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于1985年7月3日在上海工业展览馆(今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开幕的第一天共有两万多人参观了车展。当时的报道称,“这是一次展示80年代汽车工业新成就,谋求汽车工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会”。参展厂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共328家厂商参加,展馆面积一万平方米。整个展会共分为5个展区,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展区展出了桑塔纳轿车、天津大发微型车、南京依维柯货车等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产品。在当年的车展中,日后声名大噪的上海大众汽车首次亮相。上海大众的建设为当时上海汽车工业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向现代汽车工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从国门微启到全面开放
第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展尚处于中国国门微启,国内现代汽车工业艰难草创阶段。大陆参加展出的汽车基本是中外合资的“混血车”,甚至是纯粹外国技术在中国生产的“香蕉车”。而彼时国际汽车巨头们已经纷纷瞄准庞大的中国潜在市场,奔驰、福特、通用、雷诺、雪铁龙、标志、菲亚特、日产、马自达等国外大品牌第一次来到中国展示,部分厂商甚至展出了豪华车。从整车到零部件,从技术交流到洽谈合作,那届车展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改革开放伊始国人对于先进汽车技术的渴求,单纯而务实,至少没有今天占据车展新闻半壁江山的车模话题。第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时代。
26年之后,世殊事异。4月21日—28日,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车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此次车展的主题是“创新·未来”。这次车展的背景之一是中国积30余年改革开放之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如今的中国全面开放,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汽车市场上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尤其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汽车工业实力大增。上海车展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不论从规模来说还是从内容来看,已和东京车展、巴黎车展、法兰克福车展比肩,跻身进入世界一流车展行列。本届车展展出规模为23万平方米,参展厂商2000余家,展车多达1100多辆,其中全球首发车75辆,首日参观人数5万多。从现场参展汽车的趋势来看,SUV已成燎原之势,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商都有自己的SUV车型。同时各种车型竞相登场,种类繁多也是一大特色。本次车展早已不是国人单向围观外国汽车的场面,国产车已成气候,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国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参观者的主流话题。
新能源引领未来
本次车展的主题是“创新·未来”。在全球变暖的宏观背景下,节能环保成为一切工业产品的主旋律。传统汽车工业作为高能耗的产业,产业转型成为近两年的热门话题。因此作为低碳时代的汽车代表,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汽车被赋予了大量期望,本次参加车展的新能源汽车多达数十种款式,大众、沃尔沃、丰田、东风、雪铁龙、比亚迪,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开始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工业的新版图已经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后发优势。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的许多关键技术近些年已为国内众多汽车生厂厂商所掌握。然而作为新兴产业,所掌握的技术尚不纯熟也是客观存在的普遍问题,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业存在,外国汽车业也存在这个问题。人们在看到众多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它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也同样是人们的关注重点。在车展上科技部长万钢针对电动车安全问题时说,“安全是一切的核心!要做好标准规范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安全规范标准方面的工作”。对于新能源汽车,万钢表示,“科技部会注重电动汽车的关键基础技术,就是电池、电机、电子控制以及相关的电子使用件作为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支持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主流的发展。同时面向长远,同样要支持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发展一定要兼顾目前和长远。”在现场演讲中谈及新能源国际合作时,万钢表示,“目前已经有十多个国家表态参与(电动汽车示范的国际项目),在上海和美国洛杉矶也已建立了示范城市。德国的一个城市也和武汉建立了对口示范城市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综合性的国际性示范城市推动新能源的国际合作”。
中国汽车发展树立品牌是关键
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树立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小虞认为,提升品牌形象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品牌是企业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不仅需要核心技术的支撑,还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实力、有竞争力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高效的流程管理、卓越的成本控制力以及创新的、有特色的营销推广手段。
一个汽车企业品牌的建立,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品牌的建立总是要有一定的特色,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优于别人的地方。那么相对于德系车的厚重,日系车的轻便,中国汽车的特色是什么?
