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近日揭开一个“气候内幕”的盖子:一家富有的美国石油公司,连续12年斥巨资向美国的国会议员们进行黑金捐助,目的就是为让他们在国会上攻击和反对任何有关气候立法或发展清洁能源的法案;同时该石油公司也资助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要求他们向社会散布关于全球变暖与碳排放无关的言论观点。
这家石油公司据说是美国的环保“钉子户”,曾多次发生过原油泄漏导致的公共事件,受到过美国司法部和环保署的巨额罚款,但就这样一个劣行昭彰的环境破坏者,它撒出的政治黑金却收到了明显效果:一位接受了政治捐助的美国现任参议员,曾召集其他几十个同伴向美国环保署推行的监管温室气体新规展开攻击,环保署最终已不得不宣布将新规的生效时间向后推迟;而接受了石油公司近千万美元捐助的一家美国智库则公开对外宣称:“全球变暖是有益的”,“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另一家机构则发布报告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会对公共健康产生危害。”国际环保组织报告称,利益集团的商业资助和政治游说已成为“阻碍美国清洁能源和气候政策发展的巨大绊脚石。”
这个事件的发生也给人们上了生动一课:看似有利于多数人、甚至是全人类共同福祉的事业,要向前推进却殊非易事——不但要向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解说,去呼吁,还要躲着各种利益相关者从背后射过来的明枪暗箭。在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世界似乎陷入了一场扑朔迷离的“碳战争”。
实际上在丹麦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时,就爆发过一次让全世界震惊的“气候门”事件:一家英国的气候研究中心遭到黑客的蓄意攻击,黑客把盗取的关于气候变化研究的资料公布到网上,资料显示了一个惊人结论:气候中心的科学家通过对一些年份气候数据的篡改,刻意制造出全球变暖的“假象”,从而营造恐慌心理,实际上气候变暖趋势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只是被人为夸大和扭曲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气候变暖是一个“编造的事实”。这次黑客事件最终演变成一场“气候门”而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形成搅局,一些人开始质疑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也给支持节能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带来压力。
把“气候门”和“气候黑金”这两个事件相对照,其实就看的很明白了:针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展开的碳博弈,已经从桌下达到了桌上,暗战变成了明火执仗的交锋,而这种对抗的规模正变得越来越大。
拿美国参议院即将进行表决的“清洁能源法案”来说,目前两党间已经打得不亦乐乎,尽管奥巴马先前力推的“健康改革法案”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但此次关系到全世界减排进程的清洁能源法案目前却还生死未卜。
虽然奥巴马已经信誓旦旦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对全世界宣称到2020年美国要减排17%,并且这个目标还因为设定比例太低而受到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奚落,但即便如此,这个17%的目标能否获得美国国会认可现在根本无法保证,有局内人断言,奥巴马的能源法案要想通过绝对没戏!因为它损害了美国能源巨头们的利益,故会遭到其代言人共和党的一致反对。而美国的政治制度构架就是有这点掣肘问题:国会经常不买总统帐,而国会不签字,总统在国际上的承诺就是白纸一张。上届克林顿政府在《京都议定书》问题上就碰到过同类尴尬,尽管戈尔代表美国政府在议定书上签了字,但却并没有获得国会通过,最终美国还是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而根据媒体报道,奥巴马近期批准了对美国近海石油进行开采的法令,这被看成是奥巴马向共和党作出的一次妥协,石油禁采法令在美国已实施了二十多年,其目的据说是美国政府出于环保的目的。但这一法令对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形成了损害,因而共和党一直试图鼓动政府放开禁令。奥巴马上台后原本是坚决反对开禁的,但此次为软化反对党的立场以谋求其清洁能源法案的通过,就大笔一挥对近海石油开采放行了。但这样奥巴马的这场“碳战争”就能打赢吗?现在很难定论,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实际上非只在美国,碳战争也正在向全世界蔓延,这一点从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欧盟、基础四国、伞形国家、77岛国这几方都怀着不同主见,大会上唇枪舌剑,寸土不让,最终本次大会无功而返。这场影响世界未来的碳战争最终结局如何,现在也不得而知。
从市场领域来看,碳战争的打响也有了苗头:美国已经宣称要对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这无疑会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反响,届时国际贸易摩擦将不可避免;欧盟也开始把诸如航空业之类的行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范畴,欧盟之外的2000家航空公司被卷入其中。
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应该做好打这场碳战争的准备。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这似乎让中国企业远离了碳战场的中心地带,但实际上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中国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冲击波,国航等33家航空公司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就是一例。未来一旦美国的碳关税大棒举起来,会对中国的外贸企业形成巨大压力,因而早做打算肯定是没错的。
