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弗里达·卡罗是墨西哥现代美术史上最著名的女画家,她的作品充满传奇色彩,而这一切与她悲惨的生活遭遇息息相关。在她的一生中,最不乏思索的便是死亡,无论是她的文化来源,还是她的个人经历,都饱含着对腐朽、死亡的讨论。文章将从她自身遭遇和文化影响这两个方面去探讨在她不同时期创作中所表现的关于死亡的隐喻元素。
关键词:弗里达;死亡;图像;隐喻;遭遇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弗里达·卡罗生于1907年7月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瑶坎街区,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她6岁的时候患上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行走;18岁时坐公交车遭遇车祸,被钢筋刺穿腹部导致下半生深受创伤折磨;21岁遇到丈夫迭戈·里维拉,失败的婚姻为她本来就凄惨的生活“雪上加霜”。但就在这样的不幸之中造就了这位与众不同的,拥有独特个性的女性画家---弗里达·卡罗。
1 弗里达的悲惨遭遇
1.1 肉体折磨
18岁,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她的一生,对于她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弗里达常常将自己放置在作品中,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生与死的交杂、生命的即将终结。死亡这个词贯穿了弗里达的整个创作,她一生做了32次手术,每次都在绝望和痛苦中与命运斗争。她所经历的与死亡擦肩的车祸、流产痛失腹中的婴儿、父母的离世等,让弗里达对生死有了自己的态度。
弗里达创作于1944年的《破裂的脊柱》(见图1),第一眼的感受就是让人绝望。这幅作品创作于她截肢后,画中的女人是她自己,穿上石膏胸衣的痛苦让她画了这个作品,弗里达将痛苦以一种最暴烈、最悲惨的方式表达出来,使痛苦具有一种鲜活的效果[1]:弗里达将自已置于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木偶般僵硬的身体被石膏胸衣固定,仿佛一尊雕像;躯干上深深的裂缝,与背景中嵌入士地里的沟壑遥相呼应,似乎是对她身体受到极度伤痛的一种隐喻;碎成好几段的爱奥尼亚式圆柱从腰部直穿到下巴支撑着她的身体,取代了她日益恶化的脊柱,并与裂缝形成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弗里达的脸上依旧是她一贯的坚毅神情,没有软弱和哭喊,只有像雨点一样的眼泪和冷漠。被无数钉子扎满的身体对于她来说早已死亡。很多年后,她去参加自己的画展时提醒抬此画作的小工:小心一点,这具尸体还在说话。她以自嘲的方式去面对这一切。
1.2 精神打击
1932年《亨利.福特医院》这幅作品是在她经历第一次流产后创作的(见图2)。在一片贫瘠的土壤上有一张病床,空旷的背景和土地与《破裂的脊柱》中的一样,弗里达赤裸的躺在床上,鲜血染红了白色的床单,六根血管就像树的枝干从腹部长出并延伸。婴儿、蜗牛、盆骨、机器、凋零的花朵以及一个模型般的躯干被这六根红色血管连接,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隐喻着弗里达流产后孕育在情感中被她滋养的东西。这幅作品是她流产后生死的一个感受,在画面的语言中,表达生与死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她把生育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这里每一个元素都暗喻她在失去腹中婴儿后的绝望,她目睹了一个生命的结束。她就像一棵大树滋养着这些物件,但是他们都枯萎了,她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壤上感受生命的流逝,剩下的便是孤独和无助[2]。