作为上海车展的暖场活动之一,在4月17日上海国际汽车设计师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汽车设计师对中国汽车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会上提出中国汽车的设计元素将影响世界,或将主导在未来的设计潮。对此前宝马集团设计总监Chrls Bange先生表示,“全球汽车的设计有95%都是相同的,每辆车都有着基本相似的线条,都是圆的方向盘,这些都没有什么不同。我所听说的中国设计,在线条、外观、内饰等方面都没有创新,依然是按照20年前的规则在玩。”一席话充分说明了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同业中的地位和形象。可以这样认为不是中国汽车设计元素将影响世界,而是外国汽车设计元素将通过中国影响世界。中国汽车在国际舞台上的跃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庞大,而如果要走出中国市场,推向国际舞台,在外国大企业面前就略显单薄了。近两年,借着金融危机的“东风”,中国几家汽车企业采取了收购外国著名汽车品牌的战略,例如吉利收购瑞典的沃尔沃,南京汽车集团收购英国的名爵。在本此车展上,中外汽车之间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然而“借壳下蛋”并不是长久之计。关键在于拥有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之上的国产品牌,而这将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必须之路。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实用性。中国汽车的设计还是要走实事求是的路线,符合中国人的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不论是提升传统汽车产业,还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都是出于这样的考量,融入中国元素,体现中国气派,打上中国的烙印,才算真正的中国设计。有此基础,才能说建立中国汽车的国际品牌。
从国门微启到全面开放
第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展尚处于中国国门微启,国内现代汽车工业艰难草创阶段。大陆参加展出的汽车基本是中外合资的“混血车”,甚至是纯粹外国技术在中国生产的“香蕉车”。而彼时国际汽车巨头们已经纷纷瞄准庞大的中国潜在市场,奔驰、福特、通用、雷诺、雪铁龙、标志、菲亚特、日产、马自达等国外大品牌第一次来到中国展示,部分厂商甚至展出了豪华车。从整车到零部件,从技术交流到洽谈合作,那届车展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改革开放伊始国人对于先进汽车技术的渴求,单纯而务实,至少没有今天占据车展新闻半壁江山的车模话题。第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时代。
26年之后,世殊事异。4月21日—28日,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车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此次车展的主题是“创新·未来”。这次车展的背景之一是中国积30余年改革开放之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如今的中国全面开放,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汽车市场上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尤其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汽车工业实力大增。上海车展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不论从规模来说还是从内容来看,已和东京车展、巴黎车展、法兰克福车展比肩,跻身进入世界一流车展行列。本届车展展出规模为23万平方米,参展厂商2000余家,展车多达1100多辆,其中全球首发车75辆,首日参观人数5万多。从现场参展汽车的趋势来看,SUV已成燎原之势,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商都有自己的SUV车型。同时各种车型竞相登场,种类繁多也是一大特色。本次车展早已不是国人单向围观外国汽车的场面,国产车已成气候,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国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参观者的主流话题。
新能源引领未来
本次车展的主题是“创新·未来”。在全球变暖的宏观背景下,节能环保成为一切工业产品的主旋律。传统汽车工业作为高能耗的产业,产业转型成为近两年的热门话题。因此作为低碳时代的汽车代表,低排放、低污染的新能源汽车被赋予了大量期望,本次参加车展的新能源汽车多达数十种款式,大众、沃尔沃、丰田、东风、雪铁龙、比亚迪,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开始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工业的新版图已经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后发优势。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的许多关键技术近些年已为国内众多汽车生厂厂商所掌握。然而作为新兴产业,所掌握的技术尚不纯熟也是客观存在的普遍问题,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业存在,外国汽车业也存在这个问题。人们在看到众多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它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也同样是人们的关注重点。在车展上科技部长万钢针对电动车安全问题时说,“安全是一切的核心!要做好标准规范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安全规范标准方面的工作”。对于新能源汽车,万钢表示,“科技部会注重电动汽车的关键基础技术,就是电池、电机、电子控制以及相关的电子使用件作为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支持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主流的发展。同时面向长远,同样要支持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发展一定要兼顾目前和长远。”在现场演讲中谈及新能源国际合作时,万钢表示,“目前已经有十多个国家表态参与(电动汽车示范的国际项目),在上海和美国洛杉矶也已建立了示范城市。德国的一个城市也和武汉建立了对口示范城市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综合性的国际性示范城市推动新能源的国际合作”。
中国汽车发展树立品牌是关键
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树立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小虞认为,提升品牌形象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品牌是企业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不仅需要核心技术的支撑,还离不开强大的资本实力、有竞争力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高效的流程管理、卓越的成本控制力以及创新的、有特色的营销推广手段。
一个汽车企业品牌的建立,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品牌的建立总是要有一定的特色,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优于别人的地方。那么相对于德系车的厚重,日系车的轻便,中国汽车的特色是什么?
作为上海车展的暖场活动之一,在4月17日上海国际汽车设计师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汽车设计师对中国汽车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会上提出中国汽车的设计元素将影响世界,或将主导在未来的设计潮。对此前宝马集团设计总监Chrls Bange先生表示,“全球汽车的设计有95%都是相同的,每辆车都有着基本相似的线条,都是圆的方向盘,这些都没有什么不同。我所听说的中国设计,在线条、外观、内饰等方面都没有创新,依然是按照20年前的规则在玩。”一席话充分说明了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同业中的地位和形象。可以这样认为不是中国汽车设计元素将影响世界,而是外国汽车设计元素将通过中国影响世界。中国汽车在国际舞台上的跃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庞大,而如果要走出中国市场,推向国际舞台,在外国大企业面前就略显单薄了。近两年,借着金融危机的“东风”,中国几家汽车企业采取了收购外国著名汽车品牌的战略,例如吉利收购瑞典的沃尔沃,南京汽车集团收购英国的名爵。在本此车展上,中外汽车之间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然而“借壳下蛋”并不是长久之计。关键在于拥有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之上的国产品牌,而这将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必须之路。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实用性。中国汽车的设计还是要走实事求是的路线,符合中国人的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不论是提升传统汽车产业,还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都是出于这样的考量,融入中国元素,体现中国气派,打上中国的烙印,才算真正的中国设计。有此基础,才能说建立中国汽车的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