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年头,资讯太多,网络太快,一不小心就着了道!原始的窥私欲与八卦心理在各种动机的催化下,自己的那点破事儿,一不留神就成了大家的了。家里、电梯间、银行、餐厅、咖啡馆、甚至,甚至是厕所……私人空间?就是浮云!
体验人:Candy
体验时间:2011.6.3
体验地点:商务楼电梯
为什么人坐电梯喜欢往上看?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漫画:一个人因为鼻子流鼻血,仰着脑袋,路人经过时以为天上有什么新鲜事看,也跟着仰着脖子看,结果最后引得一堆人围着鼻血男仰头看天,鼻血男止血后看到周围一堆人仰脖看天,骂了句神经病后飘然而去。
不过电梯里的行为和鼻血男现象并不是一样的,鼻血男现象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的传染,电梯里人习惯网上看更像是一种行为的撞车。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家坐公交车时会觉得非常不舒服,因为私人空间被公共空间所取代,同样,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没有私人空间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
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看,很有意思吧?一个无意识的行为竟然包含这么好玩的心理学知识。
体验人:猜猜
体验时间:傍晚19:00
体验地点:某咖啡馆
如今的咖啡馆大同小异,选在或喧嚣或宁静的一个街角,昏暗灯光营造小资情调,咖啡香气氤氲着一种让人沉醉的氛围。不过,即便如此有情调的场所,也不乏遇到素质不太高的顾客,让你品咖啡的心情顿时大打折扣。我去的这家咖啡馆口碑很不错,虽然开张时间不长,但在网络的人气已经相当火爆了。开阔的环境、地道的咖啡、美味的甜点,甚至是时髦的老板都是小资顾客们争相去消费的理由。不过,这一天晚上,我的心情着实被一群玩桌游的顾客打扰了,原本捧着书安静喝咖啡的状态,被一声声“杀”、“哈哈哈哈”给破坏,扭头一看,一群90后正兴致勃勃地在玩三国杀,不时发出刺耳的笑声和交谈声,令人完全无法安静阅读。不一会儿,她们又开始在咖啡馆到处走动,互相自拍,脚步声愈发扰乱心情。原本很舒心的环境完全被这一群顾客所影响了,希望类似的咖啡馆引以为戒。如果纯粹做咖啡或书屋,就尽量避免提供桌游,或者给玩桌游的客人单独开一间包房;并且相关的服务员也应该尽到维护环境和气氛的责任,遇到这样大肆喧哗和跑动的顾客应该给予制止。
体验人:Cissy
体验时间:6月5日
体验地点:武汉某游泳中心
平时工作繁忙,有时写稿拍片就会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身体很是疲劳。夏天到了,我就去办了游泳中心办一张半年的健身卡。第一次去游泳才知道,原来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上班族都忙于锻炼,高峰时间,无论更衣室还是泳池,都是人头攒动。尽管我尽量错开高峰时间去锻炼,可是总是有那么几个时刻让我尴尬万分。更衣室都会有负责保洁的阿姨,我发现每次我换衣服的时候,她们从不回避,还是站在一旁聊天,还时不时地瞟我一眼。甚至还要别人一丝不挂的时候问一句:“怎么昨天没来啊?”下水之后,发现有些人总是乱游一气,从一号泳道窜到四号泳道,打扰了整个泳池的秩序。最后,我去找相关人员寻求方法解决此问题时,得到的建议是:避免高峰期来就可以了。“私人空间”是人与人私底下的“沟通”,第三方很难解决这类事情,连消费者协会也无能为力。所以说,在这一方面,一个消费者永远是另一个消费者的“受气包”。
体验人:朱琳
体验时间:周末晚间
体验地点:某商业中心卫生间
体验感:来到位于江汉路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厕所之地也是人气聚旺的宝地。商铺林立,人群攒动,可是没有哪一块旺铺的前面可以有这么多的人——蜿蜒盘转,只为获取厕坑的分分秒秒。厕所人气爆棚,霸气外露至厕所外,偶有伤感者摇头沮丧离开,需要释放的私人能量,被太多人的私人力量所打回,只有变身“忍者”。
