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的作文能力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原因是教师采取传统教法,对学生作文的各个环节包办代替,不敢放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觉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把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主动权 ;还给 ;学生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的作文能力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原因是教师采取传统教法,对学生作文的各个环节包办代替,不敢放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觉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1 把作文指导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指导的传统教法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要求作文,才不至于走题。其实,这种作文指导方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选择材料的广阔性。学生作文被局限在教师定出的框框之中,对要写的内容要么不大熟悉,要么从未接触过,只好靠苦思冥想、东拼西凑,结果使许多学生厌作文、怕作文,这就更谈不上提高作文能力了。我们应该通过作文指导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启发学生作文的愿望,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自己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
1.1 命题要宽。首先,单一的命题要给学生一个有范围的题目。如《那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日》等,留给学生可供选择的余地;其次,多个命题,教师提出不同题目,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不求统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事物的熟悉程度作文;第三,提出作文要求,指导学生自己命题,给学生作文命题极大的自主权,使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发展。为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逐步养成他们爱动笔的习惯,三种命题方式应穿插进行,决不可采用单一的命题法。
1.2 选材要广。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选择作文材料,不可对学生所选的作文材料加以限制。学生可根据教师的不同形式的命题,去体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从中选择那些新颖独特的、自己真心喜欢的作文材料,把枯燥的作文变为真实生活的写照。
1.3 形式要多。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作文,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没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学生平时作文的表达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师在这方面不可做过多的干涉。只要学生说的是真心话,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真正做到学生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决不可把教师的意愿加在学生作文的表达方式上。
2 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批改结合作文讲评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怎么写,而且知道不该怎么写,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到提高。但传统的批改方法却收效甚微。一大叠作文本交上来后,老师费了好大劲,伏案批改了半天,学生却往往只看看批语是“鼓励”还是“批评”,是“鼓励”则欣喜一番,是“批评”则往课桌里一塞便完事。教师的辛苦劳动得到这样的结果,这怎么能谈得上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呢?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提倡在作文批改上放手,让学生清楚作文批改不仅仅是教师的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
2.1 集体评改。将阅读过的作文初稿中的典型〔中等文〕文章拿出来作为批改对象,师生共同评改,评改时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评时要说出理由,改时要有依据,既要考虑文章的需要,又要考虑内容的真实。在评改过程中,老师对评的有理、改的有据的发言给予肯定的评价,对理由不充足、依据不准的发言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征求作者的意见,不强加于人。
2.2 互批互改。可以同桌交换,也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方法,先由教师重新明确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并提出具体的批改任务,指点批改方法,教改学生一套批改符号,然后让学生逐条逐项地判断批改。最后再由教师把关,并且对学生的互批互改作出评价。这样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间的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纠正缺点的能力。既帮助了别人,又提高了自己,为独立修改作文打好基础。
2.3 自我评改。要求作者本人根据集体评改所获知识、所受启发和互改中同学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综合性的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必须认真体会他人对自己作文的评论意见,既不能人云亦云,又不能固执己见,要客观地、积极地、虚心地、认真地进行思考。
2.4 教师批改。教师批改可放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学生写作时,教师可根据作文要求,发现学生在选材、立意和表达形式上共性的问题,做好记录,然后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上作文批改的方法要贯穿于学生的每一次作文中,无论哪种形式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要特别重视学生自改和互改两个环节,必须坚决克服教师包揽批改,学生过目的做法。
3 把作文讲评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讲评的一般方式往往是教师首先概述本次作文的优点与不足,然后宣读一两篇范文,并对其长处略加分析,说明应该这样写和不应该那样写的理由。其实,这种方法弊多利少,受到鼓励的是少数几个作文尖子,而大多数学生则不一定有多少兴趣,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作文讲评应仍让学生自己走。讲评课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整体分析;〔2〕回顾要求;〔3〕评改序列〔示范评改,共同评改,小组评议,自我评议〕。课上,教师除对学生作文情况总体概略评述外,其他环节都应放手学生去想,去议,去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做到放收适度,合理调整。评议时每个问题要让中、下水平的学生先发言,然后再由中、上水平的学生补充,做到由浅入深,有相反意见的可让其争辩,然后老师再作引导,逐步统一认识。通过讲评,使学生自己能品出味道,看出得失,感受收获,进而产生内驱力,使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作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的事。