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及命题展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zhan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志国,安徽省铜陵市第十八中学教师。
   毋庸讳言,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师生最费力也是成效最低的一项学习内容。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文言文本身存在的与当代学生之间的语言隔膜,二是间歇性的学习模式且学了之后并无运用的局限,三是教师灌输性的教学方式碾压了学生原本就不大的兴趣。正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几无兴趣,效率低下,所以在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环节,大部分学生都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即使勉强着手复习,也是被动而茫然,最终陷入盲目刷题的“备考”泥淖。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顺利实现文言文高考备考突围?笔者认为要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指导学生认真研究高考真题,了解并掌握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命题规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要摸清学情,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依据真实学情制定合适的复习方案,切不可盲目刷题;三要向学生推介操作性强的答题策略,最好指导学生在答题中总结答题技巧,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答题思路和个性化的解题技巧。下面笔者将自己带领学生在文言文备考中的实践与思考简述如下,以求方家指教。
   一、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思路
   我们梳理了近五年(2016—2020)来高考全国卷的文言文试题,并将2020年全国三套卷试题列表如下,发现全国卷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固定化和模式化了。高考文言文选文来源一般为正史,题材多为人物传记,字数600字左右。选文结构一般呈“纺锤形”,即首尾细、中间粗。具体来说,开头主要介绍传主包括姓名、字号、籍贯、祖上官职等基本信息;中间部分为主体,主要概写传主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交代传主的结局及时人的评价或朝廷追赠的封号。另外,试题考点分布及考查能力设置相对固定,分别考查了文言文断句、文化常识、文章内容概括和分析、句子翻译,能力考查点为理解和分析综合;题量、题型和分值固定,即四小题、三个选择题和一个翻译题、分值共计19分(见表一)。
   从历年全国卷文言文考查内容来看,知识点分布虽然较为丰富,既有断句和文化常识,又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文言翻译,似乎涵盖了文言文的全部:字词句篇,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命题存在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比如第三题“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仍然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对文章个别字词理解等细枝末节方面的考查,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分析”的特质。
   二、仔细研究学情,夯实基础知识
   要想有效地应对高考文言文试题,提高答题效率,除了了解试题的样式及考查能力点之外,我们认为掌握基础的文言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不少考生看来,文言文复习时知识点繁多,难以理清头绪,感觉无从下手,从而在心里就形成了或多或少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梳理一下,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点或者说主要复习内容无外乎四个方面:字—词—句—篇(见表二)。抓住这四个方面,文言文的备考复习就能事半功倍。
   实践证明,成系统的知识才是有用且有效的知识,否则,零散的知识非但不能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增加人的记忆负担。同样的道理,在复习备考文言文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将基础的文言知识形成网络化、体系化,着眼整体,通盘考虑,然后再各个击破。
   以“字”为例,我们指导学生将其再列表如下,学生就会对“通假字”这一文言现象有了深入的理解。
   再以“词”中的“古今异义”这一知识点为例,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告知学生为什么会有“古今异义”现象,其次要帮助学生理清“古今异义”的类型,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古今异义”这一文言现象,才能在阅读和翻译时不至于以今律古。
   本世纪初以来,由于强化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结果导致语文知识的教学退出了语文课堂,尤其是淡化语法知识教学的倾向,致使不少学生连基本的语法知识都不懂。这无疑也成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大障碍。所以除了上述的基础文言知识外,学生还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否则在词类活用和倒装句等知识点上仍会一头雾水。
   从这样的学情出发,笔者在复习备考中给学生凝练了两个语法知识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即一个单句其正常句式其结构模式为:(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
其他文献
《哦,香雪》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一篇文章.关于这一篇的文本解读,解读角度有多种:有抓住其文体特征,落实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诸多要素的;也有
期刊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统编教材九下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为本单元唯一一篇自读课文,既要服务于单元教学的整体要求,承担借以理解古人的政治生活,感受连类譬喻的讽谏语言艺
期刊
人文内涵最丰富的课程,非语文莫属.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理解.然而,日常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为了顺利完
期刊
审美教育与文学作品的教学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是由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美的对立面——丑的形象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存在,并且成为流传千古的艺术典型。对这种丑的形象的鉴赏,即审丑,同样具有审美的作用。美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审美,还应包括审丑。
王世忠,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教师。   凡是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去认知它,而说明文教学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学生对说明文学习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说明文教学都上成了固定的模式:从说明对象到说明顺序再到说明方法以及说明的语言,千篇一律的表象追求,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打破现有说明文教学的困境,实现说明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呢?   第一、
基调原本是指音乐作品中的主要音调,一般用它开始或结束.基调运用于文章中主要指文章的风格、主要感情等.无论阅读,还是写作,定调很重要,否则很难理解透彻和集中表达.文章是
期刊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是阅读主体不断建构自身心理结构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
期刊
成建忠,江苏省海门区能仁中学教师。   《朝花夕拾》中的主要人物有長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这些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如果仔细研究这群人物的塑造,你会发现作者对蓄势这种艺术的精妙运用。下面就以以上三个精彩人物为例,聚焦蓄势艺术。   蓄势艺术一,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能使悬疑迭生,情节多变,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在阅读过程中,使读者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扬”是目的、重点、
21世纪是公认的海洋世纪,发展海洋文化、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新世纪的重要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要进一
期刊
《荷塘月色》作为传世经典作品,一直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研究文章俯拾即是,教学案例也数不胜数.既为后教者提供了一种便利,因为可资借鉴的成果太多;也为后教者设置了一道障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