1938年的《水之赋予我》这是一幅充满象征寓意的画(见图3),在此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多个元素集合。这幅画表达了她坐在浴缸里的幻想,有领悟、回忆、性与痛苦及死亡诸多意象,不同于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就是这一切苦难都来自于弗里达真实的生活体验。从那半露在浴缸水中的双脚可以看出,弗里达是第一视角来描绘这张画。她的脚掌从水中露出,右脚大脚趾被划伤,水中仍可以看到倒影,真实生动。画面对称线上的排水管,似乎有根断裂开的血管从里面伸出,血滴落入水中。画面中间部分可见浮在水面上的一系列故事,这是弗里达脑袋里的幻想,一根绳索将他们串联,绳索上有昆虫、蛇、舞者。在山峰和岩石两边,绳索缠在一个带面具的半裸男人身上,另一边缠在了弗里达的脖子和手腕上,画中的她裸露着身体,血从口中喷出,好像将要死去。画中还有她的父母,代表她特有形象的民族服饰、植物、躺在海绵垫上的两个赤裸的女人,火山正在烧毁一座高楼及孤独地坐在旁边小山丘上的骷髅。这幅作品是一个关于岁月流逝的场景,串联弗里达生命中所发生的悲惨事件。鲜血本身就代表着着伤痛甚至死亡,而排水孔处伸出的血管这个元素在弗里达之前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过,但不同的是在这幅作品中却是断开的,在不停地滴鲜血,隐喻着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2 墨西哥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墨西哥的传统文化中,死亡并不意味着悲哀,而是意味着一种创造,甚至是另一个更好的世界,而生命因为有了死亡的对照 ,才显现出存在的意义。“死亡 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墨西哥的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 帕斯这样认为。所以,墨西哥人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观念里,继承了这种对生命的看法。 而在弗里达的创作中,也体现出她的墨西哥民族情怀:宽广的土地、民族服饰、墨西哥代表植物动物等,从她所描绘的图像元素中可以看到她对墨西哥民族文化的热爱,以及墨西哥对阿兹特克文化的传承,呈现出非凡的神话象征意义。
1946年,弗里达创作了《受伤的鹿》(见图4)。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以弗里达自己的头部和鹿身结合的形象,乱箭插满了鹿的身体,小鹿哀伤的奔跑在衰败、凄凉的丛林中,仔细看可见林中的树枝有的被折断,有的枯萎,树皮上布满岁月的痕迹...这一切代表的是颓败和生命的终结。画面中的唯一生机便是小鹿下方长着绿叶的树枝,它静静地散落在地上,没有扎入土壤,弗里达用这颗树枝代表自己悄然逝去的青春。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化中,树枝有那么一层含义:“为了进入天堂,人们将枯树枝放入死者的墓穴,人的复活即是枯树枝变成绿树枝的复活。[3]”或许弗里达心中对往昔也怀有那么一丝恻隐之情,她将自己的精神全然交给了这一棵棵粗大的树木与这一枝看似弱不禁风却充满希望的绿树枝。满身遍布伤痕的她对死亡已经坦然,但是她又坚强的活着,将内心的情感寄予作品之中,在长达几十年与命运的对抗后,于1954年47岁的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3 结语
“像钢铁一样坚毅;像蝴蝶一样纤美;像人生一样苦涩;像微笑一样动人。”这是在弗里达生命中最后一次的个人展览上,她的丈夫里维拉用这样热情的诗句赞扬了她不同凡响的作品。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弗里达的作品,诠释了弗里达。苦难和孤独伴随了她的一生,而正是这番常人难以忍耐的痛苦成就了她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死亡的体验对于弗里达来说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在她的作品里也可以看到她通过不同的象征元素去表达死亡,她用绘画语言真切的记录了她的所见所闻,死亡在墨西哥文化中不是代表事物的终结,而是重生[4]。弗里达将可怕的死亡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实际上我们更要去领会的是她在面对死亡和苦难时的坚毅与顽强,这才是她作品中所留给我们最难能可贵的财富。“唯一透过自己的艺术给予自己生命的画家。”她,就是弗里达·卡罗。
参考文献:
[1]姚锡娟.解析弗里达自画像中的痛苦诗意[J].西北美术,2018(03):107-109.
[2]刘梦.论弗里达·卡洛绘画的图像隐喻[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3]廖艳莹.人的内在精神与植物的关联性在乔治亚·欧姬芙与弗里达·卡罗的绘画中的体现[D].杭州:中國美术学院,2018.
