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来看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将“关联阅读”教学模式落实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是现阶段语文教师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战略性手段。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剖析了“关联性阅读”的实践意义,并对阅读教学中关联阅读“关联阅读”的具体化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文阅读;思维品质;关联阅读;实践策略
引言
所谓的“关联阅读”其实简单来讲,就是语文教师通过将不同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知识联系的内容进行相互渗透,由此在不断培养学生利用关联视角展开自我阅读,由此来提高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知识关联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关联性阅读”模式的实施从某方面而言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在不断拓展学生认识思维的同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最终为知识体系的构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模式的培养现状
(一)阅读教学课堂形式化较为严重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教学时代背景下,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但据调查现阶段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未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應试化教育教学手段使用的普遍化,在导致阅读教学课堂形式化问题严重性的同时,对学生群体而言,阅读课程学习的兴趣度也将大打折扣。
(二)阅读主体课程认知存在一定障碍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对课程的认知度以及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最大化,是影响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本身认知存在一定不足,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无法理解文本中每句话的内涵,导致其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产生的同时,主体作用也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模式的有效性培养策略
(一)运用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的生活化情境
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导致其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教学环境所引起的。因此为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在日常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借助当下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辅助性教学工具,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说”的欲望。除此之外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维品质其实简单来说,指的是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符合现阶段教育教学理念,与此同时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还可通过采取启迪和思维引领的方式,通过挑选一些故事性强的课外文本读物,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来带给学生一种"视听盛宴",由此来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进行《盘古开天辟地》课程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可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视频,将抽象性课程知识具象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并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古代历史神话刊物,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二)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化分析,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课程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十分高涨,为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需对他们的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化分析,由此在帮助他们长久保持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为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通常来讲在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会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其中“优美句段的摘抄”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从某方面来讲为让学生端正“摘抄”态度,使其变成一种习惯。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需就学生摘抄的质量和数量做出合理化点评,以期通过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持阅读兴趣。在进行点评时,教师可通过对学生摘抄内容进行表扬以此来对他们的努力进行肯定和支持,由此来消除他们对课外阅读的抵触和抗拒心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意识,此外对于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来讲,在对他们摘录内容进行评价时,教师也需根据学生个性化差异采取弹性评价,进而帮助学生保持现有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意识。如在进行例如在《暮江吟》课程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首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之后让学生在自发读、感悟读的层次递进中掌握诗词的节奏、韵律、情感脉动,以此来加深对古诗词整体语调的把控,之后教师需带领学生进行关键词、句剖析,如“生”、“挂”等词运用后所带来的效果,并让学生思考倘若换一个相近的词语是否能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由此来强化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就目前来看,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仍采取传统应试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各项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影响的同时,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可通过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如定期组织故事交流会、古诗擂台赛等方式,由此既让学生展示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此外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为预期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教育机构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为从根本上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工作者需根据学生实况,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阅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红英.试论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祖国:建设版,2018,05(009):118-119.
[2]牛春玲.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与保持[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6(004):68-68.
[3]刘建华.听障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阅读指导的建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02(122):144-147.
关键词:语文阅读;思维品质;关联阅读;实践策略
引言
所谓的“关联阅读”其实简单来讲,就是语文教师通过将不同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知识联系的内容进行相互渗透,由此在不断培养学生利用关联视角展开自我阅读,由此来提高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知识关联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关联性阅读”模式的实施从某方面而言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在不断拓展学生认识思维的同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最终为知识体系的构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模式的培养现状
(一)阅读教学课堂形式化较为严重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教学时代背景下,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但据调查现阶段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未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應试化教育教学手段使用的普遍化,在导致阅读教学课堂形式化问题严重性的同时,对学生群体而言,阅读课程学习的兴趣度也将大打折扣。
(二)阅读主体课程认知存在一定障碍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对课程的认知度以及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最大化,是影响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本身认知存在一定不足,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无法理解文本中每句话的内涵,导致其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产生的同时,主体作用也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模式的有效性培养策略
(一)运用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的生活化情境
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导致其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教学环境所引起的。因此为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在日常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借助当下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辅助性教学工具,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说”的欲望。除此之外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维品质其实简单来说,指的是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符合现阶段教育教学理念,与此同时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还可通过采取启迪和思维引领的方式,通过挑选一些故事性强的课外文本读物,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来带给学生一种"视听盛宴",由此来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进行《盘古开天辟地》课程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可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视频,将抽象性课程知识具象化呈现在观众面前,并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古代历史神话刊物,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二)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化分析,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课程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十分高涨,为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需对他们的课程学习进行合理化分析,由此在帮助他们长久保持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为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通常来讲在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会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其中“优美句段的摘抄”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从某方面来讲为让学生端正“摘抄”态度,使其变成一种习惯。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需就学生摘抄的质量和数量做出合理化点评,以期通过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持阅读兴趣。在进行点评时,教师可通过对学生摘抄内容进行表扬以此来对他们的努力进行肯定和支持,由此来消除他们对课外阅读的抵触和抗拒心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意识,此外对于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来讲,在对他们摘录内容进行评价时,教师也需根据学生个性化差异采取弹性评价,进而帮助学生保持现有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意识。如在进行例如在《暮江吟》课程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首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之后让学生在自发读、感悟读的层次递进中掌握诗词的节奏、韵律、情感脉动,以此来加深对古诗词整体语调的把控,之后教师需带领学生进行关键词、句剖析,如“生”、“挂”等词运用后所带来的效果,并让学生思考倘若换一个相近的词语是否能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由此来强化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就目前来看,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仍采取传统应试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各项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影响的同时,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可通过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如定期组织故事交流会、古诗擂台赛等方式,由此既让学生展示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此外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为预期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教育机构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为从根本上确保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工作者需根据学生实况,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阅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红英.试论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祖国:建设版,2018,05(009):118-119.
[2]牛春玲.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与保持[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6(004):68-68.
[3]刘建华.听障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阅读指导的建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02(122):144-147.