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面神经又称中间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由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分别管理舌的味觉,面部表情肌运动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若面神经损伤可引起面瘫、部分味觉丧失及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功能障碍等。以下是针对面神经损伤所引起面瘫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护理所作的简单叙述。
正文:一、引起面瘫的诱发因素
1、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可引起面神经损伤 如进针角度过小,针头未抵及骨面而越过升支后缘,麻醉药注入腮腺可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但不会影响对侧面神经。
2、腮腺切除术可引起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出茎乳孔进入腮腺后分为5个主要分支,有研究结果表明,良性肿瘤病例手术后面神经下领缘支、颊支和颧支暂时性损伤的机率分别为25.6% (21/82 )、11.0 % (9/82)、4.9% (4/82),较Mehe ME报道的256例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即刻面瘫发生率46.1%低;恶性肿瘤病例这三支损伤机率则为63.2 %,(12/19)、26.4 %(5/19)、26.4 %(5/19)。由此可见,腮腺手术中面神经的这三个分支损伤的机率,恶性肿瘤病例是良性肿瘤病例的2.5、2.4、5.4倍。在手术过程中,恶性肿瘤多与其周围的腮腺组织明显粘连,解剖面神经较为困难,加之局部血供丰富,出血较多,手术术野不很清晰,面神经分支尤其是较为细长的下领缘支易于受到损伤(12/ 19)。
3、其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引起面神经损伤,如头部外伤、颞骨内疾病、耳鼻喉手术钻头靠近面神经管发生过热时等等。
二、面神经功能分级
目前面神经功能分级尚无统一标准,文献报道所见的方法颇多,较多被采用的是House-Brackmann分级法、Burres-Fisch法和多伦多分级法,其它方法由于各 自存在的明显缺陷或不足而很少被采用。但是,如上所述,House-Brackmann分级 法虽然相对全面,简单易行,但过于主观,缺乏精确可靠的量化标准,中间级别的定义不易记忆,容易混淆,个别级别的定义间还存在着矛盾,使其可靠性不高;Burres-Fisch法虽说是近于完全意义上的客观、量化方法,而且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但却过于复杂费时,而且没有考虑联带运动等继发性损害的影响;多伦多分级法是目前最新的综合性方法,有较精确的量化评分,较好的易行性、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但是对该方法尚缺乏大量评分者对大宗病例评分结果的研究来检验其有关参数,而且,在其动态功能评分中,将所选的5个表情动作在评分中的作用视为均等的是否合理尚有待研究。
三、面瘫的部位及临床症状
临床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大类型
1.中枢性面瘫 系对侧皮质-脑桥束受损所致,因上组面肌末受累,故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的瘫痪,并常伴有该侧的偏瘫。
2.除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主要有以下几种。
(1)Guillain-Barré综合征(脑神经型):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病变常为双侧,多数伴有其他脑神经损害。脑脊液可有蛋白(增高)细胞(正常或轻度高)分离现象。
(2)脑桥病变:因面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其纤维绕过展神经核。故脑桥病损除周围性面瘫外,常伴有脑桥内部邻近结构的损害,如同侧外直肌麻痹、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等。
(3)小脑脑桥角损害:多同时损害同侧第Ⅴ和Ⅷ对脑神经以及小脑和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感觉障碍、耳鸣、耳聋、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及对侧肢体瘫痪等表现。
(4)面神经管邻近部位的病变:如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骨骨折等,除周围性面瘫外,可有其他相应的体征和病史。
(5)茎乳孔以外的病变:因面神经出茎乳孔后穿过腮腺支配面部表情肌,故腮腺炎症、肿瘤、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均可引起周围性面瘫。但除面瘫外,常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特征性临床表现,无听觉过敏及味觉障碍等。
四、面神经损伤引的面瘫的治疗方法
修复损伤面神经以外科手术为主,具体方法如下:
1、自体面神经的直接缝合修复主要有端端吻合,端侧缝合等。
2、面神经的激光修复
3、神经套管术的修复 自Lundborg和Hansson报道用套管法修复神经再生成功以来,套管法做为一个新的修复面神经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4、神经移植修复 最传统的神经断端的端端吻合术,是目前疗效最确定,技术最成熟的修复方法。以下是该疗法的分类:
(1)自体神经移植
自体神经移植术是长段神经缺损后行之有效的一种修复方法,目前仍是治疗周围面神经缺损的首选方法,也是研究其它方法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金标准”。
(2)异体神经纤维组织桥接物移植
异体神经移植体,因来源广泛、不给患者带来新损伤、各种类型的神经段均可得到等优点而被采用。
(3)自体非神经其它组织桥接物移植
自体神经和异体神经固有的弊端,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应用,故探求一种非神经组织桥接物成为一种需求。
5、针灸疗法 中医认为面瘫多因风寒侵袭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面部筋肉失养所致,早期如得到有效治疗,则大部分痊愈,但如早期失治或误治,迁延日久,病程达一个月以上则为顽固性面瘫,恢复较为困难。
6、面肌功能训练 神经缺损修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较慢,面肌可能发生萎缩。面肌功能训练可预防和减轻面肌萎缩,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总结:以上是针对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对面神经损伤引起的面瘫有大框上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腮腺手术与面神经主要分支损伤 口腔医学研究
2、 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方法 安徽医药
3、 面神经缺损桥接移植修复进展 口腔医学研究
4、 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 黑龙江护理杂志
5、 第六版《口腔解剖生理学》
