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太地区的大都会增长强劲
布鲁金斯学会《2014亚太地区城市监测报告: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7月4日)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即增长和产出都集中于东亚、大洋洲直至北美和拉美西部的大都会区。通过对亚太地区的100个最大的城市进行分析,发现以下特征:
第一,这100个城市的年GDP占到全球的20%,总产出的平均增长率为3.5%,人均增长为2.6%,就业增长为1.5%,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第二,在这一区域里,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速最快,北美大都会区的经济增速为中国的70%。增长最慢的城市65%位于大洋洲和日本;
第三,在2014年中,30%的亚太大都会区处于“口袋增长”的阶段——即这些城市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就业增速都高于该国的平均水平。
第四,2014年,亚太地区大都会的就业增长在商业、金融和特殊服务业方面表现出强劲势头,从而拉升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此外,制造业的增长也在亚太地区的新兴城市中表现良好。
总之,作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亚太地区的大城市间的投资和贸易关系日益密切,这些城市间的合作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
希腊没有奇迹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希腊吃力不讨好的选择》(7月3日)
希腊已走到的悬崖的边缘,无论这次投票的结果如何,对希腊而言都不是一个优选。此次危机背后推动因素在很久以前就已明确,然而不同的是当前官方的态度。IMF的官员已经明白希腊不可能清偿债务,即便如此,IMF和法、德等欧盟主导国仍给予希腊不切实际的希望,似乎只要通过彻底的改革就能化解危机。
对希腊而言,如果最终接受了债务重置的方案,就只能回归到过去的衰退状态;如果不接受该方案,则有可能彻底违约。届时,希腊将不得不引入平行货币来支付薪酬和养老金,并通过快速贬值来缓解压力。此举无益于饮鸩止渴,随之而来的是项目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和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及衰退。即使贬值也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出口,但都无法在短时间内缓解危机。
对欧元区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希腊的经济危机是否会引发政治危机并在区域内蔓延。因此,欧洲当局可能会暂时接受希腊在本国内使用平行货币,以期在未来的某一天希腊能够偿还部分债务。
无论前途如何,希腊都已陷入穷途末路的境地,而我们也许真的无法看到奇迹的出现。
美进出口银行应效仿亚投行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进出口银行可助力美国企业在变动的世界中做大做强》(6月30日)
当前,中国正在推行“一带一路”计划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专注于投资道路、桥梁、港口等,以连接亚洲陆路和海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则为这些项目进行大规模融资。这两个机构的发展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在全球经济疲软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已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依赖出口已无法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多的动力,而基础设施的投入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能拉动就业的增长。
与此相反,美国走向了另一条背道而驰的路 。美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占GDP比重不足中国的1/3,而美国国内的桥梁、道路等建设成型于20世纪60年代,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
美国很早就成立了进出口银行,但截止本月,除非得到国会首肯,进出口将不得再提供任何贷款。然而,当初设立进出口银行的初衷就是帮助美国企业提升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竞争力,同时,为经济衰退提供资金保障。
美国进出口银行未来的不确定性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尤其在当下美国出口商面临困境之时。也许,美国是时候低头看看其他国家,学习亚投行的模式,更改章程和融资条件,助力美国企业在全球贸易中增强竞争性。
日韩如何维持稳定的外交关系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日韩邦交正常化的这五十年》(6月23日)
近期,以日韩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两国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并决定重启部长级双边会谈。尽管尚无会谈时间表,但这已然将双方关系推向了近些年的一个顶点。
通过对影响日韩两国关系的因素进行全景调查,发现尽管支持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呼声很高,但双方仍各自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民众的态度趋向于负面,因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引发的敌对情绪仍然普遍存在。尤其是领土问题,使得双边关系仍然无法摆脱阴影。而且作为引发民众不满情绪的根源所长,两国政府恐怕均不会在未来谈判中留下较多的回旋余地。
日韩关系彻底正常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除非两国能摆脱当前各类问织构的怪圈,否则在摇摆不定中,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仍是一片黯淡。
增长需长期的政策承诺
赫德森研究所《美国经济增长率要如何重返4%》(6月22日》
自2009年6月经济衰退低谷以来,美国23个季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平均仅为2.2%。市场预测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约达到1%。自1950年以来,美国的平均增长率曾达到过4%。美国有能力再次实现这一目标。但这绝非易事,美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政策的实施。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急剧增长前,经济表现往往呈现长期较差的局面,此外,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可推动经济增长。自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部分研究者认为,美国的经济不再有能力像过去经济复苏时期那样强劲,美国人应该接受低速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经济加速增长需要做出长期政策承诺、暂时搁置短期政策,进行长期税收改革,扫除不利于经济增长的障碍,以显著提升美国的经济潜力。
首先,政策上要吸引劳动力、鼓励投资,重塑增长潜力,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增长;其次,通过根本性税收改革,提高工作积极性,刺激对生产的资产投资。再次,改革监管制度,打破关税壁垒,拓展全球市场。最后,还要改革教育政策,为培训提供足够的投资。