[4]姚锡娟.解读弗里达绘画艺术中的死亡元素[J].美术大观,2018(06):52-53.
关键词:弗里达;死亡;图像;隐喻;遭遇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弗里达·卡罗生于1907年7月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瑶坎街区,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她6岁的时候患上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行走;18岁时坐公交车遭遇车祸,被钢筋刺穿腹部导致下半生深受创伤折磨;21岁遇到丈夫迭戈·里维拉,失败的婚姻为她本来就凄惨的生活“雪上加霜”。但就在这样的不幸之中造就了这位与众不同的,拥有独特个性的女性画家---弗里达·卡罗。
1 弗里达的悲惨遭遇
1.1 肉体折磨
18岁,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她的一生,对于她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弗里达常常将自己放置在作品中,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生与死的交杂、生命的即将终结。死亡这个词贯穿了弗里达的整个创作,她一生做了32次手术,每次都在绝望和痛苦中与命运斗争。她所经历的与死亡擦肩的车祸、流产痛失腹中的婴儿、父母的离世等,让弗里达对生死有了自己的态度。
弗里达创作于1944年的《破裂的脊柱》(见图1),第一眼的感受就是让人绝望。这幅作品创作于她截肢后,画中的女人是她自己,穿上石膏胸衣的痛苦让她画了这个作品,弗里达将痛苦以一种最暴烈、最悲惨的方式表达出来,使痛苦具有一种鲜活的效果[1]:弗里达将自已置于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木偶般僵硬的身体被石膏胸衣固定,仿佛一尊雕像;躯干上深深的裂缝,与背景中嵌入士地里的沟壑遥相呼应,似乎是对她身体受到极度伤痛的一种隐喻;碎成好几段的爱奥尼亚式圆柱从腰部直穿到下巴支撑着她的身体,取代了她日益恶化的脊柱,并与裂缝形成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弗里达的脸上依旧是她一贯的坚毅神情,没有软弱和哭喊,只有像雨点一样的眼泪和冷漠。被无数钉子扎满的身体对于她来说早已死亡。很多年后,她去参加自己的画展时提醒抬此画作的小工:小心一点,这具尸体还在说话。她以自嘲的方式去面对这一切。
1.2 精神打击
1932年《亨利.福特医院》这幅作品是在她经历第一次流产后创作的(见图2)。在一片贫瘠的土壤上有一张病床,空旷的背景和土地与《破裂的脊柱》中的一样,弗里达赤裸的躺在床上,鲜血染红了白色的床单,六根血管就像树的枝干从腹部长出并延伸。婴儿、蜗牛、盆骨、机器、凋零的花朵以及一个模型般的躯干被这六根红色血管连接,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隐喻着弗里达流产后孕育在情感中被她滋养的东西。这幅作品是她流产后生死的一个感受,在画面的语言中,表达生与死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她把生育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这里每一个元素都暗喻她在失去腹中婴儿后的绝望,她目睹了一个生命的结束。她就像一棵大树滋养着这些物件,但是他们都枯萎了,她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壤上感受生命的流逝,剩下的便是孤独和无助[2]。
1938年的《水之赋予我》这是一幅充满象征寓意的画(见图3),在此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多个元素集合。这幅画表达了她坐在浴缸里的幻想,有领悟、回忆、性与痛苦及死亡诸多意象,不同于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就是这一切苦难都来自于弗里达真实的生活体验。从那半露在浴缸水中的双脚可以看出,弗里达是第一视角来描绘这张画。她的脚掌从水中露出,右脚大脚趾被划伤,水中仍可以看到倒影,真实生动。画面对称线上的排水管,似乎有根断裂开的血管从里面伸出,血滴落入水中。画面中间部分可见浮在水面上的一系列故事,这是弗里达脑袋里的幻想,一根绳索将他们串联,绳索上有昆虫、蛇、舞者。