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源配置中诸问题的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f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陕西定边县东关村资源类型多样,优质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低,基层领导群体资源优化配置意识差,村民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不强。文章在全面了解其各项资源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深究其原因,并抓住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这一主要决定力量,提出最全面、最根本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资源配置;基层党组织;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011-02
  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既包括一切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物,也包括人类劳动产生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商品及消费性产品;还包括无形的资产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1]。资源配置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有限的物资、资本、设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利用。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获取最佳效益,实现最终发展目标。定边县东关村位于陕西省的最西北角、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丰富多样。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县城较近,307国道、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等横贯东西,砖白公路纵穿南北。土地资源丰富,以滩地、沙地为主,适宜发展农林牧副业,大量生产玉米、油料、向日葵、土豆、荞麦等农作物,牲畜以饲养滩羊和商品猪为主。石油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做了支柱性的贡献。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丰富多样。本村最具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遗址,个别农户居住在古城墙内,大部分农户环城墙而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村并未很好地发挥其资源优势,造成大量自然资源浪费,诸多优势资源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点。结合当地特色科学地开发利用各项优势资源,在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发展之道。
  一、陕西省定边县东关村资源不合理配置现状
  (一)地理区位优势把握利用水平低
  但是由于对市场分析、机遇把握的水平低,规模化的产业少,农业市场化程度低,为能充分利用好交通区位优势,发展更多的绿色知名产业。所收获的农作物深加工程度低,获得收益少。没有充分利用好城市的辐射作用,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低。大部分农作物都只是供县乡镇居民日常食用,农产品附加值少。
  总体来说,对区域特色下的区位优势把握不明确,只注重把握眼前经济利益,没有做出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程度低
  土地资源出现大量闲置、污染、浪费。集约化利用程度低,流转难,配置成本高。粗放利用耕地、大面积滥批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公共设施用地迅猛增加、大面积利用耕地养殖滩羊,造成耕地资源数量剧减,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石油资源的粗放开采下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村民进城务工造成很大一部分耕地的荒芜。在乡镇或者县城买房,造成他们原住房及宅基地的闲置。村内淀粉厂大量排放污水和粉渣,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污染。土地资源产权不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出现虚位。土地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的虚位指的是土地所有权人及土地使用权人的土地权属在现实中与其本质含义的违背[2]。农民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实际上没有对土地的完全决定权,对土地的投入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很大一部分村民不能很好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三)未利用好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业
  历史底蕴丰厚的明长城遗址是东关村最具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多年来,该村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够,早些年村民为了修房建舍,直接在长城脚下修窑洞,取土拉城砖毁坏长城部分关口,破坏了长城的完整性,部分墙体变薄,城边出现缺口。村领导和村民的文化资源意识差,忽视了该村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富村价值、惠民价值。
  (四)未把握石油资源及新型能源带来的民生价值
  只是单纯依靠石油储存量大的土地获得原始的经济价值,大量现耕农田被征占,且多数在开采后无法耕种成为永久性的荒地。采油区附近的水源污染、大气污染严重,部分村民的健康受到影响。石油资源、风能开发利用背景下,资金收益的集约化利用水平低,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不明显,为本村公共生活带来的价值低,村内基础设施落后。对潜在的就业前景和机会把握不够,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村内劳动力短缺。油田基地、风能电厂附近的服务业发展零散缓慢,村民机遇把握意识较差。
  二、陕西省定边县东关村资源不合理配置的原因
  (一)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
  乡政府和集体组织土地管理职能不明确,土地市场流转不规范,村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价值签订非法转让、转包,出租土地的协议。由此产生的土地权益不清晰,激发矛盾和冲突。对于其他资源的管理也没有统一的战略思想,不计资源的配置效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浪费现象严重。对村委会以权谋私、乱批乱占现象的监督力度不强。各级政府,特别是乡级政府只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依然相对传统和落后,未能实现资源资金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的集约经营。
  (二)村内人才缺乏,领导班子工作水平低
  首先,该村村领导全部都是本村成长起来的老干部,他们文化程度低,科学发展理念差,把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权转让给外地企业。不能发现并利用很多潜在的优势资源对本村就业、社会保障等产生的带动作用。其次,部分村干部的待遇水平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做不好基础村务工作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反而会产生懒惰现象,滋生不正之风。
  (三)村民资源配置意识差,配合程度低
  多数村民文化程度低,长年在村内务农与外界接触较少,对于先进的生产经营技术及科学的资源管理理念吸收的较少。眼前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往往可以满足村民的利益需求。部分村民对于发展规模产业的热情度不高,宁愿进城务工,不愿意在本村投资消费。部分村民通过转让出卖部分资源的使用权,来换取一定的资金在城镇安家置业。完全没有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眼光,村内缺乏大量年轻有文化的高素质劳动力。   三、实现陕西定边县东关村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
  要实现陕西定边县东关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强化政府、村民、村领导这三个主体的资源配置意识提高其能力,加大政策和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在多方努力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一)政府应优化体制改革,普及正确的资源观
  当前仍是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地县乡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改革的有利时机,建设职能分明、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完善资源管理体制监督机制,倡导资源优化配置观念,加大在全县乡村范围内的宣传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综合实力,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提高村民素质,引导村民极配合
