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迷失,谁为孩子护航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长成俊秀的青少年,李冠丰(原名李天一)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然而过多的呵护也给他带来了伤害。
  拥有令人艳羡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经历,但李冠丰却在变成一个坏孩子。他稚嫩的青春岁月为何写满了面对世界的嚣张和跋扈?他所接受的精英教育,难道只教会他这些?
  事实上,缺少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对道德价值观的培育,即使有再多的天赋、财富与知识,也难以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2月20日,李天一因涉嫌参与轮奸被北京警方逮捕。之前,他就因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犯罪,被收容教养一年,2012年9月才从劳教所获释。2月24日,李天一之母梦鸽接受采访时,提出了社会与公众宽容自己儿子的请求。
  为何接受了一年“教养”后,这位少年不但未曾反省,反而很快牵涉进了性质更恶劣的案件?
  进展:梦鸽为子求宽容遭吐槽
  目前,李天一正被刑拘于看守所内。24日,其母梦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数度哽咽,她说:“儿子犯下了大错,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还是未成年人,希望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宽容,将来他的人生有一个新的生存空间。”而据其父李双江的一名学生称,李双江因一时接受不了儿子的所作所为,74岁的他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目前已被气病送医。
  但面对无辜的受害者,媒体与公众似乎很难原谅这个飞扬跋扈的少年。有网友就吐槽说:“你在为你儿子乞求原谅的时候,心里可曾想到过无辜的受害者?”还有网友愤慨地表示:“就是因为每次犯事之后,你们为孩子百般开脱,寻求庇护,才使他变成现在这般模样!”
  网友义愤填膺,媒体的报道更是不断见诸报端。不光国内,连葡萄牙《公众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都以《将军之子涉嫌轮奸》作出了相关报道,大多数都刊登在了亚洲版面的醒目位置。美国《惠芬顿邮报》更是直接将此事贴上了“丑闻”的标签。
  其实,这并不是李天一第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11年9月,李天一就曾驾驶一辆无照宝马,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殴打并损坏他人的机动车,并因此被劳教一年。而今,解除收容教养未到半年,又卷入轮奸案之中,网友纷纷感慨“这孩子坑爹”。
  争论:好模子为何浇灌出坏孩子
  案发之后,李天一的过往履历不断被网友们搜索出来:出生音乐世家,4岁学钢琴,8岁学习书法,均师从名师;就读于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人民大学附中等传统名校,赴美念书……从成长轨迹上来看,“根正苗红”的李天一完全拥有成长为一个优秀人才的一切元素。
  但令公众感到不解的是,为何一个好学生的模子,最终碎成了一地瓦砾,这是谁的过错?
  更讽刺的是,近日,李双江曾面对媒体大谈育儿心经的新闻也被网友翻了老账。他在访谈中称赞自己的孩子有天赋,爱运动,思维敏捷。“孩子总归学不坏,因为我们所给他的东西都是正面的东西。”
  但这名父亲眼中“学不坏”的孩子,年少时其实常犯错。据媒体称,李天一小学时曾抢夺同学游戏机,将同学从二楼推下去,最后不了了之,在美国还威胁要“捏死”同学,叫嚣你知道我爸是谁吗?
  从舆论来看,大多数媒体和论者都认为“过度娇惯纵容”乃是造成今日李天一的主因。新华社就毫不客气地评论道:“爸妈有钱、有权、有地位,自己就容易上好学校、找好工作甚至摆平祸事,子女又怎能懂得敬畏劳动、敬畏法纪、敬畏他人?无度、自私、畸形的爱于家于国都是害,以身作则是成人之责。”
  现象:家庭教育迷失,误导孩子成长
  时评家杨锦麟说,像李天一这样“重艺、缺德、失教养”的人,在中国式教育下,仅仅是个典型,但绝不是唯一。
  正如观察人士所言:“现在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都争相寄托于学校、社会等外部资源,却遗忘了家庭教育对两者功能不足的重要弥补作用。重技能传授,轻人品塑造成为教育的短板,使孩子的发展陷入失衡之中。”
  有分析就认为,当家长在能力和才华上对孩子有高要求高期望,总是看到孩子的不足,这会让孩子难以感受到关爱:而如果在德行和责任上又总是包办和满足,孩子又会失去感受爱的能力,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得的。关爱不足与溺爱太多造成的不平衡,极可能会促成问题孩子的出现。
  所以,如果剥离掉“富二代”、“官二代”的标签后,这一事件展现给我们的,实际上是家庭教育的普遍迷失:家长通过各种手段,急着把孩子送进名校;占用孩子的假期,让他们去学习一门技能;而家庭教育本身,要么变成为学校应试教育提供服务,要么则完全被荒废了。
  事实上,孩子在成长阶段主要是通过“身教”而并非“言传”来进行模仿和学习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或还可由学校进行,但在“道德价值塑造”上的作用,则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
  思考:回归家庭教育,重塑美德价值
  本来,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然而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变,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过去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遭到破坏,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趋向。
  这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恶果是明显的,正如有学者所说的:“生命观教育缺失导致自杀和杀人事件频发;幸福观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身心麻木,缺少快乐:仁爱观教育缺失使青少年变得让成人恐怖,暴力文化流行;义利观教育缺失让青少年心理扭曲,不明事理,习惯于损人利己。”
  要逆转这种局面,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家庭应当重新回归其教育本位。对于父母而言,他们需要重视道德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家庭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去积极地影响子女的道德社会化。正如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成年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说话,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微笑……”这一切对孩子教育都有意义。
  今天,当“成功”有了更丰富平实的内涵、社会对新生代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有了更多尊重、家庭有条件提供更好成长环境时,人们必须去思考:家庭教育如何不误导孩子或松懈引导?在培养价值观、树立是非观、增强道德感方面,家庭教育该做什么?