厕所本不大,坑坑拥挤,每一个坑的外面都是长长的拥护者。每一个人都谨防外界者插队,神情紧张搞笑不亚于主管部门为了缓解大家入厕情绪而贴在厕门上的百年不变的笑话里的夸张人物。
入厕时间,本是最私人的活动,集中注意力,不能被人盯着,忐忑或是紧张情绪的产生都是被侵犯私人空间所产生的罪证。偶有不耐烦者踢门骂爹娘,旁观者打酱油状默然处之。私人空间在这不算宽敞的壳里瞬间打破。
“小的进,大的憋着!”一个彪悍女子不耐烦地吼着。可是大的憋不住了是会比小的牺牲得更惨烈的。
好吧,都是成年人了,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承受的只是漫长时间的等待,不会出现“泄露”事故;而我们不愿承受的,是被踢门被叫喊被拥挤的被侵犯的私人空间。
体验人:Sherry
体验时间:8小时外
体验地点:家里
过程重现:大学毕业后如愿找了一份工作,我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脱离了学生身份,没有那么自由的空间,不喜欢的课程可以翘,但是班可不能嫌累就不上。每周五天的工作量还带加班。下班回家饭都懒得吃,只想埋在被子里。
从小到大妈咪就说我懒,为了睡觉饭可以不吃。她偶尔来我住的地方给我准备晚饭整理房间,一定要把我从床上拖起来吃饭。妈咪的关心我知道,可是不让我睡足比杀了我还了痛苦,我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妈咪从我回家到彻底昏睡就不停的在耳边唠叨,从指责我零食不该放在茶几上影响美观到质疑我平时的生活习惯。妈咪的到来影响到我正常的生活
秩序。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父辈们的生活一直都是规规矩矩、早睡早起,难以接受我晚睡晚起的美国时差作息方式,并且一直试图纠正我。怎么生活,东西怎么摆,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是很个人的事情,自己可以按心意来支配规划,让自己处于一种最舒适的状态。或许正常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但每个人的生理构造不一样,所有的人都要整齐划一吗?我觉得妈咪应该尊重我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横加指责。也许这就是代沟,争辩是徒劳。她年纪大了,我也不想因为这个跟妈咪吵架惹她动肝火。幸好没住一起,偶尔的唠叨我就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妈咪走后,一切照旧。
体验人:张红迪
体验时间:5月28日
体验地点:光谷某银行
银行的领号服务杜绝了插队现象,但这不并不代表着没有其他“中国特色”的事情发生。在等待的时候,我可以清楚地知道排在我前面的那个人取钱的原因。为什么?因为说话音量堪比老师讲课,不经意间将信息告诉了在场所有人,无视自己处于公共场所需要低声言语基本礼仪,同时也干扰了其他人的私人空间。还有值得一点注意的是,虽然外面气温很高,这也不代表银行可以成为大家的乘凉处,两两好友拿着可乐坐在等候座上聊天,把银行当作了星巴克,面部表情闲适自然,到了服务高峰期,对站在身边的储户,也丝毫没有让坐离去的意思。前者占用了浪费了公共空间,独占了属于储户的私人空间。而习惯于此现象的人们也只能认命在一旁等待,没有人去提醒她们,也没有第三方去管理,这时候银行大堂经理,保安的职能无法派上用场。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当事人的自我约束以及最基本的私人空间的意识。
体验人 :黄倩
体验时间:6月7日
体验地点:某餐馆
下午去武汉天地一家茶餐厅点了杯拿铁,坐在餐厅门口的藤椅上度过着属于自己的私人时光。忽然一位某品牌的业务员拿着调查问卷向我走来,未征得同意便在我身旁坐下,热情的请求我完成问卷。本来很放松的心情顿时就被破坏掉,但还是耐心的帮她做完了。而邻桌的客人则旁听了整个谈话过程。下午茶的时光过得有点点不惬意了。
晚上来到一家经营家常小炒的餐馆,坐满顾客的餐馆很热闹,邻桌的人都大着嗓门说话,丝毫不顾忌旁人“抱歉,能否请你们说话时声音轻一点呢?”我对邻桌一位男士说到,他示意似的致歉,“好的,不好意思啊。”然而,没过一会儿又变得喧闹起来,实在是让人感到无奈。 我觉得虽然是在公共场合,自己还是不愿被随意打扰的,在公共场合个人的隐私也需要受到尊重和保护。