  村内开展资源利用,生态农业示范课程,对村民进行培训教育引导村民树立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奖励合理利用资源的村民,惩罚滥用资源现象。派先进村民出去学习,培养先进的生产经营技术,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首先,改革村领导干部选拔要求,让政治水平高、工作能力强、作风靠得住、思想够先进的人组成村领导班子。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握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重视基层的作用,多关心、多指导村干部工作,提高村干部待遇,解决他们的生活需要,培养他们立足岗位的服务意识。同时应该吸收优秀大学生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用专业知识分析资源状况,指导资源配置工作。
  其次,加大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眼光和策略。聘请专家为本村的资源利用做规划,村领导着重学习其方法理念。
  再次,村干部和村民应加强沟通与合作。村干部应该定期展开调研,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以保证村民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贡献。村民加强监督村干部资源配置工作,不断地提出意见建议。
  (四)创新发展模式,综合利用各项资源
  实现资源特色和先进技术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规模化生产马铃薯、玉米等优质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绿色产业推广销售绿色产品。优化能源资源开采方式,注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保护生态、节约能源的同时巩固本村的劳动力资源。
  保护和开发长城旅游区,结合当地的民俗特色、开发农家乐等新兴的休闲旅游方式。实现旅游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推广农副产品宣传,独具特色的民俗产业刺激旅游业发展的双赢。让该村的文化资源和其他特色资源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结语
  总之,对于资源类型多样,发展潜力无穷的广大农村地区,如果资源配置主体能够强化资源配置意识,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资源配置机制,实现本村各种资源优势的有效结合,一定会统筹本村经济、政治、民生、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晔.资源开发视角下新疆民生科技需求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5.
  [2]余伟京,余美峰,蔡亮.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农村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虚位——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基础理论探究[C].2004.
  [3]尚明瑞,张自尧.甘肃农村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J].西华大学学报,2004(6).
  [4]李勇华.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塑与再构[J].探索,2006(5).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集实践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一套理论体系,偏重于指导行动、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高度拟真和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基于两者之间共同的实践性特征,将案例教学引入思政课教学具有积极功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200-03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知青博物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正是记录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凝结了内涵丰富的知青精神。影响教育学生,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构建依托知青博物馆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
期刊
摘 要:在当下教师教育改革的热潮中,虽然国家加强了对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指导与扶持,但鉴于当前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目标偏重实用,学科设置趋于功利,课程安排以市场为导向的现状,导致了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被僭越而引发了师范生在现行教育下的师范意识的缺乏,教育信仰的迷失以及入职后的焦虑和迅速懈怠感等问题。当前教师教育若想实现其目的性回归,必须重设培养目标,先“学而为人”再“学而为师”,拓展“师范”内涵以拓宽就业道
期刊
摘 要:研究基于“GROW成长模型”的应用技能式方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师角色转变为“教练型”教师,进而分析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论》课程的授课专题和方法步骤,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GROW模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是遵照中央提出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我们要通过健全基层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党内制度来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  关键词:抓手;创新;服务;基层;党组织: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
期刊
摘 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受高校的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影响也越来越深,但在医学类院校里,医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参与体育运动,可见医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不够重视。以时间为线索来展开研究,分析校园体育文化对医学生的影响作用,分别从新生入学时期到入学后的稳定时期,再到毕业阶段,旨在更加全面地论述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和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紧迫性。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如何通过“文化”引领高职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五元文化”,围绕“四大主题”,借助“六大措施”,积极探索高职学生文化育人的新路,扎实推进高职学生发展、增值,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培育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260-02  一、高职学生面临文化缺失的危险  随着社会进步,当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跨境、跨时空教育时代逐渐来临[1]。大学阶段学业规划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关系到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事业成功[2]。对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三段式”“五位一体”大学生学业规划。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学分制大背景下,出于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密切师生关系等,延边大学法学院自2011年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制度优先、推进有力、适时调整、宣传到位等实践经验,但也存在导师分配上民主原则贯彻不够、导师制缺乏学校制度层面的肯定、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落实不够、经验交流与意见征求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不断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
期刊
摘 要:高校主体性创业教育是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培育教育对象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敢为性等主体特征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创业教育,从主体性创业教育的理念、目标体系、教育方法、实践选择四个方面探究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