在山峰和岩石两边,绳索缠在一个带面具的半裸男人身上,另一边缠在了弗里达的脖子和手腕上,画中的她裸露着身体,血从口中喷出,好像将要死去。画中还有她的父母,代表她特有形象的民族服饰、植物、躺在海绵垫上的两个赤裸的女人,火山正在烧毁一座高楼及孤独地坐在旁边小山丘上的骷髅。这幅作品是一个关于岁月流逝的场景,串联弗里达生命中所发生的悲惨事件。鲜血本身就代表着着伤痛甚至死亡,而排水孔处伸出的血管这个元素在弗里达之前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过,但不同的是在这幅作品中却是断开的,在不停地滴鲜血,隐喻着她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2 墨西哥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墨西哥的传统文化中,死亡并不意味着悲哀,而是意味着一种创造,甚至是另一个更好的世界,而生命因为有了死亡的对照 ,才显现出存在的意义。“死亡 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墨西哥的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 帕斯这样认为。所以,墨西哥人从古代印第安人的哲学观念里,继承了这种对生命的看法。 而在弗里达的创作中,也体现出她的墨西哥民族情怀:宽广的土地、民族服饰、墨西哥代表植物动物等,从她所描绘的图像元素中可以看到她对墨西哥民族文化的热爱,以及墨西哥对阿兹特克文化的传承,呈现出非凡的神话象征意义。
1946年,弗里达创作了《受伤的鹿》(见图4)。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以弗里达自己的头部和鹿身结合的形象,乱箭插满了鹿的身体,小鹿哀伤的奔跑在衰败、凄凉的丛林中,仔细看可见林中的树枝有的被折断,有的枯萎,树皮上布满岁月的痕迹...这一切代表的是颓败和生命的终结。画面中的唯一生机便是小鹿下方长着绿叶的树枝,它静静地散落在地上,没有扎入土壤,弗里达用这颗树枝代表自己悄然逝去的青春。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化中,树枝有那么一层含义:“为了进入天堂,人们将枯树枝放入死者的墓穴,人的复活即是枯树枝变成绿树枝的复活。[3]”或许弗里达心中对往昔也怀有那么一丝恻隐之情,她将自己的精神全然交给了这一棵棵粗大的树木与这一枝看似弱不禁风却充满希望的绿树枝。满身遍布伤痕的她对死亡已经坦然,但是她又坚强的活着,将内心的情感寄予作品之中,在长达几十年与命运的对抗后,于1954年47岁的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3 结语
“像钢铁一样坚毅;像蝴蝶一样纤美;像人生一样苦涩;像微笑一样动人。”这是在弗里达生命中最后一次的个人展览上,她的丈夫里维拉用这样热情的诗句赞扬了她不同凡响的作品。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弗里达的作品,诠释了弗里达。苦难和孤独伴随了她的一生,而正是这番常人难以忍耐的痛苦成就了她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死亡的体验对于弗里达来说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在她的作品里也可以看到她通过不同的象征元素去表达死亡,她用绘画语言真切的记录了她的所见所闻,死亡在墨西哥文化中不是代表事物的终结,而是重生[4]。弗里达将可怕的死亡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实际上我们更要去领会的是她在面对死亡和苦难时的坚毅与顽强,这才是她作品中所留给我们最难能可贵的财富。“唯一透过自己的艺术给予自己生命的画家。”她,就是弗里达·卡罗。
参考文献:
[1]姚锡娟.解析弗里达自画像中的痛苦诗意[J].西北美术,2018(03):107-109.
[2]刘梦.论弗里达·卡洛绘画的图像隐喻[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3]廖艳莹.人的内在精神与植物的关联性在乔治亚·欧姬芙与弗里达·卡罗的绘画中的体现[D].杭州:中國美术学院,2018.
[4]姚锡娟.解读弗里达绘画艺术中的死亡元素[J].美术大观,2018(0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