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分类,教学有别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ziai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高中阶段学生阅读的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因题材较为广泛、结构自由、情理并茂、语言优美而备受喜欢。从新课标的要求看,散文教学应倡导生成性教学,强调要通过开放课堂气氛的创设,引导学生参与到散文作品阅读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散文作品内涵的自主理解与构建。结合高中散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有所转变,但没有针对散文类别的教学方式研究。对此,本文结合高中学生实际情况,就不同散文的教学方式而提出一些简单的看法,希冀能给广大同仁们以借鉴。
   一、叙事性散文教学方式探析
   叙事散文也称之为记叙散文,该类作品以叙事为主,但所叙之事不一定完整,作品的重点在于叙述人物和事件变化过程中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旨在通过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也有人把此类散文称之为“小说化散文”,但它和小说不同,叙事散文一般是通过对生活片段或场景的描写,及对人物个性化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精神风貌,抒发作者的情感,而小说则侧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引导学生阅读该类作品时,不仅要分析人物及人物所生活的片段、场景,还要探究叙事散文的艺术手法,以此来窥视作者内心的情感。如《小狗包弟》(该文因情与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为叙事性散文,也可分为抒情性散文)中,通过对场景的分析而体会作家对小狗包弟的喜爱同时,要通过作者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作者对于自己的批评,感受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的艰难和作者品格的善良。结合叙事散文的特点,在引导学生阅读叙事散文时,可先引导学生解读文题,初步阅读感知后弄清叙事思路,找出情感线索,再围绕关键词展开探析。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简要分析。
   (一)解读文题,初步感知。在该环节中,解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弄清背景,在文题的引导下初步阅读感知。在该文中,通过解读文题而让学生知道“梁任公”是谁?借助幻灯片而引导学生对梁启超的一生有初步了解,将时间拉回民国,并由此引出“梁任公是演讲的内容是什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以此而引导学生初步阅读,回答问题。在叙事散文阅读中,通过解题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物,为进一步解答作品奠定基础。
   (二)整体感知,弄清事件。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在初步了解人物基础上,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而弄清叙事思路。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通过初步阅读学生能初步了解梁任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学生是如何判断的呢,或者说是从哪些事件中得到的体会,由此而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对整个事件进行梳理。如有的学生说其有精神,这就可回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即梁任公出场的场景。
   (三)抓住情感,深入探析。叙事散文写人记事不是重点,情感才是整个作品的核心,在弄清人物和事件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深入分析,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作者的深层意蕴。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梁实秋说:“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应该说,梁任公的演讲是声情并茂的,是感人肺腑的,围绕“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又张口大笑”来体会他的情感,“掩面”是悲痛、“顿足”是愤怒、“狂笑”是得意、嘲讽、“太息”是无奈,为何梁启超在演讲中会有如此的情感变化,结合引文《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就能窥视其爱国情怀。
   二、抒情性散文教学方式探析
   抒情散文也称之为写景散文,该类散文以景物描写为主,旨在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意愿。抒情散文表现的是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作品依然有记叙和描写,但记叙和描写不是侧重点,即在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同时,作者更多赋予它的是深刻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在初中阶段,学生也对该类作品有所接触,如《白杨礼赞》。抒情散文重在情感的抒发,感情较为真挚,写作中常用象征和比拟等写作手法,故而在引导学生阅读该类作品时,要加强对写作手法的分析和探究。同时,抒情散文中作者喜欢在景物描写的同时抒发情感,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在阅读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景物的变化来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一)抓住景物,解读文题。抒情散文以景物描写来蕴含情感,故而在解读该类作品时,首先要抓住景物。在《故都的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秋”是有不同感受的,古今中外关于“秋”的作品也不少,故而可先引导学生谈谈对“秋”的感受,由学生的感受而引导其和郁达夫相比,过渡到文题,抓住文题设问“作者所写是哪里的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结合这两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二)深入分析,揣摩情感。《荷塘月色》中,荷塘和月色是主要景物,但这并不是作者写该文的核心,文章开篇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不宁静”是肯定有原因的,于是才会“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可见作者是为了解闷而出的门,于是才有了眼前的荷塘和月色。由此可见,在阅读抒情性散文时,景物描写分析是第一层,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去揣摩作者的情感。在《故都的秋》中,景物及其特点是尤为明显的,故都的秋是“清”“靜”“悲凉”,那么,在这“清”“静”“悲凉”背后隐藏的是什么。以“秋蝉残鸣图”为例,文中写蝉的声音用了“衰弱”“残声”“嘶叫”“啼唱”等词,可见,蝉是多么的哀怨和忧伤,蝉声让人倍感冷清和寂静,引用“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由蝉及人,此时此刻,听到蝉的声音,内心也变得冷落和悲凉起来。故都的秋的“静”衬托出了作者的孤寂。