体验人:Candy
体验时间:2011.6.3
体验地点:商务楼电梯
为什么人坐电梯喜欢往上看?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漫画:一个人因为鼻子流鼻血,仰着脑袋,路人经过时以为天上有什么新鲜事看,也跟着仰着脖子看,结果最后引得一堆人围着鼻血男仰头看天,鼻血男止血后看到周围一堆人仰脖看天,骂了句神经病后飘然而去。
不过电梯里的行为和鼻血男现象并不是一样的,鼻血男现象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的传染,电梯里人习惯网上看更像是一种行为的撞车。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家坐公交车时会觉得非常不舒服,因为私人空间被公共空间所取代,同样,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没有私人空间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
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看,很有意思吧?一个无意识的行为竟然包含这么好玩的心理学知识。
体验人:猜猜
体验时间:傍晚19:00
体验地点:某咖啡馆
如今的咖啡馆大同小异,选在或喧嚣或宁静的一个街角,昏暗灯光营造小资情调,咖啡香气氤氲着一种让人沉醉的氛围。不过,即便如此有情调的场所,也不乏遇到素质不太高的顾客,让你品咖啡的心情顿时大打折扣。我去的这家咖啡馆口碑很不错,虽然开张时间不长,但在网络的人气已经相当火爆了。开阔的环境、地道的咖啡、美味的甜点,甚至是时髦的老板都是小资顾客们争相去消费的理由。不过,这一天晚上,我的心情着实被一群玩桌游的顾客打扰了,原本捧着书安静喝咖啡的状态,被一声声“杀”、“哈哈哈哈”给破坏,扭头一看,一群90后正兴致勃勃地在玩三国杀,不时发出刺耳的笑声和交谈声,令人完全无法安静阅读。不一会儿,她们又开始在咖啡馆到处走动,互相自拍,脚步声愈发扰乱心情。原本很舒心的环境完全被这一群顾客所影响了,希望类似的咖啡馆引以为戒。如果纯粹做咖啡或书屋,就尽量避免提供桌游,或者给玩桌游的客人单独开一间包房;并且相关的服务员也应该尽到维护环境和气氛的责任,遇到这样大肆喧哗和跑动的顾客应该给予制止。
体验人:Cissy
体验时间:6月5日
体验地点:武汉某游泳中心
平时工作繁忙,有时写稿拍片就会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身体很是疲劳。夏天到了,我就去办了游泳中心办一张半年的健身卡。第一次去游泳才知道,原来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上班族都忙于锻炼,高峰时间,无论更衣室还是泳池,都是人头攒动。尽管我尽量错开高峰时间去锻炼,可是总是有那么几个时刻让我尴尬万分。更衣室都会有负责保洁的阿姨,我发现每次我换衣服的时候,她们从不回避,还是站在一旁聊天,还时不时地瞟我一眼。甚至还要别人一丝不挂的时候问一句:“怎么昨天没来啊?”下水之后,发现有些人总是乱游一气,从一号泳道窜到四号泳道,打扰了整个泳池的秩序。最后,我去找相关人员寻求方法解决此问题时,得到的建议是:避免高峰期来就可以了。“私人空间”是人与人私底下的“沟通”,第三方很难解决这类事情,连消费者协会也无能为力。所以说,在这一方面,一个消费者永远是另一个消费者的“受气包”。
体验人:朱琳
体验时间:周末晚间
体验地点:某商业中心卫生间
体验感:来到位于江汉路最繁华的商业区中,厕所之地也是人气聚旺的宝地。商铺林立,人群攒动,可是没有哪一块旺铺的前面可以有这么多的人——蜿蜒盘转,只为获取厕坑的分分秒秒。厕所人气爆棚,霸气外露至厕所外,偶有伤感者摇头沮丧离开,需要释放的私人能量,被太多人的私人力量所打回,只有变身“忍者”。
厕所本不大,坑坑拥挤,每一个坑的外面都是长长的拥护者。每一个人都谨防外界者插队,神情紧张搞笑不亚于主管部门为了缓解大家入厕情绪而贴在厕门上的百年不变的笑话里的夸张人物。