  父母言传身教比靠学校更重要
  李冠丰出生名门,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艺术天赋,却屡屡犯事,让他74岁的父亲李双江情何以堪?在痛心之余,是否也该反思时下的家庭教育呢?
  对李冠丰来说,他如今的处境,何尝不是家庭教育迷失所致。从往日的报道来看,李双江老来得子,对孩子百依百顺,不免溺爱放纵,正是这种溺爱将李冠丰引入了歧路。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而当前社会,家庭教育似乎在走向畸形甚至迷失。
  因为对孩子的教育过多地注重智力和分数,很多家长找关系、送财物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就读,认为这样孩子就一定会很优秀,甚至自私地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家庭教育。更有甚者,作为父母,对自己的不良方式和习惯视而不见,不加改正,却奢望孩子能从自己身上获得精神养分。
  我们看到,父母们懂得为子女铺路,通向世俗的成功,却不懂得在他们的精神上注入文化养料,传统的言传身教式的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决定人生成败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在学校教育更多地站在“知识本位”上时,家庭教育更需站在“品格本位”上,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这其中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不可或缺。
  从最早的长老训教开始,富有经验的长者都会对晚辈进行教育训导,以诗礼传家的孔子也以《庭训》对自己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父母长辈言传身教,用言语来教导,用行动来示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教育,延续的就是传统的知识分子教育方式,重视对孩子的德育培养,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
  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希望这起典型的失败案例,能让更多的父母惊醒,多投入时间精力言传身教,在培养价值观、树立是非观、增强道德感上为孩子做表率,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来源:佛山日报)
其他文献
2月18日,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申报的“幸福教育”课题列为教育部规划课题。  邗江区准备在今后4年中,通过调查了解新教改背景下的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幸福感状况,在中小学日常教学中探索“幸福校园”、“幸福课程”、“幸福课堂”、“幸福管理”、“幸福教师”、“幸福文化”实施方法。该课题注重考察教育三方在教学中的主观感受,意在从三方的心理感受层面考察教学效果,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  (来源:新华报
期刊
朋友从休斯敦培训归来,谈了美国人教育孩子的几件小事,值得品味。  妈妈是孩子的行政长官  在国内,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似乎无可撼动。然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  那时我们刚到休斯敦,到超市去采购生活用品。有一个美国母亲牵着一个大约两岁多的小男孩,小男孩拿着一个玩具冲锋枪坐在地上哭闹:“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几分钟,似乎并不见效,于是双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
期刊
你是否会因为担心收不到电子邮件而无法入眠?是否会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微博而顾不上吃饭?又是否常常会陷入网络游戏的虚幻情境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你恰好出现了上述状况,那么你有可能被定义为一名“网络瘾君子”。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近日,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方案》将推动出台本土化预测和诊断测评系统,完善网瘾综合防治制度规
期刊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2日讯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9.0万人,在学研究生172.0万人,毕业生48.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8.8万人,在校生2391.3万人,毕业生624.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61.0万人,在校生2120.3万人,毕业生673.6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44.6万人,在校生2467.2万人,
期刊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般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具体方法
期刊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1月31日在京召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教育科研要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过程中发挥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重要功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袁贵仁指出,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我们要发扬成绩、克服困难、增强自信,更有成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把我国教育科研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明确任务,突
期刊
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截至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失独家庭”至少有100万个。  根据致公党发布的调查报告,目前我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1.9亿,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至少有200万老年人因无子女而面临巨大的养老、医疗、心理等方面的困难。由“失独”群体引发的“养老风险”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报告认为,“失独家庭”
期刊
研究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的南开大学行为医学中心主任王崇颖副教授经常接待那些辗转找来的患者家属。他们的一大苦恼是不知把适龄孩子送到什么学校读书。今年,原来就读于深圳一所普通小学的一位孤独症儿童,被19名其他学生家长联名写信抵制。这名患儿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而普通学校不懂如何处理。  王崇颖说,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严重的社交障碍,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家庭的影响与教育是决定性的,往往关乎孩子的未来,决定孩子的一生。自然,家长便成了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成了天下父母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要务。当今时代,只是重视家庭教育好像不够了,已经到了提升家庭教育品位的时候了!  低品位的家庭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许多家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成了“跳蚤”。痛心疾首之时,蓦
期刊
提起体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跑步、跳远等,但浦东新区康城学校从体育中挖掘育人元素,培养郊区孩子良好的形象气质,受到家长和学生欢迎。学校日前举行市级课题《城郊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衔接与贯通的策略研究》实践展示活动,展示了相关探索。  学校推行“大体育”教育,将目标锁定为孩子的“气质培养”。康城学校体育老师陈波表示,坐、站、走等日常姿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气神,通过姿态改善和行为规范,能够在很大程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