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主体学习地位Le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nfiltrate the growth in “the investigative study”
Hu Min
【Abstract】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elects what method to rais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raises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causes the student academic society to study, the academic society creates? In the teaching, I am attempting this new education idea and the study way introduce “the investigative study”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has received the good effect.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Investigative study; Main body study status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会创造是面向21世纪世界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我国的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学生们似乎也早以习惯?“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训导,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一个智商再高的儿童,当他的求知探索的冲动一旦泯灭于最富相象联想的年龄段,这个人一生的发展也就有限了;而一个国家,当它的国民的创造性探索精神普遍消失于学生,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必然充满危机。可见,还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 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来解决的学习活动。本文所谈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是从广义而言的,它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必要的研究,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以往“授——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 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如在教授《死海不死》时,一开篇就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他们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兴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再如:讲授《孔乙己》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 ”,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教授《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地过程中,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容易地就解决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主体学习地位Let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nfiltrate the growth in “the investigative study”
Hu Min
【Abstract】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elects what method to rais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raises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causes the student academic society to study, the academic society creates? In the teaching, I am attempting this new education idea and the study way introduce “the investigative study”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has received the good effect.
【Key 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Investigative study; Main body study status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会创造是面向21世纪世界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我国的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里的“主人”和“领导”。于是就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学生们似乎也早以习惯?“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训导,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一个智商再高的儿童,当他的求知探索的冲动一旦泯灭于最富相象联想的年龄段,这个人一生的发展也就有限了;而一个国家,当它的国民的创造性探索精神普遍消失于学生,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就必然充满危机。可见,还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 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来解决的学习活动。本文所谈初中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是从广义而言的,它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必要的研究,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以往“授——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 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如在教授《死海不死》时,一开篇就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他们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兴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再如:讲授《孔乙己》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 ”,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如在教授《变色龙》一文时,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老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地过程中,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容易地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