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认知能力是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和思想观念,准确分析、判断情境里善恶美丑的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要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和分析社会中的一些行为和现象,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对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社会认知能力
一、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迫切性
社会认知是人类对社会客观现象和人类行为准则及其意识的认知,具体而言,就是个人对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判断或推断的过程,主要包括个人对他人性质的认知、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由此可见,社会认知是个体认知水平的综合体现。当前,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初中生呈现出社会认知错位的现象,尤其在品德观和价值观上暴露出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其一,部分初中生缺乏理想和信念,日益表现出功利化、世俗化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现象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其二,一些初中生的个人主义浓重,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责任心,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使得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联系越来越少。其三,部分学生的品德观模糊,生活经验较少,不能根据个人能力准确推断、判断出某种行为的优劣,难以用品德观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凸显其迫切性,以彻底改善学生社会认知不足的现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二、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策略
1.结合社会生活开展教学
社会认知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社会,才会对社会形成积极的态度,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看清楚社会生活中的美丑、善恶。所以,教师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社会认知教育,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社会认知支配自己的行为。首先,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性认知,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感知社会。其次,教师要贯穿起生活与思想政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政治理论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2.结合时事热点开展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了解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培养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鉴于此,教师应当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热点,借此让学生关注并认识社会,这有助于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渗透时事热点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并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同时还应当进一步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时事的讲解要尽可能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更能吸引学生,也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社会认知能力的目的。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观念,从原本局限的室内课堂向开放性的空间转变,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融入到社会当中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并将之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真实体验,而且还能借助一些社会政治现象刺激学生的认识思维,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4.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
辩证唯物理论指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辩证统一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为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三观”的培养,尤其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借此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应当逐步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学习和理解,这有助于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
总之,社会认知能力是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所在。为此,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重任,将社会生活、时事热点、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苏甜.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社会认知力的有机融合[J].新课程学习(中),2012(8).
[2]李新民.试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3(11).
[3]高学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赤子(中旬),2013(10).
[4]翟春英.影響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社会因素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1(3).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社会认知能力
一、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迫切性
社会认知是人类对社会客观现象和人类行为准则及其意识的认知,具体而言,就是个人对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判断或推断的过程,主要包括个人对他人性质的认知、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由此可见,社会认知是个体认知水平的综合体现。当前,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部分初中生呈现出社会认知错位的现象,尤其在品德观和价值观上暴露出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其一,部分初中生缺乏理想和信念,日益表现出功利化、世俗化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现象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其二,一些初中生的个人主义浓重,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缺乏责任心,极少参加社会活动,使得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联系越来越少。其三,部分学生的品德观模糊,生活经验较少,不能根据个人能力准确推断、判断出某种行为的优劣,难以用品德观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凸显其迫切性,以彻底改善学生社会认知不足的现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二、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策略
1.结合社会生活开展教学
社会认知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社会,才会对社会形成积极的态度,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看清楚社会生活中的美丑、善恶。所以,教师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社会认知教育,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社会认知支配自己的行为。首先,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性认知,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感知社会。其次,教师要贯穿起生活与思想政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政治理论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2.结合时事热点开展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了解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培养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鉴于此,教师应当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时事热点,借此让学生关注并认识社会,这有助于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渗透时事热点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并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同时还应当进一步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时事的讲解要尽可能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更能吸引学生,也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社会认知能力的目的。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观念,从原本局限的室内课堂向开放性的空间转变,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融入到社会当中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并将之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结合到一起,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真实体验,而且还能借助一些社会政治现象刺激学生的认识思维,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
4.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
辩证唯物理论指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辩证统一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为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三观”的培养,尤其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借此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应当逐步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学习和理解,这有助于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
总之,社会认知能力是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所在。为此,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重任,将社会生活、时事热点、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苏甜.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社会认知力的有机融合[J].新课程学习(中),2012(8).
[2]李新民.试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3(11).
[3]高学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赤子(中旬),2013(10).
[4]翟春英.影響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社会因素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