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怎么会这么清澈?都因为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教学的源头越来越干枯,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从学生的生活中引进活水,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一、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首先要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学习《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孩子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留心观察的孩子却不多。教学时,教师应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学习《云房子》一文可以指导孩子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学生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从而让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如在教授《九色鹿》一课后,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表演课本剧,再现课文中描绘的情境。这样他们一方面深入理解了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也训练了自身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事半功倍。
苏教版教材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一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为了帮助学生降低记忆难度并能正确运用这些成语,每学一组成语我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该组成语组合成一篇琅琅上口的短文。
第十册练习6中有这样一组成语:
积少成多 细水长流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自力更生 按劳取酬 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
安居乐业 应有尽有 丰衣足食 乐以忘忧
学生将这组成语组合成了这样一篇短文:现在,我们依靠父母,等我们长大了,要“自力更生、按劳取酬”了。拿到了薪水,应该“精打细算、细水长流”。这样,就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我们“开源节流”,就能“安居乐业、应有尽有”,过上“丰衣足食、乐以忘忧”的生活。
学生联系生活,记住了成语,学会了说话,又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动。
三、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在介绍焙茶手娴熟的技艺时,用了一连贯的动词:翻拌、揉、搓、捺、抓、揉捻、搓团、捏拢、放开。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焙茶手娴熟的技艺,更深刻地理解碧螺春为何被称为“工艺茶”,教师和孩子们边读课文,边伸出双手,做出不同的动作,体会不同动作的力度、作用,感受碧螺春制作工艺的精妙。作者还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采茶姑娘在茶园中采摘嫩芽,人、树交相辉映的美丽动人的画面。学习这一部分时,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教者抓住文中“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这句话提出要求:“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一阵静悟之后,小手如林般举了起来:
生1:我仿佛看见一群扎着各色头巾的采茶姑娘结伴而行,边说边笑。
生2:我仿佛听见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和动听的歌声。
生3:我为她们作了一首《采茶歌》,我来唱给大家听听……
(同学们欣赏后不由地鼓起掌来。)
师(由衷地赞叹):真美,希望你能有机会到太湖,亲自教给她们。
生4:老师,我想到了《还珠格格》最后一集中,小燕子她们在大理采茶的快乐生活,我也想当当快乐的采茶姑娘,去过她们那种惬意的生活。
生5:我仿佛看见一只蝴蝶,在采茶姑娘的身边飞舞,间或落在她们漂亮的头巾上。
有人随口接道:那不是香妃嘛!
联系了生活体验,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引领成长,塑造未来,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从学生的生活中引进活水,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一、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首先要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学习《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孩子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留心观察的孩子却不多。教学时,教师应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学习《云房子》一文可以指导孩子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学生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从而让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如在教授《九色鹿》一课后,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表演课本剧,再现课文中描绘的情境。这样他们一方面深入理解了文章内容,另一方面也训练了自身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事半功倍。
苏教版教材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一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为了帮助学生降低记忆难度并能正确运用这些成语,每学一组成语我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该组成语组合成一篇琅琅上口的短文。
第十册练习6中有这样一组成语:
积少成多 细水长流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自力更生 按劳取酬 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
安居乐业 应有尽有 丰衣足食 乐以忘忧
学生将这组成语组合成了这样一篇短文:现在,我们依靠父母,等我们长大了,要“自力更生、按劳取酬”了。拿到了薪水,应该“精打细算、细水长流”。这样,就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我们“开源节流”,就能“安居乐业、应有尽有”,过上“丰衣足食、乐以忘忧”的生活。
学生联系生活,记住了成语,学会了说话,又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动。
三、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在介绍焙茶手娴熟的技艺时,用了一连贯的动词:翻拌、揉、搓、捺、抓、揉捻、搓团、捏拢、放开。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焙茶手娴熟的技艺,更深刻地理解碧螺春为何被称为“工艺茶”,教师和孩子们边读课文,边伸出双手,做出不同的动作,体会不同动作的力度、作用,感受碧螺春制作工艺的精妙。作者还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采茶姑娘在茶园中采摘嫩芽,人、树交相辉映的美丽动人的画面。学习这一部分时,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教者抓住文中“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这句话提出要求:“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一阵静悟之后,小手如林般举了起来:
生1:我仿佛看见一群扎着各色头巾的采茶姑娘结伴而行,边说边笑。
生2:我仿佛听见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和动听的歌声。
生3:我为她们作了一首《采茶歌》,我来唱给大家听听……
(同学们欣赏后不由地鼓起掌来。)
师(由衷地赞叹):真美,希望你能有机会到太湖,亲自教给她们。
生4:老师,我想到了《还珠格格》最后一集中,小燕子她们在大理采茶的快乐生活,我也想当当快乐的采茶姑娘,去过她们那种惬意的生活。
生5:我仿佛看见一只蝴蝶,在采茶姑娘的身边飞舞,间或落在她们漂亮的头巾上。
有人随口接道:那不是香妃嘛!
联系了生活体验,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引领成长,塑造未来,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