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生物免疫机制的网络安全架构

来源 :网络空间安全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_zha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杂生物的免疫系统在自然界演化了数亿年,形成了精妙的防御体系来保护生物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受生物免疫机制的启发,在扼要分析未来网络面临的安全挑战及其主要根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物免疫系统对网络安全的启示。文章在提出科学平衡的安全观基础上,介绍了类生物免疫机制的网络安全架构初步设计。该架构通过协同感知实现快速自适应阻断隔离,以及通过在平行伴生网络中进行对抗学习,去发现应对已知甚至未知攻击的网络疫苗,从而获得网络空间的对抗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互联网金融主体以低门槛、高效率的特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后却也隐藏着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隐患,这种风险严重影响了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应高度警惕。文章采用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以及实战应用等方法,提出并实践了建立金融风险管控中心的构想,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管控中的内外问题,挖掘了抑制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的方法。从而推动
伴随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车辆的物理资源设备愈发趋向于计算机化。车载云计算以车辆自组网与云计算为基础,实现对底层物理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满足安全驾驶、车载娱乐等服务需求。然而,车载云计算在提高云服务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与挑战。安全已成为车载云计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车载云计算的架构,并从完整性、可用性、机密性等方面对其安全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分别阐述了可能受到的安全
本文提出一种网络K度薄弱环节集的概念,用以对网络传输薄弱环的薄弱程度进行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研究的大型网络K度薄弱环节集的快速搜索算法,适用于大型网络传输容量充足度
双花攻击是基于去中心化结构的数字加密货币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重要安全问题。主流的数字加密货币通过牺牲交易时间,等待全体节点验证的交易确认块数量达到预设值来对抗双花攻击。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由于硬件资源的限制以及对快捷支付的需求,以交易时间为代价的对抗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对此,文章将人工免疫理论应用到数字加密货币的快捷支付中,提出一种面向智能终端的快捷支付"双花攻击"检测模型。该模型
“如果把中国少儿出版比作一条河流的话,从2018年开始,它所呈现的将是典型的中游特征:流速减缓,不再飞流湍急、跌宕起伏、激情澎湃,却渐显雍容大气、浩浩荡荡。”[1]根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