其实这也正回答了网友在前面的提问。VER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但因为现在还处在市场发展的早期,所以企业还缺少参与自愿减排的意识,主动花钱企业买VER的不多,这很正常,同时这也正是市场先行者的使命所在。根据北交所的经验,创新业务在开展初期都需要下大功夫,很多时候往往是我们的市场探路行动,逐渐让政府主管部门看到了希望所在,最终才有了相关法律的出台。但探路也有探路的好处,有时越是在市场早期,法规还没出台的时候,先行者就越是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这家石油公司据说是美国的环保“钉子户”,曾多次发生过原油泄漏导致的公共事件,受到过美国司法部和环保署的巨额罚款,但就这样一个劣行昭彰的环境破坏者,它撒出的政治黑金却收到了明显效果:一位接受了政治捐助的美国现任参议员,曾召集其他几十个同伴向美国环保署推行的监管温室气体新规展开攻击,环保署最终已不得不宣布将新规的生效时间向后推迟;而接受了石油公司近千万美元捐助的一家美国智库则公开对外宣称:“全球变暖是有益的”,“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另一家机构则发布报告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会对公共健康产生危害。”国际环保组织报告称,利益集团的商业资助和政治游说已成为“阻碍美国清洁能源和气候政策发展的巨大绊脚石。”
这个事件的发生也给人们上了生动一课:看似有利于多数人、甚至是全人类共同福祉的事业,要向前推进却殊非易事——不但要向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解说,去呼吁,还要躲着各种利益相关者从背后射过来的明枪暗箭。在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世界似乎陷入了一场扑朔迷离的“碳战争”。
实际上在丹麦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时,就爆发过一次让全世界震惊的“气候门”事件:一家英国的气候研究中心遭到黑客的蓄意攻击,黑客把盗取的关于气候变化研究的资料公布到网上,资料显示了一个惊人结论:气候中心的科学家通过对一些年份气候数据的篡改,刻意制造出全球变暖的“假象”,从而营造恐慌心理,实际上气候变暖趋势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只是被人为夸大和扭曲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气候变暖是一个“编造的事实”。这次黑客事件最终演变成一场“气候门”而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形成搅局,一些人开始质疑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也给支持节能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带来压力。
把“气候门”和“气候黑金”这两个事件相对照,其实就看的很明白了:针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展开的碳博弈,已经从桌下达到了桌上,暗战变成了明火执仗的交锋,而这种对抗的规模正变得越来越大。
拿美国参议院即将进行表决的“清洁能源法案”来说,目前两党间已经打得不亦乐乎,尽管奥巴马先前力推的“健康改革法案”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但此次关系到全世界减排进程的清洁能源法案目前却还生死未卜。
虽然奥巴马已经信誓旦旦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对全世界宣称到2020年美国要减排17%,并且这个目标还因为设定比例太低而受到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奚落,但即便如此,这个17%的目标能否获得美国国会认可现在根本无法保证,有局内人断言,奥巴马的能源法案要想通过绝对没戏!因为它损害了美国能源巨头们的利益,故会遭到其代言人共和党的一致反对。而美国的政治制度构架就是有这点掣肘问题:国会经常不买总统帐,而国会不签字,总统在国际上的承诺就是白纸一张。上届克林顿政府在《京都议定书》问题上就碰到过同类尴尬,尽管戈尔代表美国政府在议定书上签了字,但却并没有获得国会通过,最终美国还是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而根据媒体报道,奥巴马近期批准了对美国近海石油进行开采的法令,这被看成是奥巴马向共和党作出的一次妥协,石油禁采法令在美国已实施了二十多年,其目的据说是美国政府出于环保的目的。但这一法令对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形成了损害,因而共和党一直试图鼓动政府放开禁令。奥巴马上台后原本是坚决反对开禁的,但此次为软化反对党的立场以谋求其清洁能源法案的通过,就大笔一挥对近海石油开采放行了。但这样奥巴马的这场“碳战争”就能打赢吗?现在很难定论,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实际上非只在美国,碳战争也正在向全世界蔓延,这一点从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欧盟、基础四国、伞形国家、77岛国这几方都怀着不同主见,大会上唇枪舌剑,寸土不让,最终本次大会无功而返。这场影响世界未来的碳战争最终结局如何,现在也不得而知。
从市场领域来看,碳战争的打响也有了苗头:美国已经宣称要对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这无疑会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反响,届时国际贸易摩擦将不可避免;欧盟也开始把诸如航空业之类的行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范畴,欧盟之外的2000家航空公司被卷入其中。
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应该做好打这场碳战争的准备。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这似乎让中国企业远离了碳战场的中心地带,但实际上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中国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冲击波,国航等33家航空公司被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就是一例。未来一旦美国的碳关税大棒举起来,会对中国的外贸企业形成巨大压力,因而早做打算肯定是没错的。
其实这也正回答了网友在前面的提问。VER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但因为现在还处在市场发展的早期,所以企业还缺少参与自愿减排的意识,主动花钱企业买VER的不多,这很正常,同时这也正是市场先行者的使命所在。根据北交所的经验,创新业务在开展初期都需要下大功夫,很多时候往往是我们的市场探路行动,逐渐让政府主管部门看到了希望所在,最终才有了相关法律的出台。但探路也有探路的好处,有时越是在市场早期,法规还没出台的时候,先行者就越是有更大的施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