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知识量和数据巨大爆炸的时期,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办到把所有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唯有通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语文学科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应该紧跟课改的步伐,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及时升级教学方案。所以,本文就语文教学展开讨论,探讨了开展自主学习的意义,并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412
引言
学校的教育是短暂的,但是学习会陪伴每个人一生,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避免成为真正的“文盲”。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应用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案,让自主学习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管理者。
一、开展自主学习的意义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受传统教学方案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大的依赖,在课堂上都是跟随教师的思路和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习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主动探究和解决难题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学生会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养成自主思考、学习的习惯。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想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激发,教师就应该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尝试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从直接接收知识转变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踊跃探索求知,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3、增强学习信心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学习信心不止可以来源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接收、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每一次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方案,都会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让学生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更大的学习信心。这种信心将会支撑并陪伴学生的终生学习事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继续开展自主学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情景式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学需要特别注重烘托课堂氛围,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创设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情景,让给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吸引学生主动求知、思考,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春》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准备一些以“春”为主题的短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等。教师在上课时首先为学生展示这些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氛围,体会其中的意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让学生们并各抒己见,表达各自心中“春”的形象,既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在讨论和积极思考中调动自主学习能力。
2、以任务为导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从被动式接收转变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过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开展更多的自主思考和探索。
以《老王》一课开展教学为例,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任务:(1)找出文章中描写作者情感的语句;(2)思考作者一家为什么每次想到老王都心生不安的原因;(3)总结老王的形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文章,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3、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强,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的锻炼和培养,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自己的输出,让学生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表看法,减少定势思维对学生的束缚。
以《陋室铭》一文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遵循“点到为止”的教学原则,当学生熟悉整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更多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更层次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认为陋室不陋”,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出发积极讨论思考,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房屋主人的美好品德使陋室不陋,也有学生可能会认为是因为房屋周围环境优美,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
参考文献
[1] 陈凯鑫.试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110-111.
[2] 刘长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2021(25):204.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412
引言
学校的教育是短暂的,但是学习会陪伴每个人一生,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避免成为真正的“文盲”。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应用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案,让自主学习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管理者。
一、开展自主学习的意义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受传统教学方案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大的依赖,在课堂上都是跟随教师的思路和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习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主动探究和解决难题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学生会渐渐减少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养成自主思考、学习的习惯。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想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激发,教师就应该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尝试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从直接接收知识转变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踊跃探索求知,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3、增强学习信心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学习信心不止可以来源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接收、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每一次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索解决方案,都会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让学生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更大的学习信心。这种信心将会支撑并陪伴学生的终生学习事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继续开展自主学习,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情景式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学需要特别注重烘托课堂氛围,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创设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情景,让给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吸引学生主动求知、思考,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春》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准备一些以“春”为主题的短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等。教师在上课时首先为学生展示这些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氛围,体会其中的意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让学生们并各抒己见,表达各自心中“春”的形象,既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在讨论和积极思考中调动自主学习能力。
2、以任务为导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从被动式接收转变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过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开展更多的自主思考和探索。
以《老王》一课开展教学为例,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任务:(1)找出文章中描写作者情感的语句;(2)思考作者一家为什么每次想到老王都心生不安的原因;(3)总结老王的形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文章,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3、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强,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的锻炼和培养,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自己的输出,让学生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发表看法,减少定势思维对学生的束缚。
以《陋室铭》一文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遵循“点到为止”的教学原则,当学生熟悉整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更多的主体地位。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更层次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认为陋室不陋”,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出发积极讨论思考,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房屋主人的美好品德使陋室不陋,也有学生可能会认为是因为房屋周围环境优美,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
参考文献
[1] 陈凯鑫.试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110-111.
[2] 刘长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2021(2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