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努力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的问题,还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本篇文章即为我探讨的有关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的一些想法和认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非智力因素;自信心;心理素质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将更多的经历放在智力因素的开发上,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是非常关注。其实,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不仅是不容教师忽视的一个方面,更是影响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主要方面。因此,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教师在尝试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还是不能急于求成,要保持冷静和睿智。本篇文章就从自信心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发、批判精神的建立等方面展开具体的探讨。
一、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非智力因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得到了教师的一致重视。尤其是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更是非常关注这一因素的开发。因为很多学生、尤其是一些女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缺乏基本的自信心,并因此影响了他们数学知识的正常学习。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过程中,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导致培养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我认为,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是可行之路。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归结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步骤一之观察与分析
有相当一部分的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的过程中,直接进行说教引导。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好,因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各不相同。而教师准确获悉学生缺乏自信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观察与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逐渐把握不同学生数学学习上缺乏自信的原因;还可以通过课下的师生交流进一步分析学生自信心缺乏的原因。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工,观察与分析是为教师之后的对症下药做准备,因此,观察与分析是首要步骤,不能轻易直接跳过或者逾越。
(二)步骤二之总结与分类
观察和分析之后,教师要细致地整理自己观察之后得到的材料,并通过这些材料的总结最终得出分类的结果。我通过一定的总结,整理出绝大多数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缺乏自信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有的女学生是因为感觉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不如男生,所以从一开始就打了退堂鼓;另外有的学生是因为小学和初中时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因此对高中数学学习更加没有自信心;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几次数学考试考砸了,就变得灰心丧气;还有的学生不是单纯地缺乏自信,而是因为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而产生了骄傲的心理,从广泛的角度来讲,这类学生也可以划分到缺乏合理自信的群体之中。所以,不仅是成绩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需要建立自信心,就是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样需要摆脱骄傲自大的心理、开发和建立自信心。
(三)步骤三之“因材”培养
因材施教是教师习惯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实,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同样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针对教师上文中提到的四种类型的缺乏自信的情况,数学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针对一些缺乏自信的女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她们看到自己学习数学的优势和长处。虽然女生一般情况下在语言学习上更有天赋,在数学学习上缺乏明显的优势,但是女生在数学学习上也有一些优势。例如她们更加细心、更加有耐心、更加善于总结和记录笔记等。
实践证明,清楚了自己优势的女生在数学学习中明显有自信多了。针对第二类因为“历史”原因而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全新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鼓励学生从头开始、勇敢前行。第三类因为几次考试考砸而没有自信的学生,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对考试的失利进行合理的归因。学生只有清楚了自己失利的原因,才能在下一次的考试中考取理想的成绩,而只要考取了理想的成绩,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回来。所以,相对而言,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并不是很难。最后一类学生就是因为过于骄傲自大而没有建立正确的自信心,教师在面对这类学生时,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浅薄,提醒学生正确的看待数学学习和自己的成绩。
二、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发
决定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基础,还有学生考试和复习功课时的心理素质。因此,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发也是教师必须正视的教学方面。
(一)步骤一之设置“绊脚石”
很多学生之所以心理素质不好,就是因为成长的过程中过于一帆风顺,经历的挫折太少了,所以一旦出现一点风浪,学生都比较容易被挫折击败。换言之,就是学生的抗压能力不高、心理素质不好。所以,我认为设置一些“绊脚石”是比较有用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见的挫折越多,他们就越坦然、应对挫折的心理状态就越成熟。当然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起来以后,就不要过于频繁地设置障碍了,因为那样反而有可能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二)步骤二之谈心与交流
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学习中的压力太大,而这些压力得不到释放。这个时候,教师作为学生最信任也最亲近的长辈,就应该积极地找到学生,给他们带去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管是集体的谈心还是一对一的交流,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心理素质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尝试。
三、批判精神的建立
当前,中国的学生与西方国家的学生存在的差别之一就是缺乏批判的精神。中国的学生太听话了,听话到盲目相信教师讲的每一个知识,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思考、去发问。而学生缺乏批判精神的直接结果之一即是学生缺乏創新性思维。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性思维,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
(一)建立批判精神的必要性
批判精神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因为数学这门科学就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更新的。学生如果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盲目听从教师的观点,就会形成一种过分依赖教师的缺点、创新意识和思维就会不断弱化。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就会成为一种空谈,成为难以实现的目标。所以,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批判精神
