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的个人心理偏差都可能导致其离校出走。本文对现行中学生出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教育措施。
【关键词】出走 对策
中学生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学习阶段,理应把握好学习的好时机,为更高一级的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发展到离校出走的程度,现状非常令人担忧。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离校出走?又如何防患于未然?这些都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出生走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压力大,厌倦学习
在中学里,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偏离教育的本原。过多的知识灌输与堆积给学生造成身心的疲惫。同时,过多的课外辅导作业和假期的各种辅导班学习,更让学生除了承受学校的学习压力之外还要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另外,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也是一个方面因素。“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日复一日的机械性学习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更严重者便会出现逃学、离校出走的现象。
(二)沉迷网恋或网络游戏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一部分人会热衷于读书以外的东西,比如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会给人一种遥远的亲近感,在这种亲近感的吸引下,他们便不惜一切离校出走相会网友。网络游戏更是能让人摆脱各种依附,寻找一种虚拟的自我满足感。这也是学生离校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格异常与逆反心理
人格异常的学生会容易冲动,对周围的人抱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与学校或家庭的成员闹矛盾,一赌气即离家、离校出走,声称自己要独立生活,不再依赖父母,也不要家长、教师再“限制”自己的“自由”。学生的出走实为被迫无奈,他们的行为其实是在向家长、学校示威。潜意识里这却是一种脆弱的表现,是一种自我解忧的方式。
二、中学生出走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并完善学生的个人信息档案,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减少出走事件的产生
要全面把握学生的情况,教师应经常与家长联系,多下班下宿舍与学生交流、沟通,并向同宿舍同学和他们的朋友了解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的个人信息档案。特别要关注单亲家庭、留守子女家庭及弱势群体家庭的信息档案。在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基础上,对他们给予关怀和帮助,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防止学生出走。
(二)加强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很多出走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会因为粗暴的家庭教育、乏味的课堂教育而产生各种失落、自卑、抑郁的心理,并且自我调整能力较差,于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较容易出现错位。因此,学校应该多向学生开展心理知识辅导讲座,帮助他们走出各类心理障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学生指点迷津,消除学生成长的烦恼。开展一些典型活动,比如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或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教会他们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磨砺,给学生指明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加大学生的安全健康责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学生的离校出走往往不会考虑后果,他们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父母老师带来什么后果,直到父母、老师去寻找才知道发生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由此可见,学生擅自出走是其安全责任意识淡漠的体现,学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在班会课上、思想政治课上进行教育,考虑开设专门课程、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安全责任意识。每个班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开展法制宣传,或者请民警到学校为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总之,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为预防学生出走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应该建立从上到下的安全监督领导小组,经常在校园内和学校周边地区进行安全稳定排查工作,发现情况及时处理。严格请假制度,核实学生请假原因的真实性。门卫要严格把关,对学生出入校门进行登记,防止学生随便出入校门。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学生的管理,课堂上出现问题,要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完善并落实值班制度,每天要安排人员值班,指定值班负责人,明确人员值班职责,确保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岗。
(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丰富校园文化
学生的厌学,对生活学习感到迷惘是导致离校出走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尽快帮助学生摆脱过去失败的阴影,适应新环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其次,创造浓厚的文化活动氛围,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收获快乐。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同学中建立起友谊,帮助他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预防学生出走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形成一种教育合力。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倾注更多的耐心、爱心和信心。只要多方协调,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有效杜绝学生出走,使每位學生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栋梁之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9.
[2]温倩.谈谈如何预防学生出走[J].理论导报,2011(5).
【关键词】出走 对策
中学生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学习阶段,理应把握好学习的好时机,为更高一级的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发展到离校出走的程度,现状非常令人担忧。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离校出走?又如何防患于未然?这些都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出生走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压力大,厌倦学习
在中学里,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偏离教育的本原。过多的知识灌输与堆积给学生造成身心的疲惫。同时,过多的课外辅导作业和假期的各种辅导班学习,更让学生除了承受学校的学习压力之外还要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另外,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也是一个方面因素。“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日复一日的机械性学习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更严重者便会出现逃学、离校出走的现象。
(二)沉迷网恋或网络游戏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一部分人会热衷于读书以外的东西,比如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会给人一种遥远的亲近感,在这种亲近感的吸引下,他们便不惜一切离校出走相会网友。网络游戏更是能让人摆脱各种依附,寻找一种虚拟的自我满足感。这也是学生离校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格异常与逆反心理
人格异常的学生会容易冲动,对周围的人抱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与学校或家庭的成员闹矛盾,一赌气即离家、离校出走,声称自己要独立生活,不再依赖父母,也不要家长、教师再“限制”自己的“自由”。学生的出走实为被迫无奈,他们的行为其实是在向家长、学校示威。潜意识里这却是一种脆弱的表现,是一种自我解忧的方式。
二、中学生出走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并完善学生的个人信息档案,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减少出走事件的产生
要全面把握学生的情况,教师应经常与家长联系,多下班下宿舍与学生交流、沟通,并向同宿舍同学和他们的朋友了解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的个人信息档案。特别要关注单亲家庭、留守子女家庭及弱势群体家庭的信息档案。在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基础上,对他们给予关怀和帮助,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防止学生出走。
(二)加强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很多出走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会因为粗暴的家庭教育、乏味的课堂教育而产生各种失落、自卑、抑郁的心理,并且自我调整能力较差,于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较容易出现错位。因此,学校应该多向学生开展心理知识辅导讲座,帮助他们走出各类心理障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学生指点迷津,消除学生成长的烦恼。开展一些典型活动,比如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或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教会他们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磨砺,给学生指明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加大学生的安全健康责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学生的离校出走往往不会考虑后果,他们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给父母老师带来什么后果,直到父母、老师去寻找才知道发生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由此可见,学生擅自出走是其安全责任意识淡漠的体现,学校应该在全校范围内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在班会课上、思想政治课上进行教育,考虑开设专门课程、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安全责任意识。每个班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开展法制宣传,或者请民警到学校为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总之,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为预防学生出走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应该建立从上到下的安全监督领导小组,经常在校园内和学校周边地区进行安全稳定排查工作,发现情况及时处理。严格请假制度,核实学生请假原因的真实性。门卫要严格把关,对学生出入校门进行登记,防止学生随便出入校门。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学生的管理,课堂上出现问题,要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完善并落实值班制度,每天要安排人员值班,指定值班负责人,明确人员值班职责,确保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岗。
(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丰富校园文化
学生的厌学,对生活学习感到迷惘是导致离校出走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尽快帮助学生摆脱过去失败的阴影,适应新环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其次,创造浓厚的文化活动氛围,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收获快乐。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同学中建立起友谊,帮助他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预防学生出走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形成一种教育合力。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倾注更多的耐心、爱心和信心。只要多方协调,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有效杜绝学生出走,使每位學生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成为社会主义栋梁之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9.
[2]温倩.谈谈如何预防学生出走[J].理论导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