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高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语文教师要发挥师爱的魅力,吸引学生乐学语文。
学生能否对一门课程发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喜欢任课的老师。学生总是把对教师的情感泛化到他所教的学科上去:“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或“厌恶和尚恨及袈裟”。高一学生正处于高中与初中的衔接点,且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不仅需要严格的要求,而且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事实证明,不少初中语文成绩优秀、有潜质的学生升上高中后,因不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且受到新教师的冷落而失去学习兴趣。这说明教师不但要做好教学的衔接,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的衔接,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爱时,在亲近老师的同时也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即讲述了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就是因为受到小学老师蔡芸芝的关心爱护所致。
教师的爱虽然是一种情感因素,是一种内心体验,但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理智,变成一种物质力量。学生们受到教师爱的辐射,本身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这种情感状态可以成为乐队的指挥,使各种散音变成美好的旋律的和声,奏出动人的乐曲……
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德,更要有才,身上要有一两手能起到榜样作用的“绝活”。学生升上高一,面对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他们往往会拿新教师与初中教师进行比较,并对新教师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期待感。如果高一语文教师身上有一两手“绝活”,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不仅能让学生佩服你,而且对吸引学生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
能写出一手漂亮的粉笔和钢笔字(最好也能写好毛笔字),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绝活”。由于受到“应试教学”和“电脑文化”的影响,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写字教学”,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低,年级越高的学生写的字越难看。大部分学生写的字要结构没结构,要框架没框架,更谈不上漂亮美观,完全失去了汉字有规有矩的神韵和美感。字不写漂亮,何谈学语文?如果语文教师发挥自身写字漂亮的优势,再在高一语文教学中渗入书法教学,让书法与语文教学合为一体,达到“书文合一”,这应是一条重新激发高一新生热爱学习语文的捷径。书法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对好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扬,是语文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孰不知,“书法”可是中华民族语文教学的一大奇葩!
能出口成诵是语文教师应备的另一门“绝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做学问、搞研究的人来说,记忆背诵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我国近现代一大批大师级文人学者,他们并没有享受过如我们今天一般的高等教育,可他们幼时即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烂熟于心。正因根基深厚,以至一生受用无穷,终成大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能背诵一定数量的精美古文、现代文,做到胸有成竹,那么,无论说话、作文都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如果长期坚持背诵,记忆的东西多了,在头脑中潜然默化,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高了。如果教师在讲授那些需要背诵的古诗文时,能面对学生有感情地把它背出来,无疑能激起学生读书、背书的热情。
学生能否对一门课程发生兴趣,除了受任课老师本身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有无趣源。“无趣”是学生对某事物没有任何探知欲望。如果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运动性、可探索性等特点,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兴趣)。一旦他们觉得“有趣”,就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学习。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最强,内容覆盖面最广,趣味最浓。但是语文教材有些内容过于“学术化”,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有趣”的成分。因此,高一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和丰富语文教材中的有趣因素,树立大语文观念,大力多增加些令高一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因子。
其一,重视课文的背景和作家的生平介绍。一篇课文,教师通常要花费几个课时去完成教学,而实际上,课文中的知识和信息含量往往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课本外的知识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对课文背景的介绍和讲解,认为讲这些是在浪费时间,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高一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即王海桐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其实,这篇课文与北大没有任何联系。我在讲这篇课文之前带学生看了两节介绍北大的影视:《世界著名大学——北京大学》《北大宣传片》《少年中国》《北京大学》《蔡元培》等。北大风云变幻的百年校史,它所培养出的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及大学里的校园生活等等无不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震撼。高中生对大学的生活是不熟悉的,同时又是非常向往的,因此,虽然在介绍北大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对课文本身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对北大的强烈的向往和巨大的荣誉感的支配下,学生很显然地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布衣总统孙中山》和《离骚》这两篇课文,孙中山和屈原的生活故事,无疑比课文里的内容更有趣。
其二,发挥报纸、杂志的功效,拓展课外阅读途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而报刊最贴近生活,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的,语文学科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既可以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也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事实上,与课文相关的插图、照片以及视频、电影等,所起到的正是加强直观化教学的目的,结合课文让学生揣摩这些影音画面,自然可以收到感染的作用,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授屈原的《离骚》时,我带学生观看了《百家讲坛·屈原》、《中华世纪伟人·屈原》的视频。一篇深奥拗口诗歌,学生竟然也很有兴趣地学。
采取了以上的一些措施后,在2007届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五周,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上高中后,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问卷有三项选择:A.兴趣加浓,B.兴趣一般,C.毫无兴趣。62个学生中有接近40个学生选了A,没有人选C。
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除了受到语文教师以及语文教材的启发和影响外,还与学生本人、社会、家庭、学习的评价制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只有这多种因素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高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语文教师要发挥师爱的魅力,吸引学生乐学语文。