6、 面神经炎诊治新进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7、 腮腺手术与面神经主要分支损伤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8、 面神经功能分级现状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正文:一、引起面瘫的诱发因素
1、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可引起面神经损伤 如进针角度过小,针头未抵及骨面而越过升支后缘,麻醉药注入腮腺可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但不会影响对侧面神经。
2、腮腺切除术可引起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出茎乳孔进入腮腺后分为5个主要分支,有研究结果表明,良性肿瘤病例手术后面神经下领缘支、颊支和颧支暂时性损伤的机率分别为25.6% (21/82 )、11.0 % (9/82)、4.9% (4/82),较Mehe ME报道的256例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即刻面瘫发生率46.1%低;恶性肿瘤病例这三支损伤机率则为63.2 %,(12/19)、26.4 %(5/19)、26.4 %(5/19)。由此可见,腮腺手术中面神经的这三个分支损伤的机率,恶性肿瘤病例是良性肿瘤病例的2.5、2.4、5.4倍。在手术过程中,恶性肿瘤多与其周围的腮腺组织明显粘连,解剖面神经较为困难,加之局部血供丰富,出血较多,手术术野不很清晰,面神经分支尤其是较为细长的下领缘支易于受到损伤(12/ 19)。
3、其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引起面神经损伤,如头部外伤、颞骨内疾病、耳鼻喉手术钻头靠近面神经管发生过热时等等。
二、面神经功能分级
目前面神经功能分级尚无统一标准,文献报道所见的方法颇多,较多被采用的是House-Brackmann分级法、Burres-Fisch法和多伦多分级法,其它方法由于各 自存在的明显缺陷或不足而很少被采用。但是,如上所述,House-Brackmann分级 法虽然相对全面,简单易行,但过于主观,缺乏精确可靠的量化标准,中间级别的定义不易记忆,容易混淆,个别级别的定义间还存在着矛盾,使其可靠性不高;Burres-Fisch法虽说是近于完全意义上的客观、量化方法,而且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但却过于复杂费时,而且没有考虑联带运动等继发性损害的影响;多伦多分级法是目前最新的综合性方法,有较精确的量化评分,较好的易行性、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但是对该方法尚缺乏大量评分者对大宗病例评分结果的研究来检验其有关参数,而且,在其动态功能评分中,将所选的5个表情动作在评分中的作用视为均等的是否合理尚有待研究。
三、面瘫的部位及临床症状
临床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大类型
1.中枢性面瘫 系对侧皮质-脑桥束受损所致,因上组面肌末受累,故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的瘫痪,并常伴有该侧的偏瘫。
2.除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主要有以下几种。
(1)Guillain-Barré综合征(脑神经型):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病变常为双侧,多数伴有其他脑神经损害。脑脊液可有蛋白(增高)细胞(正常或轻度高)分离现象。
(2)脑桥病变:因面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其纤维绕过展神经核。故脑桥病损除周围性面瘫外,常伴有脑桥内部邻近结构的损害,如同侧外直肌麻痹、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等。
(3)小脑脑桥角损害:多同时损害同侧第Ⅴ和Ⅷ对脑神经以及小脑和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感觉障碍、耳鸣、耳聋、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及对侧肢体瘫痪等表现。
(4)面神经管邻近部位的病变:如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骨骨折等,除周围性面瘫外,可有其他相应的体征和病史。
(5)茎乳孔以外的病变:因面神经出茎乳孔后穿过腮腺支配面部表情肌,故腮腺炎症、肿瘤、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均可引起周围性面瘫。但除面瘫外,常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特征性临床表现,无听觉过敏及味觉障碍等。
四、面神经损伤引的面瘫的治疗方法
修复损伤面神经以外科手术为主,具体方法如下:
1、自体面神经的直接缝合修复主要有端端吻合,端侧缝合等。
2、面神经的激光修复
3、神经套管术的修复 自Lundborg和Hansson报道用套管法修复神经再生成功以来,套管法做为一个新的修复面神经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4、神经移植修复 最传统的神经断端的端端吻合术,是目前疗效最确定,技术最成熟的修复方法。以下是该疗法的分类:
(1)自体神经移植
自体神经移植术是长段神经缺损后行之有效的一种修复方法,目前仍是治疗周围面神经缺损的首选方法,也是研究其它方法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金标准”。
(2)异体神经纤维组织桥接物移植
异体神经移植体,因来源广泛、不给患者带来新损伤、各种类型的神经段均可得到等优点而被采用。
(3)自体非神经其它组织桥接物移植
自体神经和异体神经固有的弊端,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应用,故探求一种非神经组织桥接物成为一种需求。
5、针灸疗法 中医认为面瘫多因风寒侵袭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面部筋肉失养所致,早期如得到有效治疗,则大部分痊愈,但如早期失治或误治,迁延日久,病程达一个月以上则为顽固性面瘫,恢复较为困难。
6、面肌功能训练 神经缺损修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较慢,面肌可能发生萎缩。面肌功能训练可预防和减轻面肌萎缩,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总结:以上是针对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对面神经损伤引起的面瘫有大框上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腮腺手术与面神经主要分支损伤 口腔医学研究
2、 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方法 安徽医药
3、 面神经缺损桥接移植修复进展 口腔医学研究
4、 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 黑龙江护理杂志
5、 第六版《口腔解剖生理学》
6、 面神经炎诊治新进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7、 腮腺手术与面神经主要分支损伤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8、 面神经功能分级现状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