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 效在何“方”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体现教育工作者教学技能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主战场。目前,高校课堂效率低下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何能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依据,针对目前大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建筑制图课程课堂效率的方法和措施。此方法的提出,有助于建筑制图教学的改革,同时为高校其他课程课堂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学习金字塔理论;启发教学;实践练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69-02
  一、前言
  建筑制图是一门以图形为研究对象,用图形来表达设计思想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建筑制图课程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后续课程及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必备的基础。由于是在大一阶段学习开设,学生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困难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采用封闭式的,即老师讲学生学,固定的教材,统一的考试试题和时间。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建筑制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率低、学习积极性差、实践动手能力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学习金字塔理论出发,进行高效课堂的研究。目的是让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通过让学生动手建模,加强学生对建筑构造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习金字塔理论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周后,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学生对学习的保持率相差很大: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1]。学习金字塔强调了学习效果在30%以下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的传统方式;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2]。此理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国内外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外学习金字塔理论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较早。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很早就全面的运用了学习金字塔的方法。像医学院、军校完全按照实际环境来做,而商学院、法学院则是最大程度模拟实际经验。同时美国的小学、中学也是按照“学习金字塔”这个体系来设计课程,以实际去做和模拟实际环境这两种效果最好的方法去教孩子们[3]。
  国内关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应用还处在理论介绍阶段。一些教育工作者应用学习金字塔理论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崔雪等[4]将学习金字塔理论应用在了电工学教学过程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李庄前[5]研究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与军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认为该理论有助于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作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支撑。
  三、课程改革措施
  建筑制图的教学应该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质的改变。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主动获得知识的指导者和学习者。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思想,建筑制图的教学应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交流式、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启发式教学,在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上下功夫
  注意启发式教学,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由被动听讲变成主动思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并且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剖面图的内容时,可以由以前用视图的形体表达方法来引入,让学生看到视图表达方法存在的不足,如何进行改进,进而启发学生想到用剖视来表达形体。
  (二)开展习题讨论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程近两年的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习题讨论课的教学,习题讨论课教学活动一改传统作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为了在习题讨论课上更好地表现自己,必须有较充分的准备,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只是单纯地使用PPT多媒体教学来进行绘图的演示和讲解,而是继承了传统教学中边讲边画的教学方法,用电子图版给学生进行绘图,既提高了绘图效率,又弥补了PPT教学中缺乏讲授实际绘图技巧的弊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Solidworks等三维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形成立体思维,同时将这些素材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后学习。
  (四)进行实际建模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第一学期讲授建筑制图一时进行,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设计,让学生完成建筑制图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熟练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绘制。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完成基本体、组合体(叠加式、切割式)模型的制作,初步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在讲建筑制图二的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部分时,可以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学生动手制作建筑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认识建筑各部分的构造和特点,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及读图。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基础、楼梯细部构造等部位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实体模型的制作。教师通过指导模型制作,进一步渗透建筑物构造方面的知识。
  四、实施方案
  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建筑制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提出了建筑制图教学的改革方案,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实际动手建模相结合,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构思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建筑制图教学过程中去,加入学生动手建模部分。大体分为基础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提升阶段三个阶段,以小组为单元,进行阶段性考评。每小组4-5人,共同完成模型的制作。   (一)基础阶段
  此阶段主要在讲授建筑制图一时进行。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设计,让学生完成建筑制图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熟练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绘制,组合体模型制作,初步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为后期建筑模型制作奠定基础。该阶段的考评方式:各小组模型展示;考评结果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二)发展阶段
  此阶段主要在讲授建筑制图二时进行。尤其是建筑施工图部分,通过课堂讲授理论和学生动手制作建筑模型的方式进行。在课堂讲授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建筑部位,进行实体模型制作。考评方式:各小组模型展示、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小组展示主要是让模型制作者向其他同学讲解建模思路、意图及其中的特色部分。小组互评主要是促进小组之间的知识交流、模型的比较等。教师点评,主要是指出模型中的问题、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亮点部分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升阶段
  此阶段是在发展阶段之后进行的提升和拓展,针对前两个阶段中比较优秀的小组。此阶段的模型制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考评方式为:由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推选出最优秀的模型,进行学院展览。
  五、结论
  本文提出的建筑制图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的措施可以弥补目前教学中的问题,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传统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学习金字塔理论应用于建筑制图课堂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使每个学生都亲自参加实践,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2.应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加强建筑制图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实践的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效果。在讲到基本形体、建筑构造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时,加入实际模型制作环节,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归纳学习金字塔理论在建筑制图应用中的特点及优势,建立一套比较先进实用的建筑制图实践教学措施、建筑制图教学改革方案和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立勤.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Jeffrey Anderson.Edgar Dale’s Cone of Experience[EB/OL].[2013-02-25].
  http://arstechnica.com/news.ars/post/20070924-google-testing-my-world-for-launch-ster-this-year.html.
  [3]James P. Lalley,Robert H.Miller. The learning pyramid:does it point teachers in the right direction.[EB/OL].[2013-03-18].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qa3673/is_1_128/ai_n29381540/.
  [4]崔雪,樊亚东.学习金字塔模型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4):83-84.
  [5]李庄前.“学习金字塔”理论及其对军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29):44-46.
其他文献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1)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期,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江苏省某民办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能力的不足及原因;并尝试给出提升技能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民辦高职;大学生;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38-
摘要:“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挑战杯”竞赛为平台,从完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挑战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63-02  创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的人才市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成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二级学院作为高校的办学实体,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整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建立二级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整个高校的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为例,探讨了高校二级学
摘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普通话在教学中的法定地位,也为地方高校的普通话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普通话教学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看,地方高校普通话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普通话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地方高校;普通话;教学问题;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6-0136-02  普通
摘要:《商务谈判》是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笔者以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为例,通过对两个年级的国际贸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为导向,对该门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试图通过《商务谈判》课程的双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国际商务谈判相关知识的同时,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体现了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外向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独立学院;商务谈判;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2014—2015学年为南通理工学院升本后由专科层次教育向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全面转型的一年,根据学院开展“如何办好应用型本科学校”大讨论的部署,南通理工学院对新一批本科生实施了“一个班主任负责一个班级”班主任导师制。笔者以南通理工学院建筑系土木工程A1403班为例,分析了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的特点,对高校班主任导师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
摘要:民族预科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美的熏陶、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等。本文分析了在民族预科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特点。  关键词:民族预科;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46-02  
摘要:高职医学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成分。办好高职医学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因地制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以明确办学定位,突出高职特色,努力培养适应基层卫生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创新、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医学院校生存的根本。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双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构建了高职院校双师的生态行为系统,全面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提升的因素,为高职院校全面提升双师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师;生态系统理论;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23-02  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日益艰巨,
摘要:德育教育既关乎每一个公民的思想品质,同时解决的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学院致力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德育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改革的方式、方法和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改革;独立学院;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