总之,如果政策选择正确,那么美国回归4%的增长将得以实现。
布鲁金斯学会《2014亚太地区城市监测报告: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7月4日)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即增长和产出都集中于东亚、大洋洲直至北美和拉美西部的大都会区。通过对亚太地区的100个最大的城市进行分析,发现以下特征:
第一,这100个城市的年GDP占到全球的20%,总产出的平均增长率为3.5%,人均增长为2.6%,就业增长为1.5%,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第二,在这一区域里,中国的城市经济增速最快,北美大都会区的经济增速为中国的70%。增长最慢的城市65%位于大洋洲和日本;
第三,在2014年中,30%的亚太大都会区处于“口袋增长”的阶段——即这些城市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就业增速都高于该国的平均水平。
第四,2014年,亚太地区大都会的就业增长在商业、金融和特殊服务业方面表现出强劲势头,从而拉升了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此外,制造业的增长也在亚太地区的新兴城市中表现良好。
总之,作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亚太地区的大城市间的投资和贸易关系日益密切,这些城市间的合作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
希腊没有奇迹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希腊吃力不讨好的选择》(7月3日)
希腊已走到的悬崖的边缘,无论这次投票的结果如何,对希腊而言都不是一个优选。此次危机背后推动因素在很久以前就已明确,然而不同的是当前官方的态度。IMF的官员已经明白希腊不可能清偿债务,即便如此,IMF和法、德等欧盟主导国仍给予希腊不切实际的希望,似乎只要通过彻底的改革就能化解危机。
对希腊而言,如果最终接受了债务重置的方案,就只能回归到过去的衰退状态;如果不接受该方案,则有可能彻底违约。届时,希腊将不得不引入平行货币来支付薪酬和养老金,并通过快速贬值来缓解压力。此举无益于饮鸩止渴,随之而来的是项目成本的增加,通货膨胀和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及衰退。即使贬值也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出口,但都无法在短时间内缓解危机。
对欧元区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希腊的经济危机是否会引发政治危机并在区域内蔓延。因此,欧洲当局可能会暂时接受希腊在本国内使用平行货币,以期在未来的某一天希腊能够偿还部分债务。
无论前途如何,希腊都已陷入穷途末路的境地,而我们也许真的无法看到奇迹的出现。
美进出口银行应效仿亚投行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进出口银行可助力美国企业在变动的世界中做大做强》(6月30日)
当前,中国正在推行“一带一路”计划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专注于投资道路、桥梁、港口等,以连接亚洲陆路和海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则为这些项目进行大规模融资。这两个机构的发展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在全球经济疲软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已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依赖出口已无法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多的动力,而基础设施的投入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能拉动就业的增长。
与此相反,美国走向了另一条背道而驰的路 。美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占GDP比重不足中国的1/3,而美国国内的桥梁、道路等建设成型于20世纪60年代,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
美国很早就成立了进出口银行,但截止本月,除非得到国会首肯,进出口将不得再提供任何贷款。然而,当初设立进出口银行的初衷就是帮助美国企业提升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竞争力,同时,为经济衰退提供资金保障。
美国进出口银行未来的不确定性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威胁,尤其在当下美国出口商面临困境之时。也许,美国是时候低头看看其他国家,学习亚投行的模式,更改章程和融资条件,助力美国企业在全球贸易中增强竞争性。
日韩如何维持稳定的外交关系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日韩邦交正常化的这五十年》(6月23日)
近期,以日韩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契机,两国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并决定重启部长级双边会谈。尽管尚无会谈时间表,但这已然将双方关系推向了近些年的一个顶点。
通过对影响日韩两国关系的因素进行全景调查,发现尽管支持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呼声很高,但双方仍各自面临着多重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民众的态度趋向于负面,因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引发的敌对情绪仍然普遍存在。尤其是领土问题,使得双边关系仍然无法摆脱阴影。而且作为引发民众不满情绪的根源所长,两国政府恐怕均不会在未来谈判中留下较多的回旋余地。
日韩关系彻底正常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除非两国能摆脱当前各类问织构的怪圈,否则在摇摆不定中,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仍是一片黯淡。
增长需长期的政策承诺
赫德森研究所《美国经济增长率要如何重返4%》(6月22日》
自2009年6月经济衰退低谷以来,美国23个季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平均仅为2.2%。市场预测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约达到1%。自1950年以来,美国的平均增长率曾达到过4%。美国有能力再次实现这一目标。但这绝非易事,美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政策的实施。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急剧增长前,经济表现往往呈现长期较差的局面,此外,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可推动经济增长。自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部分研究者认为,美国的经济不再有能力像过去经济复苏时期那样强劲,美国人应该接受低速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经济加速增长需要做出长期政策承诺、暂时搁置短期政策,进行长期税收改革,扫除不利于经济增长的障碍,以显著提升美国的经济潜力。
首先,政策上要吸引劳动力、鼓励投资,重塑增长潜力,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增长;其次,通过根本性税收改革,提高工作积极性,刺激对生产的资产投资。再次,改革监管制度,打破关税壁垒,拓展全球市场。最后,还要改革教育政策,为培训提供足够的投资。
总之,如果政策选择正确,那么美国回归4%的增长将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