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初中语文默读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q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教育家阿兰有一句很精辟的话:“怎样学语言?向最严密最丰富最深刻的语句中去学。”默读,就是到“最严密最丰富最深刻的语句”中学语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无论在生活、工作或学校学习中,默读都是使用最广、实用性最强的一种个体阅读方式,也是学习的主要手段和方式。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呢?
  一、提高默读的速度
  就一般学生而言,汉语朗读每分钟一百五十至二百字左右,默读可达四百至六百字。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习惯是照本宣读,默读的过程中嘴唇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但是仍然处于唇动喉咏的状态,这在无形中减慢了默读的速度。在测试中,快速有效的阅读成了学生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教会学生控制唇喉齐动的现象,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
  二、养成整体认读的习惯
  默读可以用眼睛扫视文段,把整句整行的文字做整体认识,可以“一目十行”整段、整页地对一篇课文作整体认识。如,《看云识天气》一文,教会学生扫视,把第一自然段采用眼睛扫视,抓住文中“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样的句子,把整行、整句的文字作整体认识,甚至在后面的自然段做到“一目十行”,整段扫视,而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能有效提高读书的速度。这样,能让学生迅速地抓住文章的关键点,如,什么云,什么天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
  在课堂中阅读速度快的学生,学习成绩良好和优秀占百分之五十五,速度慢的不到百分之四。掌握了正确的默读方法,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因为在快速默读的同时,理解了读物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内容,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注意力高度集中,能迅速感知读物。速度太慢,注意力容易涣散,干扰理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加快速度,速度过快则容易浅尝辄止,所以默读的速度也要适时适度。
  四、提高默读的质量
  默读的关键是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提高默读的质量。“授人以渔,受用终生”,教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默读同一篇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学习内容的不同方面的表象,从而全面理解课文的实质。如,《曹刿论战》站在曹刿的角度来读,则能感觉到一介布衣的爱国热情及睿智的指挥才能。站在鲁庄公的角度来读,则能感到一个明君礼贤下士、为求真知不耻下问的可贵。这些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从而使学生了解《左传》是从人物的言行反映出思想倾向。
  在默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常常看了后边的忘了前边的内容。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要求学生在默读一堆语句时,潜心来读,抓住中心词。如,《紫藤萝瀑布》中的句子“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中心词就是“开的盛的藤萝”。抓关键词的过程简单,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小说、戏剧等比较长的课文的阅读。
  伽达默尔说:“读书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里。”因默读的过程极具灵活性,可以徘徊回顾,反复推敲,因而在默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重读,以便使文本深刻地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内涵。如,《羚羊木雕》中的“可是,这能全怪我吗”,让学生细读,仔细揣摩,体会作者的委屈、无奈、伤感同时又有对父母言行的不理解、指责,这也是作者的感情倾向。默读呈曲线型,而朗读是直线型,这也恰恰弥补了朗读的不足之处。
  默读有助于学生内部言语能力的形成,默读更有利于学生对读物的深入理解。对学生来说,默读能力和习惯对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学习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其他文献
夜阑人静的时候,外公总会想起苏北黄海岸边山洞里那响亮的军歌。  外公成长的时代,农村孩子的两大出路是考学分配或者参军提干。因为家庭贫穷,高中毕业后参军,成为了外公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与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带着梦想,外公来到了位于黄海西岸的苏北连云港工程部队服役。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在沿海建设海防工程。那时报纸上天天说退守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在美国的扶植下蠢
期刊
后进生真的让教师头疼吗?我不以为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了解到学生并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想只是因为我们对后进生的认识上存在某些程度上的偏颇。鲁迅先生有句话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因此若想更好的改造后进生,我们同样也需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喜欢他们。  一
期刊
我想我最亲爱的爸爸了,他长着乌黑的头发,里面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头发,由于经常的风吹日晒,爸爸的脸有点黑,脸上还有一些深深浅浅的皱纹。妈妈常说,爸爸很辛苦,才三十几岁,看上去已经像四十多岁的人了。爸爸很强壮,是我们家里的英雄,只要家里有什么重的东西要搬,爸爸都会主动地对我们说:“别动,让我来!”说着话儿的时候,活儿就轻轻松松地做完了。  我亲爱的爸爸在很远的地方——河南打工,很少回家。妈妈说,来去车
期刊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体系最完整的教学论专著。《学记》总结了两千多年前我国私人讲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极其丰富的宝贵经验,虽然全篇仅有一千多字,但在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精辟的论述。古今许多学者都对《学记》给以了高度的评价。  《学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期刊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的就是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生活对于语文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就是语文的源头,也是语文保持生命力的血液。离开了生活,语文课堂会变得枯燥无味;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会失去意义。语文教学过程少不了生活的参与,正如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所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给予了语文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统领和
期刊
松下幸之助说:“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谦和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具有谦和之心的人,自有一种让人亲近、令人敬仰的气度和风骨。  一、培育谦和之心,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  谦和是建立生生间民主和谐关系的前提。拥有谦和,教师才能蹲下身来看学生,懂得包容,懂得理解,懂得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才能拉近师生间心与心的距离。和谐的生生关系的建立,也需要这种谦和心。谦和是缓解矛盾冲突的润滑剂
期刊
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素质差异,有些教师没能真正领会新课程标准,盲目追求形式主义,导致课堂教学华而不实,收效甚微。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病”得不轻,主要有以下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的有效实验研究”,是从“主题”组合策略这一核心内容入手研究。语文主题学习的“主题”不是多篇阅读作品的简单累加,而是零散知识点和人文内涵的有机融合,是个性与共性的立体呈现。在进行主题整合时, 从“求同、寻异、创新”等多个角度入手,精心打磨主题,将海量学习资源浓缩于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词、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反弹琵琶,也弹出了生动的绕梁音。  一、异中求同探规律  语文主题学习是通过阅读主题
期刊
常有教师说:“这孩子上课总走神,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讲过的都不会。”是的,注意力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样在一间教室听同一个教师讲课,有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就高,反之,有的学生虽然很聪明,但就是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结果学习成绩落后,家长着急,教师也着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十分强调注意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说:“注意正是那一扇从外部世界进入到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那么,
期刊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显著成就。目前,有很多学校都超越了“教师讲授”的课堂境界,积极地走向了“教师导学”的课堂境界,尤其是部分小学、初中课改先进学校。最令人兴奋的是有少数学校在课堂改革的实践中,成功探索和实现了“问题导学”的课堂境界,如,山东省枣庄市红旗小学、深圳市沙河小学、北京周口店小学、内蒙古乌丹五中、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