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
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30例)和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前列地尔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1次/d);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1次/d)及肾康注射液250m1+10%GS100m1静脉滴注,1次/d,总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周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光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BUN、CYSC、Cc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肾康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CFR。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 前列地尔 慢性肾衰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88-02
慢性肾衰竭(CFR)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CKD)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目前尚缺乏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探讨控制疾病的发展,延缓CFR的进展的手段。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延缓CFR进展。肾康属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等作用。本研究比较了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及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CFR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住院的早期CFR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Ccr50~10ml/min/1.73m2,Scr200~550μmo1/L,HGB≥75g/L)。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0~66岁,平均(49.4±9.2)岁;病程3~16年,平均(10.2±2.7)年。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入前列地尔组、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30例。其中前列地尔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6±8.7)岁;平均病程(9.2±2.6)年。联合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2±9.4)岁;平均病程(9.8±3.1)年。试验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CFR病程间有均衡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基础疾病。联合治疗组患者常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静脉滴注和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肾康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
1.3 观察指标。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光抑素C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尿素氮和肌酐、光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氮和肌酐、光抑素C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肌酐、光抑素C水平均显著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肌酐、光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各指标与前列地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出现类静脉炎反应,表现为沿输注静脉走行的扩张发红并伴有疼痛,但能耐受,将滴注速度减慢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腹泻。联合治疗组2例出现类静脉炎反应,将滴注速度减慢后症状缓解。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CRF)是进行性进展的疾病,慢性肾衰如不能及时治疗,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发展为终末期肾衰,则需要进行透析和肾移植因此在疾病早中期抑制慢性肾衰的进一步发展尤为关键。
CRF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是肾小球硬化,而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是导致肾小球硬化的核心[1],有研究表明肾康注射液可以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抑制系膜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2],因此肾康注射液可以抑制肾小球硬化的进展而保留残余肾脏功能,延缓CRF进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可以有效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立中,刘玉宁,毛炜,等.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抑制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5):287-289
[2] 郭立中,毛炜,王红梅,等.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抑制作用的血清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7):531-533
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30例)和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前列地尔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1次/d);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1次/d)及肾康注射液250m1+10%GS100m1静脉滴注,1次/d,总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周后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光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BUN、CYSC、Cc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肾康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CFR。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 前列地尔 慢性肾衰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88-02
慢性肾衰竭(CFR)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CKD)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目前尚缺乏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探讨控制疾病的发展,延缓CFR的进展的手段。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延缓CFR进展。肾康属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等作用。本研究比较了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及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CFR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住院的早期CFR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Ccr50~10ml/min/1.73m2,Scr200~550μmo1/L,HGB≥75g/L)。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0~66岁,平均(49.4±9.2)岁;病程3~16年,平均(10.2±2.7)年。将入选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入前列地尔组、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30例。其中前列地尔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6±8.7)岁;平均病程(9.2±2.6)年。联合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2±9.4)岁;平均病程(9.8±3.1)年。试验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CFR病程间有均衡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基础疾病。联合治疗组患者常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前列地尔注射液20ug静脉滴注和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肾康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
1.3 观察指标。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光抑素C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尿素氮和肌酐、光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氮和肌酐、光抑素C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肌酐、光抑素C水平均显著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肌酐、光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各指标与前列地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出现类静脉炎反应,表现为沿输注静脉走行的扩张发红并伴有疼痛,但能耐受,将滴注速度减慢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腹泻。联合治疗组2例出现类静脉炎反应,将滴注速度减慢后症状缓解。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CRF)是进行性进展的疾病,慢性肾衰如不能及时治疗,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发展为终末期肾衰,则需要进行透析和肾移植因此在疾病早中期抑制慢性肾衰的进一步发展尤为关键。
CRF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是肾小球硬化,而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是导致肾小球硬化的核心[1],有研究表明肾康注射液可以抑制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抑制系膜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2],因此肾康注射液可以抑制肾小球硬化的进展而保留残余肾脏功能,延缓CRF进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可以有效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郭立中,刘玉宁,毛炜,等.肾康注射液与苯那普利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抑制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5):287-289
[2] 郭立中,毛炜,王红梅,等.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抑制作用的血清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7):53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