的方面,对备课的内容做以修改,在长期的写反思的过程中对教学不断思考,归纳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长期的教学反思归纳对教学论文的完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用担心没有素材写,写出来的文章会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所以,备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还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呈现精彩的课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生及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不妨多花点时间认真备好课,而且要坚持不懈。
其他文献
今天上完《春》中描写“春花”的片段,我还陶醉在文章和孩子们描绘的美妙意境里,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今天这节课感觉很好的!”我听了感觉很有成就感。作为语文教师,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课才是学生喜欢的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有效的课?或许在这一节课里找到了答案。  也曾听过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也曾听过许多同事们的随堂课,学到了许多,但感觉也有点遗憾。也许鉴于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与现实竞争激烈的中考形势,有的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高职校园文化及其子系统高职学习文化,以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开展基于高职学习文化视阈下的计算机自主学习为例,探索创新高职校园学习文化的一种实现路径,为构建和引领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参考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高职 学习文化 计算机自主学习  一、关于高职校园文化与高职学习文化  校园文化从文化学的观点出发,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具体表现形态,高职校园文化也
【摘 要】文章以内蒙古地区普通本科理工科院校为例,选取4所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理工科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试图厘清理工科大学生信仰现状和原因,希望能对理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提供一个视觉参考。  【关键词】信仰   理工科大学生   调查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为了解当前内蒙古地区理工科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对马克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
【摘 要】英语是源于生活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将之还原于生活。将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良好地结合起来,将语言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学以致用,可以促进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主要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一节公开课为例,论述了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理论认识和执行策略。  【关键词】英语 教学 生活化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其本质的目的是为应用于实践,实
近两年,我们这所县城的“窗口小学”陆续调来或借调来一些老师,大多数从乡镇中心校来的,年纪轻轻,工作认认真真,扎实肯干。  作为教导处的“头”,理所当然安排随堂听课。目的是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发现人才,同时也促进学校教师教研活动的发展。所谓的“随堂”,不是即时推门听课,而是提前一个晚上通知教师,第二天早上听她的课,以消除其紧张带来的压力感。  就这样,连续几天听了几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师的课,欣赏他们认真
【摘 要】本文浅要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从结合教材,为学生创造创新思维的机会、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政治教学有效结合、为学生营造促进创新思维的教学环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探究教学四个方面对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创新策略探究做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政治教学 创新策略 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成为高中政治课更加关注的教学环节。要做好
活动目的:  经典,在词典中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由此推知,中华经典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所积淀流传下来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了。   中华经典是思想的宝库。它蕴含着滋养后人高尚品性的丰富内质,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食粮。中华经典是精美的艺术。它语言凝练、朗朗上口,韵律感强。中华经典是历史的积淀。千百年来,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兴衰
【摘 要】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其中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在英语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运用实物展示、简笔画、构词法、“游戏”法等灵活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词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词汇 教学方法 记忆    学好外语就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有外国学者这样强调,“词汇就是力量”。不掌握大量的词汇,阅读理解、翻译的准确性以及学生的听、说、读、写就无法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课堂的今天,“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许多老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处理学生案件时,却不知道把说话权交给学生。本文通过三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事例,说明把说话权交给学生,实现师生双向沟通、交流,确立平等对话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既认识到错误又受到教育,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关键词】思想工作 说话权 平等对话 和谐关系    怎样才能使学生既认识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