学生能否对一门课程发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喜欢任课的老师。学生总是把对教师的情感泛化到他所教的学科上去:“亲其师,信其道”、“爱屋及乌”或“厌恶和尚恨及袈裟”。高一学生正处于高中与初中的衔接点,且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不仅需要严格的要求,而且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事实证明,不少初中语文成绩优秀、有潜质的学生升上高中后,因不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且受到新教师的冷落而失去学习兴趣。这说明教师不但要做好教学的衔接,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的衔接,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的爱时,在亲近老师的同时也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即讲述了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就是因为受到小学老师蔡芸芝的关心爱护所致。
教师的爱虽然是一种情感因素,是一种内心体验,但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理智,变成一种物质力量。学生们受到教师爱的辐射,本身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这种情感状态可以成为乐队的指挥,使各种散音变成美好的旋律的和声,奏出动人的乐曲……
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德,更要有才,身上要有一两手能起到榜样作用的“绝活”。学生升上高一,面对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他们往往会拿新教师与初中教师进行比较,并对新教师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期待感。如果高一语文教师身上有一两手“绝活”,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不仅能让学生佩服你,而且对吸引学生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
能写出一手漂亮的粉笔和钢笔字(最好也能写好毛笔字),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绝活”。由于受到“应试教学”和“电脑文化”的影响,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写字教学”,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低,年级越高的学生写的字越难看。大部分学生写的字要结构没结构,要框架没框架,更谈不上漂亮美观,完全失去了汉字有规有矩的神韵和美感。字不写漂亮,何谈学语文?如果语文教师发挥自身写字漂亮的优势,再在高一语文教学中渗入书法教学,让书法与语文教学合为一体,达到“书文合一”,这应是一条重新激发高一新生热爱学习语文的捷径。书法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对好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扬,是语文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孰不知,“书法”可是中华民族语文教学的一大奇葩!
能出口成诵是语文教师应备的另一门“绝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做学问、搞研究的人来说,记忆背诵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我国近现代一大批大师级文人学者,他们并没有享受过如我们今天一般的高等教育,可他们幼时即把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烂熟于心。正因根基深厚,以至一生受用无穷,终成大器。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能背诵一定数量的精美古文、现代文,做到胸有成竹,那么,无论说话、作文都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如果长期坚持背诵,记忆的东西多了,在头脑中潜然默化,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高了。如果教师在讲授那些需要背诵的古诗文时,能面对学生有感情地把它背出来,无疑能激起学生读书、背书的热情。
学生能否对一门课程发生兴趣,除了受任课老师本身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有无趣源。“无趣”是学生对某事物没有任何探知欲望。如果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运动性、可探索性等特点,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兴趣)。一旦他们觉得“有趣”,就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学习。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边缘性最强,内容覆盖面最广,趣味最浓。但是语文教材有些内容过于“学术化”,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有趣”的成分。因此,高一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和丰富语文教材中的有趣因素,树立大语文观念,大力多增加些令高一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因子。
其一,重视课文的背景和作家的生平介绍。一篇课文,教师通常要花费几个课时去完成教学,而实际上,课文中的知识和信息含量往往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课本外的知识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对课文背景的介绍和讲解,认为讲这些是在浪费时间,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高一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即王海桐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其实,这篇课文与北大没有任何联系。我在讲这篇课文之前带学生看了两节介绍北大的影视:《世界著名大学——北京大学》《北大宣传片》《少年中国》《北京大学》《蔡元培》等。北大风云变幻的百年校史,它所培养出的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及大学里的校园生活等等无不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震撼。高中生对大学的生活是不熟悉的,同时又是非常向往的,因此,虽然在介绍北大中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对课文本身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对北大的强烈的向往和巨大的荣誉感的支配下,学生很显然地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布衣总统孙中山》和《离骚》这两篇课文,孙中山和屈原的生活故事,无疑比课文里的内容更有趣。
其二,发挥报纸、杂志的功效,拓展课外阅读途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而报刊最贴近生活,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的,语文学科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既可以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也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事实上,与课文相关的插图、照片以及视频、电影等,所起到的正是加强直观化教学的目的,结合课文让学生揣摩这些影音画面,自然可以收到感染的作用,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授屈原的《离骚》时,我带学生观看了《百家讲坛·屈原》、《中华世纪伟人·屈原》的视频。一篇深奥拗口诗歌,学生竟然也很有兴趣地学。
采取了以上的一些措施后,在2007届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五周,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上高中后,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问卷有三项选择:A.兴趣加浓,B.兴趣一般,C.毫无兴趣。62个学生中有接近40个学生选了A,没有人选C。
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除了受到语文教师以及语文教材的启发和影响外,还与学生本人、社会、家庭、学习的评价制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只有这多种因素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