入厕时间,本是最私人的活动,集中注意力,不能被人盯着,忐忑或是紧张情绪的产生都是被侵犯私人空间所产生的罪证。偶有不耐烦者踢门骂爹娘,旁观者打酱油状默然处之。私人空间在这不算宽敞的壳里瞬间打破。
“小的进,大的憋着!”一个彪悍女子不耐烦地吼着。可是大的憋不住了是会比小的牺牲得更惨烈的。
好吧,都是成年人了,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承受的只是漫长时间的等待,不会出现“泄露”事故;而我们不愿承受的,是被踢门被叫喊被拥挤的被侵犯的私人空间。
体验人:Sherry
体验时间:8小时外
体验地点:家里
过程重现:大学毕业后如愿找了一份工作,我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脱离了学生身份,没有那么自由的空间,不喜欢的课程可以翘,但是班可不能嫌累就不上。每周五天的工作量还带加班。下班回家饭都懒得吃,只想埋在被子里。
从小到大妈咪就说我懒,为了睡觉饭可以不吃。她偶尔来我住的地方给我准备晚饭整理房间,一定要把我从床上拖起来吃饭。妈咪的关心我知道,可是不让我睡足比杀了我还了痛苦,我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妈咪从我回家到彻底昏睡就不停的在耳边唠叨,从指责我零食不该放在茶几上影响美观到质疑我平时的生活习惯。妈咪的到来影响到我正常的生活
秩序。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父辈们的生活一直都是规规矩矩、早睡早起,难以接受我晚睡晚起的美国时差作息方式,并且一直试图纠正我。怎么生活,东西怎么摆,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是很个人的事情,自己可以按心意来支配规划,让自己处于一种最舒适的状态。或许正常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但每个人的生理构造不一样,所有的人都要整齐划一吗?我觉得妈咪应该尊重我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横加指责。也许这就是代沟,争辩是徒劳。她年纪大了,我也不想因为这个跟妈咪吵架惹她动肝火。幸好没住一起,偶尔的唠叨我就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妈咪走后,一切照旧。
体验人:张红迪
体验时间:5月28日
体验地点:光谷某银行
银行的领号服务杜绝了插队现象,但这不并不代表着没有其他“中国特色”的事情发生。在等待的时候,我可以清楚地知道排在我前面的那个人取钱的原因。为什么?因为说话音量堪比老师讲课,不经意间将信息告诉了在场所有人,无视自己处于公共场所需要低声言语基本礼仪,同时也干扰了其他人的私人空间。还有值得一点注意的是,虽然外面气温很高,这也不代表银行可以成为大家的乘凉处,两两好友拿着可乐坐在等候座上聊天,把银行当作了星巴克,面部表情闲适自然,到了服务高峰期,对站在身边的储户,也丝毫没有让坐离去的意思。前者占用了浪费了公共空间,独占了属于储户的私人空间。而习惯于此现象的人们也只能认命在一旁等待,没有人去提醒她们,也没有第三方去管理,这时候银行大堂经理,保安的职能无法派上用场。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当事人的自我约束以及最基本的私人空间的意识。
体验人 :黄倩
体验时间:6月7日
体验地点:某餐馆
下午去武汉天地一家茶餐厅点了杯拿铁,坐在餐厅门口的藤椅上度过着属于自己的私人时光。忽然一位某品牌的业务员拿着调查问卷向我走来,未征得同意便在我身旁坐下,热情的请求我完成问卷。本来很放松的心情顿时就被破坏掉,但还是耐心的帮她做完了。而邻桌的客人则旁听了整个谈话过程。下午茶的时光过得有点点不惬意了。
晚上来到一家经营家常小炒的餐馆,坐满顾客的餐馆很热闹,邻桌的人都大着嗓门说话,丝毫不顾忌旁人“抱歉,能否请你们说话时声音轻一点呢?”我对邻桌一位男士说到,他示意似的致歉,“好的,不好意思啊。”然而,没过一会儿又变得喧闹起来,实在是让人感到无奈。 我觉得虽然是在公共场合,自己还是不愿被随意打扰的,在公共场合个人的隐私也需要受到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