帮助学生建立批判精神的途径之一就是经常问一问学生有没有疑问、有没有感觉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明白质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也可以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的“失误”,如果学生能够发现这些失误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则教师应该主动“揭发”自己的失误,并且告诉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关键词:高中数学;非智力因素;自信心;心理素质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将更多的经历放在智力因素的开发上,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是非常关注。其实,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不仅是不容教师忽视的一个方面,更是影响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主要方面。因此,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教师在尝试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还是不能急于求成,要保持冷静和睿智。本篇文章就从自信心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发、批判精神的建立等方面展开具体的探讨。
一、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非智力因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得到了教师的一致重视。尤其是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更是非常关注这一因素的开发。因为很多学生、尤其是一些女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缺乏基本的自信心,并因此影响了他们数学知识的正常学习。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过程中,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导致培养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我认为,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是可行之路。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归结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步骤一之观察与分析
有相当一部分的数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的过程中,直接进行说教引导。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好,因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各不相同。而教师准确获悉学生缺乏自信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观察与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逐渐把握不同学生数学学习上缺乏自信的原因;还可以通过课下的师生交流进一步分析学生自信心缺乏的原因。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工,观察与分析是为教师之后的对症下药做准备,因此,观察与分析是首要步骤,不能轻易直接跳过或者逾越。
(二)步骤二之总结与分类
观察和分析之后,教师要细致地整理自己观察之后得到的材料,并通过这些材料的总结最终得出分类的结果。我通过一定的总结,整理出绝大多数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缺乏自信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有的女学生是因为感觉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空间想象能力不如男生,所以从一开始就打了退堂鼓;另外有的学生是因为小学和初中时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因此对高中数学学习更加没有自信心;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几次数学考试考砸了,就变得灰心丧气;还有的学生不是单纯地缺乏自信,而是因为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而产生了骄傲的心理,从广泛的角度来讲,这类学生也可以划分到缺乏合理自信的群体之中。所以,不仅是成绩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需要建立自信心,就是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样需要摆脱骄傲自大的心理、开发和建立自信心。
(三)步骤三之“因材”培养
因材施教是教师习惯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实,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同样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针对教师上文中提到的四种类型的缺乏自信的情况,数学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针对一些缺乏自信的女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她们看到自己学习数学的优势和长处。虽然女生一般情况下在语言学习上更有天赋,在数学学习上缺乏明显的优势,但是女生在数学学习上也有一些优势。例如她们更加细心、更加有耐心、更加善于总结和记录笔记等。
实践证明,清楚了自己优势的女生在数学学习中明显有自信多了。针对第二类因为“历史”原因而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全新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鼓励学生从头开始、勇敢前行。第三类因为几次考试考砸而没有自信的学生,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对考试的失利进行合理的归因。学生只有清楚了自己失利的原因,才能在下一次的考试中考取理想的成绩,而只要考取了理想的成绩,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回来。所以,相对而言,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并不是很难。最后一类学生就是因为过于骄傲自大而没有建立正确的自信心,教师在面对这类学生时,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浅薄,提醒学生正确的看待数学学习和自己的成绩。
二、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发
决定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基础,还有学生考试和复习功课时的心理素质。因此,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发也是教师必须正视的教学方面。
(一)步骤一之设置“绊脚石”
很多学生之所以心理素质不好,就是因为成长的过程中过于一帆风顺,经历的挫折太少了,所以一旦出现一点风浪,学生都比较容易被挫折击败。换言之,就是学生的抗压能力不高、心理素质不好。所以,我认为设置一些“绊脚石”是比较有用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见的挫折越多,他们就越坦然、应对挫折的心理状态就越成熟。当然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起来以后,就不要过于频繁地设置障碍了,因为那样反而有可能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二)步骤二之谈心与交流
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学习中的压力太大,而这些压力得不到释放。这个时候,教师作为学生最信任也最亲近的长辈,就应该积极地找到学生,给他们带去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管是集体的谈心还是一对一的交流,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心理素质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尝试。
三、批判精神的建立
当前,中国的学生与西方国家的学生存在的差别之一就是缺乏批判的精神。中国的学生太听话了,听话到盲目相信教师讲的每一个知识,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思考、去发问。而学生缺乏批判精神的直接结果之一即是学生缺乏創新性思维。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性思维,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
(一)建立批判精神的必要性
批判精神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因为数学这门科学就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更新的。学生如果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盲目听从教师的观点,就会形成一种过分依赖教师的缺点、创新意识和思维就会不断弱化。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就会成为一种空谈,成为难以实现的目标。所以,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批判精神
帮助学生建立批判精神的途径之一就是经常问一问学生有没有疑问、有没有感觉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明白质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也可以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的“失误”,如果学生能够发现这些失误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则教师应该主动“揭发”自己的失误,并且告诉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