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儿科临床中,肺热咳嗽较为多见。肺热咳嗽一般症见咳嗽少痰,活动或受热后咳甚,口唇红,舌红,苔黄或腻,脉数。部分可兼见大便秘结,口渴喜饮,手足心热。临床应用自拟通腑泻肺汤治疗肺热咳嗽,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0例均为肺热咳嗽患儿,年龄5个月~6岁,病程05~6个月。部分经西医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临床表现:咳嗽少痰,活动或受热后咳甚,以清晨和夜间咳甚,时好时咳,口唇红,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部分可兼见口渴喜饮,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黄等。
治疗方法:自拟通腑泻肺汤加味。药用:黄芩10g,桑白皮10g,桔梗6g,桃仁5g,莱菔子8g,瓜蒌8g。夜间咳嗽明显者加百部、杏仁,白天咳嗽明显者加前胡、白前,黄痰者加竹茹、天竺黄,伴喘促者加地龙、僵蚕,伴腹胀便干者加枳实、火麻仁,兼风热表证者加菊花、薄荷,口渴喜饮者加芦根、生地,夜卧不宁者加竹叶、灯芯草,烦躁者加郁金、山栀。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疗程,观察3~5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②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结果
40例患儿,治愈27例(675%),好转12例(3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
例1:患者,男,6岁。咳嗽,连声咳,入夜尤甚,无痰,素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微数。辨证为肺热咳嗽。处方:黄芩10g,桑白皮10g,桔梗6g,桃仁5g,莱菔子8g,瓜蒌8g,百部8g,枳实8g。水煎服,日1剂。连服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只偶尔咳,二便正常。去百部、枳实、瓜蒌,再服2剂,咳嗽消失,二便正常,舌脉正常。
讨论
本方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关键在于能一方多法、标本同治。根据内经 “谨守病机,各司其所”及 “热则清之”,“盛则下之”的原则,选用黄芩、桑白皮清泻肺热;瓜蒌止咳祛痰,且可润肠通便,与莱菔子合用,通腑泻热,使邪热从大便而解,且二者合用可以化痰顺气,正如《万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咳嗽》所云:“大凡咳嗽治法,必须清化痰涎,化痰顺气为先,气顺痰行咳减”;桔梗功善宣肺止咳,且质轻上扬,引药入经,直达病所;肺病不论新久必瘀[1],桃仁不但能止咳化痰,润肠通便,且可活血化瘀。纵观全方,一药多用,多药一用,诸药共奏清肺止咳之功效。未记录理化检查及未设对照组为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王烈,孙丽萍,冯晓纯,等.婴童翼集[M].第1版.长春: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12.
资料与方法
40例均为肺热咳嗽患儿,年龄5个月~6岁,病程05~6个月。部分经西医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临床表现:咳嗽少痰,活动或受热后咳甚,以清晨和夜间咳甚,时好时咳,口唇红,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部分可兼见口渴喜饮,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黄等。
治疗方法:自拟通腑泻肺汤加味。药用:黄芩10g,桑白皮10g,桔梗6g,桃仁5g,莱菔子8g,瓜蒌8g。夜间咳嗽明显者加百部、杏仁,白天咳嗽明显者加前胡、白前,黄痰者加竹茹、天竺黄,伴喘促者加地龙、僵蚕,伴腹胀便干者加枳实、火麻仁,兼风热表证者加菊花、薄荷,口渴喜饮者加芦根、生地,夜卧不宁者加竹叶、灯芯草,烦躁者加郁金、山栀。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疗程,观察3~5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②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结果
40例患儿,治愈27例(675%),好转12例(3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
例1:患者,男,6岁。咳嗽,连声咳,入夜尤甚,无痰,素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微数。辨证为肺热咳嗽。处方:黄芩10g,桑白皮10g,桔梗6g,桃仁5g,莱菔子8g,瓜蒌8g,百部8g,枳实8g。水煎服,日1剂。连服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只偶尔咳,二便正常。去百部、枳实、瓜蒌,再服2剂,咳嗽消失,二便正常,舌脉正常。
讨论
本方临床应用疗效较好,关键在于能一方多法、标本同治。根据内经 “谨守病机,各司其所”及 “热则清之”,“盛则下之”的原则,选用黄芩、桑白皮清泻肺热;瓜蒌止咳祛痰,且可润肠通便,与莱菔子合用,通腑泻热,使邪热从大便而解,且二者合用可以化痰顺气,正如《万氏家传幼科指南心法·咳嗽》所云:“大凡咳嗽治法,必须清化痰涎,化痰顺气为先,气顺痰行咳减”;桔梗功善宣肺止咳,且质轻上扬,引药入经,直达病所;肺病不论新久必瘀[1],桃仁不但能止咳化痰,润肠通便,且可活血化瘀。纵观全方,一药多用,多药一用,诸药共奏清肺止咳之功效。未记录理化检查及未设对照组为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王烈,孙丽萍,冯晓纯,等.婴童翼集[M].第1版.长春:中国古籍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