既然是学生自己的事,就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该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指导有方,放之得法。这样做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劳动。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主动权 ;还给 ;学生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的作文能力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原因是教师采取传统教法,对学生作文的各个环节包办代替,不敢放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学生自觉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1 把作文指导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指导的传统教法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要求作文,才不至于走题。其实,这种作文指导方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选择材料的广阔性。学生作文被局限在教师定出的框框之中,对要写的内容要么不大熟悉,要么从未接触过,只好靠苦思冥想、东拼西凑,结果使许多学生厌作文、怕作文,这就更谈不上提高作文能力了。我们应该通过作文指导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启发学生作文的愿望,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自己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
1.1 命题要宽。首先,单一的命题要给学生一个有范围的题目。如《那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日》等,留给学生可供选择的余地;其次,多个命题,教师提出不同题目,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不求统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事物的熟悉程度作文;第三,提出作文要求,指导学生自己命题,给学生作文命题极大的自主权,使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发展。为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逐步养成他们爱动笔的习惯,三种命题方式应穿插进行,决不可采用单一的命题法。
1.2 选材要广。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选择作文材料,不可对学生所选的作文材料加以限制。学生可根据教师的不同形式的命题,去体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从中选择那些新颖独特的、自己真心喜欢的作文材料,把枯燥的作文变为真实生活的写照。
1.3 形式要多。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作文,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没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学生平时作文的表达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师在这方面不可做过多的干涉。只要学生说的是真心话,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真正做到学生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决不可把教师的意愿加在学生作文的表达方式上。
2 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批改结合作文讲评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怎么写,而且知道不该怎么写,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到提高。但传统的批改方法却收效甚微。一大叠作文本交上来后,老师费了好大劲,伏案批改了半天,学生却往往只看看批语是“鼓励”还是“批评”,是“鼓励”则欣喜一番,是“批评”则往课桌里一塞便完事。教师的辛苦劳动得到这样的结果,这怎么能谈得上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呢?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提倡在作文批改上放手,让学生清楚作文批改不仅仅是教师的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
2.1 集体评改。将阅读过的作文初稿中的典型〔中等文〕文章拿出来作为批改对象,师生共同评改,评改时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评时要说出理由,改时要有依据,既要考虑文章的需要,又要考虑内容的真实。在评改过程中,老师对评的有理、改的有据的发言给予肯定的评价,对理由不充足、依据不准的发言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征求作者的意见,不强加于人。
2.2 互批互改。可以同桌交换,也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方法,先由教师重新明确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并提出具体的批改任务,指点批改方法,教改学生一套批改符号,然后让学生逐条逐项地判断批改。最后再由教师把关,并且对学生的互批互改作出评价。这样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间的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纠正缺点的能力。既帮助了别人,又提高了自己,为独立修改作文打好基础。
2.3 自我评改。要求作者本人根据集体评改所获知识、所受启发和互改中同学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综合性的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必须认真体会他人对自己作文的评论意见,既不能人云亦云,又不能固执己见,要客观地、积极地、虚心地、认真地进行思考。
2.4 教师批改。教师批改可放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学生写作时,教师可根据作文要求,发现学生在选材、立意和表达形式上共性的问题,做好记录,然后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以上作文批改的方法要贯穿于学生的每一次作文中,无论哪种形式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要特别重视学生自改和互改两个环节,必须坚决克服教师包揽批改,学生过目的做法。
3 把作文讲评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讲评的一般方式往往是教师首先概述本次作文的优点与不足,然后宣读一两篇范文,并对其长处略加分析,说明应该这样写和不应该那样写的理由。其实,这种方法弊多利少,受到鼓励的是少数几个作文尖子,而大多数学生则不一定有多少兴趣,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作文讲评应仍让学生自己走。讲评课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整体分析;〔2〕回顾要求;〔3〕评改序列〔示范评改,共同评改,小组评议,自我评议〕。课上,教师除对学生作文情况总体概略评述外,其他环节都应放手学生去想,去议,去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做到放收适度,合理调整。评议时每个问题要让中、下水平的学生先发言,然后再由中、上水平的学生补充,做到由浅入深,有相反意见的可让其争辩,然后老师再作引导,逐步统一认识。通过讲评,使学生自己能品出味道,看出得失,感受收获,进而产生内驱力,使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作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的事。既然是学生自己的事,就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该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指导有方,放之得法。这样做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