   (三)意象探究,手法分析。抒情散文多是寓情于景,所谓的意象,是作者借以抒发情感的客观物象,在《荷塘月色》中,“荷塘”和“月色”就是意象,在《故都的秋》中,“秋”就是意象。在抒情散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意象进行分析,目的是要通过意象而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一开始是“心里颇不宁静”,而当看到月下荷塘美景,即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他获得了暂时的宁静,也正是因为这些美景让他暂时忘却了心中的不悦,他才会融入其中。同样,在《故都的秋》中,“秋雨图”这一意象中加入“都市闲人”,由此烘托北国秋味“清、静、悲凉”,抒发对故乡的眷恋。    在抒情散文中,作者善于采用各种修辞法来对景物进行描写,而景物的背后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折射,概括起来无法就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折射,在《故都的秋》中,作者之所以“悲凉”是因为当时的祖国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读书人没用武之地,“悲凉”不仅是“秋”的悲凉,更是整个黑暗现实社会的一个折射;二是作者生平的折射。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身为一个文人,但生活却极为困苦,背井离乡让他经历痛苦与凄凉,景物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他的情感。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也借以景物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现,文中最后写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说明作者的内心又不再宁静了。
   三、议论性散文教学方式探析
   议论性散文是以散文的笔法来发议论文,也可以说是以某个论点为中心的散文,议论性散文和议论文不同,议论文侧重于对中心论点的论述,而议论性散文则侧重于对形象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该类作品意蕴深刻,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体,在引导学生解读该类作品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作者的思路,从艺术角度进行赏析。
   (一)解题文题,整体感知。议论性散文的文题一般包含了主要论点,故而在解题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对文题的深刻意蕴进行理解。在《窗》(钱钟书)中写到“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窗的作用也就显现了出来,在第一段中,作者开篇即写到“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由“春”入笔,点题后说明窗的作用,对比了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义,自然引出“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的中心论点,最后以形象的比喻“窗可算是房屋的眼睛”而总结全文。在初读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情感去把握整篇作品。
   (二)整理思路,寻找论点。议论性散文虽然不同于议论文的论点较为明确,但在行文中依然可见作者的行文思路,论点依然较为明显。在《窗》中,作者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由“春”入笔而引出窗的形象及作用,接着将门和窗进行比较,论述其作用,最后点明“窗”是房屋的眼睛,整篇作品一气呵成。在解读该文时,可设问“作者为何会对窗子情有独钟?”由此而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在读中理清思路,抓住“窗子打通了人与大自然的隔膜”“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而寻找论点。
   (三)住关键词,深入体会。学生在解读议论性散文时,因对关键词的理解不到位而经常遇到困难,故而在引导学生解读该类作品时,要多以合作探究方式组织学生对关键词进行讨论。如“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洞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通向人的动物性存在;“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洞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向人的人性存在。作者发人之所未发,见解独到,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在毕淑敏的《今世的五百次回眸》中,“高山”“绿色”“人群”“花”“运动员”“科学家”所折射的是生命、自然、地球和世界,通过这些景和物而探究意象之外的情,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精神。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切记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根据不同类别的散文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这样才能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当然,在引导学生解读散文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学生主体性,多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散文赏析能力。
   王亚生,山东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起初,电影只是作为游乐场里的一项新奇的杂耍玩意儿,放映一些如卢米埃尔兄弟固定机位拍摄的一些生活片段的记录,或是摄影机以乐队指挥式的视点,完整地拍摄舞台戏剧的演出,如同一个
在语文教学及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会遇到汉语语言的歧义现象。从本质上讲这是由于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同客观世界的无限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构成的。一些研究者把歧义现象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